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领导干部脱稿讲话15堂必修课(第2版)
金波

第1课 突破脱稿关,领导干部的本色语言更动人

多年来,领导干部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已经养成了“照本宣科”的习惯。照着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宣读,虽然不用费脑子,不怕出错误,却充斥着官话、大话和长话,不仅让听者感到厌烦,也让讲话者感到身心疲惫。念稿式讲话,关乎党风、文风和会风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早就批评一些党政机关文件、领导干部讲话和理论文章的文风是“长、空、假”,称“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也大力提倡脱稿讲话、讲短话、讲实在话,并身体力行。可以预见,脱稿讲话的新风尚,一定会在党政机关形成,这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和考验。

第一节

领导干部脱稿讲话的形式和方法

提倡脱稿讲话,并不是反对写稿子、念稿子。相反,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和防止讲话跑题,应该提倡领导干部讲话前,在认真思考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的前提下,事先准备一个发言提纲,甚至写成一篇完整的讲话稿。领导干部脱稿讲话,改变会风、话风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和锻炼自己的党性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解放一点思想,改变一些传统观念。再者,脱稿讲话需要领导对全盘工作烂熟于胸,讲到哪里都可以信手拈来。

一、脱稿讲话,三种形式可选择

脱稿讲话,就是不念讲话稿,按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主题讲话。或借基本题纲发挥;或凭基本记忆把书面内容用口头语言表述出来;或即席发言,根据基本会议的性质,想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要求做到不跑题,表达准确、精彩,对听众有吸引力。

脱稿讲话,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一)提纲式讲话

所谓提纲式讲话,就是领导干部在讲话前,拟写一份讲话稿的提纲,把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详细地列出来,然后在讲台上借助它讲话。总体来说,提纲式讲话没有撰写讲话稿那么麻烦,不必一字一句地写出来。它的特点是能够很好地避免照本宣科式讲话和背诵式讲话的不足,可以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讲话,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同时,它还具有一些优势,那就是事先对讲话的内容有充分的准备,有一定的时间组织材料,能够考虑讲话要点和论证方法。它只需要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讲话的主要观点、论据、结构层次等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作为讲话时的提示,靠它来开启思路。

(二)背诵式讲话

所谓背诵式讲话,即讲话者事先写好讲话稿,经过反复背诵,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讲话。这种讲话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培养讲话者的讲话能力,新上任的领导干部一般会运用这种方式。它的缺点是限制了讲话者的灵活性,不便于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很难继续下去,甚至可能会当场出丑。据说,有一位新上任的党委书记,曾有一次因背不出讲话稿而面红耳赤,栽倒在讲台上。

因此,运用这种讲话方式,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切忌表演的痕迹。

(三)即兴式讲话

所谓即兴式讲话,是指领导干部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而靠临场发挥所发表的讲话。它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且效果最佳的讲话方式。讲话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运用,迅速转换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生动、直观以及形象的感染力,是其他讲话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这种讲话方式需要领导干部具有德、才、学、识、胆等方面很高的修养,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大量的语言和知识储备。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使用这种讲话方式,不仅不会取得理想的讲话效果,而且往往会出现信口开河、漫无边际、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现象,这样反而影响了讲话的效果。

以上三种讲话形式,选择哪一种方式最合适呢?可以依据自己所处的场合、时机以及所面对的听众来选择,以便发挥最佳水平和更好的效果。如果你选择背诵式讲话,那么一定是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或者在重大的节日,你作为领导上台讲话;如果你选择提纲式讲话,那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讲话水平,并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你选择即兴式讲话,那么你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思维能力、掌握了大量的材料等条件,才能发挥最高水平。但是无论选择哪种讲话方式,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二、脱稿讲话水平高,全靠一副好大脑

脱稿讲话,是领导干部的一门很重要的修炼课。许多口才良好的领导人,在脱稿讲话时难免出现忘词的情况。试想,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语塞,该是一件多么难堪的事情。出现讲不下去的情况,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一时紧张,也可能是没有掌握脱稿讲话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脱离发言稿,进行一次精彩的背诵式讲话呢?当然是看你的记忆力如何了。在必要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讲话稿记住,无疑会提高领导讲话的能力。你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记忆讲话稿:

