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阳系里的游荡者

--彗星

彗星概况

彗星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个奇特的成员,它不仅有一个奇特的外貌,而且它的行踪“诡秘”难以捉摸。彗星拖着一条奇异的长尾巴,就好像是一把倒挂在天上的扫帚,所以我国古代人民形象地给它起了一个别名--扫帚星。其实彗星的彗字在古代就有“扫帚”的意思。古希腊人把彗星称为“发星”,认为彗星的尾巴就是少女拖在脑后的美丽的长发。

彗星,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彗星是在太阳的引力下绕着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的称呼。

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运动着,它们的运动轨道都是一条圆锥曲线,太阳则处在曲线的一个焦点上。彗星也不例外,它的运动轨道也是一条圆锥曲线。圆锥曲线包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不同的彗星运动轨道的形状也不相同。目前尚未发现有圆形轨道的彗星。而具有抛物线和双曲线形轨道的彗星,它们只接近太阳一次,在绕过太阳以后就越跑越远最后脱离太阳引力,离开它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太阳系,向遥远的宇宙太空飞去并且将永远也不再归来。另外还有一些彗星,它们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旋转。尽管它们之间有的偏心率很大,会跑到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去,但是总有一天它们又会飞回来再次亲近太阳。这些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彗星才是太阳系的正式成员,人们称它们为“周期彗星”。前面说的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彗星就被称为“非周期彗星”了。非周期彗星并不是我们太阳系的正式成员,它们不过是到我们太阳系里来的一位过客而已。

在周期彗星中周期不到加年的称为“短周期彗星”。已经算出轨道的短周期彗星有100多颗,由于它们走近太阳和地球附近的次数比较多,对它们的观测资料也比较丰富、准确,所以对这些彗星的认识也比较清楚。那些绕太阳公转周期超过加年的彗星就称为“长周期彗星”。它们的轨道很扁长,甚至接近抛物线的形状。有的彗星能够跑到冥王星轨道以外很远的地方,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再走近太阳一次。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彗星总是要再次回到太阳的身边,因此它们是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个成员。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彗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彗星都是太阳系的成员。它们原来的运行轨道差不多都是偏心率接近于1的椭圆,这些彗星都是在一个比较扁长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着。如果彗星只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它的速度和运行轨道就永远也不会改变。但是在太阳的周围有9个大行星存在。特别是木星和土星,它们的质量相当大。当彗星从这些大行星附近经过时,它们对彗星的引力是不能忽视的。这个引力会使彗星的运行速度改变,因而使它的运行轨道也改变了。这种由大行星引力作用产生的改变,在天文学中叫做“摄动”。

大行星的摄动可以使长周期彗星变为短周期彗星,也可以使短周期彗星变为长周期彗星,甚至变为非周期彗星。当摄动使彗星的速度变小时,就可以缩短其运行周期;当摄动使彗星的速度加快时,就会使运行周期增加;当摄动使彗星的速度增加得很大,使它轨道变成抛物线形或双曲线形,就会使这颗彗星成为一颗非周期彗星。

彗星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距离太阳的远近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当彗星离太阳很远的时候,它像一颗很暗的星星。当它逐渐地运动到太阳附近时变得越来越亮,而且由于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压力使它产生一条拖在身后的尾巴。当它离太阳更近时尾巴显著地变长变大,在近日点处它的尾巴最长最大。彗星过近日点后它的尾巴逐渐缩小,最后又像一颗暗暗的星星,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连大望远镜也看不到它们了。

