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1)

中医到底有多少没有被人发现的秘密,没有人知道。

但是,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发现某地有个民间中医,可能没有什么学历,只是祖上传下来这么一手绝技,通常是别的不怎么会治疗,就治疗这一种病,那可真是药到病除,凭这手绝活儿,就享誉乡里。方圆百十里地的,只要有这个病,就来找他,准没错儿。

这就是所谓的秘方。这种秘方,通常是非常神秘的,只是父子相传,别人永远无从知晓。如果儿子没有行医,那么这个方子也就从此失传了。

很多人都觉得此事很可惜。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一生创立了很多方子,遗憾的是,他的学问却快要绝迹了,和我说过的秘方一样。

这位医家绝对是位高人,您想想,他给乾隆皇帝当过御医,这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啊。

但是,非常遗憾,现在问问学中医的,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所创立的方子,也很少有人了解他。

一代高人,似乎马上就要消逝在滚滚黄沙之中。

这位高人,就是黄元御。

那么,他留下的药方有用吗?这些方子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这么跟您说吧,黄元御有个传人,叫麻瑞亭,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1997年去世,活了94岁。麻老从黄元御写的《四圣心源》这本书里,只拿出了一个方子,叫“下气汤”,他这一辈子,就用一个下气汤,来回加减,就治了一辈子的病,而且疗效极好,享誉四方,活人无数。

您肯定会想:不会吧,只用了一个方子,就成为一方名医,难道这世上真的有此等宝书?

没错儿,此事千真万确,但是遗憾的是,知道这书是宝书的人却不多了。

问问中医院校的学生,提起黄元御,恐怕他们都会茫然不知所问。

那么多救人的经验,似乎即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您一定十分好奇,这位黄元御,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他的医方为什么那么有效呢?他的学问,到底会不会失传呢?

下面,就让我来给各位讲述黄元御的故事吧。

(一)引子

看周星驰的电影《功夫》的时候,我被片子里小孩子的经历给吸引住了:一个小孩子,在街上碰到了个衣衫褴褛的人,此人向他推荐若干本书,其中有本书的名字叫《如来神掌》……

这个经历很有趣,我在写黄元御的故事之前,突然想起了我了解黄元御的经过,和这个故事还真有点儿类似。

那是在我刚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有一天,我在街头闲逛,看到街边有个人在摆摊卖旧书,有几个人在有意无意地挑着图书。我走上前去,随便翻了翻,都是些过期的画报和武侠小说,没什么吸引我的书。我看着无聊,刚要走,突然,在诸多书中间,我发现有一本书很不一样。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灰色的封面(现在绝对没有书设计成这种颜色),上面印着几个黑字:《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麻瑞亭是谁,更不清楚黄元御是何许人也,只是觉得有些意外:嘿,这里还有中医书?而且有勇气设计这么朴素的封面,里面的内容一定很不同寻常,于是便拿起来翻了几下。

刚这么一翻,就被书里的内容雷了一下,什么“火分丙丁,心为丁火,属手少阴;小肠为丙火,属手太阳……平人丁火下降,以温癸水,所以肾脏温暖,而下寒不生,癸水上承,以济丁火,因而心家清凉,而上热不作”,这些内容看着新鲜,因为一般教材里火就是火,不分什么丙丁的。我心里当时就有了感觉:这是一个地道的老中医写的!

于是问摊主,这书多少钱?摊主回答:5块钱!

就这样,我毫不犹豫将书买了回来。回家以后就开始狂看,尤其是里面讲如何诊脉的内容,我看得最仔细,结果我很快就学会给别人号脉了。

没多久,别人就开始夸我号脉号得准,好多人都以为是家传的,其实还真不是,母亲还真没怎么教过我,我都是看这本书学的。

可以这么说,我学习中医就是从学习黄元御的理论开始的。

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早就绝版了。我在读博士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来找我复印这本书,有一次,几个台湾同学借去复印,迟了几天没还,我担心了好几天,生怕他们把书弄丢了。

直到今天我都特别庆幸,当年在一个卖画报的旧书摊上,发现了这么一本好书。

这本书现在就摆在我的面前,这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了。当年就是由于这本书,使我知道了黄元御,因为麻瑞亭老中医是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

那么,这位清朝名医黄元御,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呢?他又为什么能在中医领域独树一帜呢?下面让我们来慢慢地讲吧。

根正苗红的出身

康熙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05年,一个婴儿出生在山东省昌邑县的黄家辛郭村,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黄元御。

要说黄元御的家庭,那还真是有点历史。大家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都知道有个大名鼎鼎的豫州牧、太尉黄琬,那就是黄元御的祖先。过去的人家那是讲究祖上功德的,如果祖上出了位名人,那是要世代牢记的(不包括秦桧那样的名人),这样可以教育后人向前辈学习。所以这黄元御的家族,就世代以读书为荣,在明朝时还出过一位尚书,据说他一直连任六朝,是一位能干的国家干部,这更让后代们羡慕不已。结果是造成了黄家上下一起发奋读书的风气。黄元御的父亲就是一个读书迷,擅长写文章、作诗填词什么的,总之也算是当地的一个才子,但是似乎只是一个秀才,没有取得什么更大的功名,于是他就将读书考功名的希望寄托在了黄元御和他的兄弟们身上了。

各位可以想象了,在黄元御父亲的严格督促之下,黄家上下的读书氛围十分浓厚,家里的堂兄堂弟都在一起比看谁聪明,看谁书读得好。

要说这学习环境的确很重要,它能调动人的兴奋点,黄元御就在这种气氛里,学得是“诸子百家,靡不精熟”,简直就是什么书都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没有不涉猎的。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国学的功底,我单这么说可能您还没有个概念,但是如果您知道日后黄元御解《易经》解得多么好,您就该了解他当时在打什么样的功底了。黄元御对《黄帝内经》里的五运六气的解释,那是和历朝历代都不一样的,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释,可谓是独树一帜。没有对天文历法的了解,能提出这么深刻的内容吗?搁一般人,能看懂就不错了。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黄元御,本来就是挺聪明的一个孩子,再加上这么个比赛学习的环境,结果很快就考上了秀才。

此时,锦绣前程正在向黄元御招手,黄元御意气风发地望着远方,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这样的岁月里,黄元御度过了他的少年,和大半个青年时光。

眼睛到底有多重要

一转眼,黄元御已经29岁了,此时是雍正十二年,但就在黄元御“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的时候,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这是什么问题呢?相信许多人都有过体会,就是由于过度劳累,把眼睛给累坏了。

这眼睛可是人身上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我们现在经常碰到眼睛累出毛病的情况,比如打网络游戏,连着好几天,眼睛就会痛得睁不开(建议在网吧设立眼保健操时间),还有些学生熬夜写毕业论文,常累得眼睛通红。

黄元御那个时代当然不可能有电脑,但是当时的读书照明环境却是很不乐观的。因为如果想用功,那就要晚上点蜡烛读书,您想啊,那点儿光,飘忽不定、晃来晃去的,这眼睛能不出问题吗?

黄元御的眼睛出问题是在那年的八月。黄元御自己说,本来自己身体挺好的,也没得过什么病,但就是在这年的八月份,左眼睛突然开始发红,感觉眼睛特别发涩(左目红涩)。当时他也没怎么在意,觉得过两天也就该好了。

结果,三天以后,整个白睛就开始变红了,像出血一样,并且开始肿了起来,渐渐地把黑睛给包围上了。

这回可就让人担心了,估计当时黄元御的样子一定是十分骇人,大家看着都绕着走。

怎么办呢?请医生吧,此时黄元御还对医学一窍不通,当然要请其他的医生来瞧瞧了。

于是,一位令黄元御非常厌恶,甚至是痛恨终身的医生出现了。

让我们来看看黄元御的笔下,这位医生的形象吧。这位一出场,造型就很是别致,戴着一顶很威严的帽子(高冠),表情极端严肃,说起话来那是吐沫横飞,黄元御的原话是“口沫泉涌”。

按说这人家是什么造型,我们不应该说三道四的,因为医生也有扮酷的自由,但是您治病倒是用点心啊!这位可倒好,上来就判断黄元御是有大肠之火,即用大黄、黄连等药,他的意思是使用泻下之法,让热从大肠泻出。

可是服了药以后,黄元御居然没有什么动静,这让医生感到很奇怪,怎么回事儿?大黄都不灵?加大药量!于是就又用大剂量的大黄泻下。

结果,黄元御只是微微地有些泻,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反应。

可是眼睛,却没有好转的迹象。

于是这位医生就判断:泻下的方法不对,应该是外有风寒,应该散寒。

我来插一句,这就是这位医生的不对了。我们现在不知道黄元御当时的情况,可是如果真要判断大肠有热,使用泻下之法,那就要加大药量,真的让他泻。在临床中有的人对大黄就是不敏感,甚至需要加到上百克才能泻呢,您怎么能看到不泻就打退堂鼓了呢?