(一)图像记忆

依据画图记忆,是记忆讲话稿的一种比较简捷的方法,适宜领导干部借鉴使用。所谓图画,就是指具体而形象化的作品。图画最便于记忆,尤其是对于自己画的图。你可以把每次讲话稿的内容用图画出来,并把讲话稿的提纲、每一部分都用图画很好地联系起来,画好后,标上先后顺序,仔细看看,并牢牢记住所标记的顺序。当你站在台上讲话的时候,这些图画就会有条不紊、十分清晰地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若你把这些图画转化为讲话稿,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二)连锁记忆

所谓连锁记忆,就是把你需要记住的各个事件,用联想的方法连接起来;联想越古怪,记忆就越清楚。这种方法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环环相扣,可以连接5个、10个,甚至100个、200个资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运用到连锁记忆。例如,坐地铁时,你可以非常轻松地用图像来联想站名。从第一站联想到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你发现坐在那里就可以轻松地联想出整条线路。记讲话稿也一样,你可以由第一个内容,联想到第二、第三个内容。一般来说,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潮点,是记忆的最佳时期:一是早晨起床后;二是上午8~10点;三是傍晚6~8点;四是在临睡前一两个小时。

(三)意义记忆

所谓意义记忆,就是通过讲话表达的意义而记住它的内容。心理学家认为:思想和言语的表达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思想是言语表达的基础,而言语表达其实就是思想的外化形式。一篇讲话稿,总是有着明确的思想内容和较为鲜明的主题。因此,记忆讲话稿,就需要从讲话稿的意义入手。只要你把握住了主题和中心思想,并且找出了各部分“意义的要点”,提纲挈领,再添枝加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把全篇的讲话稿内容轻易地装入大脑。等到讲话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这些意义,就可以脱口而出鲜明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四)间歇记忆

所谓间歇记忆,就是在记讲话稿时,不要一口气背诵完毕,而是要间歇停顿。如果一个人不停地重复记忆,直至最终完成记诵,而另一个人在记忆的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间歇停顿,那么前者通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在重复记忆的间歇期,我们的潜意识思维非常活跃,它能使我们的联想更加可靠。因此,在记忆的过程中,你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特性,采取间歇记忆的方法,使思维不会感到倦怠。

据说,有人能说出27种地道的语言,他的方法就是:每次学习和练习一种语言时都不会超过15分钟,因为超过了15分钟,大脑就会对此失去新鲜感。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直到讲话的前夜才做准备就是不恰当的了,这么做比起分阶段准备效率要低得多。为了预防讲话内容被遗忘,在你准备发言前,一定要对讲话的内容再次浏览复习,这样才有助于恢复你的记忆。

(五)联想记忆

联想,是对记忆本身的解释。人的大脑就是一台联想机器,在生命中每消失的一分钟里都会伴随着某样东西或某个关键点,如果你想回忆起某段话语,或者某个看过的东西,只要先想起与它一同出现的、深深地刻在你脑中的事件就行了。例如,如果回忆你的出生日期,那么你的记忆中就会立即出现某些画面:上个生日的愉快气氛,或者在生日蛋糕旁边插的一把刀子,这种提示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得到完整良好的记忆。联想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始终起着作用,只要这种思维不是因为没有思考的对象而中断,无论我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念头,联想都会让我们立即捕捉到相应的事物,就像它们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一样。而且,你思考的事物与你回忆起来的事物几乎是一致的。

良好的记忆,它的奥妙就在于对要识记的事实形成多样且丰富的联想。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尽可能地对识记事实加以思考之外,还要使事实变得有序起来。例如,两个具有相同经历的人,如果其中一个经常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思考,并把它们形成一个有序的体系,那么,这个人通常就具备了相对而言更好的记忆能力。

(六)结构记忆

讲话稿虽然从语言体裁上看是具有叙述格调和文学色彩的,但是仅仅从讲话稿的提纲上看,它则属于论文范畴。作为一篇议论文,通常离不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板块。你可以按照这样的三个部分来记忆,先记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再记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的,最后记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的。只要你在大脑里重新建构这三个框架,你就牢牢地把握了讲话稿的章法结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你记忆整篇讲话稿。

