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孟子》中的常用成语

1. 心悦诚服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后用此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

2. 五十步笑百步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意为逃跑五十步的士兵讥笑逃跑一百步的,其本质一样。后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性质的问题,却自以为优越而嘲笑或反对别人。

3. 杯水车薪

【出处】语出《孟子·告子》: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 彼一时此一时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 同流合污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后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6. 威武不屈

【出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谓权势武力不能使之屈服。后以此指人有骨气,坚贞顽强。

7. 天下无敌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天下没有敌手。形容力量强大或本领高超。

8. 为富不仁

【出处】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意为致富与行仁义难以并存。后以此指富人唯利是图,不讲仁义。

9. 不言而喻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谓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

10. 事半功倍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意为措施只有古人的一半,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后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11. 曾经沧海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曾,曾经。经,经历。

12. 成仁取义

【出处】《孟子·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仁,仁爱。义,正义。

13. 赤子之心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赤子,初生的婴儿。

14. 出尔反尔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指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尔,你。

15. 好为人师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16. 妻离子散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馁,兄弟妻子离散。”形容妻子儿女都被迫四散分离。

17. 大而化之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 始作俑者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9. 弃如敝屣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后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20. 舍生取义

【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指生命和道义二者不能兼得时,就选择道义而舍弃生命。后用“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1. 当务之急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后指以当前的重要任务当作紧要的事。也指当前任务中最急需要办的事情。

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23. 地利人和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24. 独善其身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25. 浩然之气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浩然,盛大的样子。

26. 翻然改进

【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27. 岌岌可危

【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 “天下殆哉,岌岌乎!”岌岌,危险的样子。形容地位或状况十分危险,将要垮台或灭亡。

28. 舍我其谁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谓自视极高,自任极重。

29. 浩然之气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浩然,盛大的样子。

30. 寡不敌众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下》: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谓人以忧患谋处而生,以安乐怠忽而死。 5Ws5YrVwlS9sEqriSWGOr3Z9IUGtIfa31zIp32Rzadbf2RM4I2fO2WX4oJsmE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