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易经》是本好书

几个小朋友见到范蠡如此,算是从此打消了与范蠡为敌的念头,他们终于明白了:有些人根本不适合做敌人。要对付范蠡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他做朋友,于是他们纷纷来到范蠡面前,尊其为老大。

范蠡很开心,但还是拒绝了大家的请求,他不喜欢做老大,从来都不喜欢。所以在许多年后,即使他已经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仍然丝毫不存做老大的念头。要知道,当老大,那是非常累的事情。

虽然拒绝了做老大,但是范蠡也答应了不会找大牛等小朋友的麻烦,并且将琴还给了大牛。就这样,大牛等小朋友们带着忐忑中夹杂着郁闷的心情回家了。

大牛等人刚离开,父亲范蒲就来到了他的身前。

“你喜欢弹琴?”父亲问。

年幼的范蠡看着父亲,点了点头。父亲一向对他很严厉,对于父亲,他多少是有些惧怕的。然而这一次父亲并没有训斥他,只是伸手轻轻抚了抚他的头。

这孩子只有7岁,便已经显露出这样不凡的才智了,若是生在王公贵族家庭,必然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日后定能成为安邦定国的良才。可惜范家给不了他太好的教育环境,只能让他整日将自己埋在那些残旧的书简中。

范蠡不解父意,茫然地看着他。

父亲轻轻笑了笑:“我为你买一把琴,如何?”

范蠡立即睁大了双眼,放出兴奋的光芒。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仍是天真而单纯的。

“真的吗?”范蠡满怀希望地问。

父亲点了点头,“当然。”他第一次发觉,这孩子是上天赐给他的,是老天怜悯他苦读多年不得志,才让这个孩子来助他实现理想。他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好好教育这个孩子,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出人头地。

带着这样的愿望,范蒲变卖了家中一些贵重的东西,不仅为范蠡买了把琴,更将他送到了宛邑一间十分出色的书塾。

这是一间蒙馆,教书先生为庄伯。庄伯是位德高望重的塾师,他最出色的并非是多么博学多才,而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他是个十分擅长发掘人才和因材施教的人,将范蠡送到他的私塾,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庄伯也十分喜欢范蠡,这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他以他多年来的教书经验,看出这个孩子日后必有大成。

初到蒙馆的范蠡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他喜欢一群人在一起读书的感觉。

“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一天在课堂上,庄伯这样向大家提问。

许多同学面面相觑,他们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只知道,父亲将他们送到这里来,他们就来了,至于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可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

这个时候范蠡闪着天真的大眼睛说:“因为喜欢!”这个答案让庄伯觉得十分有趣,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读书的可不多。

“哦?那你说说,你都喜欢读什么书?”

范蠡想了想,说:“很多很多书,有故事书,也有讲道理的书,都很有趣。”

“哦?那你最喜欢哪一本?”

“有一本叫《易经》的书,虽然很多地方我都看不懂,但是很好看。”

庄伯当时心中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还不到10岁的小朋友会喜欢看《易经》,他于是又问:“那不如你跟大家讲讲这本书?”

范蠡挠了挠头,说:“我还没看完,而且很多地方都不明白。我记得书上说,当见龙在田,蓄势待发,便可待有朝一日飞龙在天,但亢龙有悔,所以盈不可久。”

庄伯抚了抚自己的胡子,小孩子的短短几句话,虽是复述《易经》,但已经点出了这世上的一个极简易,同时又极深刻的道理。“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这样简单的8个字,古今将相又有多少人曾记得、曾深思过?而这样的话从一个孩童的口中道出,不知道该说太过讽刺,还是该说这个孩子太过聪明。

这样的聪明也许只是小事罢了,也许在几十年之后,这个孩子还是会重蹈覆辙,忘记了那些人世的真理。但如果他始终牢记书中的道理,再加上他的聪明才智,那么在日后,他就将是一位掀起滔天巨浪的风云人物。

而无论如何,这样一个小孩子会读《易经》这样的书,都是很令人惊异的事。

庄伯欣慰地笑了笑,他实在是太久没有见到这样聪明的孩子了,当然聪明的孩子他也教了几个,却没有一个及得上范蠡。许多年后,他更发现,在他一生的教书生涯中都没有再遇到过范蠡这样的人。而中国古今几千年也只是出了一个范蠡而已。