彗星的结构是很奇特的,它那较亮的中心部分叫做“彗核”。在彗核的外面有一层云雾包裹着,这层云雾是“彗发”,它是由彗核中蒸发出来的气体和微小的尘粒组成的。彗核与彗发合称为“彗头”。当彗星运动到太阳附近时,强大的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压力使它产生一条拖在身后的尾巴,这条尾巴称为“彗尾”。彗尾物质实际上就是太阳风和辐射压力推朝后面的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在70年代初期用火箭和人造卫星在大气外观测彗星,发现在彗发的外面还包围着由氢原子构成的云,称为“彗云”或“氢云”。具有包括彗头、彗云、彗尾的彗星是最典型的彗星形状,但是具备这样典型结构的彗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彗星都比较暗,肉眼根本看不见,只有借助于望远镜才能看到它们。在照相底片上它们只呈现出含有彗核的朦胧外壳,宛如一个小星云。还有一些彗星没有彗尾,有的甚至连彗发也很少。

彗头的结构很复杂,而且不同的彗星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彗头的中心部分是彗核,一般很难直接从彗头中分辨出彗核来。彗核的直径很小,大约只有几百米到上百千米,但是集中了彗星的绝大部分质量。彗发的体积随彗星离太阳的距离而变化,离太阳越近其体积越大。一般来说它比彗核大得多,约有几万千米,有时彗发的体积更大。例如1811年出现的大彗星,它的彗发直径达180万千米,比太阳的直径还大得多。

彗星的形状之所以奇特就在于它拖在身后的那条彗尾了。彗尾的体积可以达到很大。有时大彗尾可以长达上亿千米,宽度从几牛千米到几万千米,甚至宽达2000多万千米。这样的彗星;它的尾巴扫过很大一片天区,在夜空中显得十分壮观。彗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彗尾较直是由离子气体组成的,所以称为“离子彗尾”或“气体彗尾”,又称“I型彗尾”。另一类彗尾是弯曲的,它主要由微尘组成的呈黄色,它们被称为“尘埃彗尾”或“II型彗尾”。除了这两大类型的彗尾以外,彗尾的种类还有许多类型,比如弯曲程度较大的彗尾称为“III型彗尾”;还有一种看上去好像朝着太阳方向延伸的扇形或长钉状彗尾称为“反常彗尾”。说到彗尾的形状更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有的细而长,有的短而粗,有的呈扇状形,有的呈针尖状,有的有好几条尾巴……1843年记录的大彗星彗尾长达3亿3千万千米,比太阳到水星的轨道距离还大,是有记录以来记录到的最长彗尾。1744年出现的彗星竟有6条明亮、宽大的彗尾,它是目前观测到的彗尾最多的1颗彗星。

彗星的体积在太阳系中是最大的,但是它的质量却并不大。彗星的质量都集中在彗核,那里的平均密度大约为1克/厘米3。有些彗星的彗核密度可能会大一些,但也有的彗核密度仅有0.01克/厘米3,比空气的密度还要稀薄得多。可见彗星这个庞然大物,只是虚胖而已。彗发的体积更大,质量更小,它的密度当然比彗核的密度更小了。那又长又宽的彗尾当然是体积最大,质量最小,密度最小了。彗尾的物质极为稀薄,那里的密度只有地面上空气的10亿亿分之一。当彗星掩恒星时,被掩星的星光可以穿过彗发和彗尾,它们的光线一般不会减弱也不会发生偏折,只是看到星光发生闪烁而已。1910年大彗星哈雷彗星的尾巴曾经“扫”过地球。当预测地球要穿过哈雷彗星的彗尾时,立刻引起了骚动,不少人惊恐不已生怕地球在碰撞中毁灭。但是彗星物质太稀薄了,地球从彗尾穿过时,地球上毫无异常现象。

彗星的体积这么大质量又这么小,到底组成彗星的物质是什么呢?通过光谱分析已尼知道它的化学组成是:水(H2O),氨(NH3),甲烷(CH4),氰(C2N2),氮(N2),二氧化碳(CO2)等。在离子彗尾中有许多种离子和电离分子,如:CH+、OH+、CO+、H2O+、N+C+等。此外射电观测还发现了CH3CH(乙腈)HCN(氰化氢)等。

