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了解你的小男子汉,做他的成长导师

青春期男孩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天书”,很多父亲在男孩的诸多行为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其实,在与男孩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父亲如果能够关注他的各种状态,体会他的各种心态,并适时地给予指点,就能做他的成长导师。

父亲要关注小男子汉的生理变化

青春期,即青少年时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人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人们通常认为,青少年不再是小孩儿,但也尚未成为成人。

青春期是男孩人生“狂飙突进”的时期,无论个头、脏器还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都让男孩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而此时,他们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调节能力还比较差,面对各种变化和外界刺激,不能很好地应对。

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女生家长对孩子的性健康教育指导要多于男生家长,男生往往是被忽略的群体。

一位名叫“窈窕绅士”的网友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的儿子 15 岁时,有一段时间的表现很奇怪:每次上厕所时,总在卫生间待很久。他起初没有在意,一次,儿子上完厕所后,他在卫生间发现了几根牙签和细的小棍。他吃了一惊,忙把儿子叫来,问道:“你在干什么?”儿子满脸通红,皱着眉头说:“爸,你得带我去医院了,我尿不出来了尿了!”

他急忙把儿子送到医院,医生一看就把他教训了一顿:“你这爸爸怎么当的!孩子的尿道马上就快堵住了,应该挂急诊!”没多久,儿子的包皮手术就做完了,可这件事让他非常自责:怎么没早点注意呢?

从生殖的角度来看,女孩好像比男孩早熟,但从性发育的角度来看,比如性唤起、性幻想等,男孩就比女孩出现得早。从这个意义上讲,男孩比女孩压力大,担心、疑虑也就更多。可男孩询问这类问题,父亲往往教训他:只有坏孩子才这样。因此,许多男孩只能把困惑埋在心里。现在媒体上很少有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有针对性的介绍,如果男孩从同学、影视作品、黄色书籍等渠道了解一鳞半爪的相关信息,常会获得歪曲了的性知识,将造成不良的后果,影响到身心的正常、健康发育。

作为父亲,应该特别注意男孩成长发育时期的身体变化和健康,因为有些男孩青春期不健康的行为,就是由于父亲的疏忽造成的。龙迪博士曾在给某杂志主持“少男少女课堂”专栏时,原计划以少女为主,给男孩写个三四篇也就够了,可没想到来信咨询、表达困惑的, 95 %以上都是男孩。她说:“其实,来信的大部分男孩生理发育都是正常的,而对他们来说,父亲的作用最重要。”

青春期男孩的身体发育是父亲应该关心和了解的事情,使男孩轻松、安全地走过青春期,也是父亲的责任和义务。那么,父亲应该怎么做呢?

1 .学习青春期知识

作为父亲,应该在学习和掌握影响儿子发育的因素、生殖系统、第二性征等青春期知识,了解生理转变所带来困扰的处理方法,以便和男孩正确交谈,并解答一些问题。一般来说,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10 11 岁身高加快,睾丸、阴茎开始增长; 12 岁时出现喉结; 13 岁时出现阴毛; 14 岁时童声消失,音调变低,出现腋毛; 15 岁时首次遗精,具备生育能力,开始长胡子; 19 20 岁时停止成长。

2 .给男孩足够的父爱

父爱对男孩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往往是男孩最早的性教育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男孩的性别意识。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更大。因为父亲通常是儿子模仿的第一目标。比如,父亲是军官,儿子会说:“长大了我也要当军官。”一般来说,男孩的性别意识主要取决于他仿同的目标——爸爸。如果在青春期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缺乏父爱,那么男孩就很容易没有仿同。长大以后,他身上可能就会有较明显的女性化特征。

3 .做好男孩的性教育老师

青春期发育的核心是性的发育,因此青春期又被称为“性成熟期”。青春期男孩的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一位心理辅导老师说:“进入青春期的男生会出现遗精等生理现象,但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初次遗精的现象普遍关注不够。尤其是孩子的父亲,很少能够坐下来给儿子讲一些有关性教育的问题。”事实上,在性教育中,父亲应是儿子最好的老师。

青春期男孩往往不愿意和父亲一起去洗澡,这说明他已经进入青春期后期,身体开始发育成熟了。有些正常现象,像遗精,他并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相反还认为是自己干了“坏事”,怕父亲知道。在这个时候,父亲应注意:首先不要责骂,不要因为拒绝同去洗澡就发脾气,或指责男孩。如果父亲的态度选择得不合适,男孩将对性产生恐惧和罪恶感。父亲应该自然大方地教给儿子一些性知识,告诉他应该怎么正确面对来临的生理变化。

4 .消除男孩的不安心理

面对身体的变化,青春期男孩会有不安心理。父亲要告诉男孩,青春期发生变化是自然而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些变化。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变化来得早些,有人变化晚些。对身体既不必害怕或不安,也没必要感到害羞或尴尬,重要的是了解这些变化,做好青春期保健。这样,可以让男孩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自信。

5 .注意营养卫生保健

在青春期这个阶段,父亲要注意男孩的营养卫生保健。各种营养成分要满足男孩的身体需要,让男孩多吃米、面、水果、蔬菜,适当地吃些鱼、蛋、鸡、牛奶,远离烟酒,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其正常发育。

另外,青春期男孩普遍会出现“青春痘”,这是常见的生理现象。父亲要告诉男孩不用忧虑,可以让他常用温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不要挤、捏,防止细菌感染;少吃刺激性食物。