(七)情感记忆

情感记忆,就像是演员背台词一样,在记忆讲话稿的时候,让自己进入角色。心理学家认为,情感主要是和大脑两半球的活动联系着的。在讲话稿中,有一些内容是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的,它往往体现了讲话者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你在记忆讲话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句子,使自身的语气、音量、语速和态度都不同于一般,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八)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就是不含太多技巧性的记忆。这在有的讲话稿中是需要的,同时,它也是最常用的记忆方法。例如,讲话稿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等都需要靠机械记忆。但是机械记忆并不只是死记硬背,它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例如,你可以用对照法来记忆历史事件;你还可以运用谐声、会意等方法,缩小记忆对象的信息量,来达到巧妙记忆的目的。

(九)分割记忆

当你要记忆很长的讲话稿时,就需要把稿件中的观点和事实分割再组织起来,就是确定其含义并加以分析。例如,这个事实为什么如此?这个事实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事实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个事实发生在什么地方?举例来说,当你遇到陌生人时,你会先观察他的外貌,如他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以及其他长相特征,以及他穿衣的风格与谈话的语调等,这会帮你获得一个清晰、生动的总体印象,并使之与其姓名联系起来,在下次见面时,他的姓名将与这些印象一起涌入你的脑海中。

所以,为了确保自己能够记住一些较长的段落,就应该把讲话稿转化为若干个小的、与主题相联系的部分。你只需要记住这些要点,并且记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有可能顺利地复述出整篇讲话稿的内容。

第二节

讲话大纲、讲话稿的准备和预讲

脱稿讲话,并不是不需要讲话稿的即席发言。在正式会议的场合,在事关重大的会议上,领导干部的讲话都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每一次讲话,都关系着会议的成功与否。所以,领导干部要做到脱稿演讲,尤其需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对讲话稿的提纲和全部内容要有所了解,并铭记于心,以便在会议上发挥良好,做到不跑题、不冷场。

一、领导干部脱稿讲话前,准备工作很重要

领导干部如果确定要当众发表脱稿讲话,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讲话内容、材料收集、听众要求、会议主题、时间控制等方面着手,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脱稿讲话一举成功,不留遗憾。

(一)目的要明确

开一次会,要有一次会的主题和成效。每一次讲话都有它的目的,这个目的一般有:通报情况、说明情况、说服他人、布置工作。做脱稿讲话前,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弄清是哪一类讲话后,才可能做下一步的准备。

(二)听众要了解

听众,就是你要讲话的对象。既要了解会议的主题和目的,也要了解听众的基本情况,包括听众的类型、听众的态度、听众的期望,还要了解他们的职业、职位等,同时也要知道他们是主动来听还是被动来听的。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有益于讲话的措词和内容安排。

(三)材料要整理

讲话的主题确立了,听众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接下来就是收集整理会议材料作为讲话素材。收集的材料,要围绕着会议的主题和听众要求,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拜访朋友或做做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网络资源更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总之,收集的资料越丰富越好。

(四)论点要概括

为了便于听众的理解,在表达观点时必须用尽可能短的句式概括出来。包括讲话的题目以及讲话中的一些分论点,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能用四个字的词不用一句话表达;能用两个字的词不用四个字的词,用一个字概括自己的观点最精妙。

(五)提纲要列出

准备一次脱稿讲话时,须先整理一个提纲。与写文章列提纲不同的是,脱稿讲话的提纲越精炼越好。把你要表达的意思,分层次精练成几句话或几个词,然后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或最令人信服的先后顺序组织排列。精练的讲话提纲,能帮助讲话者记忆讲话的内容,防止丢三落四。

(六)论据要添加

把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讲话目的进行精选,用典故、实例、数据以及专有名词等支撑你的观点,使你的讲话有血有肉,有专业内涵,有吸引力和号召力。你可以用5%的时间来思考讲话的目的和主题,用10%的时间来列提纲,再用25%的时间进行练习。剩下的时间用论据来填充观点。

(七)开场要设计

在领导干部的讲话中,如果有人站起来说:“大家好,我是市委书记王洪,今天我代表市委谈点看法……”这种开场白显然有些枯燥乏味。开场白要求具备冲击力和吸引力,一开口便能引起台下听众的注意。方法有多种多样,既可以先讲个幽默故事,也可以就地取材说几句笑话。总之,开场白需要有创意。

(八)时间要控制

计划或规定用多长时间读完,到时间就应该结束。如何计算自己的讲话时间呢?正常语速讲话,每分钟200字左右。按此算法,2分钟可讲400字的内容,3分钟能讲完600字的内容,以此类推,结合自身的情况,可根据你说话的速度酌情增减。