哈雷彗星的轨道

我国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拥有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彗星记录。过去的记载中曾记录下许多著名的大彗星,如哈雷彗星、恩克彗星、比拉彗星、多纳提彗星、科胡特克彗星等,其中哈雷彗星最为著名。哈雷彗星于1985~1986年回到地球和太阳附近,在1986年2月9日它通过近日点。在80年代美国与欧洲宇航局制定了一项联合探测彗星的计划,发射一颗探测彗星的航天器。这个探测器先以高速掠过哈雷彗星,然后再去访问一个年老的、近期内活动不大的典型彗星一坦普耳2彗星。探测器会近距离探测彗星,并向地球发回大量的资料。这一计划大大地丰富人们对于彗星这一奇异天体的认识。

彗星是太阳系内的一种小天体,因其形态奇特而为人们瞩目。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曾在“梦天”一诗里,用“一泓海水杯中泻”的佳句描写了彗星出现在湛蓝色夜空时的情景,可谓出神人化。

彗星并不多见。据记载,人类有史以来仅观测到大约2000多次彗星,其中亮度超过金星的只有16次。按照通常的定义,亮度接近或超过亮行星的彗星就是非常壮观的彗星了,一般要平均20年左右才能出现1颗。实际上,彗星是非常多的。据天文学家估计不下1000亿颗。

彗星的运行轨道

彗星和太阳系中其他天体一样,都是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锥曲线,太阳位于曲线的一个焦点上。如果偏心率e〈1,轨道是椭圆形的,e=1,是抛物线形的,e〉1就是双曲线形的了。如果彗星的轨道是椭圆形的,那么它便是一颗周期彗星。周期短于加年的称为“短周期彗星”,长于200年的称为“长周期彗星”。轨道是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便一去不复返了,因此称为“非周期彗星”。天文学家对1984年底已掌握轨道的992颗彗星做了统计:轨道呈双曲线的有104颗,占彗星总数的10.5%;轨道呈抛物线的有589颗,占59.4%;椭圆轨道的有299颗,占30.1%。其中长周期彗星有169颗,短周期彗星有130颗。

除太阳引力外,影响彗星运动的还有来自各大行星的引力。对于短周期彗星,木星的影响最为显著。它会使从远处向太阳走来的彗星运动加快,轨道改变,以致当这颗彗星再次回归时,人们有不曾相识的感觉。天文学家把周期为3~10年,远日点在木星轨道附近的彗星称为木星族彗星,据1979年统计,可归人木星族的彗星有79颗。除此之外,还有土星族彗星、天王星族彗星和海王星族彗星,但数量就少多了。分别为8颗、3颗和9颗。

彗星的命名

国际上对新彗星的发现一直很重视,平均每年发现的新彗星约4~5颗。一般都以发现者的姓命名,如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葛一汪彗星。此外还以发现时的公元年号和按该年中发现彗星的顺序加上一个拉丁字母命名,例如,我国紫金山天文台1965年发现的两颗彗星是这一年发现的第2颗和第3颗彗星,因此临时命名为1965b和1965c。待观测资料增多,算出轨道后,就按彗星在这一年过近日点的先后次序,在年代后改用罗马字母,作为永久命名。上述两颗彗星即分别为1965I和1965II。

天文学家发现,周期彗星每次回归近日点都编一新号实在没有什么必要,老早发现的彗星追补编号也不太好办,有些新发现的天体一时还难于确认是彗星还是小行星。所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tAU)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采用新的彗星命名办法,即以现时的公元年号加上这年的那半个月的大写拉丁字母(A=1月1~15日,B=1月16~31日,C=2月1~15日……Y=12月16~31日,I除外),再加上在该半个月中代表发现先后次序的阿拉伯数字。这种命名方法与小行星命名法类似。此外,决议还用加前缀的方法使人们了解每颗彗星的性质。如P/表示短周期彗星;C/表示长周期彗星;D/表示不再回归的彗星;A/表示可能是1颗小行星;X/表示尚未算出轨道根数的彗星。今年1月30日日本天文爱好者于吉百武(Yuji Hyakutake)发现的彗星按此方法被命名为“C/1996B2”。

