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1)

一个脉枕,摆放在桌子上。

脉枕,是中医诊脉的时候,垫在患者手腕下的。

白色的粗布,在红木桌面上,显得分外洁净。

我笑着问朋友:不想试试?

朋友摇摇头:就凭三根手指,真的能测出人的疾病?

我微微颔首。

朋友笑了:难道诊脉,真的那么神奇?难道中医,真的是靠诊脉察病的?

我望着书架上成卷的古籍,说道:千古以来,皆是如此,比如……

明朝末年。

江南。

太学张仲辉的宅子里,愁云惨淡。

张仲辉因为过食瓜果,患了泄泻病,大泻无度。

请来的名医们用尽办法,都没有效果,让张家上下担忧不止。

此时,一位年轻的医生正坐在床前,为张仲辉诊病。

张仲辉伸出手腕,放在了床边的脉枕上。

这是一双保养得很好的手,丰腴富贵。

年轻医生凝神诊脉,然后轻声说道:“六脉皆浮。”

所有的家属和医生都看他:“此话怎讲?”

年轻的医生解释道:“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泻’。现诊得六脉皆浮,正应此言,这个病,一定要发汗治疗。”

于是提笔开方:麻黄、人参、白术、甘草、升麻。

一名医冷眼旁观,突然插言:“书生好奇,妄用险峻。”

这个“好奇”,是喜欢奇险,剑走偏锋的意思,大家一听此言有些吃惊,纷纷看这位名医。

名医说:“伤寒病都不敢轻易用麻黄。这是什么病就用麻黄,难道想杀人吗?”

太学张仲辉闻听此言,脸色一变,遂不服药。

烈日,晒得大地仿佛要融化了,庭院里的树荫都失去了清凉。

张仲辉的病,越来越重,张家人脸上已经多日不见欢颜。

最后,张仲辉叹了口气,说:“吾已将死,就服用这个药试试吧!万一有效呢?”

于是,毅然把那年轻医生开的药服下。

结果,一服而愈。

朋友双手拍掌笑道:“果然是高手啊!”

我低下头,望着杯中袅袅升起的茶气:“应该说,是高手中的高手!”

朋友问:“这位年轻医生叫什么名字?”

我微笑答道:“李中梓!”

朋友突然问:“杏林高手,难道和剑术高手一样?一剑刺出,例无虚发?”

我点点头说:“正是,杏林高手,辨证准确,诊断清楚,药到必效,正是和剑术高手一样。”

朋友笑了:“我倒是很好奇,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我慢慢拿起了桌子上的脉枕:“这,还是要听我慢慢道来……”

(一)引子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秋天。

南汇城。

当时的南汇还属于云间府,是一个小县城,现在是上海的一个县。

几千双眼睛紧紧地注视着城外的动静,这些人紧皱着的眉头显示着誓死的决心。

城外,烟尘渐近,杀声震天。

当时,屡犯沿海地带的日本倭寇进攻到了南汇,全城的居民都已经动员起来,拿起刀枪,要和倭寇决一死战。

当时的倭寇十分猖獗,对东南沿海的居民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都拼死抵抗。

在出战的队伍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叫李府,儿子叫李香。李府是一位明军的哨官,这次情势危急,他让自己的大儿子李香也一起出战,把18岁的小儿子李黍留在了城里。

倭寇越来越近了,随着一声令下,鼓声大作,杀喊四起,明军冲向倭寇,势如潮涌。

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当时的倭寇也都是一些亡命之徒,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

最后,倭寇终于被击退了,但是明军也伤亡惨重。那对一起上阵的父子兵,李府和李香,都阵亡了。

秋风吹动着郊外的野草,鲜血浸润着这片土地,阵亡的李府眼睛圆睁着,望着南汇城的方向,似乎在托付着什么。

听到父兄阵亡的消息后,李黍悲痛欲绝,他对倭寇恨之入骨,发誓要为父兄报仇雪恨。

第二年,倭寇再次来袭击,李黍随明军奋勇出战,最终阵亡。

一家三口全部英勇殉国,这一事迹传遍了江南地区,人们无不为之感动。当时的巡抚在南汇城的东门建了一个忠勇祠,用来祭奠这父子三人。

若干年以后,也是一个秋天,一个中年男人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了忠勇祠前,焚香祭祀。

这个中年男人,叫李尚衮,就是李香的儿子。当年父亲战死时,他还只是个顽皮的小孩子。现在,他长大成人,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

这两个孩子,大的叫李中植,刚刚会走路的这个,叫李中梓。

焚香的青烟袅袅上升,秋风吹来,倏忽飞散。小哥俩随着父亲在叩拜着。年幼的李中梓还不懂事,但是他也感受到了一种凝重的气氛,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祠堂里面的画像。

这个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李中梓,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十几年后,他将会成为一位著名医家,救人无数,为后世培养出一大批中医人才。

小秀才的生活

李中梓的父亲李尚衮是个很博学的人,在明万历十七年的时候中了进士。这位也是个什么书都看的主儿,和后来的徐灵胎很有共同语言,两人都喜欢研究个水利工程什么的。当时政府有个什么水利工程,李尚衮也都愿意提点建议,画个规划图什么的。他和那位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是好朋友(注:《了凡四训》是中国历史上一本著名的劝善书),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商量,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李尚衮对兵法也很有研究,前辈战死沙场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他总是担心敌人再来,因此着力研究火攻等项目,估计没事儿时还会在家里弄些火药啥的,也许邻居常常会看到他们家的窗户冒出阵阵黑烟。

李尚衮在万历二十年,补廷试,授兵部主事。这一年李中梓才4岁。也就是在这一年,悲剧发生了,李尚衮病倒,请来多位医生开药治疗,均没有效果,没多久就去世了。

应该说,当时才4岁的李中梓还不懂事,他只是随着母亲一起哭。但是,失去父亲的痛却伴随着他的成长愈加深刻起来,他越是了解父亲,他的心就越痛。

李尚衮一心为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李中梓。李中梓长大后,写完了著名的《医宗必读》一书时,还特意问一位叫陈继儒的朋友:我父亲是从政来为民做事的,我现在搞医,应该也算没有违背先人的遗愿吧?

结果陈继儒不吝笔墨,把医生的高尚行为赞扬了一通,说这当然是为老百姓做事儿!这事儿也反映了李中梓一生总想追随父亲,完成他的志愿。

父亲去世以后,李家的家道就开始中落了,孤儿寡母全靠李中梓的大伯养活。李中梓的大伯,也就是李尚衮的哥哥叫李尚雅,这位在当时也是个才子。据说李尚雅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才华横溢啊,而且他还精通武艺(看来这是李家的家传)。各位可要记住这位李尚雅,几十年后,他的孙子李延罡将跟随李中梓学习医术,最后也成为了一名高手,他写的《脉诀汇辨》一书是脉诊领域很重要的著作。我早些年学中医的时候,就到处找这本书,后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如获至宝,很是珍惜,还给复印了下来,整天看。

虽然李尚雅很有才华,但才华是不能拿来当饭吃的。那个时候能接到写广告文案的机会还不多,也没法儿给电视台撰稿来赚稿费,他想靠科举来出人头地,养家糊口。但漫长的科举之路,怎么看都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不稳定的渠道。

再看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李中梓家里的孤儿寡母,靠科举可解不了燃眉之急啊,怎么办呢?

李尚雅想了好多天,最后终于在江边喝了一壶老酒之后,含着眼泪,把科举书都扔进了江里。他从此挎上弓箭,带上渔网,在浩瀚的江波之上、广袤的山林之中,每天打渔射猎,靠卖些鱼和野味来赚钱。

当他把得到的猎物拿到市场上出售时,人们都会对他指指点点地在背后议论:快来看啊,这不是那位大才子李尚雅吗?怎么开始卖鱼了?哎呀,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面对各种流言蜚语,李尚雅从未争辩,也不解释,他总是带着微笑,把鱼递给顾客们。只是从他们的手里接过几个铜板时,他的心却在流泪。

在家人面前,他也从未抱怨过。他把挣来的钱,分成两份,一份给妻儿,一份给李中梓的母亲,用来供养李中梓和他哥哥读书。

李中梓的母亲经常含着眼泪教育李中植、李中梓哥俩:一定要好好读书!你们读书的钱可都是大伯的血汗钱啊!

李中梓慢慢长大了,越来越懂事,看到大伯每天忙碌的背影,他在心里暗暗地发誓:大伯,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我可以想象得到,在很多年以后,当李中梓把大伯的孙子李延罡培养成一个名医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感到非常安慰,他一定会默默地回想着当年大伯日夜辛劳为自己赚学费的情景,会对早已故去的大伯说:大伯,您安息吧,我没有忘记您的恩情,您的孙子李延罡,现在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了!

