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2)

第六节 调阴阳的方法之二:热则寒之

一个人感觉不舒服时,常常会想:“我是不是受寒了?”“我是不是受热了?”这非常有道理。体内有了寒,会生病;同样,体内有了热,也会生病。体内有了寒,调理的方法就是寒则温之;体内有了热,调理的方法就是热则寒之。其实,中医的道理就这样简单。下面,我就以鼻炎为例来做说明。

鼻炎虽不是大病,但却有四大讨厌之处。第一就是头昏,小孩子有了鼻炎,整天头脑昏沉沉的,会影响上课听讲;第二是鼻涕声大,如果旁边刚好有吃饭的人,闻声立呕;第三是费纸,刚买的卫生纸,二十多元十卷的,转眼就没了,家人直纳闷,怎么用得这么快?第四是打喷嚏,早晨起来,先来它二三十个喷嚏,搞得家人本来不想起床的,都从梦中惊醒。所以,患鼻炎很苦恼。到医院治疗吧,偏偏这个病中西医都不擅长。有些人治疗很久,花了很多钱,结果效果却不明显。

那么,鼻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鼻炎起初大部分都是寒邪导致的,时间长了,它就会入里化热,所以,鼻炎有两种情况:一为寒;一为热。有意思的是,有时寒邪在体内停留很久,也不化热,这种邪气与人体正气共存的情况,往往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驱邪外出,结果就跟大金国和南宋似的,两边共存上了。等到天气一凉,坏了,本来正气和外邪还能平衡,此时开始倾斜了,正气往往抵御不了外寒,于是鼻涕横流,喷嚏不断。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一天,有位老朋友打完电话直接就开车来到我家。这位朋友是学医的,搞影像学检查,自己经营着一家很大的公司,是一位成功人士。

等到了我家,我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他的鼻音很重。他说自己每到秋天就开始犯病,鼻炎很严重,喷嚏、鼻涕都不断,眼睛鼻子过敏,去协和查过敏原,胳膊上划得一条条的,查出对很多东西过敏。

西医的理论是,你对什么过敏,避免遇到这个东西就好了,比如对花生过敏,就不要碰它。对此,我国著名中医专家王琦教授对我说:“有的女性对精子过敏,造成不孕,难道要把丈夫扔掉吗?”

中医的理论是,你可能对很多东西过敏,但我认为这是你体内的阴阳失调了,如果我给你调整过来,你就对那些东西不过敏了。

诊断完毕,这位朋友就问我,该怎么治疗呢?

我说,不用开方子了,我送你一本我写的书吧。

于是,我就送了他一本《神医这样看病》,然后,在写着黄元御的桔梗元参汤那页夹了一张书签,告诉他,就是这个方子,回去买五服。

黄元御是清代的高人、乾隆皇帝的御医,他认为鼻炎是身体阴阳失调造成的气机升降失调。这个桔梗元参汤的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参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可以升降气机,祛除寒邪。专门治疗鼻涕清那种类型的鼻炎。

如果鼻涕是黄的,他的方子就换成了五味石膏汤: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里面加了点清热的药。

那么,这两个方子有什么区别呢?

黄元御的方子非常注重气机的升降,这两个方子都是升降气机的,其中茯苓祛湿,助脾气生发;半夏助胆胃之降;杏仁降肺气;甘草守中。这是黄元御的基本思路,他认为人体气机升降会形成一个圆圈(关于这个圆圈的叙述,我们会在第八章详细分析)。

如果鼻炎患者流出的鼻涕是清的,这说明他体内处在寒的状态,也就是阳气不足,阴阳失衡,阳气的一方无力支撑了。所以,黄元御就用了橘皮,橘皮是辛温的,可以向外清透寒邪,寒邪出去了,我们的阳气自然就可以恢复了。

如果鼻涕是黄色的,这说明体内有热,也就是阳气太足了,使阴液受到了伤害,阴的一方无力支撑了。所以,黄元御就用了生石膏,生石膏是一味凉药,可以把热邪透发出去,这样,我们体内的阴阳就又获得了平衡,重新回到了健康的状态。这就是热则寒之。

很多读过黄元御的书的人,照着这两个方子自己服药,多年治疗无效的鼻炎立刻就减轻大半,甚至痊愈。这说明,古人经过了很多临床总结,早就为我们积累了好多方法。

那么,我的这个朋友后来怎样了呢?

前两天,他给我来了电话,说吃了四服药以后,喷嚏消失了,鼻涕不见了,过敏的情况没有了。问我接下来怎么办?

