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古代谏臣及经典谏文

所谓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如唐朝之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明朝之杨继盛、袁可立、春秋之介子推等。

(一)古今谏臣

1. 魏征

魏征

(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汉族,河北省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有远大志向,对于各种书籍、学问能够融会贯通。正如史书所载:“魏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好读书,多所通涉。”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2.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字乔,齐州济南郡章丘县房庄(今章丘市相公庄镇房庄)人,初唐开国佐命元臣之一。他以其“无可载之功”,而颂声满青史,流芳逾百世,可谓中国历代贤相之楷模。房玄龄对事关国计民生之事,敢于冒风险,能直言进谏。唐太宗远征高丽(在今朝鲜半岛),久而无功,劳民伤财,大臣谏劝者皆获谴,无人敢言。他当时重病卧床,以为如不直谏,死而有愧,于是勉力上疏,这就是著名的《谏伐高丽疏》。唐太宗读后,十分感动,对高阳公主(玄龄子媳)说:“病已垂危了,还在忧念国事啊!”不久太宗即罢征高丽之兵。

3. 杜如晦

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

李世民初登基,立刻任命房玄龄为左仆射、中书令,掌管中书省业务;任命杜如晦为右仆射、兵部尚书,掌管门杜如晦房玄龄下省业务。二人一个善谋一个善断,配合默契,治理国家可谓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虽贞观之初经历了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内忧外患,却也很快呈现出一派治世的景象。

4. 杨继盛

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杨继盛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但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严嵩在其严党的中坚人物,著名贪官鄢懋卿的说服之下,决心杀死杨继盛。恰在此时,严嵩看到了他的干儿子,严党的另一干将赵文华送来的一份论罪奏疏,在这份奏疏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于是他在二人名字之后加上了第三个名字:杨继盛。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继盛妻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

5. 海瑞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中国著名清官,著名的明朝二十四臣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农历二月,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

明世宗读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对左右侍从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他自己是不会逃跑的。”明世宗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的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感到叹息,只得把《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曾说:“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

6. 袁可立

(公元1562—1633年),为明代后期著名直臣廉吏,曾因直言进谏遭夺俸削籍。万历二十三年九月,景德门遭雷击,袁可立上疏针砭时弊:“近年以来,议论兹多,致干圣怒,摈斥不下百十余人。岂言事诸臣尽不可用耶?如使诸臣为济私,孰与缄口持禄,附会保全之为便?使诸臣为市恩,孰与将顺曲从,得君固宠之为愈?使诸臣为沽忠卖直,亦必其人有怀忠慕直之心,耻为依回淟涊之态者。如概弃不用,臣恐謇谔之士不蒙甄录,相率噤口结舌,国家大事谁复为皇上言之!(《睢州志》)”。疏上,夺俸一年。

袁可立不为动,再次上疏,矛头直指皇帝:“礼祀不亲,朝讲未视,章奏不以时批答,废弃不皆录用,传造日增,赏罚日滥,非所以尽修省之实。(《睢州志》)”。袁可立尖锐地指出时局之严峻:“西虏跳梁,播酋负固东海,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力谏皇帝“亲郊祀,勤朝讲,批章奏,录遗贤,明赏罚,化朋党”(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疏上,触怒神宗,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十春节刚过就将袁可立削职为民,沉冤达二十六年之久。朝中大臣为袁可立鸣冤者十数年不绝,帝皆不听,史称“震门之冤”(钱谦益《牧斋全集》)。

(二)历代经典谏文

《周公旦诫成王无逸》

《召公谏厉王弭谤》

《吕不韦论变法》

《谏逐客书》

《狱中上梁王书》

《谏汉武帝射猎书》

《上书谏吴王》

《贵直》

《直谏》

《壅塞》

《诤臣论》

《杜如晦对唐太宗论诤》

《魏征谏唐太宗怠谏》

《魏征劝唐太宗戒骄逸》

《裴矩谏唐太宗试贿》

《谏论(上)》

《谏论(下)》

《伊尹诫太甲继承汤志》

《为兄上书》

《诫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不克终疏》

《谏迎佛骨表》

《张玄素谏修洛阳宫》

《上时政疏》

《谏院题名记》

《上范司谏书》

《上高司谏书》

《答司马谏议书》

《南京上高宗书略》

《戊午上高宗封事》 zK2X10DnX0e7Zly5p8PAOunD/KYWUtAMzX/QtPih0fQa1hocUr5fZJlXFiVRWd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