各位,读书的动力是很关键的。您天天喝着咖啡,吃着麦当劳,听着MP3也可以学习,但是您绝对没有玩命地学。有很多同学说不听音乐看不了书,我很奇怪,我很怕听音乐,那天偶然听了首歌叫《你一定要幸福》,也不知道谁唱的,什么词儿也没听清,但结果这一天脑袋里一直在回响着这个旋律,看书很是吃力,所以我很排斥边听音乐边看书的习惯。

反正李中梓当年绝对不是边听着音乐边看书的。他知道自己吃的每一顿饭、每一粒米,都是大伯出没江涛山林、捕鱼打猎赚回来的,因此,自己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成绩赶快考中,这样才能减轻长辈的压力。

有这么大的读书动力,再加上李中梓本来就聪明,结果在12岁时,他就考中了秀才。

这下可好了,终于可以拿到奖学金了,而且秀才在当年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啊,全家人都欢欣鼓舞。

有这么年轻考上秀才可真是不得了啊!于是很多人家就都开始惦记上了,都觉得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啊,还不趁现在下手。

下手干吗呢?就是赶快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这位前途广大的李中梓,万一将来李中梓进了朝廷做个官什么的,那自己家的姑娘不就是官夫人了吗?

现在可能无法想象当年的情景了。现在十几岁的孩子就算是喜欢哪个女同学,也娶不了人家,只能恨自个儿年龄太小。但是古代可不这样,只要是两家商量好了,孩子多大都可以结婚。

显然,当年的竞争很激烈,我们的李中梓同学,霎时间成为了姑娘们争夺的落脚点,家里一时间门庭若市。结果,终于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嫁入了李中梓的家门。

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小妹了,总之李中梓在15岁之前就结婚了(绝对的早婚)。

江南的小妹当然是温柔体贴,吴侬软语,很是合李中梓的脾气,于是李中梓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幸福的日子,就这样像一条缓慢的河水,平静地流淌而过。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转弯处,河水会变得陡然湍急。

老天爷非常残酷,就在李中梓沉浸在温柔乡里的时候,他的妻子病了。

李中梓找来了医生,医生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结果在李中梓15岁的时候,妻子去世了。

世上最残酷的事,莫过于与相爱的人阴阳相隔,永不相见。李中梓在妻子的坟前,回想着两个人幸福的新婚时光,回想着妻子给自己做饭的情景,回想着妻子在灯下给自己缝衣服的情景,一切恍如昨日。然而此刻,这一层薄薄的黄土竟将两人隔成了两个世界。

李中梓久久不愿离开妻子的坟茔,因为他走了,妻子就会一个人孤单地长眠于此。在这荒凉的郊外,把妻子一个人扔在这里,自己又怎么能够放心?

最后当别人把他抬回来的时候,李中梓的心都碎了。

但此时,李中梓只能悲叹命运的不公,他还没有想起拿起抵抗病魔的武器。

悲伤的事,接二连三,李中梓还没有完全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两年以后,李中梓17岁那年,母亲也病倒了。

李中梓请来了几位医生,但母亲吃了许多药都不见效,李中梓简直要急疯了。这时,他自己买来了医书,尝试着找个方子,看是否能把母亲给救回来。

但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显然是没有效果的,在这一年,李中梓的母亲也去世了。

老天爷如果要打击一个人,我估计没有比这个更残酷的了,父亲、母亲、妻子,居然全部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些,对一个人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此时的李中梓,已经是欲哭无泪了。他和哥哥安葬了母亲,回到空空荡荡的家里时,他感到了彻骨的心痛,那是一种用最锋利的尖刀刺入自己骨髓的痛!

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和哥哥抚养成人,而自己还没有一点成绩,还没有来得及尽一点孝心,母亲就离开了。望着屋子里母亲洗干净的衣物,望着灶台边母亲放好的碗筷,李中梓无声地哭泣着,“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痛苦啊!

深夜里,李中梓红肿的眼睛望着闪烁的烛光,整夜无法入睡。

安葬了母亲后,李中梓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开始学习医学!

其实,谁都不是神仙,谁的父母都迟早会离开人世。现代人在父母去世时悲痛一阵,也就算了,可能很少有人会因此而迸发出学医的念头。但是,古代这些名医的父母,很多是在正值壮年的时候离开人世的,而做儿女的对此却束手无策,这让他们感觉太惭愧了,难道自己就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吗?难道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最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孝敬父母的吗?

在那个时代,好的医生太少了,不像现在,孝敬的方式可以给父母安排一个最好的医院,那会儿根本就没这个可能,就因为这样,很多人才产生了自己学医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出于孝道的。

但是,一个名医之路又岂是那么简单?从孝道出发,立下大愿,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要经过人生的艰苦磨砺,最后迸发出对整个人类的大慈大悲之心,才能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当然,李中梓也不例外,他的人生旅途中,正有千辛万苦在等待着他。

磨炼之路

此时的李中梓,虽然下了学医的决心,但是,他还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因为还有科举要考。那个年头,考科举就跟现在的高考似的,也是读书人的第一选择。李中梓采取的方式是一边看医书,一边看科举书,结果却很不乐观,两者的进步都不大。他考科举考了九次,都没有中举,仅仅获得了副榜贡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李中梓这个人很直率,写的文章很高标,这和八股文中规中矩的文风不协调,所以批阅的老师们感觉很不爽:这都写的什么啊?你以为你是韩寒啊,不及格!

这让李中梓非常郁闷,经过无数次的考试失败,自己已经不再是个神童了,已经变成一个二十好几的留级生了,这反差也太大了点儿吧?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止是郁闷了,可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李中梓24岁那年(公元1612年),他的哥哥李中植又病倒了,这下可把李中梓给急坏了,因为这个家里现在就剩下这小哥俩了,这么多年相依为命,兄弟俩的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现在哥哥病了,李中梓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怎么办?自己开方吗?还不行啊,自己学的这点儿医学知识哪儿够啊(这个时候看出来自己的学问不够了)!那可怎么办啊?赶快找医生呗。

医生找来了,开了方子,哥哥服用以后,没有见到效果(仓促求医,半为药误)。李中植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望着自己的弟弟,流着眼泪说:“弟弟啊,我要到父母亲那里去了,留你一个人在世上,你一定要自己多保重啊!哥哥再也不能照顾你了……”

李中梓的泪水夺眶而出,眼前一片模糊。

此时他悲痛万分,哭着说:“哥,你不会死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但是,事实总是如此残酷,慢慢地,哥哥的手在李中梓紧握着的手中变得冰冷,他带着对弟弟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李中梓此时肝胆俱裂,他用尽全身的力气紧紧地握着哥哥的手,无声地恸哭!

难道自己算是学过医吗?难道每次面对病危的家人时,自己都只能是这种表现吗?

自己拼命考科举,是为了什么啊?是为了让家人更加幸福。可是,现在哪里还有家人啊!自己走的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啊!

不要再犹豫了,李中梓,下决心吧!选择自己正确的道路吧!

李中梓痛定思痛,他真切地体会到这种失去亲人的刺骨的疼痛,他明白,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遭受这种折磨。

“我要尽我的全力,让周围的人不再承受这种痛苦!”他暗暗地发誓。

24岁的李中梓彻底放下科举书,开始重新拿起医书,从此认真攻读起来。

这次真正是那种“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因为,父母、兄长、妻子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甚至都能够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目光。

等着吧,亲人们,等着吧,病痛中的人们,我一定会成功的!

拂晓的阳光从窗纸透射进来,照在案几上。空荡荡的房间里,李中梓挺直了腰杆,坐在书桌前,还在看着医书。

就在这样苦读的日子里,时光飞快地流逝了。

十年以后

徽州太学方鲁儒的家里。

青瓦白墙,庭院深深。

在内室里,很多人都屏息站立,围在床前。

方鲁儒躺在床上,脸上表情痛苦。

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人在给他诊脉,表情严肃而又从容。

这个年轻的医生,就是一代名医李中梓,此时,他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方鲁儒患的病是腰膝疼痛,精神疲倦。其实他患这个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找了些医生,医生们一听,什么,腰膝疼痛?甭问啊,这是肾虚啊,一个字:补!两个字:补肾!

于是就很顺手地开了些补肾的药物,尤其是当这些医生听说这位方鲁儒腰膝还感觉冷的时候,更是觉得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这明显就是一个肾阳虚嘛,来,愚弟给您多加些附子和肉桂!