重视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健康

青春期是男孩一生中最美好的花季,但有的男孩的花季并不是开满鲜花,而是布满阴云。

某报纸曾报道这样一则新闻: 110 接到报警,称某小区内有一个 13 岁男孩遭遇持刀抢劫,被人绑在家中。经警方侦查,男孩承认撒了谎。原来,他作业没完成,害怕到学校被老师骂,情急之下便想到编造被抢劫的谎言,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持刀抢劫案”。

仅因作业完不成、害怕挨骂,孩子竟然自编自导自演“绑架案”,这样的案例在不少地方出现了。这些青春期孩子走向极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有心理学家把青春期又称为“青春危险期”或“消极反抗期”。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 5000 万青少年中,约有 20 %心理发育不全或心理不健康; 18 %~ 35 %存在学习困难、厌学、恐学、逃学和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 15 %、高中生约为 19 %,大学生约为 25 %; 12 %的学生患有精神疾患, 5 9 %的学生患有各种神经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在一次全国 4 16 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 13 9 %。有关部门还对中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 2/5 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占 18 %~ 44 %。这一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过度苦闷,感到前途渺茫,不适应新环境或新事物等。所以,有专家说,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觉得青春期女孩的性格细腻、敏感,容易患上心理问题,就对其格外关注。而对男孩,大多数家长只重视男孩的身体是否健康,而往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

其实,青春期男孩也面临着很多心理问题,当男孩还不成熟时,对男子汉的理解可能会很片面。“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流血不流泪”的说法,更会让男孩的心理问题处于隐匿状态。一位心理老师说:“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女孩更容易通过倾诉来缓解心理压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男性的自尊让男孩不太愿向别人诉说,而是通过游戏、打架等他们认为很‘男人’的方式来解决。”

聪明帅气,学习不错,家境优裕,备受父母的宠爱,在学校很有人缘……尽管有这些让同龄人艳羡的条件,刚过 15 岁生日的钟强,还是在家中从 8 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独有偶,就在钟强自杀的半个月前,一名初三男生刘某也在家中割腕自杀。并且,和钟强一样,刘某仿佛也没有明显的自杀的理由。

这两件事触动了许多家长的心。张先生说,他看了这篇报道后,赶紧回家和儿子谈了一番话。结果,他吃惊地发现,十几岁的儿子有很多“愁”。“本来,我以为他这个年龄是无忧无虑的,整天都开心的年龄,但没想到他会有那么多的愁?”张先生说。显然,张先生忘记了,当他也是这个年龄的时候,他其实也有很多“愁”。那么,青春期男孩的“愁”从何而来呢?

首先,青春期男孩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男孩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悲观情绪就会成为青春期男孩的主导情绪,他的心理发育就会不健全。

其次,在各种思潮冲击的社会环境下,在名牌效应、升学率高的学校影响下,很多父母把成绩做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父母的高成绩要求像一块石头压迫着男孩,男孩长期的压力得不到缓减,就会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自卑自责、丧失学习兴趣、思维联想困难、精力食欲减退等反应。

另外,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重视不够,也是造成男孩心事重重的重要原因。当今的很多家长还是过于看重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而被忽视的,恰恰是孩子成长更需要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再有,一些家长因为缺少心理健康知识,往往把男孩由于心理障碍所导致的问题误认为是智力问题或行为问题,而在教育中不能有的放矢。一旦发生了问题,又缺少对男孩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试的手段和方法,常常面对男孩的问题束手无策。

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男孩面临着种种挑战,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而男孩的心理健康,是其一生人格健康的基础。所以,作为父亲,不但要关心男孩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多多关注男孩的内心世界。父亲要为男孩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教育的亲情感化、心理保护、情感抚育等独特功能,并通过这些特有功能引导男孩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和社会压力,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男子汉。

了解并引导情绪化的男孩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用这句话形容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变化再恰当不过了。他们时常会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对家长不理睬,把自己反锁在房间时;火冒三丈地大发脾气。一项调查表明,有超过 1/3 的青春期孩子存在情绪问题,其中 2 %的孩子已经严重到情绪障碍的程度。

很多家长都认为女孩比男孩更情绪化。但事实上,男孩比女孩的感情更强烈,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他们更容易激动,一旦不如意,便会大动肝火,之后也更难恢复。

青春期男孩情绪化,这和他们的自我意识地初步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性有关。男孩有自己的主张,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同时,这个年龄的男孩的父亲又要开始规范他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化”。在这个时期,父亲和男孩很容易陷入冲突。另外,青春期男孩容易情绪化,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1 .父亲过分溺爱男孩

很多父亲过分溺爱男孩,总是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这种放纵的教养方式,会让男孩变得情绪化。

2 .男孩觉得父亲不能理解自己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也就更多变。有时,男孩闹情绪,主要是父亲不能理解他的想法,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他自然会靠发脾气去宣泄他的不满。

3 .遭受挫折

挫折感也是导致男孩情绪化的原因之一。青春期男孩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愿望,却常常被父亲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这时,男孩会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因此要发泄。

4 .身体不舒服

成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影响控制能力,易发火,青春期男孩也是如此。导致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可能是生病、睡眠不足、疲劳过度等。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可能已经不睡午觉了,而且他们好动,经常会进行一些运动量大的活动,比如,打篮球、跑步等,这就容易使他们的体力消耗过大,感到疲劳,而身体疲惫会令人易怒。

另外,如果男孩生病了,他就会受到父母的特殊待遇,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就会取消,但在他头脑中,这种待遇并没有取消,他便容易发火。