这回好,还没等泻又改发汗了。这位医生的法儿也真多,他弄了盆热茶,把黄元御按在上面,然后用厚衣服给盖上,让蒸汽熏蒸黄元御。

要说如果真是外感风寒了,这还可能真的起作用,但这和眼睛红肿有什么关系呢?我没想明白,估计当时的黄元御更不明白,结果被折腾得汗流浃背,连脚后跟都出汗了(汗流至踵),但眼睛还是没有任何的好转。

这下这位扮酷的医生傻眼了,连忙告辞,说我回家再想想办法去,就走了。

黄元御的家人也急了,连这么酷的医生都没办法,这病别不是个很严重的病吧?

于是就又到处请人。这次找来的是一个老太太,据说这位老太太擅长针灸。老太太一看,这白睛里面的瘀血已经这么多了,应该刺血,把瘀血放出来。

这位看来的确是有两下子,她“轻刺白珠”,结果是流出来数十滴的浊血,黄元御的感觉说是像胶一样的黏稠。

然后,红肿的部位开始消退,黄元御自己也感觉很是清爽。

其实我觉得这位老太太诊断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如果让她继续治疗,黄元御的眼病也可能就好了。

但是命运却偏偏不是这么安排的,就在这个时候,前面的那位医生又跑了回来,一进门,就又开始吐沫横飞地宣告:“我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黄元御的家人也很着急,天啊,这么久想出来的,一定是个好的方法啊,于是就请这位接着开方。

这位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清热解毒,用苦寒之药。这个方子我们已经不知道了,但是药性知道,是苦寒的药。他给黄元御连着服用了几十服,就是这个方子,最终把黄元御的脾胃彻底地搞垮了,致使黄元御的身体直到最后也没有彻底恢复。

服了这些药以后,黄元御的左眼开始出现白膜,中医叫翳膜,慢慢地开始覆盖眼睛。这位医生一看没效果,又开始使用一种叫揭障丹的苦寒药物,给黄元御口服,然后用一种苦寒的药面,熬水熏眼睛。

最后,黄元御的左眼睛就全废了,翳膜覆盖了整个眼睛,有增生的组织还突出到了眼睛外面(蟹睛突出外眦)。

各位看看,这位医生就像是个蹩脚的猎手,枪是好枪,但是这位上山以后,东放一枪西放一枪,打的全是自己的同伴,没一枪打中目标,这样的技术真是令人悲哀啊。

可见,中医诊断学是多么重要,诊断学就好比是枪的瞄准设备,您瞄不准,再好的身手,子弹也会奔着同伴去的。

我们未来的名医,这次算是被一个庸医给折腾惨了。

在经过这次生病以后,黄元御的脾胃系统彻底地被搞坏了(中医认为如果不恰当地使用苦寒的药物会伤到脾胃),从此一辈子都没有恢复好。

更为严重的是:黄元御从此成为了只有一只眼睛的残疾人,他的左眼,不但不能使用,还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形象。

而清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五官不正,不能够被委派官职。也就是说,科举的大门,从此在黄元御的面前彻底地关闭了。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此时的黄元御坠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没有比这种事情再悲惨的了。你的学问不比别人差,甚至比所有的人都好,但是此时却因为别的问题,失去了和其他人一起学习、竞争的机会。这就好比是在高考前,突然告诉您,您因为相貌不佳,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参加高考了。

您想想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吧,当您天天远远地望着昔日的同学们走进课堂,您这个昔日的高才生却只能在一旁呆呆地望着,您是不是有种想痛哭的欲望?

那是一种怎样的凄凉呢?

我都可以想象得到,黄元御当时远远地躲开人群,徘徊在村边,想着同伴们都在读书,而自己的前途呢?前途在哪里呢?难道自己真的要以一个残疾人的身份度过这一生吗?

走在街上,世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阳光明媚了,人们都用异样的眼神望着自己,是啊,自己英俊的相貌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形象,而且,人们不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学子的典范,而是一个毫无前途的废人了!

自己的志向呢?那些矢志报国的志向呢?全都灰飞烟灭了。自己只有在梦里,才能又回到健康的时光,仿佛又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可是一旦从梦境中醒来,冰冷的夜色就会告诉自己,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两行清泪从黄元御的眼中流出,滴落在枕头上。

那些时候的黄元御,经常跑到周围的山坡上,望着远方,放声大哭。

这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痛苦的磨炼,在这种磨炼中,有的人会无力地倒下,但是有的人会再次站立起来,在磨炼中脱胎换骨,从此获得重生!

黄元御就是这后一种人,他在经过了痛苦的煎熬以后,站立了起来,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个分明要滑向谷底的人生轨迹,生生被黄元御用自己的毅力扭转过来,重新走上了正轨!

各位,黄元御是怎么想的呢?他觉得,既然自己是被疾病给害了,那么,他就要重新在这里站起来,他要和疾病做坚决的斗争。

就在那天,就在黄元御自己望着远方的时候,他暗暗发誓,自己这一生,都要献给同疾病做斗争的事业,拼尽全力,永不后退!

后来,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他短暂的一生里,没有一刻的停息。

青灯孤影读《伤寒》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黄元御是怎么开始学习中医的吧!

他首先去书店买来了一本《伤寒论》,放在桌子上就开始读。黄元御是什么人啊,不但国学功底厚,而且绝顶聪明,所以就信心满满地以为就此可以学会中医。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基础好的学生,在《伤寒论》面前还是败下阵来。

这是黄元御自己说的,刚一看《伤寒论》的时候,几乎完全看不懂:这说的都是什么呀?张仲景老师的这些话怎么一句都看不懂啊(讵读仲景伤寒,一言不解)?

这下傻眼了,没想到上来就碰了钉子,天啊,难道《伤寒论》这么难学吗?可人人都说这是医学的基础啊,怎么一上来就这么难呢?以后还不得更难学?

要搁一般人,见难就回了,毕竟自学是一种特费工夫的学法儿。过去学医一般都是先跟着老师出诊,看若干日子以后,耳濡目染了,心里对这些名词熟悉了,老师再给慢慢地讲理论。

但是不知道各位发现了没有,我写过的好多大师还真不是那么跟着师傅学出来的,真正的大师似乎多半是自己憋出来的,然后才去跟老师学,这个特点很值得研究。

黄元御同学也真是个牛脾气,还是不想去找师傅,要接着自己憋,但是毕竟人家是学国学出来的,知道学习方法,所以就采取了一个很好的策略,就是去书店,把所有能够见到的注解《伤寒论》的书都买回来,碰到一个问题,就挨本书地翻,看看这位古人是怎么理解的,看看那位是怎么理解的,这就好比是找了很多的师傅,有了问题就挨个师傅地问。

那么,黄元御到底买了多少本《伤寒论》的参考书呢?我估计至少买了几十本,也有可能是上百本(纵观近古伤寒之家数十百种)。

各位,这就是人家的学习态度,黄元御为什么后来成就那么大啊,就是因为人家学习态度太好了!诸位看官中有学中医的可以比较一下自己的藏书,看看现在读书条件这么好的情况下,您的《伤寒论》的参考书是否能和黄元御有一比。

您再想象当时的情景吧,可谓是蔚为壮观,只见黄元御同学手里捧着一本《伤寒论》,旁边放了一堆的参考书,看一句《伤寒论》,就狂翻一通参考书。

就这样,废寝忘食,苦读了三年。

就这么一本薄薄的书,整整读了三年,的确是够专心的了。

那么,结果如何呢?

结果是:还是不懂!

黄元御最后把书一合,不禁长叹一声:这也太难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岁历三秋,犹尔茫若,仰钻莫从”。

估计有朋友该疑惑了,这不可能吧,《伤寒论》我们一读可就读懂了,没有那么难啊。怎么号称学冠一时的黄元御居然这么笨?

我给各位解释一下,不是黄元御笨,您能明白的内容黄元御当然能明白,黄元御是对自己要求得太高了,他所说的懂,那是要融会贯通,要把整个《伤寒论》吃透。

反正当时黄元御觉得自己距离要求差得太远了,甚至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是不是我就达不到张仲景先师要求的水平了?

于是他对自己很失望,最后干脆把书合上,叹了口气:“唉,我这辈子到底能不能领会《伤寒论》的精髓呢?”

