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妈妈怎么这么讨厌我呀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爱孩子是有讲究的,爱的目的在于感化、启发孩子的整体人格。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但以何种方法或手段施予爱,是有条件的。父母要用正确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体验到爱的真实与价值。

爱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不会施爱,往往会造成爱的误解,明明是出于爱意,却让孩子很反感,觉得被伤害了。

有一次,桐桐快过生日了。

妻子说:“桐桐要上小学了,我们送她一个点读机吧?”

我问妻子:“怎么,又送学习用品,桐桐想要吗?”

妻子说:“是我给她买,还问她想不想要?”

的确,从一些生活小事中,我们就能看出父母会不会爱孩子。也许,父母的初衷是爱孩子的,但是给的方法出了问题,反而爱错了。

如果,父母给的爱,不是孩子最需要的,孩子就无法体会到爱的真实及价值。当然,这种施爱的教育意义就低。

有一天,桐桐在厨房和妈妈聊天。她问道:“妈妈,你知道我最好的朋友是谁吗?”

妻子笑着说:“是你的朋友,又不是我的朋友,我怎么知道呢?”桐桐听后,很不高兴,一甩手就跑出了厨房。妻子后来抱怨说:“桐桐这孩子,我不知道她的朋友,也值得她生气吗?”

我知道,桐桐气的是,妈妈根本就不关心她。推理下来,妈妈就是不爱她。作为一个成人,我知道从内心深处讲,妻子爱桐桐胜于爱我。但是,妻子的这份爱,时常错误地传达给桐桐,让桐桐误解成妈妈不怎么爱她。

其实,我和妻子爱桐桐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我比较用心,桐桐很明确地认定,爸爸是爱她的,但是妈妈是否爱她,她就有些犹豫了。

所以说,虽然父母都爱孩子,但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爱才真正对孩子发生积极的作用,这种爱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益营养。

记得有一次,桐桐偷偷在外面淋雨。回家时,她全身都湿透了。妻子当时的脸色很难看,眼看母女之间的战争要爆发,我急忙走到妻子面前,对她说:“孩子想体验一下淋雨的感受,我们应该理解她,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不是也经常做类似的事吗?”

妻子听后,低下头思索了一会儿,没有再发火。然后,我拉着桐桐进屋,一边帮她换衣服一边说:“桐桐,你到外面淋雨,妈妈担心你受凉生病,这才生气,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知道吗?”

桐桐点点头,感激地看着我说:“爸爸,我知道了。我现在也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了,我不恨她。”

针对桐桐淋雨这件事,我劝服了妻子,说通了桐桐,两人和好如初,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一般情况下,孩子要是故意淋成落汤鸡。尽管,孩子在淋雨的过程中,内心是非常愉悦的,他就是想体验一下这种生活。但是,又有几个父母愿意静下心来,理解孩子,包容孩子,用爱来感化、启发孩子呢?

如果父母做到了,那收获的不只是孩子的感激,还有孩子的依赖。此后,孩子在人生路上,遇到任何困境,都愿意请你指引,也愿意与你分享。

妻子和桐桐常因一些小事闹点儿情绪。有时候,桐桐是真的生气了,对妻子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看到桐桐如此反抗,妻子往往感觉很委屈。

有一段时间,桐桐挑食严重。有一天,妻子看她又在饭桌上挑三拣四,生气了,为了把桐桐挑食的毛病改过来,她此后几顿饭,有意做了许多桐桐不爱吃的菜。然后对女儿说:“桐桐,我们怎么吃,你就怎么吃,要是不喜欢吃,就饿肚子。”

桐桐看了看妈妈的态度,又看端上来的大部分是自己平常不爱吃的菜,倔脾气也上来了,就赌气不吃。最后,她只好拿零食充饥。这样吃了两顿后,桐桐哭了,她对我说:“爸爸,妈妈怎么这么讨厌我呀,她一点都不喜欢我。”

我知道妻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孩子营养均衡,才下决心要改掉孩子挑食的坏毛病。

于是,我轻声对女儿说:“桐桐,妈妈是爱你的,她知道你的成长需要吸收全面的营养,而这些营养存在不同的食物中,所以妈妈才硬逼着你去吃你不喜欢的饭菜。你应该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是不是?”

桐桐点头说:“爸爸,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但妈妈的做法却让我感受不到一点爱!”

听完桐桐的话,我看了妻子一眼,希望孩子的话能让她明白,以后要改变爱孩子的方式。

妻子想给桐桐强制性的爱,可惜,桐桐无法领受。

爱孩子是有讲究的,爱的目的在于感化、启发孩子的整体人格。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但以何种方法或手段施予爱,是有条件的。父母要用正确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体验到爱的真实与价值。 cn/eIy2QOnXzKi2/L7FiMf8xtmVtDVpLzKaXeIHnczTMGenUVrf+5RDNFNryF7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