5 .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的青春期男孩表现欲过强,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男孩缺少玩伴,生活单调,用发脾气这种方式发泄精力。其实,这些都是男孩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这就如同大人用逛街、唱歌、运动等方式来宣泄感情一样。男孩闹情绪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表示他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注。

6 .不能适应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迅速变化

青少年作为特殊人群,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变化。一方面,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下,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形态、机能、运动能力等均发生急剧变化,与此同时,其心理变化也极其迅速。

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迅速变化,特别是性发育带来的困惑,独立意识的迅速发展,伙伴关系的不断密切,加上认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欠缺、学习压力的增加等,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而各种情绪障碍,又反过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如体重超轻、身材矮小等。

某医院经过调查发现,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占半数以上。这可能与该时期的性发育、学习压力大,以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有关。其中抑郁和焦虑在初一、初三、高一、高三学生中高发,可能与初一、高一学生刚进入学习新阶段、学习适应不良,初三面临中考和高三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过大有关。

青春期男孩情绪化并不说明他们“坏”,但情绪化却在损伤着男孩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而且也经常使父亲狼狈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父亲一定要引导情绪化的男孩,让其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体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冷静地面对男孩

面对爱闹情绪的男孩,父亲应采取不急不躁的态度,以不温不火的举止来对待。情绪夸张的男孩对有些事情反应会比较强烈,不愉快时发脾气也特别厉害。其实,男孩一开始发脾气和折腾,只是为了发泄而已。此时,父亲如果因为他的声嘶力竭而乱了手脚,就会让他把自己的闹情绪当做胁迫大人的手段,从而变本加厉,情绪化行为反而得以加强。所以,对一切胡搅蛮缠和威胁引诱,父亲要持坚决的态度予以拒绝。不要被他不适当的情绪行为吓住,也不要被他激烈的反应所欺骗,只要坚持原则,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2 .父亲要有稳定的情绪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父亲:自己高兴,就逗孩子笑;自己生气,就向孩子发火,甚至拿孩子当出气筒。父亲在男孩面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喜怒无常。在男孩发脾气时,父亲也要表现得泰然自若。情绪是易感染的,父亲经常保持稳定的情绪,男孩自然也会受其熏陶。

3 .帮男孩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父亲要帮助男孩建立起安全、可预测、男孩乐意接受的作息时间,并要让活动内容动静交替、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用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吸引男孩,使他乐于按时进行每项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破坏作息规律,这样,男孩就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而不能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男孩的生活有了规律,就比较容易保持情绪的稳定。

4 .告诉男孩情绪化的不良后果

很多青春期男孩将发脾气当做一种宣泄的方式,并不知道情绪化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父亲要适时地和男孩沟通,告诉他情绪化的害处,这样男孩就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 37 根钉子。后来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男孩听后沉默不语。从那以后,他的情绪变得很稳定,很少发脾气了。

为男孩点亮自信的灯

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及倾向,是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教育专家曾对某市 20 多所学校开展了一项关于自卑的调查,调查显示, 90 %以上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近一半的孩子认为自己笨,不聪明;有 1/4 的孩子认为自己坏习惯太多,如马虎、懒惰、自制力差等。

有一年,某市中考的作文题目为《为自己竖起大拇指》,许多学生都认为这个题很难写。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值得写,甚至很多学生发出“除了成绩分数高以外,其他也能叫优点”的疑问。

自卑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般来说,男孩产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父亲能力特强,对男孩期望过高

有的父亲能力特强,对男孩期望过高,往往会使男孩产生自卑。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男孩总认为“爸爸什么都行,我什么都比不上他,怎么努力都没用”。能力特别强的父亲,一般对男孩的要求也很高,追求十全十美,而男孩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于是,就会受到父亲过多的指责,使男孩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

2 .家庭不完整

如果家庭不完整,就容易使男孩产生自卑。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男孩,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当看到别的同龄人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就更加伤心,从而感到很自卑。

3 .父母粗暴、专横的教育方式

有的父亲不能以理服人,常常对男孩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打骂教育等,严重地伤害了男孩的自尊心,往往使男孩产生自卑心理。

4 .男孩对自我的期望过高

据心理学家分析,对自我的期望过高是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男孩用过高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在这种标准的要求下去努力,但很多时候事情的结果可能和他的标准还相差一大截。面对这种情况,男孩做事情的热情顿时就会减少许多,进而否定自己、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俗话说得好:“希望有多大,失望就会有多大。”过高的期望常常会带来过多的失望,这种失望一旦产生,就会影响男孩做事的积极性。而当其屡战屡败,长期生活在消极之中,自卑难免就会产生。

男孩一旦自卑,他眼中的世界就会一片黑暗。一个走路总是低着头、弯着腰的男孩,他的骨骼必然会变得弯曲;一个自卑的男孩,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他的心灵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男孩需要抬起头走路,需要昂起头做人,父亲需要做的就是帮助男孩点亮自信的灯,照亮他前进的道路。具体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改变男孩的形象

对心理自卑的男孩,父亲可以从改变男孩的服饰、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这是改变他的心态,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条捷径。据国外最近的实验显示,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能够提高自己的信心。因此,专家认为,家长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2 .让男孩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父亲要让男孩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懂得自卑感非一日所成,但通过种种努力,还是可以摆脱的。让他看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会成功也会失败,不要总想到自己的不足,夸大自己的弱点,还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比,要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勇敢地与人交往。