怎么办呢?黄元御决定暂且抛开这件事,先放松一下,看看别的书。

在放松的这段日子里,黄元御到底看什么书我们就不清楚了,总之没有任何的记载。等到公元1737年,其实就是第二年的春天,黄元御重新翻开了《伤寒论》,开始再次凝神研究。

这个时候,黄元御的心已经完全地平静了下来,他自己描述当时的情景是:“又复摊卷淫思。日落神疲,欹枕假寐。时风静月白,夜凉如水,素影半床。清梦一肱,华胥初回。”

可见当时黄元御处于没有任何人打搅的环境中,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书里面,他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着,甚至在梦境中,都会遇到思考的问题。

这说明黄元御当时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人和书完全一体的境界。

在这种学习状态里是最容易出成果的,这里面没有任何神秘的地方,就是一个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最后,出现什么结果了呢?

终于有一天,黄元御在思考的时候,突然心里灵光一现,然后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是这样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恍然解矣!”

不用我说各位也知道了,黄元御终于对《伤寒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使得他在研究《伤寒论》方面一直站在很前沿的位置,直到今天,我们在提到研究《伤寒论》的流派时,还会经常提到黄元御。

写到这儿,我感觉黄元御的学习方法有点像徐灵胎,也是拿着参考书自个儿学,然后开始批注这本书。

黄元御也是,当时豁然开朗以后,他觉得以前别人注释得都不够完善,于是就想自己写本注释的书。

结果,他立刻就开始写书了。

这本书叫《伤寒悬解》,当时只是打了草稿,然后由于生活动荡,就没有写下去。十年后,黄元御终于把这本书写完,并成为中医史上研究《伤寒论》的一本重要著作。

我曾经告诉过各位,《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每个中医开方子都会从这本书里面找到灵感,自打黄元御把《伤寒论》给吃透了以后,他就有了去进行临床实践的底子了。

只不过这个底子打得也太费时间了,一本书折腾了这么长的时间,这要是搁现在,很多没有耐性的同学早就放弃了。

天下第一用功的同学

那么黄元御同学为什么会写这么一本《伤寒悬解》呢?其实这本书相当于他的读书笔记。他对《伤寒论》思考得太深入了,觉得以前好多教授说得都不对,于是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见解来解释,在研究《伤寒论》的派别中,黄元御是属于错简重订派的。

这个读书笔记,在十年以后,他给好好地整理了一下,估计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后来出版了。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对于理解《伤寒论》很有好处。

当读完《伤寒论》以后,黄元御同学几乎是脱了一层皮(这哪里是在学习啊),黄元御自己说的是:“心枯神瘁,几于白凤朝飞”。

再感慨一遍,这哪里是学习啊,他几乎是用尽了自己的精力来学习这本经典,这实在让我们没什么话好说的了。如果有用功学生排行榜的话,我估计黄元御同学一定是排名第一的。

顺便再感慨一句,这个《伤寒论》还真的不白读。我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就专门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回地读《伤寒论》和前人的经方医案。整整一年,白天晚上全是《伤寒论》,结果现在诊病的基础就是那一年打下的。那年过后,有亲戚朋友求我开方(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如果遇到和读过的汤证一样的,就开经方(张仲景的方子),如果不一样的,就婉言谢绝。结果开出方子的,百分之八九十都痊愈了,基本是几服药就见效。现在这么多年了,老家还有一些患者来找我看病,就是那个时候传出的名声(惭愧啊),所以我才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张仲景称为“医圣”。说句心里话,我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一直在不断地学习中医,完全是因为看到了中医的好处,看到了患者痊愈后的笑脸,这完全是拜《伤寒论》所赐。

经方体系是一个很有趣的体系,它是经过临床千锤百炼出来的,是经过千万个真实的人体试验摸索出来的,每个方子的适应证都非常精准,方子的组成也十分地合理。过去有的医生甚至发现个别经方如果你加上什么药,效果就不好了,把加上的药减去,效果就恢复了,所以中医有句话叫“经方不加减”。当然,这也太教条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经方进行加减的,后世的所谓和经方并列的“时方”,其实很多也是经方加减得来的,所以我们说《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

我才认真地读了一年的《伤寒论》,自己感觉收获就如此之大,黄元御如此玩命地读了若干年,您想想吧,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进步呢?

有的网友问,怎么这位黄元御单是憋在家里看书,就能写出著名的中医著作?

这的确是个问题,我想各位也都会在心里提出这个疑问,那到底他有没有临床的经验呢?难道中医不用临床就能写书吗?

其实,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学了中医以后,就不会闲着的,大家知道你在学中医了,就会有亲戚朋友来问,我出现了什么什么毛病,你能帮着琢磨琢磨吗?这种情况太多了,一开始还不敢应承,但是学了两年以后,基础理论掌握得差不多了,也就能够提出些看法了。所以一边学习,一边给亲戚朋友看病,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中医药大学里的好多同学在亲戚朋友中都很有威信了,据我所知,很多同学放假回家,在家里患者都排队来看病,因为疗效不错,一传十,十传百,一听说这人回家了,就都来了。

那么黄元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人看病的呢?他自己没有记载过,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一生的行程来分析,他在读《伤寒论》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是在山东的。他在山东住了近十年的时间,从那以后,他就基本上是在北京(因为后来当了几天御医)和江淮一带来回走了,到山东的时间很少。

可是,现在在山东却流传着很多黄元御治病的传说(至今老百姓还给黄元御去上坟呢),当时还有“南藏北黄”的说法,就是说当时山东治病最好的医生有两位,南边的是诸城的藏枚吉,北边的是昌邑的黄元御,也就是说,当年黄元御在山东已经是很有名气了。那么,结合前面我们分析的他一生的行程,就可以知道,黄元御就是在读《伤寒论》以后,或者就是在读的同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很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了。

也就是说,从他写《伤寒论》笔记开始,到十年后,他把这些笔记整理成书,这十年期间,黄元御已经是医名很盛了。

再看十年以后,他到北京,他的医术居然让乾隆皇帝大为倾倒,可见他的临床经验是在前十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

很遗憾的是,黄元御自己没有提过这事儿。

没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才,但是努力和精神专一,的确能够制造像天才一样的人。

脾胃是我们的宝贝

现在有个问题,黄元御的学术思想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其实,黄元御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就是带着问题去读的,他一直想不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眼睛红肿,这的确是应该算做有火啊,为什么使用清火的药,反而把自己害了呢?

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是伴随着黄元御的阅读过程的。

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黄元御发现了秘密,原来有很多火热之症是假象,有很多病是由于气机升降失常而得的,并非是真正的火啊!

于是,黄元御在读《伤寒论》的过程中,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可以说,黄元御独特的学术思想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在他的《伤寒悬解》中,他的学术思想已经出现了。

光说理论没用,给各位举个例子吧。

有位叫钱叔玉的人,估计是山东农村的。这一年的初秋,大家都开始干农活了。在农村住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农活儿那是相当累的,因为这是秋收啊,一年里面的体力全用在这时候呢。这位钱老兄因为干活太卖力气了,结果开始咳嗽,有痰,而且最吓人的是咳血,血的颜色是紫黑色的。在过去那个年头,人们最怕的就是吐血了,所以大家商量着赶快找大夫吧。

可那个时候,贫苦人家哪有那么多的钱请大夫啊!于是就硬挺着,结果这么吐血,一直吐了一年有余。

最后,有人说,实在不行,去请黄元御先生吧,这位是个读书人出身,而且人家不大在乎收钱的事儿,我们去试试吧。

结果去和黄元御一说,黄元御还真来了,到了农户的家里一看,把黄元御吓了一跳。

原来,此时正赶上这位钱老兄犯病,吐的血“一吐数碗”,来不及从嘴里冒出来,就从鼻孔里往外流。

黄元御连忙问:“都有什么感觉啊?”

这位一边吐血一边说:“肌肤发麻,脑袋痛,身上还感觉忽冷忽热的,口渴,吃不下饭,出汗。”

黄元御点点头,诊了患者的脉,问:“还有什么症状呢?”

患者想了想,回答:“还遗精,很容易惊恐,总是很健忘,还有晚上睡眠不好,只要一躺下,就开始喘,只能坐着睡觉,一旦身体倾斜,就会吐血,天气一凉,病就开始重,而且右脚还肿了,大便也是不成形的。”

黄元御听完了患者的叙述,说:“我明白你的病情了,你想知道你的病是怎么得的吗?想听听这里面的道理吗?”

患者虽然是个农民,但是也很好奇啊,忙回答:“当然想听,先生请给我们讲讲吧!”