这些药看着似乎挺对证的,可是在服用了两个月以后,方鲁儒却感觉有些不对头,为什么呢?原来他越服这些药,越觉得腰膝发冷,而且四肢痿软得更厉害了。

方鲁儒是搞教育的,对中医不懂,只好又把这些医生给请来了。这些医生一看,什么?腰膝更冷了?这说明药力不够啊,病重药轻啊,必须调集大部队,来进行总攻!

于是又加大了温补的力度(遂恣服热药,了无疑惧),开始了大规模补肾活动。

结果,老方同志很是遭罪,这个病越来越重了。

最后,老方终于愤怒了:谁,谁说中医好的?我看中医就是伪科学,太可恨了!越吃药病越重,我不瞧大夫了!

别人就劝了:您别生气,这中医和中医啊,很不一样,有的医生一看就准,有的医生却不准,这区别就在……(这位挠挠脑袋没有想出来,我替他说吧,就是中医诊断的水平上,有的学好了,就能看得好,有的上中医诊断学的时候光逃课了,所以一看就错)。

老方同志经人这么一劝,本来想提起笔来写几篇揭露中医是伪科学的文章来着,想了想,也是,等身体好了再和中医战斗也不迟,就让下人接着请医生。

结果,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

李中梓来了以后,没有理会老方同志的情绪,坐下来就开始给他诊脉。

各位,李中梓擅长的是什么呢?诊断学啊。后来他著名的“士材三书”(李中梓字士材)的第一本书就是《诊家正眼》,里面主要讲的就是脉法。李家人被误诊而病亡的经历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痛,所以他在中医诊断上下了大工夫。他的脉法那是当时的一绝啊,后来他还把自己的侄子李延罡培养成了脉学专家,李延罡还写出了《脉诀汇辨》这本专著。

李中梓手一搭脉,没有什么感觉。各位,中医在诊脉的时候,手指的力道是有讲究的,一开始要轻轻地按,这取的是浮脉,如果患者有外感病,此时的脉就非常明显了。然后是用一半的力,这是中取,一般人的脉位应该在这里,这里的脉象是很关键的。再使劲,就是沉取了,这是诊断里病的,一些病位较深的病,要从这里看出。

这位老方同志的脉是“脉伏于下”。什么意思?就是李中梓沉取都没有取得,是再使劲,推筋按骨,才摸到的脉象。这种伏脉说明了什么?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说:“故其主病,多在沉阴之分,隐深之处。”他还说有的病是“火邪内郁,不得发越”,有的是“阴气壮盛,阳气衰微”,因此要分清楚阴阳和寒热两个极端。

那么李中梓的手指在伏脉中感受到的又是什么信息呢?是振指有力。

大家这回该清楚了吧,这么有力的脉象,绝对不是阳虚或阳气快没有了的脉象,这是火郁于内的脉象,火在里面出不来了,因此此时外面的冷都是假象。中医的术语说这是“真热假寒”“阳盛格阴”,千万别被表象蒙蔽了。

李中梓当时就提出,这要使用泻火的药物来治疗(欲用苦寒之药)。

老方同志一听,更晕了:我说什么来着?是伪科学吧。我身上都这么冷了,还要泻火?你有没有点儿科学的精神啊?你知不知道在我们科学领域里,寒和热是对立的啊?不服药!

老方愣是挺着,没有服药(骇而弗从)。

李中梓也没有办法啊,只好回去了。

半个月以后,李中梓又被请来了。原来是老方同志受不了啦,身上是越来越冷,这么下去太难受了,干脆,死马当成活马医吧,我也不管了,还是你来看吧。

李中梓再次诊脉,果然热势越来越旺了,他就对老方说:“我说你体内有热,你不相信。体内有热应该有两个征兆,一个是你的小便,一定是非常的黄,另外一个是你不喜欢喝热水(因为体内太热,人体本能地排斥热的饮料)。”

老方同志仔细一琢磨,对啊,我的尿是很黄,我也的确不喜欢喝热水,看来还真有可能是体内有热。

于是终于同意让李中梓开方试试。

李中梓开的方子是:黄柏三钱、龙胆草二钱、黄芩一钱五分、黄连一钱五分、栀子一钱五分、生姜七片。

这个方子里面都是些苦寒的药物,是清三焦之火的,黄柏清下焦之火,龙胆草清肝胆之火,黄芩清肺经之火,黄连清心经之火,栀子是泻三焦之火从小便而出。李中梓用生姜做药引子,为向导之药。

这种方法是朱丹溪等医家的路子,李中梓吸收了寒热两大学派的长处。在李中梓这里没有派别之分,该用什么就用什么,他是中医历史上非常全面的一位医家。

这个方子趁热服下去之后,没多大一会儿,老方同志就觉得腰间开始松快了。服了三服以后,那些令人痛苦的腰膝疼痛就消失了(三剂而痛若失矣)。

接下来,李中梓给老方同志调理了一下,用的是人参固本丸,每天服用二两。

一个月后,老方同志就痊愈了。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这种“真热假寒”的情况很少见,其实这种情况常出现。前些日子有个网友说:朱丹溪不是大家,他用苦寒清热,伤了阳气。这种说法错误很严重。这是因为后来有些医家这么说,因此现在很多学习中医的就跟着这么说,其实这是对朱丹溪的偏见,是没有怎么经过临床的人才会有的想法。在临床中,寒热两种情况都会有,不可偏废一边,各位经历多了就知道了。

别说人家的理论如何伤阳气,如何不合理,那是你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患者,或者你根本就给误治了。中医历来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对寒证有热药,对热证有凉药,此为不易之理,各位千万别跟着乱喊,奔着一头就去了,别学偏了。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

这题目看着有点晕,怎么跟绕口令似的?其实,在临床中还真有很多这样的病例,如果你判断不好,那就容易出错。这就好比是破案,真凶有时候会伪装成最善良的人,还跟着在边上出主意呢,如果你识别不出,那可就要坏事儿了。

前面我们讲的故事是真热假寒,患者实际上患的是热证,但是外表却表现得跟寒证似的,蒙了好多医生。下面,我们再讲个反过来的例子。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叫孙潇湘,孙潇湘他老婆病了,患的是痢疾。这痢疾闹得可不是一般的严重,泻了四十来天了,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这么个泻法儿简直是不让人活了,患者不仅口干,身上还发热,吃不进去东西,肚子里胀,完谷不化(中医术语,意思是泻出来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孙潇湘请来了好多医生,诊断完后都说:“啊?有这么严重的邪热?来,我再给您多加点儿清热解毒的药。”

这是一个正常的思路,痢疾嘛,就是有热毒了,有热毒当然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了,于是众医生们开的都是黄连等药物。孙夫人一共泻痢四十天,就服用了三十多天的清热解毒之药。

结果,孙夫人病情愈重,已经连续五天什么都吃不进去了(绝谷五日),处于很危险的阶段。

此时,如果再不找一位业务过硬的医生来,孙夫人恐怕是不行了,这样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

各位还记得李中梓最擅长的是什么吗?诊断啊。他的拿手好戏就是脉诊。此时,李中梓把三根手指往患者的手腕上一搭,就感觉这个脉很大,而且还跳得特别快(脉大而数),这种脉象似乎是一个实热证。但是别急,李中梓诊脉没有那么简单。只见他接着在三根手指上一用力,又使劲按了一下,这样脉就空了(按之豁然)。什么意思?这脉轻轻一搭的时候感觉似乎挺有力的,但稍微一按就空了,跟什么都没有了似的,这就说明里面是虚的,虽然有热,但那是在外面的假象。因为这个脉象轻取的时候查的是外表的情况,重按查的才是里面的情况。

李中梓这下心里明白了,他就问孙夫人说:“你肚子疼的时候,喜欢用手按着吗?”