二、领导干部脱稿讲话,大纲构架少不了

领导干部当众讲话的大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观点,二是分论点,三是论据。在比较长的讲话中,第一层的分论点通常需要额外解释,这样论述才能顺利进行。

(一)当众讲话大纲的构成形式

如果讲话中有多个论点,以此类推。但每个主要观点下面,只能有两层,即分论点和论据,最好不要层次太多。针对讲话主题如果收集了很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可以选择使用那些分论点和材料。讲话的长度并不是由主要论点的多少决定的,而是由对分论点的开发程度决定的。

一个复杂的主要观点会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又会有一个或者更多的材料来论述。并且,分论点以及材料的论述会运用到定义、举例、数据、个人经历、故事以及其他手法。

(二)确定讲话大纲的主要观点

一旦确定了讲话的主题,就可以将主要观点形成大纲,这些主要观点将成为讲话的正文。在大纲中,主要观点是用完整的句子表述的,并且在主题陈述中确定具体化的主要观点。将主要观点、分论点以及论据写成完整的句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完整的语句才能充分表达主要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讲话的主要目的。一旦找出了每个主要观点,就需要确定主要观点的表达模式。常用的表达模式有三种:时间顺序、话题顺序或者逻辑推理顺序。

1.按时间顺序确定主要观点

按时间顺序表达主要观点是领导讲话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模式,就是将主要观点以时间先后或者过程步骤先后为序进行组织。所以,时间顺序适合于讲解如何做某事、如何制作某物、某事如何运作或者某事如何发生。

一位农业局负责人,在一次关于农业新产品开发的讲话中,主题围绕着“农业新产品开发规划”进行,主要观点就是以时间顺序排列的:

一是可行性论证。

二是新产品研究。

三是新产品试种。

四是新产品管理。

五是新产品检测。

以这种时间顺序表达讲话内容,是在告诉听众,这个项目的时间性是非常重要的。

2.按话题顺序确定主要观点

就是按话题的顺序,通过一个主题的类别或者分支来组织讲话的主要观点。这是在构建主要观点时常用的一种顺序,因为几乎任何一种内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细分或者分类。

话题顺序可以从一般到个别,也可以从最不重要到最重要。在下面的这个案例里,领导选择了他认为最适合下属也最有利于达到讲话目的的顺序——将最重要的观点放在最后。

一位主管企业的领导干部,在一次关于“重视企业解决改造资金计划”的讲话中,就是按话题顺序来进行的:

一是企业职工共同集资;

二是企业产品代理商垫资;

三是生产材料供应商延迟结算。

以话题顺序讲话,既可以表明每项内容的重要程度是呈并列关系的,也可以使每项工作随着讲话时间呈现递进与深入的关系。

3.按逻辑推理顺序确定主要观点

这是按照逻辑推理顺序把对目标的具有说服性的主要观点组织起来。它强调的是为什么大家应该相信某事或者如何去做某事。逻辑推理顺序最适合领导干部用于说服他人的讲话。

一位县委书记,以“发动本县企业向抗洪灾区捐款”为题,作了一次动员讲话,主要观点是:

一是一次捐款可以赞助多种慈善项目。

二是捐款者可以具体指定自己想要支持的慈善项目。

三是捐款的高比例会直接流向你所选择的慈善项目。

以这种逻辑推理顺序展开主要观点,可以使你的讲话调动听众的思考力,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兴趣。

以上三种是当众讲话最常用的顺序。领导干部在训练自己的当众讲话技巧时,可能会发现需要调整某种顺序,甚至创造一种新的顺序,以便更好、更自如地阐释自己的主题,能够让下属在心里接受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构思讲话的正文,首先要将具体目标转换为能够表明主要观点的主题陈述。然后,用完整的句子陈述主要观点。这些句子要清楚明白,言简意赅。最后,根据你所用的材料,将主要观点以最佳顺序进行组织,使之适合下属的需求。做完这一步,你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大纲轮廓,形成了一个具备主题、主要观点的大纲。