黄元御说:“这样吧,我给乡亲们讲讲我们自己身体里的圆圈的故事吧。”

这一说不要紧,这个圆圈的故事后来被别人看去了,写成了一本书,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其实里面的理论就是通俗版的黄氏圆圈。

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人,还是对我们自己体内的圆圈有个了解的好,所以就不嫌罗唆,给各位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个圆圈。

那么,黄元御讲的这个圆圈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这也不是黄元御自己的发明,中医理论里自古就是这样描述人体脏腑的运行的,不过黄元御把这个问题给系统地提了出来,并且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治病。

现在我就代替黄老师描述一下这个圆圈吧,我描述的语言当然和黄老师有差距(黄老师的语言能力太强了),不过意思大概如此。

话说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这个图画我给大家描述一下,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明白,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的呢?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脾有个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各位可记住了,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说的就是这个。

好多人说,这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不是在右边吗?原来,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各位看到了,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嘴里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才对。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就是我们说的“胆随胃降”。现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各位同样要注意了,这个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

所以,如果人体的右边有病,要考虑一下气机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烦。

您现在再看看,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

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这就是黄元御的理论,他最后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了,把圆圈的运动给“咔嚓”一下挡在了那里,圆圈不能转动了,身体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要使用药物,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这样人体自己就会恢复健康的。

这个圆圈我说得简单,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黄元御自己论述得还要仔细,术语比较多,各位可以参看他的书。

那么该有人问了,这个圆圈有道理吗?能治病吗?

我还跟您说了,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老中医,就是从黄元御的书里拿出了一个叫“下气汤”的方子,稍微给加减了一下,变成了一个药性有升有降,调和脾胃的方子。这位老人家一辈子基本就用这一个方子治病,来个患者,他就给调调方子,稍微加减,把气机这么一调,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医案,那就是一个升降,我的感觉,他就是用药在人家的身上拨了一下,把这个不大转动的圆圈给重新启动了,结果麻老一辈子“活人无算”,患者如云。尤其是有很多严重的血液病,还真都被他给治好了。

前两天还看到天涯论坛里的一个网友,没有任何中医基础,自己有鼻炎,怎么都治不好了,最后无奈,就自己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里挑了个治鼻炎的方子,然后在家人的注视下,毅然服用,结果没两天就基本好了,这位朋友每天都现场报道服药情况,各位有兴趣的可以查查。

这帖子是一个网友提供给我的,我看了也大吃一惊。

这个治鼻炎的方子叫桔梗元参汤,是治疗鼻塞、鼻涕多的那种鼻炎,方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就这么个方子,基本属于食疗的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我给各位解解,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外表之寒。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方子。黄元御认为是这个圆圈转得不大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现鼻塞等症状。中医以前也说过:“九窍不和,皆属脾胃。”就是这个道理。

这圆圈我给画大了,抱歉,我们还要回来,看看这位钱叔玉老乡的吐血问题(钱老乡一定都等急了)。

黄元御认为,这是湿气重,严重地影响了脾土的上升,这样,人体这个圆圈就不转动了。

圆圈不转,后果是很严重的,心火本来应该下降,结果不降了,就在上面烧,这肺金能受得了吗?胃气也不降了,也往上逆,这下,热气全堵在上面了,而下面该升的也不升了,全是寒气。

这下所有的症状就都能解释了:您看这位钱老乡吐血,那是火都堵在上面,气机逆行啊;您看他胸腹发堵,那是胃气不能下行啊;您看他晚上无法入睡,那是肺胃不降,阳气不能收藏啊;您看他发热汗出,那是肺金受热,肺主皮毛,所以把汗给蒸出来了;您看他遗精,那是下寒啊,肾不封藏;您看他泄泻,那也是下寒啊。

这回,一切都可以解释了,老乡们听得估计也是晕晕的,赶快说:“黄先生,您就开方子吧,我们相信您!”

黄元御一看,那边钱老乡还吐着血呢,甭谈太多的理论了,那就开方子吧,于是提笔写下了药方:茯苓、甘草、半夏、干姜、丹皮、牡蛎、桂枝、白芍。

这个药服用了一个月,病就痊愈了(月余病愈)。

有人看到这个方子该奇怪了,既没有止血的药,也没有治疗吐血的成分,怎么能治病呢?这么简单一个方子,它到底是怎么拨动这个圆圈的呢?

我给各位朋友解解方子吧:这个方子里面的茯苓是去湿气的,黄元御认为将湿气去掉,这脾土才能减去负担,向上升,所以茯苓是使得脾土上升的药;这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是这个圆圈的轴心;半夏,药性下行,也是燥湿的药,有了半夏,胃气就会下行。所以各位,这个茯苓、甘草、半夏正好构成了这个圆圈的核心,有升有降,这也是麻瑞亭老中医开方子时候必开的药物。

方中的干姜,是暖下焦的,一来可以助脾土之升,二来下焦暖,则肾水不寒,才能起到封藏的作用;丹皮是清肝胆之火的,白芍是柔肝的,滋肝经之阴血,丹皮和白芍在一起,可以使得横逆的肝气不再横行,肝气疏达以后,就可以上升了,所以这两味药是疏肝升陷的。

而牡蛎呢?牡蛎是下行的,它可以收敛浮火,使之随着胃气的下行而下降,将它们敛至下焦。

桂枝按照麻瑞亭老师的解释,那也是疏肝升陷的,可以使肝气温暖,不至于瘀滞。

实际上,在这个医案里,黄元御老师自己没有说,我替他说了,他的这个方子除了脾胃,还特别重视肝气的疏通,里面若干味药都是调肝气的,这也是黄元御的一个思想,他认为这个圆圈不转,根本的原因是水湿过多,导致脾气不升,但脾气不升最大的结果就是肝气横逆或者下陷。其实现在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很多人的病是因为肝气不舒,比如在单位里受了气,肝气不升,最终导致一起上升的脾气(脾土之气)也出了问题。脾土本来是管制水气的,结果脾土弱,导致水湿就会在体内泛滥。

我们常说这人郁闷,然后脾气不好,您说这发脾气和脾有什么关系啊?这么看还真有点关系。

我给人诊脉,发现现在的人多数舌苔白腻较厚,这是湿气重的舌象,而脉象是弦脉的多,这是肝气不舒的脉象。这么看来,现代人该怎么养生,其实就很清楚了。

自从黄元御给这位钱叔玉老乡治好病以后,钱老乡非常高兴,而额外的收获是:他对这个世界上的圆圈开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种田之余,坐在田间地头会出神地想一会儿,这个圆圈很有点意思嘛。

网友互动

安之春:

读黄元御被庸医误治一段,令人扼腕叹息。正如罗博士所说,如果采用挑刺疗法,黄元御的眼病也可能就好了。给大家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吧,要不是我自己的经历,真的,再大的专家说了我恐怕也不信。

我高三那年上了点火,一只眼睛上眼皮长了我们俗话说的“挑针”,肿得跟桃儿似的。上医院,大夫让化验血,看有没有炎症,然后消炎,结果根本没用。我就跟老师请假回家,去找邻村的一个赤脚医生,他看了看说:“没事,上了点火,放放血就好了。”当时给我吓的,按我爸说的我当时脸都吓白了。他就拿了个针头,在我耳朵上扎了两下,又在后背扎了两下,分别挤了点血出来,说没事了。原来以为是要拿刀放血呢。就这样,“放完血”我就回学校了,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起来就消肿了,过了两三天就好了。一分钱没花。

杏虎问:

麦粒肿的那个例子,确实挺有意思。希望安之春朋友能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比如放血以后,脓肿是破溃了呢,还是红肿痛逐渐消退,自己萎缩掉了呢?

安之春答:

我得努力回忆一下九年前的情况。

左眼还是右眼,我记不清了,肿得相当大,也非常红。放血的时候扎的是右耳,扎了几下不清楚了,好像不超过三下,具体位置也不知道。我当时已经吓傻了,隐约记得耳郭被扎了,耳垂有没有被扎记不清。后背的具体位置也记不清了,好像也不是肩胛骨。扎完了以后的情况记得很清楚,脓肿没有破溃,红肿第二天就消了很多,非常明显,过了两三天就完全好了。比起打消炎点滴又抹烦人的眼药膏,真不知道好多少倍。

杏虎:

不在肩胛骨附近,那么就在肝腧穴(肝主目)附近,一侧一个,刚好两个点,术者一般临症选点。耳针时应该是扎,操作后背时应该是挑。这种手法需要足够的经验与火候,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罗大伦:

中医里这部分内容极其丰富,我在没学医时(中学)曾经亲眼见过满脸粉刺的同学,怎么也治不好,结果找了一个医生,大腿内侧用针挑破,结果脸上就好了,中学时就觉得这真是奇迹。

这部分知识以后我也要多学习,我个人有重方药、轻针术的趋势,很不好,以后多向各位讨教。

tjyingfu:

呵呵,首先感谢楼主好文!

