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件事 让孩子敢于做冒险的事

教子心经

父母要让孩子去“冒险”,让他们去体验陌生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不要为了孩子的安全,就不许孩子去探索,那样孩子就会成为永远驶不出港口的“船”。当然,在鼓励孩子冒险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有这样一个实验。

有4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猴子饿得吱吱叫。数天后,有人在房间上面的小洞里放了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泼出的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大猴子没有吃到香蕉回来了。

后面三只猴子仍依次爬上去拿香蕉,同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猴子们只好望“蕉”兴叹。

又过了几天,进来一只新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3只猴子制止,并告诉它危险,千万不可尝试。

实验员又再换进一只猴子,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所有的猴子仍然像上次那样,上来加以阻止。

当把所有的猴子换过一遍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敢上去碰香蕉。

后来,实验人员把热水机关取消了,但猴子们对唾手可得的盘中餐--香蕉,则奉若神明,谁也不敢前去享用。

现实社会中,当孩子在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时,特别是接触一些看上去有些危险的事情,父母们常常面带恐惧地告诉孩子:那里不能去,太危险了;这个地方不能呆,有危险……于是孩子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往往不敢尝试。孩子的“冒险”精神就被吓跑了。

探索就存在着险情,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可能的险情,而禁止孩子“冒险”,要是这样,孩子就不可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如果孩子缺乏冒险精神,便容易墨守成规,不敢去体验陌生的事物。而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创造精神,不敢自己尝试去做事,往往会成为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告诫父母:“孩子在六、七岁的时候已经应该在他自己的行为当中冒一冒险了,你们应该看着他冒险,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允许他去冒险,以便使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以便使孩子不要完全由于你们的责任心的影响而形成这样的性格:妈妈说过了,爸爸也说过了,他们什么都知道,一切应该由他们来决定,我将要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

作为父母,应当适当地鼓励孩子冒险并给孩子创造一些冒险的机会。

1.父母要有心理准备

父母要从容对待孩子的一般冒险心理或行动。如孩子很想知道电和火的威力,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实验,让两根电线相碰发出火花,让火烧掉孩子剪下的头发和指甲,孩子就能得到冒险的满足感,同时也懂得了更多的知识。

2.要让孩子了解冒险行为的性质

父母还应让孩子知道,有些有风险的工作或事情,如登山、航天、探险,是需要特殊训练的。只有现在好好学习,练好身体,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来才有可能从事这样的事业或活动。正确引导孩子的冒险行为,也是送给孩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3.对孩子进行鼓励

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危险、失败,这些自然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他,训斥他,孩子就会渐渐地变得不敢去探索。也许孩子的一些行为看起来有些单纯、简单,甚至有些愚蠢,但这些都没关系,只要父母经常给孩子鼓励,多赞扬他的行为,就能使他得到鼓舞,并逐渐增加冒险精神。

4.放手让孩子去冒险

父母对孩子放手较少,总希望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庇护下,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长大,才能在一个合理而安全的环境里成长为有用的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父母能够大胆放手,多让孩子去体验,去锻炼,去实践,孩子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增长,并更加愿意去尝试,去探索。反之,如果父母老是不敢放开紧握着孩子的手,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胆怯、内向,从而无法尝试新事物。

需要指出的是,父母在支持鼓励孩子冒险的同时,要注意冒险活动的科学性、适当性和安全性。

1.要讲究冒险活动的科学性

给孩子冒险的机会,并不是说不讲科学地蛮干。例如,不能因为要给孩子冒险的机会,就让孩子将手指伸进电源插座里摸带电的铜片;也不能因为冒险,就让孩子模仿电视上的那些“奇人们”踩灯泡、吞铁钉、嚼玻璃等等。这是因为这些行为要么是违反科学的,要么是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才能做到的。

2.要注意冒险活动的适当性

一方面,在让孩子冒险前,父母们应当对冒险活动的安全性作一个评估,确保冒险活动的危险程度是在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程度范围内。另一方面,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来具体确定孩子冒险活动的危险系数。当孩子还处于低龄阶段时,冒险活动的危险系数应当相对小一些,当孩子年龄稍微偏大一点之后,可以适当加大危险系数。

3.要确保冒险活动的安全性

孩子进行冒险活动,父母应当确保其安全。例如,孩子登山时,父母应当跟在孩子的身后;孩子学溜旱冰时,父母应当给孩子带上头盔、护膝等防护设施;孩子学游泳时,父母可以跟在孩子的旁边;孩子学划船时,父母应当为孩子配上救生设备。