孙夫人很吃惊地回答道:“对啊,我肚子一疼,就喜欢用手按在那里,感觉舒服一些。”

各位,这也是中医诊断的一个方法,如果肚子痛喜欢按,这就说明是虚痛,如果怕人按,一按就跳起来,那就是实证。

李中梓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你的小便是清的还是黄的?”(看来那个年头看病的时候也不讲男女有别的,连小便的颜色都问了。)

孙夫人回答:“是清的啊,这些日子尿一直是清的。”

这下李中梓就完全清楚了,原来,这是一个命门火衰、火不生土的病证啊。

这叫什么?这叫内真寒而外假热,实际这个人是寒证,肾阳非常虚弱。中医认为火生土,肾阳如果不足,那么它所生的脾土就会出现问题,最多的问题就是泄泻。

于是李中梓就开了附子理中汤(现在药店卖的是附子理中丸,原方的成分是附子、人参、干姜、白术、茯苓、甘草)。这个药主要就是温补脾肾的,主要的治疗位置在脾经,对于脾经虚寒的吐、泻、疼痛等症,此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这个方子煎好以后,家属立刻端来一碗让孙夫人喝下,这时李中梓急忙拦住了,说:“等一下,等药冷了再服用。”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孙夫人是外有热证,此时再喝热气腾腾的药物,恐怕会引起反应,所以就要等药冷了以后再服用,这叫“暗度陈仓”服药法。

这服药喝下去以后,孙夫人肚子的疼痛就止住了。喝完六服药以后,孙夫人身上的虚热就退了,也开始吃饭了。这时,李中梓又给开了金匮肾气丸,孙夫人一共服用了二十来天,此病就痊愈了。

这个病来势汹汹,但李中梓的治疗却有些轻描淡写的感觉,最后病居然就好了。

可见,诊断太重要了。庸医和良医的区别在哪里呢?首先就在诊断的水平上。诊断的大方向对了,寒热分清了,阴阳分清了,即使药物有少许偏差,也不会出现重大的问题,您说他开个蒲公英,我们开个紫花地丁,这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如果您诊断水平低,连大方向都给搞错了,这可就容易出问题了。

有位叫章鲁斋的政府官员,在云间做过县令,后来到朝廷做了官。在云间当县令的时候,他的儿子章凌九(这个名字很有性格)病了,症状是吐血、发热、遗精、盗汗,这个章凌九体格特瘦,看上去很虚弱。

县长的儿子病了,当然要请好多医生了,医生来了一看,发热?这是热证啊,但是县长,您儿子这个热是虚热,是阴虚,阴虚生内热嘛,您没看见他晚上盗汗吗?

章县长哪儿懂这些啊,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让他们开方子。结果,县长的公子服用了两个月的药,没有任何效果。

医生们感觉很没有面子,因为这是给县长的公子看病啊,但是他们又想不出啥好办法来,就打算撤了。但就这么走了好像显得自己太没有学问了,于是临走又放下一句话,说:“县长,以后可千万不要让您儿子服用人参,这种阴虚的病服用人参一定会死的!”

章县长一听,感觉很有道理,还感谢这些医生呢,“谢谢了啊!慢走!”

医生们走了,可章县长回头一看,儿子的病还没有好啊,便赶紧打发下人再请医生,这次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

李中梓来到章县长家时,这位章凌九已经病了有两个月了。

李中梓诊了脉后,抬起头,对章县长说:“这个小伙子是脾肺气虚啊,需要用大量的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药物来治疗。”

章县长听完,差点一个跟头晕过去,“不会吧大哥,这差得也太多了!前面的医生临走还特意告诉我,千万别服用人参,服用人参我儿子这条小命就保不住了,现在你又让多服人参,我应该听谁的啊?”

李中梓看了看前面医生开的方子,心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明明是个气虚证,这帮兄弟愣是给看成阴虚证了,甭问啊,上学的时候中医诊断课一定是逃课了!

心里虽这么想着,但李中梓嘴上什么也没说,他只是问章县长:“他们说一定不要用人参,那他们能够保证把此病治好吗(此医能任决效否)?”

章县长一听,对啊,他们也没有治好啊,于是回答:“不能啊。”

李中梓说:“如果他们不能,现在我却能,那您接受不接受我的治疗方案呢?”

您别看章县长是一县之长,他此时也没了主意,只好说:“接,接受!”

李中梓就接着说:“那您先去买五斤人参来,用这些人参,我保证三个月,把一个健康的小伙子交还给您!”

章县长听得吓了一跳,“什么?五斤?”

李中梓又说:“这还没完呢,我还有个条件。”

“啊?什么条件?”

李中梓说:“我在看病的时候,千万别再找其他的医生来牵制我,否则会功亏一篑的。您能答应吗?”

章县长一听,好嘛,这位医生还真不是个一般人,没办法,答应吧!

于是李中梓就开始了治疗。

他治疗这个病用的主要是六君子汤,有时候还会配合点补中益气汤和七味丸。这个六君子汤是中医里的一个名方,主要成分是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上陈皮和半夏,这个方子的作用是补气加化痰。四君子汤我们前面聊过了,是补气的,它补气的作用比较全面,从肺气到脾气,都补了。方子里面还有泻水湿的茯苓,能够使得脾气更好地生发。四君子汤是中医方剂里补气的组方,一般补气的方剂都有这四君子汤的影子。各位可千万别小瞧这简单的四味药,它可是扶助人体正气的好药。很多病,可能都无从下手了,但是只要有气虚存在,都可以从补气这里找到解决的方法。中医太重视人的正气了,正气足了,什么外邪都不怕,多重的病都有缓头,过去有医家如此比喻,说正气足了,有邪气进来,一看,这满屋子里的人都是君子啊,根本就没有自己立脚说话的地方,也就自己溜走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啊,这种通过扶正来祛邪的方法被称作“医中王道”。

就这一个四君子汤,可以随着病情变化多端。比如,患者有热,不能用温热药,那么就可以把方子里的人参换成没有温热之性的太子参,力道虽然小些,但是很平和,我就经常这么用,感觉效果还不错;如果患者有些阴虚,可以把人参换成西洋参;如果救急,可以换成力道较大的山参,但是山参的量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是血亏,可以用红参,因为红参是用糖熬过的,可以兼入血分。我们平常用的就是生晒参,也叫白参,而通常在气虚不是很明显的时候,用党参效果也是不错的。

方子里的白术讲究也比较多。如果患者的水湿不是特别重,只是需要补脾,那么用的是炒白术,我们通常开方子写白术,药店就给炒白术了。但是如果患者的水湿很重,稍带腰酸不利等症,就可以开生白术,因为生白术利水的作用比较大,还“利腰脐间气”。这是陈士铎的话,就是那位傅青主的学生,他很擅长使用生白术,在开方子的时候遇到脾肾有水湿的人,他会开出大剂量的生白术,这是他的治病心法,很有特色。另外,止汗也是用生白术,比如著名的固表止汗的方子玉屏风散,用的就是生白术。现在很多医生都不知道这回事,开个方子就写白术,结果药店都给了炒白术,那些医生回头就抱怨玉屏风散不起作用,其实是这些医生自己没有用好,把古代的传统给丢了。而在妇科的应用里面,则多用炒白术。另外,炒白术还分为用麦麸炒的和用土炒的,用麦麸炒的补脾作用比较强,用土炒的止泻作用更好些。各位别以为古人在这里没事儿炮制白术玩呢,现在药理分析证明,白术在经过各种炮制以后,它的挥发油、内脂类成分、水溶性糖及还原糖的含量都有所变化,这些我在这里就不细聊了。

一般茯苓变化较少,但是如果患者同时有心神不安的症状,我们可以把茯苓改成茯神,茯神就是茯苓里面抱有松树根须的部分,它有安神的作用。

在患者脾胃气虚的时候,可以用炙甘草。但是如果患者同时感到咽喉不利,有些邪气,则可以改成生甘草,因为生甘草有解毒利咽的作用。

一个方子,四味药,但是变化是很多的,如果能够根据患者的证候随时变化,则可谓善矣。

这个方子加上陈皮和半夏以后,就增加了化痰的作用。这个痰,各位可不要理解成我们吐出的那个痰,在中医里面,如果体内的水湿流动不畅,变得黏稠了,我们就称之为“痰”。陈皮、半夏与方子里的茯苓、炙甘草合起来,又变成了化痰的组方二陈汤,各位看看,这种组合之妙,真是难以言表。那么为什么这里要化痰呢?因为有些水湿黏稠了以后,阻碍了阳气的生发,现在把它们给化开,再用利水的方法给去掉,这样一层一层地就把妨碍阳气生发与流动的障碍都给排除了。

这个六君子汤各位不要小瞧了,有的肿瘤患者在放化疗之后,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正气也完全挺不住了,这时就可以用这个六君子汤,陈皮和半夏的量可根据情况减少点,用上以后,患者的胃口就恢复过来了,有的患者还从此恢复了生机,多活了好多年。

李中梓在给这位县长的公子用上六君子汤后,他的正气慢慢地就足了,也不吐血了,也不发热了,一天强似一天,三个月后,他所有的病都好了。

李中梓如约还给了章县长一个健康的儿子。

章县长后来升官,做了给谏,还不忘李中梓的恩情呢,没事儿就写封信问候一下。

看来,中医很多方子虽然很简单,但是您如果真的理解了,会用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就都可以用它们来解决。各位如果仔细回顾一下我写过的这些医家,就会发现他们用的往往都是些很简单的方子,但却救了很多人的命,这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方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真正的高手,只不过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它而已。

网友互动

六月茉莉问:

看到李中梓的家人一个接着一个病逝那段,心里真不是滋味。为什么好人的命运总是这么坎坷呢?幸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医学发达的时代,家人有病可以送医院,得到及时的救助,中西医结合,总能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一个关于健康的问题想咨询一下罗医生,我妈妈患有卵巢癌,去年年底做了手术,医院说要做6期的化疗,但我妈妈从第4期化疗起就开始呕吐,并且晚上严重失眠,血压高(有高血压史)。老人家平时的饮食主要包括:党参枸杞等中药炖鸡汤、甲鱼、排骨,还熬些白鸽粥和麻雀粥,蔬菜和水果也适量,每天坚持散步(刚化疗回来那两三天走不远),晚上泡脚后也能很好地入睡。每天服用安利纽崔莱蛋白粉。现在每周一次例行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都偏低,转氨酶偏高后会护肝。

我想问问罗医生,我妈妈这个病,平时需要怎么保养比较好些?