3 .父亲自身要有自信

自卑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情绪,如果父亲遇事总说“我不行”,男孩不但会模仿父亲的这种处世态度,还会认为“父亲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在父亲的自卑倾向潜移默化地影响下,男孩也会滋生不自信的种子。

4 .不要把男孩的缺点挂在嘴上

对男孩来说,父亲的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父亲不仅不要经常说男孩的缺点,而且不能对男孩说结论性的话,比如,“笨蛋”、“你真没治了”等话。可能对一些父亲而言,这些话只是一时“随口而出”,但在男孩的心目中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即使父亲发现了男孩的某些缺点,也要采用暗示的方法,以避免对男孩产生心理压力。

5 .适当降低对男孩的要求

对男孩的要求如果太高,他就很难实现目标,很难建立起信心。如果父亲针对男孩的实际水平适当地降低标准,男孩就很容易取得成功。男孩会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充分的自信。

6 .转移男孩的注意力

当男孩处于劣势或面对他的弱项时,父亲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男孩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他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他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他的压力和紧张。

7 .帮男孩建立成功档案

科学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画的痕迹。当人重新记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男孩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强化成功的生活体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让男孩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8 .教会男孩心理暗示

很多父亲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男孩要树立自信,就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比如,一种专长或是特殊的经历。其实,这些并不是主要的。男孩对自己毫无信心,主要是因为父亲经常低估他的能力,或者把他的长处视作短处,他就会在心理上矮化自己。父亲应该及早发现男孩信心不足的倾向,教会他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他建立信心。

9 .帮助男孩将自卑转化成动力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关键在于能否将自卑的情绪转化为动力,成为通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如,有人因没考上理想的大学或被大企业拒之门外而感到自卑,但他能把这种自卑巧妙地转变为动力,努力创业,结果获得了成功;有些孩子从外地转到一个新学校,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异造成一时的学习困难,因此造成心理的自卑,于是“笨鸟先飞”,以勤补拙,最后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自卑感总比没有的好。如今,我们看到的许多成就卓著的人,大半都是夹带着自卑感一路奋斗过来的。因此,父亲要告诉男孩,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容易引起自卑的地方,但不是每个人都体验着自卑,真正的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并帮助男孩把过低的自我评价调整到恰当的位置,让自卑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别让男孩当“独行侠”

孤僻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是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性格孤僻的孩子大多具有以下表现特征:一般为内向型的性格,除了沉默寡言,表情平淡外,主要表现在喜欢封闭自己的内心,常常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显得胆小、退缩、懦弱;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性格孤僻的青少年猜疑心较强,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但也免不了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孤独,是苦恼与烦闷的王国,它使心灵闭锁,犹如受控的热核反应,凝聚着巨大的杀伤力,这种杀伤力不是毁灭别人,就是毁灭自己,可能会发生恶性循环的悲剧。

另外,孤僻的青少年缺乏同学、朋友之间的欢乐与友谊,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很苦闷、压抑、沮丧,感受不到人世间的温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容易消沉、颓废、不合群,缺乏群体的支持,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忧心忡忡,易出现恐怖心理。受这种消极情绪长期困扰,不仅会损伤青少年的身体,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所以说,孤僻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那么,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原因是什么呢?

1 .生理因素与环境影响

人的性格与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受遗传因素影响,天生的弱神经类型的人易孤僻。但性格的形成受环境影响更大。孤独产生于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周围的人无法沟通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长期的孤独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心发育过程中,随着闭锁心理的出现,也易产生孤僻心理。这虽然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正常心理反应,但若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影响青少年与同学、朋友的正常相处和交往,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性格,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

有的男孩在小的时候,本来愿意同朋友在一起,但父母怕他受欺负或“不卫生”,就限制他与朋友往来,动不动就说:“小强太淘气,别跟他玩”“阳阳真脏,离他远点”。男孩就会受到影响,逐渐变得不合群。

还有的父亲生怕自己的儿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便要求男孩自顾自玩,不要与其他同学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使孩子无法得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 .不擅长交际

性格孤僻的青少年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如耻笑、埋怨、训斥,使他们的自主性受到伤害。随着这种失败次数的增多,他们逐渐变得惧怕,对交往失去信心,与别人产生隔膜,在群体中找不到归属感,便把自己封闭起来。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最后,他们经常处于压抑、孤独和冷漠之中,性格变得喜怒无常,难以自制,并且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

青春期男孩不合群,不仅会脱离周围的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他的进取心,妨碍他去适应环境、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孩子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有调查表明,合群的青少年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优于个性孤僻、不爱交往的青少年。因此,父亲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帮助男孩克服不合群的心理障碍,让其早日融入集体生活。一般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帮助男孩有正确认识自己、评价他人

父亲要让孤僻的男孩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并让男孩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有的孤僻男孩自命不凡,不屑和别人交往;有的则过于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人,交往中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从而不与别人交往。父亲要鼓励他多与别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

2 .让男孩学会关心别人

如果一个人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他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因此,父亲要让孤僻的男孩学会关心别人。男孩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他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他带来满足感,增强了他与别人交往的自信心。

除了关心别人以外,父亲要告诉男孩,有了困难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他克服了困难,他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他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他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加深了与别人之间的情感。

3 .引导男孩和同龄人交往

不合群的男孩即使交友,也喜欢与比自己年龄小或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交往。因为他在与年龄小的人一起玩时才觉得安全而舒适:在与年龄大的人一起玩时可以寻求一种依附、保护关系。所以,父亲应引导男孩与年龄相近的人交往。另外,男孩的穿戴、语言、举止、习惯等,尽量要与周围朋友保持一致。

