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 序

翻译缘起

本书是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网上在线公布的招标项目 “外汉翻译教学研究基金” 的研究成果之一。

这个项目的获得令我们感到既偶然又欣喜。得到消息后,我们项目组的全体人员几天都欣欣然,非常愉悦,因为这是我们全体人员第一次有缘与中国外语界最权威出版社亲密接触。

与外研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使我们受益良多。首先,我们能够以一种轻松平常的心态与权威出版社合作,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其次,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对试译稿的修改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教益和启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做翻译必须有严谨的态度,汉语的习得和使用是永无止境的,必须时时察习。同时,这些修改意见也给我们完成后面的翻译提供了指针,规范了具体的操作方法,犹如深夜在茫茫大海上行船,突然看到了灯塔,便有了航行的目标,知道如何采取行动。

翻译的预期目标

翻译之初,我们讨论制订了翻译目标。翻译的目标读者设定为高端读者为主,兼顾其他读者。这里的高端读者主要是指两类人群:学习、研究哲学的读者和学习、研究英汉翻译的读者。这样可以帮助前者从另一版本(法语译成的英语版本)研读哲学名著,也可以帮助后者从哲学文体的视角研习英汉翻译之奥妙。当然,我们欢迎更多的读者阅读,各取所需。

拟定目标读者群有助于我们把握译文文体,用适当的方法来遣词造句,润饰文字。因此,译文的翻译标准拟尽量追求忠实、通顺;文体方面,尽量保持原文风貌,即哲学严谨的思辨逻辑,文风的简洁和流畅;文字方面,尽量做到通俗词语中带些文言表述,句式长短相间,繁复简约搭配。

中国传统哲学著作的风格就是简约,辞简而意丰。因此,中国人(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应该具有这样的风格趋向。所以,本译文尽量追求这样的风格,更通俗地说,就是准确、不生涩的风格。希望这样的风格能够契合潜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对许多读者而言,现在的许多哲学译本都是枯燥而且玄奥的。原因在于他们感到哲学译本文字较枯涩,句式冗长复杂,所表达的意思晦涩难懂,不能体现出现代汉语的简约美和流畅美。本译文试图挖掘现代汉语的简约美,用简约、流畅的现代汉语来表达西方哲学名著的魅力。

翻译难点的突破

翻译的难点是准确理解原文,并通顺地用译语表达出来。因为原文是哲学名著,本身具有哲学思辨的抽象性,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原文的遣词造句与普通英语不同,词义较难准确把握,句子、段落的意群转接需要仔细推敲才能确定,这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表达方面的难度是如何寻找并确定最合适的、最准确的现代汉语对应词及表达句式。

面对理解方面的困难,我们以 “奇文共欣赏,疑异相与析” 的方法来攻克。具体而言,就是遇到疑难句子,大家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

在表达方面,严复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他说: “窃以谓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而以达情感之音声也。是故理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倍之气。中国文之美者,莫若司马迁、韩愈。而迁之言曰: ‘其志洁者,其称物芳。’ 愈之言曰: ‘文无难易,惟其是。’ 仆之于文,非务渊雅也,务其是耳。” 这指导我们以创作精品的态度来翻译,在尽量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每一句译文都字斟句酌。

具体而言,单字成词、词组搭配不仅考虑每个词音的长短、抑扬顿挫,还考虑该词组在句子中是否相称、和谐;句子方面,则力图做到句式长短相间,繁复简约搭配;同时,我们还考虑到了段落中句子的流畅衔接问题。

总而言之,译者之所以这样译,首先是求能将原文意义表达清楚,在此基础上,修饰文笔,以求文章通顺、富有意味。古人云:诗无达诂。对译文而言,更是难以达到至善至美。但是,翻译中的拣字炼句、联句成篇就是一种苦心经营的快乐。如果我们苦心经营的拣字炼句、联句成篇能让读者快乐阅读,并从阅读中收获知识、品味快乐,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谈谈方法》内容简介

《谈谈方法》是笛卡尔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影响巨大。全书包括六部分:1)作者对各门学问的看法;2)作者寻求方法的几条原则;3)从方法中引导出的几项行为准则;4)作者用来证明神的存在、人的灵魂存在的理由;5)作者研究过的一系列物理问题;6)作者认为一定要做哪些事情才能使自然研究更进一步,以及促使其撰写此书的理由。

这本薄薄的书之所以举世闻名、历久弥新,乃是因为这本书真正指出了研究问题的具体方法,也就是给出了四个具体的步骤:

1)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要持怀疑态度,尽量避免盲从、鲁莽和偏见,要根据自己非常清楚和确定的知识来判断别人的观点;

2)将复杂的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分开来解决;

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解决容易的问题,然后再循序渐进,依次解决较难的问题;

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对人类科学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自其诞生起,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都是按照笛卡尔的《谈谈方法》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有人甚至说,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才发现《谈谈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1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笛卡尔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何综合性的方法都是和笛卡尔首倡的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的。

结束语

本项目是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一群志同道合的成员群策群力、精诚合作完成的。原著英文仅有23,130词,所以项目组成员一鼓作气,两个月完成翻译。具体分工如下:石春让、王江超两人共同翻译,互相校对,并整理出术语表和专用名词表。师媛、吴耀武、牛小龙通读译文,勘校谬误,并审核术语表和专用名词表。最后,石春让、迟延萍、魏在江通读译文、术语表和专用名词表,审校并定稿。

另外,本译本还得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各位专家和编辑的大力帮助,他们认真、严格、严谨的审校工作和编辑工作使译本大为增色。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另外,本译本的诞生还要感谢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科研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俗语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看着即将付梓的稿件,正如看着刚刚呱呱落地的孩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惶恐之情也相伴而生。因水平有限,虽倾尽全力仍不免有不足之处,在此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译者

2011年春 w/Dct39rW565HTxUZcku4Jo76h0Re4o4Pxh2KH6MrX1b+5CQylAbVWLwmySbGZ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