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的独特性让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 而作为智力能力发展 、 认知水平提高 、 道德水平形成的重要阶段 , 即小学阶段 , 成语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 因为成语教学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无法代替的作用 。
成语教学与思想教育
成语是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 , 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 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 我们通过这些成语的教学可以达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
思想教育有其民族性和继承性 , 而我国的思想道德标准长期以来主要是受儒家 、 佛家 、 道家思想的支配和影响 。 虽然它们的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 但不可否认 , 正因为它们的存在 , 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品德 。
成语教学与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选择 、 吸收 、 重新组合或改造知识的能力 , 从成果来看 , 也可以说就是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它主要包括敏觉力 、 流畅力 、 变通力和独创力 。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 , 而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语言简练 , 内涵丰富 , 对启迪智慧 、 培养创造力有特殊效果 。
教成语释义时 , 培养学生的敏觉力 。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 , 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 , 而少用本义 。 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 , 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 、 来源上 , 从而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 。
用成语联想法 , 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 联想是一种活跃的发散思想 , 用成语联想去教学 ,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
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 , 培养学生的变通力 。 从成语的内容上归类 , 可以采取将相近的类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策略 , 让学生区别他们不同的意义重心 , 培养其变通力 。
设计成语作文练习 , 培养学生的独创力 。 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 , 特别是命题作文 , 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 即使是材料作文 , 也有很多限制 , 而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成语作文技巧练习 , 就能构成变化万千的新颖作文 , 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
成语教学与汉字认知
成语典故有的来自古代文献 。 像 “ 夸父追日 ”, 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 ;“ 揠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办事 , 不但无益 , 反而有害 。“ 闻鸡起舞 ”, 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概括 ; 有的是由古书中的名言警句节缩而成 , 如 “ 水落石出 ”。 有的来自群众口语 ; 有的来自宗教经典或中外寓言 …… 成语为儿童识字提供一个广阔的 、 可以使儿童产生联想 、 尽情发挥想象 、 超越历史时空的语言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