庄伯点了点头,他说:“你说得很好,我希望你能永远记得今天说过的话,《易经》是本好书,你现在不能完全看懂,是因为你太小,以后我会教给你很多的知识,虽然我的知识还不够让你彻底看懂《易经》,但是相信你可以凭你的聪明去理解那些我无法传授给你的东西。”

范蠡点了点头,他虽然不大明白庄伯为何忽然变得这样严肃,但是他能够感觉到先生对自己的认同,这种认同让他很高兴,因为他找到了知音。

至于课堂上的其他小朋友们,尚无法理解他们两个人对话的含义,他们只知道,他们的这位同学很高深莫测。

在以后的日子里,庄伯的确将范蠡作为了他的重点教育对象。几年的时间里,随着范蠡的成长,他对《易经》、《尚书》等书籍的理解愈加深刻,同时他的行为也愈加“疯癫”,成为了闻名于方圆百里的“小疯子”。

对于范蠡的聪明,书塾的同学不能说是不忌妒的,或者说,范蠡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难免遇到忌妒他的人。对于太优秀的同学,其他的同学自有一套对付办法,他们的办法自然不会如大牛那般幼稚。

这一日,庄伯出了门,书塾放假,书塾的几个同学正在一起玩耍,忽然一个同学神神秘秘地跑了过来。

“好机会来了!”这个叫做楚安的同学故作神秘地说。

几个同学一愣,“什么好机会?没头没脑的。”

“范蠡啊!我刚刚看到他在书塾后面的农田里,就他一个人,旁边没有人!”他眼珠滴溜溜转地说。

几个同学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积怨已深,此时不报,更待何时?大家十分默契地停止玩耍,一同浩浩荡荡前往书塾后面的农田。

此时正是春意盎然,农田里栽种着许多幼苗,它们嫩绿青葱,正贪婪地接受来自阳光的照射。它们的生命欣欣向荣,充满朝气与希望。

范蠡此时正披头散发,衣衫凌乱地坐在农田旁边,看着一株菜苗发呆。几个同学来到他旁边,正摩拳擦掌准备给他一顿狠揍,以解多日以来的忌妒之情。当然,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这是忌妒的,他们觉得只是因为范蠡太讨人厌。

“喂!”带头的同学喊了他一声。

范蠡立刻将手指放到唇上,“嘘”了一声。

带头的同学莫名其妙地左右看了看,在没看到任何人之后,问他:“没别人啊,你嘘什么?”

范蠡指了指菜苗,“别吵到它,它在唱歌呢!”

“啥?”带头同学一愣,继而哈哈大笑,他问旁边的其他同学:“你们听他说什么?他说菜苗在唱歌?你们听到了吗?”

其他同学亦是哈哈大笑,这笑声让范蠡更是紧皱了眉头。

带头同学忍住笑,又问:“那它在唱什么?”

范蠡说:“它在唱阳光好闻。”

这答案让其他同学的笑声更大了。“哈哈哈!阳光好闻?哈哈哈!”

范蠡无奈地摇摇头。

这时带头同学继续问:“范蠡,你知道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吗?”

范蠡眨了眨眼睛看他们,说:“知道,你们不喜欢菜苗唱歌,所以不让它们唱。”

这些同学笑得前仰后合了,“哈哈哈!谁说他聪明的?他根本就是疯子!是个傻子!”

“难怪有人说他是疯子,也只有庄伯那个老家伙才说他聪明!”

“不不,你错啦!庄伯现在也承认他是疯子啦!”

“那我们还打他吗?”

“打个疯子干吗?不怕他咬你啊?”

“哈哈,那散了吧,散了吧!”

“下棋去,下棋去!”几个同学就这样哄笑着离开了农田。

范蠡看了看他们的背影,目光忽然变得复杂起来。

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聪明人,有的聪明人如韩信,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来实现抱负,最终却被算计得下场悲惨;有的聪明人如杨修,时刻不忘通过自己的才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最后却成为了当权者的眼中钉。这些聪明人都不是真正的聪明。

真正的聪明,是即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仍然虚怀若谷。当辅佐君王,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身为布衣,则甘心隐藏、保存实力。真正的聪明,不是每时每刻展露自己的聪明,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表现得足够愚蠢。

年轻的范蠡的确是个“小疯子”,而这仅仅是因为他还未曾遇到那个能够让他剥下疯子外壳的人。 ATm9kzRQhwIQeBXxB9ZsazDDjqPREILbYR5oHtvkf/zyVxrQZk0nrYVVQbween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