罗大伦答:

朋友,你母亲的食疗是很好的,只是鸡汤稍微有争议。有的中医认为鸡汤也是发物,所以最好不用。曾经有个老中医告诉过我秘诀,如何让炎症不再复发,就是不吃带翅膀的动物的肉,这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位老中医的一个老患者告诉我,她在很多年前曾经咽喉部长了什么东西,这位老中医给开的方子,慢慢地消掉了,但是当时就告诫她,不要吃任何带翅膀的动物的肉,她遵守了一辈子,到现在再也没有犯过这个病。我分析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呕吐频繁,就需要找当地的医生,根据症状,开个小的方子,用来降胃气,用些比如旋覆花、代赭石、法半夏等,但是药量要轻,不吐了就改为滋补胃气。

yfengo问:

我与六月茉莉有同感,看到书中很多患者被庸医误治,心中感慨不已。在罗博士的书中,似乎常常看到类似的案例,庸医无能还自作聪明,结果多少无辜患者因此遭殃,甚至性命不保,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为庸医都是用温热补药出的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罗大伦答: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好,正问在点儿上。

这要从古代中医的传播方式说起。古代的信息传播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那时候除了师徒相传,就是靠刊行的书籍了,一本书刊行了,流传开后,大家都看,影响很大。

可古代某些人写书有个臭毛病,就是特不客观。

本来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可有的老兄觉得自己对某一方面有体会,就狂写这方面的,而不管另一方面了。打个比方,好比说饭和菜应该是就着吃的,可这位老兄对菜的作用很有感觉,就狂写吃菜的好处,甚至狂贬吃饭这件事。

这种毛病在古代中医的著作里经常出现。

到明朝末年的时候,非常流行温补,什么熟地、附子、肉桂、干姜等温热药非常流行,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写如何使用这些药的书比较流行,结果到了清朝,很多大脑思考问题不谨慎的民间医生看了书以后就跟着附和,用药时喜欢用这类风格的,这就出现了许多误治。

后来,等到清末,王孟英又狂写清凉药的好处,他的书卖得特火,大家又跟着学,结果等到民国初年四川的祝味菊(外号祝附子,以善用附子闻名)到上海的时候,发现上海已经没人敢使用附子了。

这种现象现在还存在。

本来中医是最讲究阴阳平衡的,不知道怎么到了这些人手里就只剩下一头了?

看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必要的啊!

LGP20问:

太喜欢楼主的帖子了,跟着看了好些日子了,很喜欢楼主的写作风格,崇拜楼主笔下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们,越来越喜欢中医了,还买了一本中医书放在包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我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我知道楼主很忙,在这里就先提三个问题吧。

1.关于脱发问题。西医说脱发是辐射、内分泌问题,或者是荷尔蒙不正常。而中医说是肾虚的原因。在中医里还有其他的原因吗?中医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以前有个中医说,气血虚不能养发,补好气血就全都好了,还有人给开了个方子:75%的酒精泡侧柏叶、姜片,外涂即可治愈。也有人说酒精对治疗脱发没有好处,到底哪个说法对呢?

2.中成药宫瘤清胶囊可以治疗卵巢囊肿吗?这个药的成分有:熟大黄、土鳖虫、水蛭、桃仁、蒲黄、黄芩、枳实、牡蛎、地黄、白芍、甘草。功能写的是:活血逐瘀,养血清热,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小腹胀痛,经色紫黯有块,以及子宫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现在只是卵巢囊肿,没有子宫肌瘤,喝这个药没有什么问题吧?

3.对于掌纹诊病这种看诊有没有道理呢?

罗大伦答:

中医关于脱发还有血热、瘀血等原因。有的患者,是肾阳不足造成的,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就可以治愈;有的是因为水湿过剩造成的,著名中医专家岳美中教授曾经用一味茯苓饮,就是用茯苓这味药,熬水每天喝,也治愈了不少患者。还有瘀血引起的,这需要活血化瘀来治疗;有的是血虚,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所以用养血的方法见效了。总之,中医治疗这个病,并不是着眼于头部本身,而是看到底是身体哪里失调,引起了头部的脱发,治疗这个失调,那么头部的头发也就生长出来了。

关于治疗卵巢囊肿的问题,中医一般根据不同的人来调整,这个方子适合有瘀血同时偏热的人,如果患者阳虚瘀血,则不太合适。

掌纹诊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疾病可以从身体的很多部位反映出来,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但是关于掌纹的理论现在很乱,手掌上的各个部位代表的人体部位大家的说法都不同,所以还有待总结。

(二)崭露头角的日子

到三十来岁的时候,李中梓已经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医生了。这么年轻就成为名医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般大家都说看病要找“老中医”,仿佛只有上了岁数的中医才能让人相信,凭什么李中梓30岁就成了名医了?看看人家下的工夫就知道了。人家是发奋读书的,他把家人病死的悲痛转化为了悬壶济世的决心,因此读书那叫一个玩命,就这么个读法,又怎么会不成才呢。

有朋友该问了,你怎么知道他读书玩命呢?你有根据吗?

各位,我们只要看看他在30岁时写的那本《颐生微论》就知道了。

这本书是李中梓在30岁的时候刻印的,后来在公元1642年删补过一次,显然写书的时间是在30岁之前,在这部书里,李中梓已经自成一家了。

在这本书里,李中梓把人体的生理、解剖都论述了一遍,尤其是他画了好多解剖图,很是详细。另外,他把五运六气也给画成了简易的说明图。尤其难得的是,他把自己的脉法都写了出来。这个脉法可非同寻常,是他自己根据古代的脉法悟出来的。李中梓把五运六气、节气时令和脉法结合起来,是非常难得的。

我之所以说李中梓下了大工夫读书,是因为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医宗论第二》里,他把古今的医家和医书都给点评了一遍。各位,这可不是那种看了前言,再看看后记就能写成的,人家是点评,是把前人医学思想的得失都评论了一遍,很多内容论述得那叫一个精辟。就凭这点,我就知道李中梓在30岁之前读书读到何种程度了。

这本《颐生微论》刊印以后,当时很畅销,很多人在看了书以后就来求诊,当时整个江南都把李中梓当做张仲景再世(镌而悬之肆,乃翕然遍走天下……以请一刀圭者,日且相迫,三吴中遂以长沙氏目相之)。

在书末的《感应论第二十四》中,未满30岁的李中梓写下了一些医学道德的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医生是凭什么能够达到医学的至高境界的。

李中梓在这部分里说:“医以活人为心,当念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有招者,急去无违。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勿论风雨,勿拘远近,尽心拯济。”

各位,看出来了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志向啊!大医精诚啊!人家为什么能苦读不倦?为什么治病能够千里必赴?那是因为人家立下了宏大的志愿啊。

能够做到只要有患者请诊,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远近,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立刻前往,就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

李中梓还对医生的修养提出了要求,“胜己者师之,不若己者佐之,毋道人短,毋恃己长,宁人谤吾,毋吾谤人”等,这些都是出自一个没到30岁的医生的笔下,那么这个人已经达到多高的境界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李中梓在这部分里也讲了好多因果报应的故事,其中还特别提到了许叔微当年免费给老百姓诊病的故事,说许叔微是为了中进士才去做好事积阴德的,这就很不好。

在这点上李中梓受了他父辈的影响,他的父亲和那位写《了凡四训》的了凡先生是好友,了凡先生非常相信因果报应,因此李中梓也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高标思想的指导下,李中梓当然很快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民医生了。

让我们来看看《颐生微论》里记载的李中梓看病的医案吧(其实前面我们聊的方鲁儒和孙潇湘夫人的医案也都是摘自这本书里面的)!