大家对这个放血和挑刺疗法讨论得够热烈的,但都把放血和挑刺疗法放在只有民间草医才用的位置。我于此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请大家打开《针灸大成?卷九?名医治法?眼目》:“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瘥,实解太阳之郁热也。”

我得过沙眼,第一次是点氧氟沙星眼药水好的;第二年复发,但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没有效果,折磨了5个月。当时翻看了《民间刺血疗法》。请同学帮我在攒竹穴(足太阳经)、太阳穴(经外奇穴)放血,再针太冲穴、三里穴。在放血的同时,眼睛的涩、痒、痛等感觉好像就随着毒血排出体外了,眼睛马上就舒服了。这就是《内经》所谓血污拔刺的效果。过了好些年了,到现在我的眼睛一直很正常。

如果对“实解太阳之郁”这句话能举一反三,那么您对痘痘的疗效也会提高几分。

另外,这种方法在《大成》的名医治法里有记载。

弈趣斋主人:

支持一下楼主,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中医用耳尖放血的疗法使一位高烧不退的病人的体温在5分钟内降到正常,在场的家人无不称奇。

为什么这一针下去就能立竿见影呢?有人说这是因为此刻在耳尖放血,犹如打开了一扇天窗,立即换进了新鲜空气,从而将体内湿热毒气释放了出去。可见,这不起眼的耳朵与身体内脏的关系可不一般。

两只耳朵犹如一所展览馆,把人的一切,心肝五脏、性命、历史一一展示在外面,一眼望去,尽收眼底。

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身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皆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在耳朵上可以观察到身体任何部位的病理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冠心病人可以看到耳垂有斜线皱纹;肝癌病人可以观察到在耳郭肝区周围的环形凹陷、梅花样改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耳甲压痕;就是掉一颗牙,在耳朵上都会有所体现。

耳郭是一个独特的能反映整体全息的微观世界。人体的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因此,从耳的颜色、位置高低、厚薄、扁圆、硬软可知其人先天的体质,从形态和长相可知后天的病理。

怎么通过观察耳朵的颜色、形态、厚薄来判断内脏的虚实呢?《灵枢?本脏》篇中指出:“黑色小者则肾小,粗者则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者肾脆。肾小既安难伤。坚则肾不受病。肾大,大则虚,虚则肾虚,耳聋或鸣。”

罗大伦:

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学时,郝万山老师讲过一件事,说去德国,老外找了个高血压患者,让郝老师当场表演中医医术,想看看郝老师的本事,郝老师就在患者的耳部高血压的反应点刺了一下血,结果血压立刻降了。老外医生不相信,找了好多设备检测,结果确实是降了,最后心服口服,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维肝有癌:

我本人是个西医,在临床上的确发现有不少中医验方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我却坚决地要求打倒中医。我要打倒的不是中医的方剂,而是中医的神秘主义观念。

鄙人不如郝万山前辈那么有本事,可鄙人保证拿针在那德国老外的臀部刺一下,能叫老外的血压升高。那么鄙人是不是能说人的两片屁股上包含了全身的信息呢?鄙人曾经给老外“表演”过“点穴”,一“点”就把一头奶牛给“点”倒了,老外看得目瞪口呆。其实,这种“点”牛的手法是在江西星子县的乡下学来的。简单的东西包装一下就变得神秘了。

网民abc:

我退休快10年了,退休后才开始学了一些中医养生保健。年轻人不要乱说,到老了你就知道中医是多么重要了,很多老年病西医是治不了的。

解三酲:

罗老大,从5月份开始,我就一直追着这个帖子,基本每一期都认真阅读了,感觉很有意思。上个月看到你开讲的黄元御大师的脾胃升降理论,深为折服,于是特地从网上下载了《黄元御医学全书》,这半个多月一直在研究《四圣心源》,感慨颇多,有豁然之感。

本人从小体质较差,五六岁时即罹患哮喘之疾,幼年开始辗转求医,受尽折磨,父母家人也极为痛苦,中医西医,内服外灸,不管正规医院还是小道偏方,通通试过,皆无效果,后经一本地老中医调理,稍有好转,及至成年后,病情才慢慢有所减轻。哮喘之苦,未曾经历之人难以想象,发作时如绳勒脖颈,须臾嘴唇便呈紫黑色,喘息之间极为痛苦。

所谓久病成医,我也一直在思考哮喘的根源,大学学的是理科,也学过人体生理学,但总觉得从西医的角度看哮喘的根源不是非常清楚,中医平常也关注过,但限于资质,也是茫然无绪。

《四圣心源》专门有齁喘一章,自觉其理论颇有道理,因此就按方抓药,即苏叶、杏仁、橘皮、半夏、茯苓、干姜、生姜各三钱,甘草、砂仁各二钱,由于条件所限,就把药放在暖壶里,拿开水冲泡,然后拿瓶塞塞住,大概三四个小时之后开始服用,这样一共吃了三帖,里面貌似没什么常规止喘的药,连炙麻黄都没有。原本那几日夜间憋闷,有较轻微的哮喘,吃完药后居然好多了,真神奇。

我今年26岁,男,因为大学就读的学校位于海边,气候比较温和,可能有利于身体,所以哮喘一直没有怎么发作。去年年底开始在山区工作,气候潮湿阴冷,感觉颇不适应。这边多以烈酒来御寒祛湿,觥筹交错,不胜其苦。我从小皮肤就不好,时有什么湿疹、皮炎之类的,奇怪的是往往皮肤不好的时候哮喘就会减轻,皮肤涂了药膏好些之时哮喘又会发作,至今未愈。现在偶尔会有憋闷之感,一般夜间加重。今年夏天开始到原来那个有些效果的老中医处就诊,吃了3个多月的中药,感觉没啥效果,后来他很怀疑我得了银屑病,吓得我不轻。他跟我解释,哮喘当用温药,银屑病当用凉药,无法统一,只能尽力为之,我当时感觉颇为无奈,后来也懒得去看了,因为实在没什么效果。目前的情况是夜间胸部偶有憋闷哮喘,皮肤干燥,浑身发痒,皮屑较多,颈项处有多处蚕豆大疮,红色微凸,粗糙,左多右少,搔之有皮屑。畏寒肢冷,下肢尤甚,脚心多汗,体倦乏力。睡眠与大便正常。数月前偶发早搏,后被该老中医调理痊愈,但偶尔觉得心口闷。舌体肥大,苔微黄,舌尖可见针头大红点。医生把脉后一般都写濡弦,不知何意。

根据《四圣心源》与麻瑞亭先生治哮喘与荨麻疹的药方,俺给自己撰了个方子,请罗先生、杏虎先生、王思柳先生、维肝有癌先生等诸位方家批判一下:

黄元御先师:

齁喘:苏叶、杏仁、橘皮、半夏、茯苓、干姜、生姜各三钱,甘草、砂仁各二钱。

(另赵彦威,茯苓、甘草、半夏、干姜、细辛、橘皮、桂枝、砂仁。)

癞风:紫苏丹皮地黄汤,苏叶三钱、生姜三钱、甘草二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地黄三钱。

麻瑞亭先生:

荨麻疹:苏叶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丹皮9克、生地9克、浮萍9克、杏仁9克、大枣4枚、生姜6克;瘙痒甚者加荆芥6克,防风6克。

紫癜:桂枝9克、生甘草6克、生杭芍9克、粉丹皮9克、全当归9克、老川芎9克、赤丹参15克、青浮萍12克、煨生姜9克、大枣4枚,气虚加黄芪。

心悸咳喘:茯苓12克、泽泻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12克、广橘红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苏泽兰30克、柏子仁9克、北沙参12克、砂仁6克。

自撰方子:

生甘草9克、茯苓9克、法半夏9克、苦杏仁9克、橘红9克、北沙参15克、干姜9克、何首乌12克、桂枝3克、苏叶9克、青浮萍9克、生白芍9克、丹皮9克、生地9克、生姜9克、砂仁6克、生荆芥6克、防风6克。

顿首。

罗大伦:

我见过许多人自己服用黄元御的方子然后把病治好的,也是一奇。朋友,你自己的这个方子味数太多,一个方剂,如果药味太多了,药性会互相牵制,黄元御的方子原本的思路就是调理升降的,味数都不多,如果有了羁绊,就不对了。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很多皮肤病的病因都要从肺经来找。你的身体,邪气进入肺经了,就病喘,邪气出来了,就病皮肤,但肺经的压力减轻,哮喘就轻了。我觉得你还是以调肺为主,黄元御的原方就可以,最多加上一味浮萍就可以了,浮萍可以把邪气向外托,肺经调好了,皮肤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另外,药要先泡一会儿,然后开锅几分钟就可以了,你的方法是对的,用开水泡,但是最好开锅两三分钟,效果更好。

(二)黄元御圆圈的应用

自从黄元御悟出这个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后,临床的疗效那是越来越好,于是就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这可就成全我们了,我们可以借机多观摩一下黄老师都是怎么应用这个圆圈的。

各位,甭管您是不是学医的,这个气机升降的道理明白以后,有些情况自己就能解释了,否则一定有人特奇怪,为什么我的腿就特别的冷,可脸上却总起红色的包啊?这上下像是冰火一样悬殊,为什么啊?