此外,对短周期彗星在其轨道周期确认后,按其过近日点或在其发现后在远日点附近被观测到的先后次序依次排列,在彗星名字前面加上编号,编为第1号的是哈雷彗星,2号是恩克……如果1颗彗星已经分裂,那么要在名字后加-A,-B……,以区分每个碎核。

每年出现的彗星有新彗星,也有周期彗星。新彗星出现的天区和时间是无法事先知道的,周期彗星可以根据以往的轨道根数预测,但由于诸多因素,预报与实际情况有时会有较大的偏差。

彗星的形态和结构

人们一般只能看到亮彗星的彗核、彗发和彗尾。70年代,天文学家通过高空火箭和人造卫星发现,彗发之外还有彗云,因它是由原子氢构成的,所以又叫氢云,是彗星的外大气层。

彗星中也有发育不全的,有的没有彗尾,如运行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奥特姆彗星。有的不仅没有彗尾,甚至连彗发也没有,如运行在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的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不了解它的人很难认出它是1颗彗星。

即使是同1颗彗星,在不同时期也是有差别的。当彗星离太阳很远时,只呈现一个云雾状的斑点,只有在彗星离太阳较近时,彗核中的尘埃和气体才逐渐蒸发形成彗发和彗尾。一旦远离太阳,彗发和彗尾就又消失了。

彗头中央明亮的部分叫做亮度核或光度核。但它不是彗星的物理核心,即不是真正的彗核,真正的彗核位于亮度核的中央,直径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它是彗星的主体,大部分的彗星质量集中于此。

彗星的结构

彗星的脏雪球模型

彗星现象很复杂,而对彗星的主体部分--彗核的观测又非常困难。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包围在彗发中间无法观测,而彗星远离太阳时,彗核虽露出来了,但离地球又太远了,即使用大望远镜也难于看到。所以天文学家一直对彗核缺乏实际了解。

1949年,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建立了彗核的“脏雪球模型”,提出彗核是由冰和尘埃冻结在一起的团块,宛如一团脏雪球。并认为彗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氢、碳、氧、硫、碳氢基、氨基、羟基、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根据惠普尔模型,当彗星走到太阳附近时,阳光照射使彗核表面的冰升华为气体,形成彗星的大气层,大气电离后又形成电离层。在太阳光压作用下,升华时带出来的尘埃构成弯曲的尘埃彗尾,即I型彗尾。电离的气体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又长又直又窄的电离气体彗尾,即II型彗尾。由于彗星每次走近太阳,仅是彗核表层受到蒸发,内部仍保持冻结状态,所以彗星的寿命一般都很长。彗星本身也有自转运动。周期通常为几个小时。

80年代哈雷彗星回归期间,前苏联、西欧、日本和美国共发射6枚航天探测器对哈雷彗星或贾科比尼-津纳彗星进行飞近探测。其中前苏联的“韦加”1号和2号,欧洲宇航局的“乔托”收获最大,特别是“乔托”飞近哈雷彗星的电离层和大气层,在距彗核仅600多千米处拍摄了彗核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彗核是一个14千米长,7.5千米宽,7.5千米高的马铃薯状的东西。彗核表面覆盖着黑色的尘埃,大约20%的表面是活动区,有高达上千千米的喷流。

空间探测证明了惠普尔的脏雪球模型,彗核中的尘埃和冰物质构成一条条含尘埃的小冰柱,交叉而疏松地叠在一起,构成“萨其玛”式的形状。

彗星的起源假说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最为流行的是本世纪刃年代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提出的“原云假说”,即原始的彗星集中在距太阳2~15万天文单位的区域中。这一区域被称为原彗星云区,后人也称原彗星云为奥尔特云。云内约有1.9有19×1011颗彗星。尽管原彗星是与最近恒星的距离相差不多,但这不意味着彗星来自星际空间,相反,它们严格地属于太阳系。然而这些太阳系边缘的暗天体是无法观测到的,只有当它偶而被走近恒星引力摄动,改变轨道后进入内太阳系,才作为“新”彗星被发现。

