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的孩子是什么颜色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个性这东西,一半天生,一半来自后天。如果已经天生了,还要去逆水而行改变它,那痛苦的必定是孩子和父母双方。我们能改的,是后天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天生的一部分。

从受孕的一刻起,孩子的许多东西就已经注定了。

就拿我的女儿桐桐来说,父母是决定了的,她的大致生存环境也定型了。她出生后,不论她是否愿意,这些客观的东西,都会为她的人生涂抹上底色。

我们身为她的父母,也无法完全改变这一切。

桐桐出生后,妻子、我、我母亲是离她最近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在潜移默化中,为桐桐染色。

上幼儿园了,那儿的小朋友,那儿的老师,也在桐桐的人生中涂抹着颜色。

上述的一切,都是我这个父亲,无法完全掌控的东西。就这样,桐桐已经带着底色,来到了我的生活中。一天又一天,她身上的颜色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个性色彩。这种色彩只属于桐桐,它成了桐桐的个性。

我的任务呢?我只能够观察,我要看出桐桐的颜色。然后,顺应她的本色,让她愉悦开心地做最好的自己。我得发掘桐桐的个性,了解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有一天,我在观看她和一群孩子玩。我发现,桐桐很活跃,跑来跑去,敢说敢做,敢爱敢恨,脾气火爆,有什么事就马上说出,就像一团红色的火焰。我意识到,桐桐的底色中,是带着红色的。

有的孩子很安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玩,一个玩具能玩很久。这类孩子,人生底色是冷色调的,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能够专注地做事。

我发现,只要用心观察,马上就能发现孩子的底色。例如,丁丁爱闹,时常烦躁,总是静不下来,对什么都无法持久。我知道,他的人生底色是黄色的。

其实,每一种底色都能呈现出精彩多姿的人生。关键是看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依照自己的个性,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的性格就像颜色一样,分成冷色调和暖色调。比如有的孩子的底色是冷色调,喜欢安静,父母就要引导他多动脑、勤钻研,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呢;有的孩子的底色是暖色调,做事情不能持久,那么父母就要注重培养他的兴趣,使其能够把所做的事情坚持下去。

因为孩子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有更持久的热情,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所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对其进行引导,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发现了桐桐的底色后,我知道她喜欢运动,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变动刺激的事情。

一到星期天,我就会带桐桐出去玩,有时候是全家人出动,有时候是父女俩逛街。总之,我很少和她待在家,我们把活动范围拉到了户外。

户外的天空更广阔,很合桐桐的口味。在这里,她学会了滑冰,她欢快地玩着滑板。每天放学后,她骑着一辆单车,和一群孩子在路上追逐。

暑假到了,桐桐随我们去旅游,我们一起爬山,一起漂流,一起坐上热气球。在这些活动中,桐桐挥洒着她的热汗,把银铃清脆的笑声撒满了她经过的每一个地方。

我看见,桐桐在这些活动中,浑身散发着热情、活力。她是个快乐的小精灵,她在享受着自己,也享受着属于她的世界。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张空白纸,但并不都是一张白色的纸,他是有底色的空白纸。这种底色,正是孩子的本初个性,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与母亲怀孕时的胎教有关。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找准孩子的人生底色,根据孩子的个性安排他做事情,这样就容易多了。

当然,生活中,有许多父母是逆孩子的个性而动。明明孩子爱动,偏要他坐着弹钢琴。明明孩子喜静,偏要她学唱歌、曲艺。这些做法,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

个性这东西,一半天生,一半来自后天。如果已经天生了,还要去逆水而行改变它,那痛苦的必定是孩子和父母双方。我们能改的,是后天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天生的一部分。

我时常观察着桐桐,看着她平时的一言一行,从一些细节中,发现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我马上知道了,桐桐喜欢什么人,喜欢怎样做事,喜欢快还是慢。

发现这些特性后,我再来指点她的言行,她都非常乐意接受。

我知道,找准了桐桐的颜色,我才能做个好爸爸。 f5gPBPy9AizlDYvQyAIA4vrMAShWyHT4n17I4f2bXzRapS4XsRhQA8cX0uMj5S6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