让我们再来看个例子吧,这位姓赵,叫赵彦威,他患的病叫“齁(读hou)喘”,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哮喘。有的人可能见到过这种病,一犯病张口抬肩,上不来气,喉咙里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这个病发作,来不及拿药而去世的。我们这位赵同志的病发作还挺有特点,就是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特别容易犯,一犯起病来,先是开始打喷嚏,然后流鼻涕,再接着就感觉喉咙发堵了,然后就开始喘。

这可太难受了,这喉咙堵的滋味估计各位没感受过,呼吸在平常人看来是最正常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却是可望不可即的啊。

这可怎么办啊,大家都愁坏了。这事儿要搁现在,还有好多方法,西药有很多喷雾的制剂,可以缓解喉部痉挛,也有好多激素类的药物可以救急,但是容易产生依赖,这辈子总不能靠着激素活着啊。

那会儿可什么西药都没有,赵同志简直觉得生活要绝望了。这个时候,有人说昌邑的黄元御学问好,因为身体残疾,发誓攻读医学,现在那是颇有心得,不如我们把他请来吧。

于是,黄元御就来到了赵同志的家里。此时的黄元御,已经彻底地摆脱了伤残所带来的悲伤,他已经从救治别人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自信。

让我们来看看黄元御的诊病过程吧!

黄元御问患者:“你除了齁喘,还有什么症状呢?”

赵同志说:“我总是觉得腹胀(这个很关键,我下面给各位解释),有时候还呕吐(这就更说明问题了),但是如果矢气(放屁)后就好转了。”

黄元御点点头,其实此刻他的心里就全明白了,但还是问了问:“这病是怎么得上的呢?”

赵同志和家里人对望了一下,说:“那是我在二十多岁时的一个秋天,傍晚吃饭,一只该死的黑猫从房檐上掉下来,掉到我的后背上,把我吓了一下,从此就坐病了。打那以后,我就不敢吃晚饭了。如果夜里被冷风吹到了,或者碰到了阴雨天,或者白天吃多了些,都要犯病,一发作就是两三天,有的时候甚至要八九天、二十几天才好,现在已经病了十二年了!”

黄元御一听,天啊,十二年,这个患者可真是够痛苦的啊,想到这儿,他顿起恻隐之心。

于是,黄元御就又不怕麻烦地开始给患者和他的家属讲起了圆圈的故事。

这个圆圈的故事太重要了,明白了它,其实好多病我们自己都可以分析了。

黄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大意如下:这个哮喘啊,是一个肺气上逆的病,就是肺气不降了。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是有一个圆圈的,这个肺处于圆圈的最顶端,那么肺为什么不降了呢?是因为胃气不降了,我们说过,脾胃是这个圆圈中心的轴,胃气是从右边下降的,如果胃气不降,那么肺气就没有了下降的道路,被堵在那儿了,于是就上逆坐病。

可这胃为什么不降呢?那是因为脾土被水湿给郁住了,不再上升,也不吸收胃接受的食物(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吸收,中医的脾的部分功能实际是肠道的功能),脾这里不吸收,那胃从嘴那儿接受的东西还不都堵在胃里了?结果就没法儿下降了。

您看这赵同志为什么腹胀啊?那就是脾胃都堵在那儿了。为什么呕吐啊?这是胃气不能下降,上逆的缘故啊。

您再看他患病的诱因吧,吃饭的时候被吓到了,本来这个圆圈运转得就要出问题了,被这么一吓,“咔嚓”一下,食物就停在胃里了,圆圈的转动就受到了阻碍,结果就病了,黄元御的说法是“平日湿旺而胃逆,相火之下蛰不秘,一遇非常之事,动其神志,胆木上拔而惊生,肾水下沦而恐作。己土侮于寒水,故脾气下陷;戊土贼于甲木,故胃气上逆”,他是从神志受惊这方面来论述的圆圈是怎么异常的,这是根本。

那为什么碰到阴雨天会发病呢?因为阴雨天湿气重,使本来就湿气重的脾气更加不升;吃饱饭发病,那是胃气本来就堵在那里了,您再给它增加负担,还不发病?

那怎么治疗呢?黄元御说:“我把你的湿气给去掉,这样脾土之气就可以上升了,我再疏调肝气,那么脾土升得就更痛快了,这样,我再用点降胃气的药,这个圆圈不就转动起来了吗?”

方子是:茯苓、甘草、半夏、干姜、细辛、橘皮、桂枝、砂仁。

就是这么个小方子,我们看着都眼熟,其中茯苓是去湿气的,让脾土上升,甘草是坐镇中州,补脾胃的,半夏燥湿,药性下行,是让胃气下降的,这三味药我讲过了,是个典型的车轴的构思;干姜是暖脾肾的,因为湿气大,不用热药湿气不能去;细辛这味药我给各位说说,这个药是散风寒的,药性比较猛烈,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不过那是指入散剂,如果是熬汤药,其实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药店绝对是三克以上不给抓药。细辛这味药的特点是可以动用肾中的真气,来把风寒给顶出去,所以对某些顽固的风寒头痛、咳喘等都有效果,但是有个问题,在用了细辛以后,肾气虚的人很可能需要补一下肾,因为动用了肾气了。我曾经开方子治疗顽固咳嗽,用了细辛以后,患者很快就好了,但是在舌头的中后部,舌苔出现了一个硬币大小的缺苔,就是这个地方舌苔没有了,这是肾气虚损的表现,我马上让患者服用了金匮肾气丸,结果几天后,这块舌苔就长上去了。

方中的橘皮是梳理肺经之气的,可以止咳降逆;桂枝,黄元御的说法是暖肝升陷,使肝气上升的(这是黄元御的独特心得);砂仁这味药是行气调中的,可以醒脾开胃,如果胃气被食物堵住了,用点儿砂仁,可使胃气立刻振奋起来。

而且砂仁还暖肾燥湿,引气归肾,这是个一药多用的好东西。

就这么个方子,主要的思路就是把脾胃给疏导开,也没什么止咳的药物,顶多说橘皮能有点作用。估计有些同志都会问,这么简单的方子,还没有止咳的药物,能治疗哮喘吗?

让我们来看看赵同志服药后怎么样了。

赵彦威同志,在服用药物十几服以后,这个病就痊愈了,后来一直没有发作过。

这又是一个没有按照西医的科研思路,进行双盲对照分组,然后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的医案。但是我估计黄元御老师一定特不在乎这个,看到患者十几年的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康复了,他只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自己从一个被庸医残害的残疾人,到可以治病救人,其中种种艰辛,他自己知道啊。

那么黄老师的这套理论到底有什么道理呢?难道所有的疾病都这么画个圆圈就可以治愈了?

黄元御的这个“中土回环”的理论,其实说白了,就是说明: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其他所有的脏腑的功能。我们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调整,都可以促使人体向正常的方向运转,而黄元御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环是脾胃。

各位可别以为黄元御这么好的一个理论早就广为流传了,其实,黄元御的书流传并不广。由于黄元御才高孤傲,他觉得唐宋以后的医家的思路都不大妥当,所以总是讽刺批评那些人(黄老师当时的用词比较生猛,金元四大家等人都被他骂遍了,后果很严重),结果得罪了几乎整个医学界的人,所以身后他的医学思想几乎没有传承下来,他的书里的那些方子,几乎大家都觉得陌生,只是在最近几年,黄元御的名字才开始被中医界人士所熟知。

黄元御的医学思想,就像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现在还在等待着开发。

中医里面,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暴露在大家的眼前的,只是你读不读书而已,但黄元御是个例外,他的理论和思想,就跟封藏在古墓里的秘籍一样,这个世界上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他的药方的思路和唐宋以后的医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主要的框架都是从张仲景的方子里来的,以至于大家看到他的方子都怀疑:这能治病吗?

值得欣慰的是,在民间还有个别的地区有黄元御的思想传承,在山东有一些,由于麻瑞亭老中医新中国成立前去的西安,所以在那里也有传承。

相信黄元御的医学思想在不久的将来能被更多的人知道。

为了把黄元御的这个思想给各位解释清楚,我再给各位讲个中风的患者吧。

这位患者叫马孝和,老马同志生活比较辛苦,那个年头,吃口饭不容易啊,要拼命打工赚钱,本来就“生计忧劳”,结果由于生活不顺,就情绪不好,又因为生了点儿气,结果就中风了(相当于现在的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症状是左边的手和脚蜷曲着,左边的肢体冰冷,像没有血液一样,浑身的骨头都痛,左边的身体没有任何的知觉,晚上烦躁,说胡话,无法睡觉,能吃饭,但是不能喝水,喝水就气逆,身体的皮肤发黑。

患者得了这个病以后,精神状态非常不好,觉得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现在看病还要花钱,每次上医院检查的钱都是向亲戚借的,这未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当有朋友来看望的时候,老马同志就不禁潸潸落泪,心里十分难过(泣下沾衣)。

这么下去哪还有个指望呢?