我说,再买几服巩固一下。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服药以后的感觉,他说基本没问题了,喷嚏、鼻涕、鼻子的声音都正常了,这个鼻炎已经好了,也不用再躲避什么过敏物体了。

我之所以敢公布这个方子,是因为里面的药物,除了半夏,剩下的多为药食同源之物,很安全,有鼻炎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一下。注意孕妇不要服用。一般服用三服就该见效,如果没有任何效果,就不要服用了,那说明不对症。如果见效了,服用六服就差不多了。

第七节 中医的最大秘密:藐视敌人,强大自己

很多朋友问,中医对“甲流”有什么办法吗?

其实,这涉及一个中医如何处理瘟疫的问题。

我们以清朝温病学家王孟英为例来说吧,他特别擅长治疗疟疾。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微生物引起的瘟疫,古代中医对此办法不多,康熙皇帝患了疟疾,御医们毫无办法,最后还是传教士用秘鲁的草药金鸡纳霜给治好的。

可是,王孟英治疗疟疾却手到病除,成为了中医里面的一个特例。王孟英自己说过,“四十年来,治疟无难愈之证”。

我们来举个例子,有一位张先生患了疟疾,他的症状是:寒少热多,每间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两次后人就消瘦了下来。

张先生觉得有些不对头,就赶快托人把王孟英请到了家里。

王孟英来了后,一诊脉,也皱起了眉头,说:“您的脉是弦细脉,而且脉搏跳得比较快,这是体内有热啊。你的病都在什么时间发作?”

张先生急忙回答:“都在子夜发作。”

王孟英:“还有什么症状吗?我看你的嘴唇有些干啊。”

张先生突然想起来了:“是啊,就是嘴特别干,总想喝水!”

王孟英点点头:“明白了,你这是足少阴热疟啊,疟邪已经侵入了肾经,所以只发作了两次人就突然消瘦了,千万不要轻视这个病啊!”

张先生顿感事态严重,忙点头:“我也知道来者不善,所以才急着找您啊,您赶快看看该怎么办啊?”

王孟英说:“我这里有对症的药物,但是有个条件,您答应了,我才给您开方子。”

张先生很奇怪,心想这位还挺怪啊,开方子还讲条件?急忙回答:“您说吧,什么条件?我一定答应。”

王孟英说:“我这方子您直接服用就可以了,千万别再找其他的医生商量。”

张先生很纳闷,忍不住问:“为什么呢?”

王孟英笑了:“他们看我这个方子简单,一定说这方子不是治疗疟疾的啊,所以一定会给你乱加上些所谓的抗疟疾的药物,那这个方子就乱了。所以,您就只管自己服用吧,别告诉别人,好吗?”

这位张先生早就知道王孟英是高手了,于是欣然同意了。

王孟英就开了药方:元参、生地、知母、丹皮、地骨皮、天冬、龟板、茯苓、石斛、桑叶。里面的几味药主要是用来清热、滋阴的,没有一味药是所谓的抗疟疾的药。

喝完一服药以后,张先生就开始等着疟疾发作,可是左等右等疟疾它也没发作,怎么回事儿呢?文献记载“一剂疟即止”,也就是说,只服用了一次药,这个疟疾就好了。然后王孟英又开了点滋阴的药物善后,这个病就算痊愈了。

大家也很吃惊吧,这药只服用了一次,病就好了。

王孟英治疗疟疾有个特点,就是他只根据患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开方子,每个人的方子都不相同,但是传统用来治疗疟疾的药物,什么常山、青蒿、柴胡等药,他几乎不用。

原来,这里面竟然隐藏着中医养生治病的一大秘密!

要搞清楚这个秘密,我们首先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王孟英是否看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

回答是:没有。

虽然我们古代中医一直想弄明白,这个疟疾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但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中医始终不知道是什么引起的疟疾。疟原虫的发现是在王孟英去世以后,在1880年由一个法国医生发现的,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第二:王孟英是否知道疟疾是由外来的因素引起的?

答案是肯定的。中医虽然没有找到疟疾真正的病因,但古人一直都知道这是外来的因素,比如明代的医学家张景岳就提出了“疟邪”是疟疾的病因。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来了:既然没有看到疟原虫,仅仅知道这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在这种模糊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医是怎么治疗这种疾病的?