4 .让男孩多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男孩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他的身体素质,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的交际能力。男孩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投缘的朋友。

5 .让男孩独自做客、待客

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到亲戚家去做客,父亲可以让男孩独自去,这是锻炼他交际能力的机会。因为串门做客,需要寒暄和问候,也需要交谈和有关礼物的收送。让男孩一个人去,他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他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男孩去接待,特别是与他年龄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亲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刹住男孩的攀比之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钱包中可供支配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再加上青少年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猎奇的心理特征,攀比在青少年中间慢慢地滋长起来。

很多青少年样样都要和同学攀比,尤其在一些所谓的名牌学校、贵族学校中,攀比现象更是突出。在中学里,比谁的手机最新潮;到了高中、大学阶段住校时,他们则要求家长为自己提供带卫生间和空调的宿舍,穿衣服则指定要穿名牌,这种攀比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在不断上升。

周峰进入初中已有一个多月。一开始,因为换了新环境,周峰跟同学不熟,父亲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这上面,他经常跟儿子讲要多跟同学一起玩,甚至给周峰买了零食,让其带去学校跟同学一起分享,以增进感情。后来,渐渐地,周峰与同学熟络起来,不再显得孤单,父亲的担心也开始消失。

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周峰前几天回来说想要和同桌一样的游戏机,说同桌的功能更多。因为前不久,他刚给周峰买了一个新的游戏机,就没有答应。没想到,周峰竟然大发脾气。

父亲说,周峰上小学时也有过看到同学的玩具漂亮而想要的事情,但那时他以为没有关系,因为孩子小、单纯,而且小孩都喜欢漂亮的东西,这也不足为奇。但儿子一天天在长大,他的行为、思想,甚至人格都在一天天地形成。想起亲戚家的孩子,他开始担心。他表哥的儿子今年念高二,表哥夫妻俩很疼爱这个独生子,孩子的任何要求: U 盘、 MP3 、手机、游戏机……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允许,都会给以满足。有一次,他亲眼看到孩子竟然嘲笑给自己辅导功课的大学生,说这位家教几年前买的 MP3 “音质不好,样式不够新潮”,大学生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虽然周峰现在才念初一,还是一个“小不点”。但这件事发生之后,他脑子里就一直在想,儿子今后会不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会不会跟同学比这比那、会不会像表哥的儿子那样?

事实上,攀比的心理大多数人都会拥有,只是轻重的问题。合理的欲望是需要的,也算不上什么攀比。如果男孩是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能够以对方为榜样,向别人学习,那自然也是件好事。通过攀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完善和改正,这样的比倒是非常有意义的。但问题是,很多青春期男孩往往看到别人物质优越的一方面之后,并不是开始好好学习和努力,而是不断地埋怨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那么,面对青春期男孩的攀比之心,父亲应该怎么做呢?

1 .不要对男孩有求必应

父亲对男孩有求必应,会助长男孩奢侈的消费观念和攀比心态,还可能将其引入深渊。作为奖励,可以偶尔为男孩购买一两件他喜欢的东西,这有助于增强男孩学习的积极性,不至于养成不良习惯。

2 .帮助男孩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由于男孩不太了解人的需求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往往借助对比对象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所以,父亲有必要对男孩的消费观念进行引导。

3 .让男孩参与到家里的收支管理

让男孩参与家庭收支管理,可以让他了解家里每个月的收支情况,看看钱是如何来的,又都花到哪些方面,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原本不该花后来花了的。这对转变男孩爱攀比的心理很有作用。

4 .及时发现男孩的攀比苗头

生活中,有的男孩比较懂事,平时也不会主动跟父亲要与学习无关,甚至昂贵的东西。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虽然他们明白每个家庭都会有差别,但是有时候也会无意间流露出对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的羡慕,比如:“某某同学的爸爸给他买了一双名牌球鞋做生日礼物,那双鞋真得很棒!”作为父亲,要及时发现男孩的攀比苗头,想办法去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培养男孩的选择能力

缺乏选择能力是攀比心理的助长剂。因为懂得选择的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因此,要让男孩克服攀比心理,就要培养其选择能力。当男孩要与别人攀比时,让他先问问自己:“这是我需要的吗”、“这些能给我带来快乐吗”等。

6 .适当地让男孩吃吃苦

有的男孩喜欢攀比,就是因为“身在福中不知福”。父亲可以适当地让男孩吃吃苦,有助于刹住他的攀比之风。

周先生的儿子喜欢攀比,为了让儿子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决定对儿子进行一次吃苦教育。

周先生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还有亲戚在乡下,所以很自然地,他想到了带儿子去农村体验生活,让他看看还有很多家庭条件差,甚至没钱读书的孩子是怎样生活、学习的。他认为,很多时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想法。

在农村,儿子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看到了同龄人的学习现状、农村家庭的不易;也体会到了父亲是怎样奋斗才冲出穷山沟的。后来,儿子亲口对他说:“爸,比起这里的人来,我们家很富裕,比起这里的孩子,我真幸福。”