这时候,有人说昌邑的黄元御现在看病非常厉害,经常是药到病除,我们不妨请人家来看看吧。

于是就请了黄元御。各位,这就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看看黄元御到底是如何治病的,现在如果要找这样的大师,您还真找不着了。

黄元御来了以后,诊了脉,然后问老马:“你痰多不多啊?”

老马回答:“痰多啊,先生诊脉真厉害。”

黄元御又问:“你的大小便情况如何呢?”

老马回答:“大便干燥,小便感觉有些发涩,并且很疼痛。”

黄元御点点头,说:“这样吧,我把你患这个病的来由给讲一下吧,大家都听听,以后周围的人有遇到这样问题的,可以有个思路。”

周围的人一听,连忙称好,于是就听黄元御介绍了起来。

黄元御老师的原话太深奥,他写的书基本都是排比对仗的句子,比较华丽,我就简单地说说大意吧。

黄老师认为,这个病首先一定是脾胃虚弱,本来脾土应该是干燥的,可是由于劳累等原因,导致功能下降,这样湿气就多了,脾土的上升就出了问题,本来肝气是可以和脾土一起上升的,可现在脾土不升了,把肝气也给憋在了那里。

这个肝气一郁在那里,可了不得了,因为其志为怒,其气为风,如果它郁闷,导致的结果就是风气在体内乱窜,时间长了,体内就会津液消亡,最后就会出现筋脉挛缩,导致中风。

您再看看患者的症状吧,他为什么这么悲伤呢?各位不要以为他这只是情绪的问题,这是因为肺属金,是负责输布人体的津液的,它在情绪方面的归属就是悲(其志悲),由于肺现在没有津液可输布,因此燥气动,就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因此我们也要想到人家的生理问题,不仅仅是情绪,是生理影响了情绪。

你再看看他为什么左边身体冰冷呢?那是因为肝气从左边生发。《黄帝内经》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现在肝气特郁闷,憋在了那里,生发之令不行,结果导致这里成为冰雪之地。

患者为什么失眠呢?那是因为这个圆圈转不起来,心火不能下降,阳气不敛,结果晚上睡不着觉;他又为什么晚上烦躁说胡话呢?那是因为肝和心是母子的关系(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病则心也病,心神乱就烦躁说胡话啊。

患者的呕吐也很明显,这是胃气不能下降的缘故啊。

总之,是这个圆圈的上下旋转出了问题,所以要拨动这个枢机,让它转动才能使身体恢复啊。

怎么治疗呢?很遗憾,黄元御只说了要用温水燥土、滋木清风之法,没有记载药方。

但是我们再看看他写的《四圣心源》里,详细地记载了中风的治疗方法。

这个方法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元御有个秘诀,就是用熨法,这个熨法就是把药磨成药末,用布包住,然后放在炉子上加热,再放在患者的病侧的肢体关节处来回地熨,让药气透入关节肌肤,这样筋脉就慢慢地舒缓了。一般熨三四次后,药味淡了,就要换新药,以患者身体被熨出汗为好。

熨药的方子是:左边的身体瘫痪,用何首乌、茯苓、桂枝、附子;右边的身体瘫痪,用生黄芪、茯苓、生姜(另研后放)、附子,黄元御没有写分量,各位可以每次每种药用20克。

至于服药,黄元御也是根据身体偏废的左右不同开出两个方子,左半身瘫痪不灵的,用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何首乌三钱、茯苓三钱、砂仁一钱;如果是右半身瘫痪不灵,则用生黄芪三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

关于这个中风治疗的秘密我们揭示得还不够,让我们来看看麻瑞亭老中医的经验吧,看看他有些什么传承。

麻瑞亭老中医把右半身偏废的叫气虚型,因为中医认为右半身属气;左半身叫血虚型,因为左半身属血。

麻老在左半身偏废的血虚型中加入了鸡血藤五钱、丹参五钱、路路通四钱,以通血络;在右半身的气血虚型中加入了夏枯草、茺蔚子、决明子各五钱,以疏肝气。

麻先生并没有完全搬用黄元御老师的方子,他在两个方子里各加入了杏仁三钱,以降肺气。

两人略有不同,但是思路大概相当。

让我们说回这位老马吧,老马同志在服用了十多服黄元御开的方子以后,就拄着拐杖下床了,大家知道消息后都纷纷来看望他,说笑之间,老马不自觉地把拐杖放在一旁,就起来送客了,居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能走路了(不知病之去也)。

老马反应过来后,不禁放声大笑(放杖而笑),原来健康的状态是这么好啊!

患者笑了,黄元御的眼泪,却在心里流淌了出来。

他回想起了自己在最失意的时候,望着同学们去读书的情景,想起自己悲伤地凝望着远方的情景,那个时候,他简直觉得自己以后就是一个废人了。

可是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一个能够救人的医生了!

我是一个可以救人的医生了!

在回家的路上,黄元御欣喜地走着,心中充满了欢乐。

有的时候,心中的信念,可以使一个人绝地反击,使一个处于最绝望境地的人,成就最非凡的事业!

如果你知道黄元御在日后还会遇到多么大的挫折,你就会更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追仲景之神思

我们前面说了,黄元御的学问是从张仲景这里起步的,他学习张仲景的思想那可是费了劲了,若干年,一头扎进去,迷住了。

要说这张仲景的学问确实迷人(请原谅我用这样的词儿),把我们的黄元御给弄得神魂颠倒的,为什么呢?黄元御自己说的,以前看诸子百家的书,那都是当成了课外读物看的,眼睛一扫,就知道那些书里面在说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过目而冰销,入耳而瓦解”。可就是看这位张仲景的书,真是太难了,感觉那理论深度简直是没有个边(譬犹河汉无极)。

我估计在那时,黄元御一定特憔悴,吃嘛嘛不香的,简直丢了魂似的,脑袋里就一个念头:仲景的书怎么如此深奥啊!

这种饱受折磨的痕迹可以从黄元御同志的言语中表现出来,他还曾经在私下里表达过,他说这“《南华》之奇,《太玄》之奥”可以说是够奇幻微妙难以理解的了,可跟张仲景的这些书那简直是没法儿比啊(然何至如此之闭结不解也)!

结果,黄元御从公元1737年开始看《伤寒论》,一直极其投入地研究,又在临床中进行体会,最终在公元1748年,完成了这本《伤寒悬解》。

完成这本书的过程是这样的。

当时,正好有个机会,黄元御出门办事,来到了阳邱,正好有个姓刘的朋友,家里有个没有人住的荒斋,黄元御一看很高兴,说:这正好,我正愁没有个清静的地方写东西呢,要不你这房子借我住几天得了。

这位老刘一听,好啊,这房子没人住,你就随便用吧。

这个房子所处的位置这个好啊,黄元御站在房子的前面,向北边望去,是一条大河,河水在秋天的天空下显得深蓝,冷峻异常;向南边望去,远处是一片崇山峻岭,在雾色中泛着青色;房子的附近,树林成荫,秋天的树叶斑驳陆离,五颜六色,充满着成熟的色调,不远处的山坡上满是野菊花,一片璀璨(北枕长河,南踞崇山,修树迷空,杂花布地)。这种环境搁现在相当于郊外的别墅啊,黄元御呼吸着没有污染的空气,感觉到心胸豁然开朗,心里突然涌现出了创作的欲望。

那年头人们的生活都很简单,也没有什么行李,一个人收拾收拾就搬进来了。

在这里,黄元御把院子的柴门一关,开始集中精神写书。我从黄元御在序中的文字里可以看出,黄元御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让自己的心彻底地安静下来,进入一定的境界中,他自己说这个时候的状态是“灵台夜辟,玄钥晨开,遂使旧疑雾除,宿障云消,蚌开珠露,沙落金呈,十载幽思,三月而就”,也就是说,仅仅三个月,黄元御就把这本书给整理出来了。

其实,我在看黄元御的这些文字的时候,同时也在想象着黄元御的生活,估计他在这里,什么好东西都吃不到了。在当时的农村,能有粮食就不错了,写了三个月,每天大概也就只有青菜下饭而已。

我总在想这样的问题,过去这些读书人,连自己吃什么都没有解决好,为什么总是要关起门来写书呢?

他们就不想想搞点什么赢利的东西?多搞点钱?鱼翅燕窝搞不到,猪肉总得多吃点吧?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地写书,去悟那些难懂的东西呢?

黄元御自己说,在屋子里狂写了三个月以后,自己的两鬓都突然变白了,可见精神损耗得很严重。他图的是什么呢?

