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之所思,是如何取得成功;失败者之所虑,是如何免于失败——缺少了夸奖孩子就会缺少前进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夸奖,通过适当的夸奖达到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挥夸奖的作用呢?
我们认为,即使是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虽然应该适当的批评,但是更多的应该是正面的肯定,让孩子能从这种正面的夸奖当中从错误走向成功。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应该更多地使用具体描述式语句,而少用含混的语句。例如:夸孩子“你好乖”,不如集中焦点:“你会自己折被子,好能干!”另外,不要采用讨好式的夸奖,而应出自真正的关心,孩子才能当之无愧。总之,即使懂得了应该是夸奖多于批评的道理,但是具体到怎么用、何时用最恰当的词语进行夸奖这个问题时,分寸如何拿捏,对父母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长期琢磨的问题。
第一,让孩子鼓足勇气——成功者之所思,是如何取得成功;失败者之所虑,是如何免于失败——这是一位成功人士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这可以从下面这个例子看出来:一名19岁的射箭运动员去向教练请教,说她已经具备未来奥运会得奖者应有的全部技巧,但从没有获得理想的发挥。于是教练给她四支箭,指示她射向对面的靶子。
从没有得到理想发挥的她忽然神态变得紧张起来,望着教练问道:“如果射偏了怎么办?”
她的紧张神态表明:原来她所担忧的是如何免于失败的尴尬,而没有把思想聚焦到如何去取得胜利。
英国已故首相丘吉尔是在一个充满夸奖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从来不认为错误是可怕的东西,如果他做的事是错误的,他只是仔细地把问题想一遍,找出错在哪里,以便将来做得更好。
有人曾经问:“丘吉尔先生,你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经验中,哪一项是最有效的?如何培养你成为一个将英国从最黑暗的时刻引向光明的人?”
丘吉尔想了一分钟,然后说:“是我在高中留级的那两年。”
“你是不是考试失败了?”
“没有,我只是发现了殊途同归的原则。英国所需要的不光是聪明和智慧,而是在最困难的时期,能够坚持下去的勇气。”
丘吉尔的这段话可谓至理名言。
其实,当我们夸奖孩子们努力去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时候,与其说是指导他们成功,不如说是正在培养他们从失败与经验中学习和寻找正确的出路。
第二,善待孩子的自责——有的孩子心理压力很大,常常过度自责。孩子过度自责会极大地压抑他们的发展能力,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扑灭他们天真的天性,降低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孩子心理上长期的不平衡状态常常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过度自责,就应该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中止各种偏激的、有悖情理的“高标准、严要求”。很多父母常常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来完成父母的理想。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应该及时改正。
为了防止孩子过度自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父母应该学会通过评价孩子努力的过程来肯定孩子,充分地肯定孩子在学习或活动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些许进步。对于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孩子来说,过程比结果更显得重要。
父母应该清楚,结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努力的过程却能充分反映出孩子的意志品质、品德、合作精神、聪明智慧等多方面的优点。
父母对这些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一般来说,会大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父母双方要意见统一,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定、和睦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愉快,减轻心理的压力。这样,就自然能够防止和克服孩子过度自责了。
第三,让孩子更有尊严——除此以外,父母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让孩子懂得与别人友爱相处的道理。例如,客人来了,父母应该把孩子介绍给客人,并简单地介绍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得到客人的夸奖,孩子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会很听话。这时,请孩子到别处去玩,孩子就会乐于接受。要注意的是,客人走时千万不要忘了和小主人告别,否则孩子会认为你们把他忘记了。
应该把他当成大人一样尊重,走时再表扬一番,孩子以后就会更听话了。当然,父母在平时要对孩子宽严适度。过于严厉会使孩子没有一点轻松和自由的感觉,一旦客人来访,父母放松对孩子的管束,孩子便“疯”起来,在客人到来时会为所欲为表现出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
父母只要讲究教养艺术,做到耐心细致,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矫正和教育,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