周先生说,回到家后,儿子还是像往常一起学习、读书,只是不再羡慕同学,反而会时不时地问什么时候回老家这样的问题。

7 .不要粗暴地拒绝男孩的要求

其实,男孩提出来的每一个“我也要……”,都是经过缜密思考过的。在孩子的思维过程中,都有一个推理过程。只是因为他思想单纯,把社会看得绝对的纯洁、绝对的平等。因此,在对比和攀比中往往把自己的条件和攀比对象的条件看成完全相同,认为别人有的东西他也应该有。他并不知道社会是复杂的,而且他与攀比对象之间只要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他的整个推理就会变得无效。正因为他不明白这个使他的推理归于失败的不同条件来自何方,所以,当父亲不能满足他要求时,他会感到非常委屈。甚至他以为是父亲故意和他为难。所以,当男孩提出要求时,父亲要和他讲明道理,不要粗暴地加以训斥或者取笑。否则,男孩可能就会反抗。

8 .转移男孩的攀比重心

父亲可以利用男孩的攀比心理,激励其向好的方面发展,让他在学习、能力、意志力、良好行为等方面进行攀比。

清除男孩心中的嫉妒病毒

嫉妒是孩子的一种自然情感,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必然会经历这种情感。但这种不良心理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男孩就会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

某中学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写《嫉妒是什么》的作文,没想到全班 45 名同学都觉得自己备受嫉妒的折磨。女孩会嫉妒同伴漂亮的脸蛋和衣服,而男孩会嫉妒同伴在球场上大出风头,更多的、更普遍的是嫉妒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说,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都是嫉妒“疯长”的时候。

有嫉妒心理的男孩,总是受不了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他们往往表现在不愿看到别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比自己强。当别人受宠时,他无法忍受,更不愿别人在自己面前赞扬第三者。嫉妒心理对男孩的危害,就像铁锈对于铁一样。嫉妒迷惑了他们的神智,除了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更可怕的是,他们有个疯狂的念头:我倒霉,你们谁也别想好过。一旦有这样的想法,接下来遭殃的就不仅仅是自己,还会连累到别人。

另外,受嫉妒心左右的男孩,往往很难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轻者,嫉妒情绪会逐渐累积,演变为一种轻度的人格缺陷,使男孩容易受外界的刺激,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如果孩子的嫉妒心过于强烈,孩子的身心则会深陷于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缺陷中不能自拔,如此一来,势必犯下严重的错误。如果孩子的嫉妒心理不能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而任由孩子深陷于嫉妒心理之中,那么,他就可能难以自拔,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

林涛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担任班长一职。他学习成绩优秀,工作积极主动。但为人多疑、爱计较,同学关系极差,以致发展到班上没人理他。而黄海则与他不同,黄海的成绩与他不相上下,为人和善,和同学的关系很好。这一切都让林涛很嫉妒。

新学期开始后,班级进行新一轮的班长选举。因没人投林涛的票,他落选了。林涛认为自己的落选是这次当选为班长的黄海搞的鬼。于是,他装病请假回寝室,将黄海非常喜欢的一条运动裤扔到地上踩踏,仍觉不解气。随后,他又用剪刀把裤子剪成一条条的。学校处分了林涛,并让他接受心理治疗。心理老师通过和林涛谈话,得出结论:一切都是嫉妒惹的祸。

不管男孩嫉妒别人什么,都在于他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亲在与男孩的相处过程中,让男孩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且根据男孩产生嫉妒之心的具体原因,进行启发和引导,将男孩引入正常的竞争心理之中。这样,才能化解男孩的这种不良心理,让他的心智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帮男孩认识嫉妒的危害

让男孩认识到嫉妒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也是清除男孩嫉妒病毒的一个有效方法。

邹鹏说,邻居孩子成绩好,自己夸赞他时,儿子就愤愤不平。开始,邹鹏没当回事。期末考试前,邻居孩子的复习卷丢了,想借儿子的复印,儿子一口咬定卷子借给表妹了。可邹鹏发现儿子有两份卷子,原来儿子竟偷了他的卷子。

邹鹏焦虑万分,忙叫儿子不忙复习,要一起谈谈心。他将嫉妒的危害一条条列给儿子看,儿子看着满纸“危害”一言不发,邹鹏知道其内心受到了震动。早晨,邻居孩子约儿子上学时,儿子拿出卷子:“昨天是开玩笑的,对不起,没影响你复习吧。”邹鹏放心了,因为他相信儿子认识了嫉妒的危害,就能从根子上拔掉嫉妒这棵毒草。

2 .化男孩的嫉妒为进取

父亲如果发现男孩有嫉妒心理,就要及时引导他,让他将嫉妒心化为进取心。

王伟的好朋友作文特别好,几乎篇篇是范文。王伟有些不自在,当面称他“小鲁迅”,背后却其他同学说:“他的作文好像在哪看到过的,不会是抄袭别人的吧?”但因为毫无根据,反而引起同学的反感。那段时间,王伟与同学关系很紧张,自己也垂头丧气的。

父亲知道后,对他说:“嫉妒心理是很痛苦的,心里憎恨别人,又无法说出真正原因,靠讽刺、背后说坏话来发泄,既不会减轻妒意又不能阻碍人家进步,不过是自欺欺人。”王伟问父亲自己该怎么做。父亲说:“只要自信,就能化嫉妒为进取。”父亲为王伟制定了计划,一方面让他虚心学习,和同学探讨写作技巧,争取赶上好朋友;另一方面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一段时间以后,王伟战胜了嫉妒,人也成熟多了。

3 .“忽略”男孩的嫉妒行为

童言无忌,男孩说什么做什么确实是直截了当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后面就没有深层次的动机。