黄元御自己说:他太喜爱仲景的书了,可是,仲景写书到现在,都这么多年了,千载之下,竟没有人能够彻底理解仲景书的玄妙,这是多么遗憾啊!这会辜负了仲景先师那颗仁慈的救人之心啊!所以,我黄元御即使是耗尽精神,也要把这件事情完成。

在这一年,黄元御已经44岁了。

一个44岁的人,身有残疾,却不想怎么尽力去讨生活,反而在这里耗尽精力给后世之人写书,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在《伤寒悬解》的序言里,我找到了黄元御描述自己心情的文字,他说:清苦就清苦吧,昔日文信侯如果不迁,那么也就没有机会作《吕览》,如果西伯侯不被囚禁,也写不出《周易》啊。贫苦对我来说,是激励我写书的动力啊。我已经44岁了,岁月不会等着我,时节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我要趁着身体还好赶快写啊,等到精力衰乏就来不及了。

古人在清贫的环境里,争分夺秒、殚精竭虑地为我们写下了经验之书,如果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连看都不看,那就太对不起古人了!

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要肯德基有肯德基,要吃什么就有什么,您还不好好地看看书?人家古人那可是在郊外的荒斋里,自己忍饥挨饿给您留下了宝贵的书籍,您还不好好看看?

总听到有人说,这个鼻炎的治疗效果怎么不好啊?那个什么病我开的中药也不行啊,其实这些古人在书里都写了,都是人家治疗成功后的经验,您都看了吗?甭说没时间,再没有时间,救人的本事也要长啊。

写完《伤寒悬解》后,黄元御心里想,既然已经步入了仲景的门墙,那干脆,我就顺势把《金匮要略》也给注释一遍得了。

于是,他再次静下心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开始写《金匮悬解》,在这一年的八月份,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黄元御又写下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四圣心源》。

在这本书里,黄元御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他的“中土回环”理论,他把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这本书里做了详细的说明。

前面我举例子说的那个自己治疗鼻炎的网友,就是从这本书里抄的方子。

提到这本书,我要给各位讲一个故事。

我们在读博士的时候,有一批特别要好的同学,都是致力于发展中医的人,在食堂一碰到一起,谈论的话题就是最近有没有什么心得,一放假,就到各处拜访老前辈,求取经验。

有个山东的同学,回到老家,听说在某个地方有个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十分拿手,疗效很好,患者如云,于是就动身前去拜访。

到了那个村子,等到空闲的时候,就向老中医请教:“您疗效这么好,都是读什么书学来的啊?”

我这位同学以为他会说出一大堆的书名。

可这位老中医特谦虚,说:“嗨,我们这个小地方,能买着什么书啊?我这就有一本叫《四圣心源》的书,我一辈子就翻来覆去地看它来的。”

您瞧见了吗?这位农村老中医,人家就是把黄元御的心法给琢磨透了,结果疗效才那么好,可见这本书的价值。

就在写完《四圣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黄元御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的医术把乾隆皇帝给吓了一跳。

看到了皇上的模样

清朝的皇上对自个儿的身体那叫一个在意,其实宫里有很多御医,御医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清朝的规矩是,在考科举的各省生员中,选了解医书,通晓京语者(那年头就注意普通话了),可通过面试,录用为肄业生,三年期满,礼部考试,通过者为医士。每季度都有考试,三年一大考,都由礼部主持。

每逢寅申年,更要大考,除御医外全部人员参加,考试过程和今天高考相似。

考试规章十分严格,考试当天,在黎明时所有考生集合,然后入座,考题按照“正大光明”四个字来分类,卷纸交到考生手里,考生就是一通狂写,一直考到日落交卷,这里面当然还有很多的要求,比如涂抹的字不许超过一百个等。

考到了一等,肄业生才有机会做恩粮生,然后再考,一级级地往上升。还要被派出去看病,各地有瘟疫时,得经常出差。

您看看,当个御医容易吗?

但就是这样,皇帝们对御医还是很不满意,估计皇帝们的想法儿是:今儿个得病,明儿个就好那才过瘾呢,所以一旦御医治疗慢了,就免不了是要挨训的。

比如说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派御医治疗正黄旗护军参领莫尔洪之痢疾,由于这位得的痢疾太重了,治疗得慢了点儿,康熙就在奏折里批示道:“尔等皆因医学粗浅之故,所以往往不能救人。”

瞧瞧,人家康熙说话一点都没客气,说手下的御医医学粗浅,显然很是不爽。

同年,康熙还派太医院院使和御医治疗正黄旗内大臣颇尔盆的病,这位是痔漏复发,已经溃烂得窜至左右臀,内通大肠,这病情可够严重的,估计此时御医治疗没有多大效果,康熙感觉很是恼火,在奏折里批示:“庸医误人,往往如此”。

瞧瞧,直接管御医叫庸医了。

在奏折里尚有“用心治”“快快地治”等语,可见康熙对御医很不耐烦。

又有一次,康熙派御医去给正黄旗侍卫布勒苏诊病,这位侍卫当时是胡言乱语,总说有人要来拿刀来杀他,御医诊断为“狂病”,就是说疯了。康熙对此很不满意,朱批道:“此劣等大夫们知道什么?”在康熙的心目里,我们满人怎么能疯呢?你们这帮汉人大夫实在是劣等大夫,居然说我的手下疯了?我看是你们疯了!

到了乾隆朝也没好到哪儿去,乾隆二十年,乾隆派太医院院使治疗侍卫大臣伤寒发疹,结果病势严重,乾隆在手下呈递的奏折中批示:“交给他们一个病就治坏了,你提防着点,派人去守着看,钦此。”

您看看,这对御医已经是很不放心了,还要派人去盯着,跟看贼似的。

可见,能让皇上看上眼的医生还真不多。

对宫里的御医,皇帝们不满意,于是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九州大地,他们心里也琢磨,这天下都是我的啊,怎么精通医术的人不能都来到我的身边呢?

于是,皇帝就命令太医院也接受各地方官员推荐的当地名医。由京外大臣保奏准其带子弟一人进京,这种让地方官员保奏名医的诏书,各位皇帝都下过,说明他们为自身考虑得很仔细,还经常叮嘱要好言抚慰,不要威逼等,态度特温柔,进京路费全部由官家支付。入京后由礼部考试。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经被推举入京。给光绪皇帝后期治病的几乎都是推举入京的人员。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让我们来看看雍正皇帝的谕示:“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道,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厚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扶持送至京城,朕有用处,竭力代朕访求之,不必存疑难之怀,便荐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自有试用之道。”此朱谕雍正皇帝亲笔工工整整地连写八道,您一看就知道了,这可绝对不是一般的重视,连语气都那么体贴。

但是您以为皇帝傻吗?他这么温柔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那么,他们说尽管让各地官员推荐,他们自有测试的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原来,办法之一就是派招来的医生到大臣那里去看病,就跟我们以前讲过的徐灵胎似的,这让大臣也感激涕零,以为皇上真的这么照顾我,其实皇帝有自己的小心眼儿。

皇上当然还有另外的方法,比如我们的黄元御就遇到了。

在黄元御写完了书以后,不知道是哪位当官的多事儿,推荐了黄元御,可见当时黄元御在山东已经很有名气了。

当时大家也没有把进宫给皇上看病当成坏事儿,所以黄元御就来到了北京。

估计一开始黄元御也不知道是要给乾隆看病,所以当乾隆召见的时候,黄元御也吃了一惊。

这段历史文献里没有记载,是麻瑞亭老中医传下来的,他说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乾隆恰巧有病,于是就招外来的医生黄元御前来诊视。

黄元御也很担心,自己的容貌有问题啊,自己是一只眼睛残疾了,容貌有些吓人,这皇帝能受得了吗?别回头看到了,吓了一跳,再怪我惊吓了皇上。

于是黄元御就跟来请的太监说了:“我是一个草民,这模样长得也有点儿问题,如此进宫,恐怕会吓到皇上啊。”

太监就把这个情形回禀给乾隆了,乾隆倒是不很在意,说:“这有什么啊,能看病就成,宣他入宫,见面就正面行四叩首,不必行君臣大礼!”

同时,乾隆还让太监带着绫罗绸缎和一些银子为礼,宣黄元御入宫。

就这样,黄元御跟着太监来到了宫里。

当时乾隆心里也在琢磨,这位医术到底行不行啊?我可要试试他。

这皇上的招法多去了,他让一个手脚粗壮的宫女,躲在不透光的帐子里,伸出一只手,等到黄元御进宫以后,就对黄元御说这是皇上,让黄元御给这位宫女诊脉。

可怜的黄元御哪里知道皇上这么多心眼儿啊?就对着宫女四叩首,然后上前诊脉。

诊了一会儿,退下来了,冲里面再叩头,然后就往外走。

乾隆马上派下面的人问:“皇上到底是什么病啊?” xfygv4/2uTWeZKYWlKjUXZWKM0AguQlSVVJL7wOHrYtytYOU49Sro/jV8+O2DC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