相关小故事

绝处逢生

1994年5月,一艘名叫“黄蜂号”的美国核动力潜水艇在波罗的海执行巡逻任务时,突然发生了意外故障,失去控制的潜水艇急速下沉,艇内的23名船员被沉入海底43米处。

由于海水压力过大,他们根本就不能出去,即使能出去,强大的压力会把人压成肉饼。可是如果困守在艇内,用不了多久,人人都会因缺氧而死。

艇长米盖罗尼在启动通气盖时,被铁盖子猛地击中头部,立即倒在血泊中死去。在紧要关头时,失去了主帅,大家更是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感觉死神离他们越来越近了。

就在这关键时刻,忽然有人用高亢的嗓音说:“伙计们,大家不要乱,静下来动动脑筋,可能我们会在绝处逢生的!”

众人的眼光集中盯在这个说话人的身上,才发觉讲话者是炮手贝利,尽管他只有28岁,可是在艇内已经工作了8年,是个老练而出色的炮手,他的特点就是头脑灵敏,临危不乱。

“伙计们,我宣布,从现在开始,由我担任代理艇长大家都要听我的指挥!”

贝利的果断和冷静,使大家镇静了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地提出来,但不是不切实际,就是不具备所需条件无法实现。

贝利也渐渐焦急起来,他心神不宁地在舱内来回徘徊,上牙咬着下唇,双眉紧锁着,眼光突然停留在一箱鱼雷。蓦地,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头:鱼雷可以从炮口发射出去,能不能把人当作鱼雷从炮口发射出去呢?

贝利把自己的设想说了出来,伙伴们听后顿时吓得目瞪口呆,人当作“海底肉弹”从炮口发射出去,这在人类海军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

贝利镇静地说:“人和鱼雷粗细差不多,所以肯定能从鱼雷发射管中发射出去,我可以把射程控制在43米左右,使人安全地到达海面。”

“可是这样做安全吗?”一位名叫杰森的船员胆战心惊地问。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贝利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过杰森,语气坚决地说,“关键就要看我们的毅力和勇气了!胆小的在后面,胆大的在先上!”

大家呆了几分钟后,不得不同意试试贝利的设想,因为舱内的氧气已用得差不多了,除了冒险执行这个方案外,没有别的选择了。

接着,贝利简单地把要求说了一遍:“把活人当作鱼雷发射,每个人在被发射前,必须排清肺部的所有空气,再屏气半分钟,否则,活人就会因肺部扩张而爆炸,就像海底的鱼不小心窜到海面上内脏爆炸一样。”

看到有些船员满脸惊恐的样子,贝利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争取!开始准备,氧气已经不多了!”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潜水员罗伯逊。他在呼完肺部空气后,马上屏住了呼吸,不一会儿,他的脸开始变红,转而由红变白。他发现自己有点支持不住了,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屏住气。就在这一刹那间,贝利按动了鱼雷炮的开关,透过观察孔,贝利看到鱼雷炮的炮管以强大的气流排开了周围的一小片海水,紧接着,一个黑影从涂有塑料防水胶的发射管口冲出,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罗伯逊被发射出去,不过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

接下来进行得很顺利,船员一个接一个地被鱼雷发射到海面上,连“胆小鬼”也被送了上去,最后只剩下贝利自己一人了。这时除了他自己外,潜艇内已别无他人,所以他只有靠自己来按动电钮了。

此时舱内的氧气已消耗殆尽,如果他不能在5分钟内把自己发射出去,那他就要留在海底做“烈士”了。他长长地做了个深呼吸,然后慢慢地往外排气。他竭尽全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当肺部的空气被他一点一滴地挤完后,他马上开始凝神屏息地启动了开关,迅速钻入了炮膛。

“轰”的一声,贝利只觉得自己的身子在向上猛飞,他的耳朵有点痛就像是飞机迅速拉升时的感觉那样,一刹那,他的耳朵听到了的水声,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在水面上,真是不可思议!

贝利看到水面上有好几个头在一上一下,他知道这是他的战友们,他高喊:“我也上来了!”……

就这样,在面临死亡的危险关头,炮手贝利果断勇敢地冒了一次险,利用发射鱼雷的原理,把人当作“海底肉弹”从炮口发射出去,最后使23名船员全部获救的故事。 snyc8kHbtNWTfEYsYRUNqdnJGI/Fx/LWGeUPkTh5AeKs00D8gqtNIw6waJ4eql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