黄先生是画家,他的两个儿子也受其影响,喜欢画画。小儿子比较有天赋,黄先生就常常夸奖他,还把他的画贴出来给客人看。大儿子心里很不舒服,在弟弟画画的时候,就三番五次故意往他的画上乱涂几笔搞破坏。黄先生一再批评,也制止不了。

其实,大儿子一再破坏弟弟的画,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每次搞了“破坏”,他都会受到“奖赏”——对他来说,父亲的批评就等于关注。在这种情况下,黄先生应该尝试给予“受害者”——小儿子更多的抚慰和鼓励,而“忽略”大儿子,只给予他简单的批评。这样几次下来,大儿子得不到预期的关注,就会觉得没意思,从而放弃搞“破坏”。

4 .让男孩合理宣泄嫉妒情绪

青春期男孩的嫉妒是直观的、真实的,甚至自然的,它完全不似成人嫉妒心理那样掺杂着诸多的社会因素,它只是男孩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心理反应。因此,父亲切勿盲目对男孩的嫉妒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倾听他的苦恼,理解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以便使他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

在男孩心底播撒诚实的种子

曾经有父母说:“如果真像童话里的匹诺曹那样,说了谎话鼻子就会变长,学校里一定能看到不少鼻子长长的孩子。”这句话充分那个现在说谎的孩子之多。而且,很多父母也认同,现在的孩子太会说谎了,稍不留神就被孩子骗了。

各种研究表明,两岁时, 20 %的儿童会说谎。 3 岁时这一数字达到 50 %, 4 岁时接近 90 %。 12 岁时,这一曲线达到顶峰,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谎。 16 岁时,说谎人数回落到 70 %。

一般来说,青春期男孩不会无故撒谎,原因大致有:家长管教比较严厉,双方沟通不顺畅,男孩为了逃避责备、免除皮肉之苦才出此下策;掩饰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保护隐私;为得到想要的东西;博得注意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又无可求助;自我实现的预言等。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歪曲事实、夸大事实、捏造事实、虚实混杂、嫁祸于人。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撒谎一般可以分为“无意撒谎”和“有意撒谎”两种。无意撒谎的危害并不大。因为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同时,他们的记忆力薄弱,常把一件事同另一件事混淆在一起,也常会把脑中幻想的事情,当做曾经发生的事实讲出来。如果父亲不了解情况,误认为这样小的年纪就会撒谎,甚至劳神伤气,则大可不必。

与无意撒谎比起来,有意撒谎的情况较为严重。如果父亲不及时纠正,男孩就会形成不诚实的不良道德品质。那么,父亲应该如何预防和纠正青春期男孩的说谎行为呢?

1 .让男孩认识“谎言”

父亲要教男孩认识和适应社会,在当今多元化的环境中,更要学会适应多样化的人际关系,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语言技巧与策略,但绝非谎言。所以,谎言的标准,也会随时代而变化,但待人处事要有自己的科学原则和做人准则。

2 .及时发现男孩的说谎行为

如果男孩在说过几次谎话之后,未被父母识破,他就会为自己的胜利而庆幸,以后就有可能越来越爱说谎。反之,如果父亲及时识破男孩的谎话并加以教育,男孩就不会轻易说谎了。

一位父亲在儿子的书桌上发现一个没见过的玩具,就问儿子:“这个玩具是从哪儿来的?”儿子小声说:“同学给我的。”看到儿子躲闪的眼神,父亲很怀疑。于是,他让儿子坐下来,轻轻握住他的手,温和地说:“儿子,你看着爸爸的眼睛,告诉我实话,玩具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你说实话,爸爸一定不会骂你。”儿子向父亲承认自己说了谎。

男孩是不是在说谎?父亲要从他的表情、语言中发现蛛丝马迹,而要想让孩子说出真话,需要一定的询问技巧。故事中那位父亲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过于严厉、苛刻的问话方式只会吓得孩子更不敢说出真话,保持目光对视,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谎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何况孩子。父亲看着男孩时,用眼睛传递信任和鼓励,很容易突破男孩的心理防线。

3 .别对男孩的“善意谎言”穷追不舍

随着心理逐渐成熟,认知品质的完善,青春期男孩开始学习成年人,运用“善意的谎言”尽量避免伤害他人感情或者保护自己。这些谎言很少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父亲只要分清内在的本质原因,恰当指导和协助男孩解决问题,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不必因为男孩一个小小的谎言而抓住不放、穷追不舍,既伤害了男孩的自尊自信,又影响了父子之间的关系,得不偿失。

4 .冷处理男孩的谎言

冷处理就是让男孩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自我道德评价,自己主动承认错误。这种方法能使男孩从内心深处萌生出羞愧感,让他自己纠正谎言,认识到说话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诚实才是美德。

周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男孩。有一次,他将父亲最喜欢的那盆花弄坏了。他害怕父亲会责怪自己,就撒谎说是家中的猫将花枝弄折的。看着他慌张的神色,父亲就知道他在说谎。但父亲假装听信了他的话,并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了一个月。果然有一天,周江忍不住了,他满脸通红地对父亲说:“对不起,爸爸,那盆花是我弄坏的。”

5 .冷静对待男孩的谎言

当男孩有意说谎时,父亲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找出男孩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

如果男孩自己决定不再撒谎,并告诉父亲实情,父亲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向男孩讲明白,知错就改是对的,但也不要忘记惩罚。父亲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现在,你自己主动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把惩罚减少一部分。”