答案是:我们的古人聪明,虽然没有显微镜,也看不到疟原虫,但正因为我们看不到它,才逼得我们不去管病原体,而是更重视病原体作用的对象--人体。

也就是说,病原体和人体这两头,我们主抓一头。

中医认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驱除病邪的能力也很强,所以当我们的身体自己不再起作用时,就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它的运转,只要把这个东西给拿掉,把这个问题给调整好了,那么身体就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病邪驱除出去。

这就是王孟英在治疗疟疾时使用的方法,他并不直接使用抗疟疾的药物,而是分析患病的这个人--看到你阴虚,就给你滋阴;看到你有瘀血,就给你化瘀;看到你阳气不足,就给你补阳;看到你水湿重,就把你的水湿泄出去,总之是着重调理你自身。等身体运行正常了,自身的抵抗能力上来了,你自己就能够把外邪抗击出去了。

或者说,中医是看病邪在你的身体上引起了什么反应,如果引起了热证,那我们就帮你把这个热给去掉,保持你的寒热平衡,然后让你的防御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如果引起了寒证,那我们就用热药帮助你的身体亢奋起来,组织抵抗寒邪。

就像前面讲的张先生,王孟英根本就没有管它什么疟疾,只是看到这个人阴虚有热,就给他滋阴,同时清热,也就是说,在王孟英的眼里,他看到的是阴阳,他不知道外界的邪气是什么,只管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具体落实在寒热之上)。等阴阳平衡了,他的身体自己就把这个疟疾给抗击出去了。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的军队面临外敌,中医并不是直接派兵去帮你消灭外敌,而是看你自己的部队有什么问题,给养不够就补充给养,武器不够就补充武器,然后让你依靠自己的部队去和敌人作战,消灭敌人。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管病邪如何千变万化,最后你总要作用到人的身上,所以我只看你在人体引起什么变化,我调整这个变化,让人体摆脱你的影响,自己恢复抵抗能力,这就是中医的一大秘密。明白了这个秘密,中医就不再神秘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中医更相信的是人自身的能力,所以,《黄帝内经》才说了那句著名的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不难看出,中医和西医是从两个角度来对待疾病的,西医选择的角度是外在的病原体;中医选择的角度是内在的身体。角度决定深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疟疾作为一个代名词,实际上,换成任何一种我们不了解的陌生传染病,其思路都是一样的。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钟南山院士采用的大剂量激素的方法,其实也是用激素来提高人体的运转能力,激素并不能杀灭病毒,最终杀灭病毒的,是人体自己。

总之,西医看病是杀灭病毒,中医看病是调理阴阳,阴阳一调理百病消,所以,中医最适合用来养生。

答读者问

剑胆问:

罗博士好,看你的文章觉得很温馨很感动,更有收获!以前自己就分不清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更别说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了。我非常认同博士关于感冒一般都是外寒和内热共存的观点,最近一次比较重的感冒就是按博士的思路自己调理好的!谢谢!

想问一个问题,我一吃硬一点的东西,胃里就感觉不消化,像有什么搁在那了,胀气、胁下窜痛,能试着吃点附子理中丸不?

罗博士答:

这种情况应该是食积不化,一般是中气不足引起的运化无力,你可以做饭时刻意将锅底的饭烧焦,然后冲水喝;也可以去药店买些焦三仙。焦三仙由焦山楂、焦麦芽和焦神曲组成,其中,焦山楂消肉食之积;焦麦芽消谷食之积;焦神曲消米面之积。还可以用莱菔子,也就是萝卜籽,它具有下气导滞的作用。如果是孩子,可以用炒鸡内金,鸡内金具有很强的消积化瘀的作用。我觉得附子理中丸似乎不大对症。

珠海林问:

想问您一个问题,去年夏天,有一天晚上下雨,我没盖被子,第二天肩膀就很痛,后来只要天气稍微一凉肩膀就很痛。我应该怎样彻底祛除体内的寒气呢?我听父母说,肩膀一凉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呢。罗叔叔,您有办法吗?

罗博士答:

朋友,这应该不仅仅是寒气,还有湿气进入了体内,一定要用药把寒湿清除出去,这样才稳妥。清除寒湿的方子一般的中医师都会用,你可以就近求访。我还有个方法,就是用中药泡脚,比如,用透骨草三十克、伸筋草三十克、苍术二十克、桂枝十克、生姜十克熬水,泡脚四十分钟,每天坚持,并配合当地医生开的药物,可以很好地驱除寒湿。

1349040302问:

罗医生,您好,我今年六十岁,近一年来左腹肚脐左六寸处感到不适,但是不疼,用热水袋敷过感觉会好一些,大便正常,请教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罗博士答:

您好,如果用热水袋热敷以后缓解,这说明您体内有寒或者是瘀血,具体的情况我还没有办法分析,建议找当地的医生看看,是否有瘀血的指征,比如舌脉方面,如果有,就要化瘀。如果是有寒,则容易一些,温补脾经就可以了。 Z5iDnBCpPXmKKAWP+mVMR1+H9J3a6uv7fgH7iTTax4YBYKb2yTWTLitqxiGa91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