(三)确定讲话大纲的分论点

正如领导干部当众讲话要确定主要观点一样,同时也要确定那些分论点。

用于整句子表述的分论点也要写入大纲。一个主要观点可以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分论点,数量的多少要取决于主要观点的复杂程度。当列出了所有证明主要观点所需要的信息后,就要找出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这期间,可以将彼此之间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信息用线连接起来,划去那些无关的或者不合适的信息,重新用语言组织相近的信息。

三、拟定讲话提纲,然后形成讲话稿

在确定了讲话的主题和论点、分论点后,就要构思讲话的思路,收集筛选相关的材料,然后拟定讲话提纲或讲话稿。好的讲话提纲或讲话稿是确保讲话成功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打牢,准备充分,讲话时才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一)确定讲话大纲的相关材料

领导干部当众讲话之前,如果想拥有一个好的大纲,就要把支持论点的论据和相关材料写得详细、具体,包括个人经验、事例、说明、典故、统计数字、列表、引用的名言以及其他形式的材料,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下属感兴趣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列入其中。

当然,这些材料当中,包括论述主要观点和分论点的材料。事实上,讲话开始时完全可以按照大纲复述一遍主要观点和分论点,大概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无论领导讲话是3~5分钟、5~7分钟还是10分钟以上,其长度并不影响你对于主要观点和分论点的陈述。更长的讲话只需增加那些支持主要观点和分论点的材料,用其来论述这些论点。需要注意的是,领导干部当众讲话时,信息越充分,材料越翔实,讲话就越有说服力。

(二)讲话提纲和讲话稿的拟定

讲话提纲及讲话稿是准备讲话的一个重要环节。拟定提纲及讲话稿的过程,是一个进一步思考谋篇的过程。通过撰写提纲或讲话稿可以认真研究和推敲讲话主题是否正确,思路是否合适,材料是否妥帖,层次结构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通过撰写讲话提纲或讲话稿还可以加深对讲话内容的记忆,进一步熟悉讲话的内在结构、篇章布局以及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

有些会议,由于没有时间或没有必要形成讲话稿,只作口头讲话,或即兴讲话。这种情况也要认真做好准备,列出讲话提纲。有了讲话提纲,就把讲话的基本内容视觉化了,那么什么地方不太合适,什么地方思路不甚恰当,乃至整个讲话的逻辑关系、层次条理如何,都可以一清二楚地呈现在眼前。这样就可以使讲话条理清楚,中心明确,也便于听众掌握要点。

1.亲自写和秘书代笔

一些领导干部在讲话前都精心准备,亲自起草提纲或讲话稿。亲自动手写讲话提纲和讲话稿,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光荣传统的。毛泽东同志提倡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文章、写讲话稿,不要事事找人代替。他的一些著名讲话、重要文章都是亲自撰写提纲及讲话稿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著名的演讲,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把全部问题归结为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即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具体讲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如何去服务”“文艺界统一战线”“文艺批评”和作风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正式发表讲话前,毛泽东同志的桌子上总是放着一份准备好的提纲。这份提纲是他本人根据调研的情况,在同中央其他负责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商量后,亲自拟定的。邓小平同志从不让别人替他写稿,总是他想好后讲出来,别人记下来整理后,他再看、再改,三卷“邓选”就是这样出来的,既简短精练,又含义深远。

领导干部只有亲自写提纲和讲话稿,才能记得牢,才能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如果习惯于“秘书代劳”、依赖于“秘书代笔”,就会使领导干部的思维变得懒惰,从而不利于下面工作的执行。秘书代笔固然减轻了领导干部的许多负担,但秘书所处的位置、所站的角度、所想的问题,同领导干部是有很大不同的。正如一位长期从事材料起草工作的同志在听了一位领导自己撰写的讲话稿时所感慨的:“看来讲话稿还是领导自己写管用。像今天的领导讲话,我就是再揣摩也写不出来。哪些问题该着重强调,哪些事情该提醒注意,哪些工作该及早部署,我哪能想得这样周全啊!”