父亲千万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声斥责,甚至动手打男孩。那么就会让男孩感觉到,如果不告诉父亲,还可以逃避惩罚。通过不断地积累这样的经验,男孩就会慢慢地把自己所犯的错误隐瞒起来。所以,只要男孩承认自己说谎,父亲就应该冷静地对待错误本身,帮助男孩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向他讲清楚道理,增加男孩对谎话的抵抗力。

在纠正男孩说谎行为的过程中,父亲一定注意的是,不要上升到道德的范畴来看待男孩的谎言,不要让男孩从父亲的目光中读出焦虑。有时候,形体的记忆,远比语言的记忆更能影响孩子。可能多少年以后,父亲说的话消失了,但那眼神却依然能浮现在男孩的脑海中。更不要把男孩的偶发行为说成为惯常的行为,父亲的评价对青春期男孩有一种定义功能,若父亲坚信男孩是这样,就会对他的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久而久之,男孩会用行为去迎合父亲的定义,这样,父亲的行为就背离了初衷。

戒除男孩“唯我独尊”的心理

现在的男孩一般都是独生子,在“四二一”模式的家庭中长大,是家里的小皇帝,全家人都会围着他转,各种要求都会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就容易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加上缺乏集体生活经验,会形成不良的个性。他们唯我独尊,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与同龄人之间矛盾重重。

一位中学老师说,课堂上,常常会有互相配合的项目,有很多孩子,难以与人配合。比如跳绳这个项目,她常常将孩子分成小组,每组两个人,一个人跳得时候,另一个人帮他数,两个人轮流跳绳。这样就不仅训练了项目,还锻炼了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会有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也很棒,项目完成也很好,自我管理能力强。但在合作中他们却是自顾自一次跳完接着跳,不会去理睬他的伙伴,伙伴也非常恼火,结果这个小组一拍而散。这些孩子无疑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但是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一种团队合作的能力。他们这种个性的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讲,以自我为中心是谁都有的,动物的本能肯定是首先顾自己,这个从婴儿期就有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受教育后,人会逐步改变。如果男孩进入青春期后,还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就会造成与他人的交往障碍。作为父亲,如果不想办法加以引导、补救,男孩的自我中心意识就会加剧膨胀,无论对男孩的人生幸福还是未来事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那么,父亲应该如何帮助青春期男孩克服“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呢?一般来说,父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别给男孩搞“特权”

我国资深教育家刘绍禹曾经说过:“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了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父亲首先要认识到,其实孩子也只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同时还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中独立的一个人,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不能享受更多的“特权”。父亲还要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尊重老人、尊重父母、尊重别人,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含义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别人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同他一样独一无二的,在维护自身权利和欲望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人的存在,必要时要学会忍让。

2 .制定“家规”

父亲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并耐心面详细地向男孩讲解这些规矩,让男孩在遵守这些规矩的过程中明白,他仅仅是家庭与社会的一员,他会得到大家的关注,但他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的需求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管男孩如何发脾气,一旦规矩设立,父亲就要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男孩明白,无论如何,他必须遵守这些规矩。如果父亲轻易地因为男孩的坏脾气而将规矩抛到一边,那么,这个规矩就会形同虚设,父亲的威信也会在男孩的眼里大打折扣。

3 .让男孩多交朋友

父亲要鼓励男孩结交新朋友,无论是同龄人,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男孩能够逐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关心他人。

4 .让男孩学习分享

学会分享是打破自我中心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在教育男孩学习与人分享时,父亲要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相反,如果父母强制孩子分享,孩子可能会更加逆反,并在内心埋下阴影。比如,男孩不想将游戏机给别人,那么父亲千万不要急于说服孩子,甚至采取强制措施将孩子的游戏机送给别的孩子玩。而应该从侧面出发,想一些比较特别的方法,让男孩体验到与人一同分享时可以玩出一些新的花样,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样就会吸引孩子自动尝试与别人分享。

5 .教会男孩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古代圣贤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常说:“吃亏是福。”但是,很多父亲总怕孩子未来走上社会吃亏,所以就会不自觉地将社会上一些阴暗的东西说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形成对社会的戒备心理。加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孩子和别人的交往问题就会非常严重。所以,要想让孩子克服这个心理问题,最好的法宝就是“同理心”,遇事多让孩子想一想:“假如别人也对你这样,你会怎么想?”让孩子学会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6 .让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

如果以自我为中心的男孩长期处在孤单的环境中,他唯我独尊的心理往往显得更为强烈。因此,父亲不妨让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兴趣小组,或是假期的活动小组,男孩可以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学习,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共同完成目标。

一位父亲为了改正儿子唯我独尊的行为,就让儿子参加了夏令营。他说:“夏令营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生下来就是经过周围人的百般呵护。于是,他们就认为大家都得为他们着想,他们就不用为大家着想,一切都得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儿子刚到夏令营,到了这样一个大家庭时,他就不适应了,不习惯了,就觉得一切就都不如意。他的心理和环境发生严重的冲突,这导致他一开始很不快乐,经常给我打电话抱怨。通过一系列训练之后,他知道了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既然是大家庭,就不是以他个人为中心的,而是以整个集体,以整个夏令营为中心的,最终,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前,我儿子的自我意识太强,结果导致很多矛盾发生。从夏令营回来之后,他就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了,会顾全大局,事事考虑到别人和集体了。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变少了,也很少在家里发脾气了。” IKslI7bWrwU4bhHfNv5h7ZArYebFcwmsiBEUlN+cRdZULilppbOj0zFsNw4/aNZ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