差不多与此同时,美国天文学家柯伊伯预言冥王星之外有个彗星带,它们的轨道近于圆形,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也不大。这个彗星带约从离太阳42天文单位延伸到几百天文单位。其中的彗星是太阳系星云中形成的原始冰体残留下来的。

柯伊伯提出冥外彗星带假说40多年后,美国天文学家朱维特和鲁才于1992年8月30日用夏威夷的口径2.2米望远镜发现了第1个冥外天体1992QBI,以后又陆续发现了4个。之所以称它们为“天体”是因为天文学家对它们究竟应属于行星、小行星还是彗星尚有争议。

对彗星的认识过程

彗星,俗称扫帚星。汉字的“彗”就是扫帚的意思。在外语中,“彗星”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有“尾巴”或“毛发”的星。在天文学中,彗星形象地用符号“掀”表示。

彗星是罕见的天体,外貌奇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也自然地要提出: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古代首先把彗星看作是天体,曾有一些较好的见解。如1973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1幅彗星图,据考证,它绘于公元前200多年。图中绘有20多种不同形状的彗星,有彗核、彗发、彗尾等形象;尤其对彗尾描绘的较细致,有粗的、有细的、有弯的、也有分成几枝的。把彗星从形态上作了粗略的分类。

对彗星发光的原因,认识得也较为深刻。如《晋书·天文志》中说:“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这与现代的看法是一致的。可贵的是,这种见解出自晋以前,而欧洲对彗星有正确的见解则比我国晚得多。

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彗星图古代的欧洲,并不把彗星看作是天体,只认为是地球大气中的现象。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后继者们一直把彗星看作是地球大气中的燃烧现象,这种看法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所以长期以来把彗星算作气象范畴。公元前1世纪,住在埃及亚力山大城的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天文学大成》中也不把彗星看作天体。直到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没有摆脱前人对彗星的陈旧观念,他说:“高层大气被认为是它(彗星)诞生的地方。”到哥白尼去世后30多年,适逢1577年出现1颗大彗星,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曾试图测量这颗彗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但因不具备正确的测量方法而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他已认识到地球到彗星的距离至少要比到月亮的距离远6倍,这说明彗星不是地球大气内的现象。第谷·布拉赫是欧洲第1个把彗星看作是天体的人。后来,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克普勒,经过长期观测研究,证明了第谷·布拉赫的观点。

在16世纪,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17世纪牛顿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至此已能计算彗星运行的轨道了。1680年,出现了1颗大彗星,牛顿根据观测资料定出了它绕太阳的轨道。接着,1682年又出现了1颗大彗星,英国的天文学家哈雷与牛顿合作,计算了这颗彗星的轨道。哈雷对这颗彗星的研究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编纂了以前彗星的记录,计算了从1337年到1698年观测的24颗彗星的轨道。1695年,哈雷发现有3颗彗星的轨道很值得注意,1颗是1531年阿皮昂观测的,1颗是1607年开普勒观测的,再1颗是1682年哈雷自己观测的,它们的轨道十分相似。经过深思熟虑,哈雷认为,这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3次回归。但是还有问题,如果是同一颗彗星,为什么每周的间隔不同呢?有的是74年11个月,有时是76年零两个月,这又是为什么呢?但哈雷毕竟是一位数理知识造诣很高的学者,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土星和木星对这颗彗星的摄动,使它的轨道和周期产生了差异。他终于肯定,这3次是同一颗彗星。继而预言,它在1758年还会回来。果然,在1758年的12月,它又回来了,但哈雷是不能看到它了,他已于1742年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位学者的重大发现,就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周.期彗星的人,并证明彗星也和行星一样是受万有引力支配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至此,对于彗星的认识,可以说是个飞跃,从而为以后彗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9世纪40年代,还不知道彗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法国哲学家孔德于1842年曾说:“不论什么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研究出天体的化学成分来”。还不到20年,照相术和光谱分析在天文观测中广泛应用,解决了彗星的化学成分问题以及发光和物理特性等问题。