在新安那里有位吴修予,他有个小侄子患了失眠症。这可不是一般的失眠,这位的失眠已经发作三年了,三年来,他基本就没睡过好觉(目不得瞑已三年矣)。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过失眠的经历,据患者讲,失眠巨痛苦,没法儿忍受,瞪着眼睛等天亮的滋味那叫一个绝望,每当看到太阳出来了,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完了,又是一个通宵!

吴修予的侄子就这样忍受了三年,而且还有别的症状:烦躁、发热,身体瘦得没法儿说了。家人可是操心坏了,请了无数的医生,基本上能想到的医生都找来了(大江以南,迎医几遍)。这些医生来了一看,患者烦躁,还发热,有的医生判断是阴虚发热,有的说是有痰火,总之是养阴清热,化痰安神,什么方法都用了,药也喝了一千来服了(身体还不错,要搁一般人早喝废了),也没有效果,现在搞得是想睡一会儿觉都难。

后来,家人就请来了李中梓,当时还是李中梓跑到外地去给这个年轻人看的病。诊脉的时候,李中梓就细心地体会脉象,发现这个患者的“肝脉独沉而搏”,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中医的诊脉历来挺神秘的,我来介绍一点,让各位了解一下。中医脉诊理论认为,人的手腕从腕横纹侧到胳膊肘侧(指的是方向)分布的是寸关尺三部脉,中间的关脉在手腕边的高骨的边上找,左手的寸关尺对应的脏腑是心、肝、肾阴,右手寸关尺对应的是肺、脾、肾阳。当然,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大致如此。李中梓在诊这个患者的脉时,就发现他左手的关脉对应的位置脉特别沉,要按下去才能感觉到,但是一旦感觉到了,就会觉得这个脉很有力。各位可以体会一下,一般人的肝脉都应该是很容易摸到的,但这位患者的就很特殊。为什么呢?李中梓认为,这是肝气郁陷在里面,不能生发,这一般是由于郁怒导致的,治疗需要疏肝达木。

于是他就开了方子:柴胡四钱、白芍二钱、丹皮二钱五分、山栀子二钱五分、甘草五分、桂枝四分。

这个方子可以作为梳理肝气郁陷的经典方,方子里柴胡是疏发肝胆之气的,白芍是入血分、柔肝养阴的,丹皮泻肝胆之火,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其中柴胡是把肝气向上疏,丹皮、山栀子是把肝火向下泻,甘草是和中的,而桂枝是暖肝升陷的。桂枝在调理肝经方面的作用,后来的黄元御最有心得,但是显然李中梓要用得更早。这个方子里面,桂枝用得最巧,一般人想不到,用了桂枝以后,整个方子就活起来了。

这个方子只用了一服,患者下午喝完药以后就开始倒头大睡,呼噜打得那叫一个响,一直睡到天亮还没有醒。

这下家里人又担心了,开始纷纷问李中梓:老大,您的药没有搞错吧,这孩子怎么跟睡死了过去似的,别不醒了?

李中梓胸有成竹地说:“各位别担心,人家都三年没好好睡了,多睡这么一会儿你们担心什么啊。这就跟大热的天,突然走到了树荫里一样,当然乐不思蜀了。别害怕,你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吧,别在这儿看人家睡觉了。”

显然,大家都很好奇,谁都不走,就在这里看着这位睡觉,因为看他失眠看惯了,冷不丁一看到他睡觉,还挺新鲜的。

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患者醒了以后,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翻身,在床上给李中梓磕了三个响头。

李中梓一看:这是干什么?

患者说了:三年没有睡觉啊,我自己觉得一定是会死的,但是您一服药就让我睡了个够,人都是有感情的,我怎么能不感谢呢(积患沉深,自揣必毙,三年之病,一朝而起之,人非土木,感激涕零)?

然后,李中梓给开了丸药来善后,方子就是逍遥丸加上点人参。一个月以后,这个患者就康复如初了。

各位,现在我们开个紧急会议来讨论一下这个情况吧,为什么别的医生给患者服用了一千服药都没有效果,而李中梓一服药效果就这么好呢?

难道一百个中医中真的只能出现一个名医吗?

让我们倒着往回推吧,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开的方子是不一样的,所以疗效不同;再往上推,为什么方子开得不一样呢?是因为对病因病机的理解不同,李中梓认为是肝气不舒导致的,而那些医生认为是阴虚和痰火导致的;再往上推,为什么对同一个病,会出现这么相异的认识呢?问题出来了,就是因为诊断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对同一个病证的分析截然不同。

其实西医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样的CT片子,有的高手一看就可以迅速地判断出肿瘤的部位和状态,而有的医生就会判断错误。

因此,在看病的过程中,诊断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诊断错误,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现在我们的中医诊断学还很不完备,好多先贤的经验都没有涉及,因此培养出的医生诊断能力很低,很多网友甚至反映,一些中医师连舌脉都不诊,匆忙问问就开药,这样的治疗效果能好吗?

这种情况早在张仲景那个时候就有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序里就说,当时的一些医生“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张仲景说,这样能看好病就怪了。当然,这里也有态度的问题,可能这些医生态度就不认真,但是即使他们的态度认真了,恐怕这些手段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散的,散布在各个书里,只有多看书的人才能学会。

再看看《中医诊断学》的教材吧,比西医的《诊断学》页数整整少了一半,中医的是300页,西医的是600页,本来内容应该更丰富的中医诊断学教材,在这里短人家一半。

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鉴于有的读者看得要困倦了,我们就先讨论到这里。

做个好医生

我们前面讲到了,李中梓很早就发誓要做个道德高尚的好医生,因为他知道,行医之路,如果不谨慎对待,那么影响的将是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李中梓刻苦地钻研医术,同时也非常慎重地对待每次诊病的过程。

当时的杭州叫武林,当时的人如果说“俺去武林逛逛”,那意思不是去江湖上拼命去了,而是去杭州走走。

武林有位钱赏之病了。这位老钱先生平时不太注意养生问题,有点酒色无度,长此以往身体可就出问题了。这年的秋天,老钱开始肚子胀,等到冬天,全身就开始水肿了。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不是小病啊。请来的医生一检查,只见这位“脐突背平”,就是肚脐突出来了,后背也肿得平了。这“脐突背平”在古代被称为“死症”,一般老师在教弟子的时候都会仔细地告诉弟子,以后碰到这样的病情不要轻易下手啊,这是死症,一旦你们下手了,人死了,家属会找你们算账的!这“脐突背平”就是这些死症之一。

当地的医生全都摇头了,没办法,老钱的家属就托人,把李中梓从上海给请来了。

李中梓也不知道患者到底病得有多重,一路风尘仆仆地跑来了。这个时候是冬天,杭州的冬天冷得刺骨,天气预报说台风“温莎”已经登陆了,阴湿的冷,悲凉的风,夹杂着季节的萧瑟,连西湖的断桥残雪都变得异常冷寂,成片的竹林被纷飞的细雪压弯。

但是,此时李中梓的心比外面的空气还要寒。

他一检查患者,就发现这是一个重症病号。

这还能治吗?患者都病成这样了,而自己还是一个年轻的医生啊,这么重的症,自己能应付得了吗?

李中梓陷入了矛盾之中。

这个时候,患者的家属一看连李中梓都犹豫了,马上就慌了,李中梓可是一个崭露头角的中医高手啊,他都犹豫,这还有救吗?

于是全家人就围着李中梓,“举家叩首求救哀迫”。

李中梓一边扶起大家,一边在心里犹豫,怎么办啊?自己能处理吗?

室外的风吹打着窗纸,此时李中梓的心也凉到了冰点。

自己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名声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这次没有治疗好,就会成为自己行医生涯中的一个失败记录,这对一个名医的声誉是有影响的啊。

可是,李中梓转念一想,再大的失败记录,能和救人一命这件事情相比吗?

自己在《颐生微论》中写过,“若险症濒危,惟峻重之法尚可救百中一二,但医者重惜名誉,虽有一线生机,知而不为,已真心救济者,岂若是乎?”

难道自己要成为那种重名誉而轻患者的人吗?不行,我曾经发过的誓愿,我一定要履行!

我李中梓一定要做个一心救人的好医生!用我的一生,不计代价来救人!

于是,李中梓静下心来,告诉老钱的家人:“各位别担心,我虽然没有起死回生的仙丹,但是一定会尽力来救治他的,你们放心吧(我非有起死金丹,但当尽力图之耳)!”

