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重量所进行的测量。它是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以及体质发展水平,对运动员的选拔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

体格测量

(1)重量测量

①体重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整体指标。

测量仪器杠杆式体重计,仪器误差不超过0.1%。

测量方法测量前应将游码调整至零,使刻度尺呈水平位。测量时体重计应放在平坦的地面,令受试者轻上,立于秤台中央。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稳定在水平位后读数并记录,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千克。

体重主要受饮食和运动时排汗量的影响,一天内人的体重有所变动,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测量比较适宜。

②瘦体重由身体细胞重量、细胞外水分和去脂的固体部分组成。其主要成分是骨骼、肌肉等。正常情况,瘦体重与身体脂肪含量有一定比例。测量瘦体重对促进能量转换和耗氧、调节水盐代谢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保持较高的瘦体重,对提高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骨骼肌类型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因此,以骨骼肌为主要成分的瘦体重占总体中的比例,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很大影响。人体重量减去全身脂肪重量称为瘦体重,瘦体重发达说明身体强壮体质好,如运动员或一些平时就注重锻炼身体的人,他们肌肉强健,虽然体重高但却不属于肥胖。

③体脂重肥胖是身体成分发生了变化,身体成分是指人的所有组织器官的总成分,它的单位就是体重,分成脂肪和非脂肪两种成分。前者称为体脂重,后者称为瘦体重。脂肪重量=体重体脂率。

(2)长度测量

①身高指人体直立时头顶点至身高计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用身高坐高计测量,仪器误差每米不得超过0.2厘米。

测量方法受试者取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两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30至40度,足跟、骶骨和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注意保持耳眼水平位。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并记录,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身高在一天内因受重力的作用会产生一定波动,一天内身高的变动在1.5厘米左右。清晨起床时最高,夜晚最低,因此以上午测量身高为宜。

②坐高指坐位姿势时头顶点至座板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测量仪器用身高坐高计测量。

测量方法令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座板上,躯干与头部自然正直,保持耳眼水平位,骶骨及肩胛间紧贴立柱。上臂自然下垂,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成直角,注意不要用手撑座板。测试者将水平压板沿立柱缓慢下滑,轻压受试者头顶部。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时进行读数并记录。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③指距两上肢向左右作水平伸展时两侧指尖点间的直线距离。

测量仪器用指距尺或带滑板2米以上刻度的钢尺测量,每米误差不超过0.2厘米。

测量方法将测量尺固定在平台上,受试者两脚分开,两臂侧平举,上体伏在测量尺上,一手指尖点固定于零位,另一侧上肢尽量向侧伸展,手掌(掌心)、臂、胸紧贴尺面,两臂成一直线,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测量两中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另外还可将钢卷尺或直尺平行于地面固定在墙壁上,令受试者面对墙壁站立,两臂侧平举,测量两中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以下长度指标的测量仪器均可以使用直脚规或带游标的直钢尺,使用前用标准钢尺校准,每米误差不得超过0.2厘米。将直脚规或带游标的直钢尺固定端轻靠在测量的一点,然后移动活动尺靠在另一测量点,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④上肢长指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中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⑤上臂长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桡骨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⑥前臂长手臂自然下垂时桡骨点至桡骨茎突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⑦手长腕关节远端腕横纹中点至中指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⑧下肢长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在体育测量中习惯称为下肢长。因为大转子点不易确定,还可采用这些方法来表示下肢长:身高减坐高;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⑨小腿长大小腿屈曲90度时胫骨点至内踝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⑩小腿长+足高大小腿屈曲90度时胫骨点至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跟腱长小腿腓肠肌内侧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测量跟腱长时注意令受试者两脚自然开立,扶墙提踵小腿肌肉充分收缩,测试者在受试者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画一标志,然后令受试者成自然站立姿势,再在跟点画一标志,测量两点间的垂直距离。

足长跟点至趾尖点间的直线距离。

测量仪器用足长测量器测量。

测量方法令受试者将右足置于足长测量器上,跟点紧贴后档板,测试者立于其外侧,移动前档板,使标尺贴于趾尖点进行读数,测量误差不超过0.2厘米。

(3)宽度测量

测量仪器用弯脚规或直脚规,仪器使用前校正至0点,即当两弯脚规触角相接时刻度尺读数为0。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

测量方法是,位于受试者后侧,其他均立于受试者前方。将弯脚规或直脚规的两脚圆端轻轻靠在相应测量点,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注意躯干部分的宽度测量应在呼气末进行。测量误差均不超过0.2厘米。

①肩宽左右肩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②胸宽通过胸中点胸部两侧肋骨间最向外突出点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③骨盆宽左右髂嵴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④手宽桡侧掌骨点至尺侧掌骨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⑤足宽内外侧跖骨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围度测量

测量仪器是用软带尺,每米误差不超过0.2厘米。

测量方法是按照各围度测量要求,选择测量参照点,然后将带尺水平绕行一周进行读数。测量躯干部围度时,应在呼气末进行。测量误差不超过0.2厘米。

①胸围平静呼吸时,测试者面对受试者,双手将带尺上缘平齐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缘,带尺平贴背部,向两侧经腋窝水平绕至胸前,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通过胸中点处水平绕行一周。

②上臂紧张围屈肘握拳,肱二头肌用力作最大收缩时,带尺沿最隆起部位绕行一周的围长。

③上臂放松围上臂紧张围测量后,手臂自然下垂,肌肉放松时在测量上臂紧张围原部位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

④大腿围臀纹线最低点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

⑤小腿围腓肠肌最粗处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

⑥踝围肱骨内踝上方小腿最细处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

体格指数

(1)重量指数

①体重/身高100。

②瘦体重/身高100。

③体脂重/身高100。

(2)长度指数

①上肢长/身高100。

②指距/身高100。

③坐高/身高100。

④前臂长/上肢长100。

⑤下肢长/身高100。

⑥(小腿长+足高)/下肢长100。

(3)宽度指数

①肩宽/身高100。

②骨盆宽/身高100。

③骨盆宽(髂前上棘宽)/肩宽100。

(4)围度指数

①胸围/身高100。

②上臂紧张围/身高100。

③上臂放松围/身高100。

④大腿围/身高100。

⑤小腿围/身高100。

⑥踝围/跟腱长100。

体格评价

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行评价。用形态指数进行体格评价时,首先计算出形态指数,然后采用离差法、百分位法对形态指数划分等级,制订出体格评价标准。在制订评价标准时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等特点,对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应按类别和年龄分别制订评价标准。因存在种族差异,国外的一些评价标准,不宜直接引用对中国人进行评价。不同的形态指数应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不是所有的指数对任何性别和年龄的被评价者都是越高越优秀,因此,在评价时应作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QVfYragqQP41CdS4zZe8S86e6PXIbbEZRtJEd3RQAdn/hW/KkMIfUu1IwXgPlE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