到了现在,对彗星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慧星历史记录

在科学研究中,积累资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众所周知,中国古籍中的天象记录有如汗牛充栋,比比皆是。其他国家则不然,所存寥寥,如凤毛麟角。相比之下,我们确是佼佼者,这在国际上是公认的。如法国的天文学家巴尔代曾对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作过研究,他于1950年时说: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是世界上最好的。英国学者李约瑟,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等也都对我国古代天象记录有较高的评价。

关于彗星的记录,据不完全统计,至1911年为止,史书中有554次记载。由于时代不同,所用的名称也不同,很是复杂。其中记作彗星的有256次,记作星孛或孛星的103次,记作客星的79次,只记作星的39次。还有其他的名称,如长星、异星、奇星、蓬星、景星、妖星、瑞星、天冲、旬始、格泽、蚩尤、天狗、白光、白气……刀次。从现代天文学角度看,这些记载不完全是彗星。一般记作彗星、孛星、星孛的多数是彗星。记作客星的,多数是新星,少数是彗星。记作其他名称的,多数是彗星,个别的是流星。在《史记·天官书》中,一般用客星的名称,《汉书·天文志》中,客星和彗星的名称相混。唐李淳风撰晋、隋《天文志》把客星另立一类,唐、宋诸志沿袭下来。《明史·天文志》把客星叫做新出星,这是受了西方的影响,而它的《客星篇》里记载的又大多数是彗星。《清朝文献通考》中指的客星是与恒星、行星不同的各种星,的总称而不加以区别。史书中的记载虽多,分类不严,但可以肯定,这500多次大部分记的是彗星。

特别是对哈雷彗星的记载,可以说是时代早、连续和完整。早到什么时代呢?有一位波兰天文学家,在50年代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他说中国对哈雷彗星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盟世纪的夏代。但由于资料太少。证据不十分充分,不为多数学者所承认,只算作一家之言吧,现在公认,的是春秋时代鲁文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13年,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从秦始皇七年,即公元前239年,直到清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它的每次出现,中国的史书上都一次不漏地有记载。这些记载对天文学某些领域的研究是很有用处的。当然,明、清两代的记载,已无参考价值了,这是因为到了1610年,望远镜已问世,观测记录详尽精密,中国的史书上的记载就显得太粗略了。

《清朝文献通考》:“七月己巳,彗星见东北方,白色,尾迹长二尺余,指西南,在井宿北河北。壬申行东北,尾迹长六尺余”(1682年9月15日)。

《清朝文献通考》:“二十四年三月甲午,彗星见于虚宿之次,色苍白,尾迹长尺余,指西南,每夜顺行,十余日伏不见。四月戊辰复出,在张宿,体势甚微,向东顺行,至五月初隐伏”(1759年3月13日)。

《清朝文献通考》:“道光十五年闰六月十一日彗星见”(1835年11月16日)。

《清朝文献通考》:“宣统二年四月初二日寅初初刻,东北方云中彗星出见,尾指西南方。因在云中,未能考测。初五日寅初一刻,东北方见彗星,在外屏之北,尾指西南危宿土公吏之间,测得彗星高四度,正东偏北十五度,嗣于十六日不见。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正西偏南柳宿间彗星出见,尾指东南,翼宿名堂之间,测得彗星高二十六度,正西偏南十二度。日渐微,至五月三十日不见”(1910年4月20日)。

在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史书中彗星记录那么多,以上抄录的是哈雷彗星记录吗?是的,约在100多年前,中外一些学者曾对我国的彗星记录作过整理、研究和计算,从中选出了哈雷彗星的记录,所以上面抄录的是可靠的。