李中梓在诊脉以后,开出了金匮肾气丸的方子,加大剂量,熬汤药。同时开的还有理中汤。

李中梓这是从补救脾肾的阳气出发来治疗此病。这种水肿,就是因为阳气已经衰弱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无法控制体内的水湿了,才会导致水湿泛滥,周身浮肿。

这两个方子服用了整整五天,怎么样呢?患者老钱依旧纹丝未动,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一点都没有改善的迹象。

李中梓的心,再次跌到了谷底。

这的确是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治疗过的重病啊,现在基本上就是在和死神争夺着这个患者的生命,可是很明显,自己已经处在了下风。

不行啊,我还是别耽误人家了,万一还有更好的医生呢?万一那些大医院的专家们能够治疗这个病呢?

于是李中梓就建议患者再到附近的大医院,起早去挂号,找个权威的专家来看看,自己就告辞了。

患者家属一听,忙对李中梓说:“您就甭推辞了,那些大专家都看了,全都摇头啊,您就干脆再给救救吧!我们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了,能让他多活一天是一天吧,像您这么详细地诊病的医生我们还没有见过呢,您就再给费费心吧!”

此时,李中梓的心里感到了一阵温暖,患者的家属如此信任自己,自己怎能不尽力呢?

于是,他这次加大了药量,人参一次用到了一两,生附子用到三钱,牛膝、茯苓各用到五钱。

大家一看,天啊,这人参一两可是够多的了,这能行吗?

这个药喝下去以后,大家全都瞪着眼睛看着,李中梓的心也是悬到了嗓子眼,到底能否见效呢?

没多久,仆人突然从内室跑了出来,说老钱开始尿了!

三天之内,患者一共尿了有四十多碗,肚子也开始出现皱纹。这下大家可高兴了,肚子出现皱纹说明水肿开始消了!

李中梓此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多日的疲劳一起涌了上来,正想闭眼休息片刻,突然一阵响动吓了他一跳,回过头来,只见钱家上下全都跪拜于地,感谢他的“再造之恩”。

李中梓忙让大家起来,他告诉老钱的家属,自己只是在做了应该做的而已。

然后,他继续给患者开方子,这个病最后一共用了人参四斤,附子一斤,干姜和肉桂各一斤,治疗的过程长达半年。最后老钱终于痊愈了。

李中梓在医案后总结,说这是治疗水肿的虚证方法,如果是那种突然水肿的实证,就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治疗了。

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气会越来越弱,很多老年人的腿都会有些浮肿,这是因为阳气不足,无以制水的缘故。通常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我们可以让他服用一点金匮肾气丸,这样可以补足肾阳,使得浮肿慢慢消去。

李中梓离开杭州的时候,台风已经过去,江南渐渐恢复了温暖。

李中梓一路疾行,心情亦如清风般愉快。

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他并不会轻松多久,因为还有大量的危重患者在等待着他。

无独有偶,新来的这位患者也姓钱,叫钱台石。这个患者已经六十多岁了,患的是中风。这位老钱在患病的时候,是“昏倦不能言”,鼻子总是堵,大小便都没有,等到李中梓来的时候,已经服用了几服疏风化痰的药物,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入了病危状态。

在过去,大家都认为中风是外面的风邪进入体内,因此经常使用疏风之药。其实中风和外面的风邪关系并不大,但是使用疏风的药物也还是有必要的,只是我们需要知道那种药应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该用多大的量。

此时李中梓的脉诊又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李中梓把三根手指搭在了患者的手腕上,发现患者的脉搏非常大,是“六脉洪大”,“按之搏指”。各位,这是有力的脉象啊,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患者是实证还是虚证吧。

患者很多天没有大小便了,这似乎为实证,而且和脉象一致,这种情况下医生很容易用攻法治疗,比如疏风化痰,甚至是泻下之法。

可是,这个情况真的是实证吗?

李中梓对此的判断是“至虚反有盛候”,这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虚到了极点,反而显得像是盛大的实证似的。也就是说,患者实际是虚证,他表现出的实证的诊断指征是假象。

估计各位该晕了,这还有个准儿没有啊?一会儿真的,一会儿假的,这病简直是太难瞧了!

其实,李中梓在这里也没有写出他的诊断指征是什么,我给各位分析一下吧。首先,他没有写舌象,但是实热证的舌象一定是舌苔黄腻,舌苔厚,看上去像是老苔,舌质也是红的,是那种鲜红的状态,脉搏一定是按到底的时候还是很有力的,这是实热证。

如果是虚证,您看患者的舌头一定是淡的,或者淡红或者淡白,而且舌质很嫩,舌苔是虚浮的,仿佛一刮就会下来。如果是阴虚之极的患者,舌质也会很红,但是舌苔一定是薄的,脉搏一按到底就没了。李中梓治疗的这个患者虽然脉搏是“按之搏指”,但是重按一定是发空的感觉,按不着了。

这种病的确很难诊断,这么重的病,稍微一出错,那可就全都坏了。

好在李中梓的诊断功夫过硬,于是马上就开出方子:补中益气汤为主,配合点祛风化痰的药物。

这下轮到患者的家属晕了,所有的医生都说了这是实证,要往外泻,您看我们家老钱也确实好多天都没有大小便了,您还用补中益气汤来补气,这能行吗?

这家人就开始议论纷纷,犹豫不决。有人小声嘀咕:天啊,补中益气汤里有人参啊,这么个实证,还敢用人参?

就这么磨蹭着,两天过去了,当李中梓再次来到他们家的时候,他一看,怎么着?还没有决定呢。你们这是要耽误事儿啊!

李中梓也急了,在他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他温文尔雅的形象,但是在这里,李中梓彻底撕破了这个形象,只见他瞪大了眼睛,高喊道(嗔目而呼曰):“这是重症啊!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天了,如果今天还不能用药的话,他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啊!现在,我把治疗的责任全都揽过来,如果用错了人参,我一个人担当罪责,怎么样?你们该放心了吧?”

看来李中梓是真急了,怎么能这么干呢?我们实在看不过去,来劝劝他吧。

李中梓,你疯了?有这么干的吗?医疗事故推还推不掉呢,你还往身上揽?

可是再不服药这个人就要出大问题啊!

我跟你说李中梓,再出问题,那也是患者家属自己选择的,你怎么能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呢?

你是说,为了躲避责任,可以看着患者家属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

不是躲避责任,可是医生也要保护自己啊!我们这个时代因此而打官司的事情很多啊!

你是什么时代的人我不管,你们那个时代出了什么问题我也不管,我只知道,医生就是要救人,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指征,我的医学知识比患者家属的高无数倍,我怎么能够由着他们来做错误的判断呢?

这……

医生,这两个字分量很重啊!医生是要“医”治患者让他“生”的啊!见死不救,不是医生啊!

我看到了李中梓眼中的红血丝,很是内疚:可是你一定要有把握啊。

我已经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患者了,我已经把此病的诊断规律研究清楚了,我当然有把握把他治疗好!

得,不但是我听了没有话说,这下连患者的家属也听傻了,于是大家一致点头,与其这样等死,不如让李中梓来开方,万一可以救活呢?

这样,李中梓就开出了大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加上秦艽、钩藤、防风、竹沥,有的时候换成天麻和姜汁。

李中梓的用意很明显,这个患者很虚,正气不足,他的脉络中总是没有推动的力量,所以才会出现某个部位瘀阻的情况,因此要用补中益气汤来补足正气。同时秦艽和防风都是风药。秦艽是产在云南、四川的一种龙胆科植物,是可以疏风活血的药材,性味苦、辛、平,入的是肝、胃、胆经。因为肝主筋,所以它舒筋活络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最大的特点是在通络的同时可以养血;而防风是一味重要的辛温发散药,它发汗的力量并不大,如果想要发汗,一般都是和苏叶或者是荆芥一起用的。如果是和秦艽同用,则可以驱散经络筋骨中的风邪;如果是和羌活同用,则可以疏散上身的风邪;如果和独活同用,则偏于疏散下身的风邪。总之在治疗风湿的时候,防风是一味最常用的药材了。

方子里的钩藤是一味镇肝熄风的药材,中医认为抽搐或者半身不遂、言语失利等都是由于风邪导致的。这风邪不但有外面来的,还有因为体内肝气勃郁而产生的,这叫内风。钩藤对于这种内风就有熄风的作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经常要开出钩藤这味药,就是因为他们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气上逆造成的。但是有一个问题要指出,对于这个钩藤,古代中医都要在药的后面标注“后下”两个字,这是为什么呢?现在药理分析认为,古人的做法是对的,因为钩藤的有效成分在水煎20分钟以后就被破坏了,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开方子的时候要标明把钩藤单包,然后在药快熬好的时候后下。可是,我观察过许多医生,几乎没有这么做的,所以药房就给抓到一起了,真是可惜了这味药。以后各位看到自己的父母去瞧病,如果医生开了钩藤,您一定要提醒一声,千万要写明后下啊,到抓药的时候,也要让药房单独包出。

至于竹沥,就是把南方的竹子放在火上烤得到的液体。这可是味救命的药啊。竹沥性寒,可以化去热痰,它尤其擅长的是化去经络四肢、皮里膜外的痰,一般药物无法到达的地方,它都可以到达。

竹沥在治疗外感病热证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化痰的速度快,力量大,王孟英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经常用,有的时候一个重病治下来,要烧掉竹子几十根(在南方生活真幸福啊,可以随砍随烧)。

竹沥的一个更大的作用是救急。很多中风患者,有脑血栓的,有脑出血的,昏迷不醒,口中痰声辘辘,这个时候用竹沥下去,就可以很快把痰化掉,使得病人尽快醒过来。如果怕竹沥寒,可以在用的时候滴入几滴姜汁,这种情况下竹沥可以用九克到三十克。

还有那种重症手术的,有的是开颅了,有的是切开气管了,等等,总之是痰声辘辘,高烧不退,在重症监护室里住着,各种抗生素都上了,还是没有效果。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病人会很快死亡。此时如果用竹沥七八十克甚至一百克,配合些化痰的药物,就可以很快退烧,等到痰涎涌出,患者就会康复过来。

当然,现在在大城市里一般中医是没有机会进入重症监护室的,这些经验都是在小城镇获得的。四川就有位老中医,叫江尔逊,他很擅长救治这种濒危患者,经常是大剂量的竹沥下去两三天后,本来还住在监护病房的患者就开始康复了。

李中梓对这个患者到底用了多少竹沥我们是无法考证了,总之,两服药以后,患者的神志就清醒了。李中梓又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来回加减用药,等过了五十来天以后,这个患者就痊愈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高手,他把患者的虚实程度拿捏得非常好,这个患者如果不补足正气,那么最后一定会出更大的问题。现在我们在治疗这种病的时候也是一样,很多医生认为患者的血压高,不能用补气之药,所以都用滋阴的药物,说是柔肝熄风,将什么生地、白芍、龙骨、牡蛎用得很多,其实,补气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把正气补足了,血压也就下来了。这是中医的辨证,不能按照西医的思路来开中药。

给名人们看病

前面我们说到了,李中梓在30岁的时候就写了《颐生微论》这本书,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病思想,等到第二年,就在他31岁的时候,他又写了一本书,叫《雷公炮制药性解》。

炮制是中医领域一个特殊的内容,我们把中药采来以后,并不是直接就用的(有些鲜药除外),一般都要经过炮制,该晒干的晒干,该炒的炒,非常复杂。但是经过炮制后,这些药物的有些特性就改变了,比如有的以前有毒,现在毒性减少了,有的药效增强了,有的归经改变了等等,这事儿复杂无比,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聊了。

李中梓写这本书参照的是南北朝时候的《雷公炮制论》,这书是中医炮制领域的一本重要著作。但是实际比较两书会发现,李中梓也并没有完全按照该书来,而是增添了大量的内容。

在中医炮制的历史上,李中梓是和缪希雍、李时珍等人并驾齐驱的,也是对中医炮制有很大贡献的人。当然,李时珍写的内容太多了,所以贡献更大一些,得的奖状也多些。

李中梓在很年轻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著作,同时也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了,因此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些人还是有些来历的名人。当然,治疗这些人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李中梓的整个行医过程中,我就不考证年代了,在此一并给讲了吧。

李中梓曾经治疗过一位叫吴玄水的人。这位吴玄水是谁呢?他到底患了什么样的病呢?李中梓又是怎么治疗的呢?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松江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民抄董宦”序幕。董其昌各位都知道吧,这位是大书画家,还做过官,但教子无方,他的三儿子董祖源简直就是当地的恶霸(当年董其昌的书画价格就特高,家里有钱)。这个董祖源为扩建宅第,强迁民房,不及搬迁就揭瓦驱逐,使房主露天居住(属于野蛮拆迁)。二儿子董祖常更是横行乡里,他命恶仆陈明将同学、府庠生陆声远家人的女儿抢走(连同学的女儿都要欺负,您说有多坏吧)。

这种坏事,别以为就没有人关注,当时没有新闻媒体,但是有人把它编成《黑白传》,说书人钱二拿来到处演唱,影响很大。

董祖常得知后气得直拍桌子,派恶仆将生员范廷芝及说书人钱二抓进董府,严刑逼供,逼范廷芝承认自己是《黑白传》的作者。范受辱呼冤,悲愤而死。于是,83岁高龄的范母,率媳妇龚氏、孙媳董氏,坐轿到董家评理。结果董祖常命人把范母等人的坐轿砸毁抛入河中,并毒打辱骂她们。随后将范母等人赶入坐化庵中。

但此时官府迫于董其昌的势力,还包庇董祖常。结果老百姓不干了,松江府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贴满了揭露董其昌父子的揭帖,很快,百姓群集董府周围不下万人,有人还将董府门前的旗杆掀倒。董祖常派打手上屋顶向群众掷石丢瓦、泼屎尿,民众中亦有很多人上屋顶还击。

农历三月十六日晚上,松江城百姓齐集,青浦、上海、金山等地也来了许多民众,声势浩大。当晚有两个少年爬上墙,用火烧着了董府家门,火势越来越猛,火随风势烧到董府茶厅时,民众呼声雷动。不久,董其昌营建的一百多间房子,包括里面的珍奇珠宝、古玩文物变成灰烬(有点可惜,很多国宝啊)。

董宅被焚后,民众余愤难消,又把董其昌建在白龙潭里的藏书楼“抱珠阁”也烧了(这损失更大了)。

当时,住在苏州的董其昌得到家报后,急得差点吐血,就给抚台、学院写了信,要求惩办参与闹事的民众。

当时董其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各级官府纷纷要求松江府严查闹事人员。当时松江府的理刑推官、署华亭县事就是吴玄水。这位吴玄水知道啊,这是人民的力量,董家那是恶霸,一贯欺压百姓,而老百姓也是积愤已久。可是,上面的压力不断传来,自己又实在不想助纣为虐,怎么办呢?吴玄水把牙一咬,他脱下了乌纱帽,放在衙门的桌子上,挂冠而去。

这个行为博得了老百姓的喝彩,所以吴玄水在当时的松江很有威望。但是,此事最后还是以官府包庇董家了事,两个纵火少年都被杀了。

这位吴大侠很是有趣,做官没得说,为民请愿,在生活中,他也像普通人一样,很想长寿。但是他的养生观念不大对头,不知道打哪儿听说夫妻间进行房事的时候,如果不泄精,就可以长寿(这是古代的一种怪论,说精液可以回流再补先天)。于是我们的吴大侠就坚持着,和老婆同房的时候不射精,这么坚持了好几年(闭精入房有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平时还要经常写东西,非常累,结果就患上了白浊这个病。这种病就是尿液浑浊,颜色偏白,小便的时候疼痛难忍,每次小便时这位吴大侠都痛得如同刀割一样,这份罪受的,就别提了。

吴大侠在当地那是很有威望的啊,于是就请来了名医,开的方子是通利和补肾的药物,结果服用以后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这怎么办呢?再找更有名的医生呗,这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李中梓诊完了脉,就问:“您这个病是怎么患的呢?”

吴玄水一看,没办法啊,人家都看出来了,于是就把自己闭精行房的修炼方法说了。

李中梓一听,这都是听谁说的啊,这哪儿是修炼啊,这是害自己啊。

吴玄水很疑惑,“啊?难道我的方法错了?”

李中梓向他解释,说:“同房的时候,精液不流出去,积攒起来,会腐败的啊,对人体当然是没有好处的(败精久蓄,已足为害)。何况您还要写那么多东西,劳费心神,这会使得心肾不交啊,怎么能不病呢。”

于是开了方子,是萆薢分清饮,加上茯神、牛膝、黄连、肉桂。这个萆薢分清饮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组成是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专门治疗下焦虚寒导致的小便白浊。此病的症状是小便像米泔水一样,频数,等尿液放置一段时间,还会凝结成膏状。 uDk83LhAhYN1hRhpfhIoF9fkpduNeThn54KRAc7WvmJ765+DHihWTJx4zBlg8f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