从这些古代记录中,可以看出,哈雷彗星的轨道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虽然很早就知道土星和木星对它有影响,而除此之外呢?在10几年前有人研究了公元295年至1835年间哈雷彗星21次回归的轨道运动,认为它受1颗未知的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他们算出了这颗未知的大行星离太阳约为g7亿千米。质量为土星的3倍。这种想法也是有先例的,以前曾发现天王星的运行与计算值不符,由此发现了海王星,随后又以同样的办法发现了冥王星。但是这次就不同了,天文观测始终没有证明这颗新行星的存在。近些年发现彗星的轨道变化是由于所谓非引力的效应造成的。关于这一点,后面还要提到。

特别要提到的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先生在前些年对哈雷彗星曾作过全面的研究,不仅对哈雷彗星的古代记录作了认真的分析,而且在他的主持下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哈雷彗星的轨道变化作了全面研究。张钰哲先生对哈雷彗星的研究虽是属天文范畴的,但他研究成果的某些方面也可应用到历史研究中去。例如他从秦以前的彗星记录中又确认了几次是哈雷彗星的记录,根据其中的一次记录为古史中的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关于武王伐纣究于何年,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难于确定。汉代的刘歆认为是公元前1122年,唐兰先生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年代问题》中定为公元前1075年,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定为公元前1066年,章鸿钊先生的《中国古历析疑》中定为公元前1055年,日本学者新城新藏在《周初之年代》中定为公元前1066年,华裔美籍学者彭瓞钧先生认为是公元前1059年。张钰哲先生推算为公元前1056年,这个结果对史学界是很有影响的。

新的彗星命名法

据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AU)于1994年8月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大会,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采用类似小行星的以每半个月为单位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彗星命名新办法。

新发现的彗星标志顺序:发现时的年份、发现时那个半月的英文大写字母(以英文字母为序,每半个月固定用一英文字母表示)、以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发现时是该半个月内正式公布发现的第几颗彗星。同时仍保留以发现者姓氏命名的传统作法;但命名最多只取前2名,且天文台数人组成的寻彗小组只取寻名。1995第1颗彗星于1月8日被罗伯特·杰狄克发现,标志为:Cornet P/1995A1(Jedike)。

当发现的新天体的性质被确认后,将在名称前加以区别:小行星被误认为彗星的,加A/;非周期彗星加C/;已消失彗星加D/;周期彗星加P/;若无法计算出该彗星有意义轨道则加X/;如果彗星破碎,则在名字后加-A,-B……,以区分每个碎核。如果彗星被观测到回归,则在P/(或/D)前加上一个由IAU小行星中心给定的序号,以避免该彗星回归时重新标志。例如:1P/1682Q1=1P/Halley=哈雷彗星。以下是几颗较为熟知的周期彗星的标志。

2P/Encke=恩克彗星

6P/d’Arrest=阿雷斯特彗星

8P/Tuttle=塔特尔彗星

9P/Tempel1=坦普尔1号彗星

10P/Templ2=坦普尔2号彗星

9P/Borrelly=博雷林彗星

26P/Grigg-Skiellerup=格里格-斯克杰利厄普彗星

29P/Schwassmann-Wachmannl=施瓦斯曼-瓦赫曼1号彗星

45P/Honda-Mrkos-Pajdusakova=本田-马尔科斯-帕德贾萨科维彗星

55P/Tempel-Tuttle=坦普尔-塔特尔彗星

95P/Chiron=奇隆彗星(另译“卡依伦彗星”)

96P/Maehholzl=麦克霍尔兹1号彗星

107P/Wilson-Harrington=威尔逊-哈林顿彗星

109P/Swift-Tuffle=史威夫特-塔特尔彗星

95P/Chiron被发现于1977年,当时认为是1颗小行星,编号2060。1988年重新认定为彗星。 s06M0vacXLA4oF76bINKIcGAVjmBcuCouAQrPPdmtL34fVR+Pk/DVzpRHu96zL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