2.简略提纲和详细提纲

讲话提纲分简略和详细两种。简略提纲,写得比较概括,列出大的纲目,写出每个问题的要点即可。简略提纲语言简练,内容扼要,主题、材料、结构、段落都很概括,看上去一目了然,省时省事。这种提纲多用于非正式讲话或即席讲话,提纲多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或纸条上,起提示作用。

详细的讲话提纲则写得比较具体细致,要求列出详细的纲目,甚至把每个细目都写清楚,看上去就是一次讲话的缩影。特别对重要的事例、必要的数据和精彩的词句要分别写在每个纲目之内。这种提纲编写费时费力,但使用时方便,通过编写还可以加深对讲话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详细提纲多是经过充分准备后写出来的。

3.标题写法和句子写法

讲话提纲的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标题写法,另一种是句子写法。

标题写法是以简要的语言,以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不足之处是自己明白,别人看不懂,隔一段时间后自己也会记忆模糊。句子写法是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的形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写法的特点是具体明确,无论隔多长时间都不会忘记。

两种写法各有长短。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更好,或是两种方法混合使用,这要根据讲话的具体要求、内容、篇幅及讲话人的习惯而定。

4.提纲的结构

由于讲话的体裁不同,提纲的具体结构形式有所区别,但也有共同的结构要求:

一是拟定题目。

二是确定总的论点和主题。

三是列出分论点或几个部分。

四是在分论点或部分中,再分出几个从属论点或几个层次。

五是在每一个从属论点或层次中,列出具体材料的要点。

经过上述努力,一篇讲话的提纲就摆在了你的眼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任意发挥。对一些重要的讲话,在撰写出提纲的基础上,如果时间、条件允许的话,应尽可能地形成讲话稿,进一步推敲完善,有助于提高讲话的质量,保证讲话的成功。

四、预讲得好,不用讲话稿效果更好

照着事先准备的讲话稿念,不用动脑,不用费多大力,而且表述也比较准确。然而,却难以做到生动、活泼,表现不出领导的讲话风采,也不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作出灵活积极的调整。倘若照着讲话稿背,而不用讲话稿,凭借自己的记忆,像背书那样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听起来很不自然,而且也有忘词乱套的风险。如果能够做到既不需要背诵,也不需用讲话稿,而能够条理清晰、流畅地讲话,肯定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用讲话稿,又不用硬背讲话稿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讲话稿的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

一般来说,讲话稿多为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写得再精彩,与口头语言也不同。书面语言太干巴,缺少讲话时所需要的节奏和活力。这样的语言,讲起来不自然,记忆起来更困难。如果讲话时想不用讲话稿,又不至于出现难堪的局面,只有花时间把讲话稿变成自己的语言加以理解和记忆。记住自己的东西比记住别人给你准备的东西要容易得多。

书面语言文雅、精致,体现了高远的大家风范;口头语言活泼灵动,避免了枯燥的教条,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两类语言,又有着各自的不足:前者容易拘谨,难免失于刻板;后者易流于俚俗,缺乏严肃。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的演说》中,在论及鲁迅先生的斗争精神时说:“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撑的大树,而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用鲜明形象的语言、贴切的比喻赞扬鲁迅先生坚韧不拔、毫不动摇的斗争精神,令听众敬佩不已。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演讲辞中,毛泽东同志把那种没有科学态度,只知背诵马、恩、列、斯著作中若干词句的人比拟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借用这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对联,把那些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得淋漓尽致。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同志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比作“瘪三”,说他们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把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只罗列概念的文章比作“开中药铺”等。在这篇讲话稿中,毛泽东同志还用形象的比喻,鲜明透彻地阐述了许多问题。例如,讲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时,用了两句俗语来说明: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在讲到写文章和作演讲要看读者和听众对象时,又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这些通俗形象的比喻,把深奥而又复杂的道理讲得生动感人,浅显易懂。

同样善于演讲的林肯,在任美国总统期间,许多重要讲话都不用讲话稿。

他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是如何准备讲话稿的呢?通常是由写作班子写出初稿,在初稿的基础上他再修改完善,变成自己的语言牢记在心。有人把林肯的首次就职演说同他的写作班子为他拟的草稿作了一番比较,发现林肯把草稿中那些浮夸的言词全部删去:用草稿提供的材料创造了那篇讲话中一些最令人难忘的语句。这是讲话者与撰稿人之间理想的关系,灵感的启发是相互的,但是归根结底,讲的话必须是讲话者的,而且只是他一个人的,那才能有效果。

(二)熟记预先拟定的提纲

讲话稿提纲,是整个讲话的思路和框架,讲话时只有按照这个提纲,围绕讲话的主题充分发挥,讲话思路才不会被打断或阻隔。讲话前要根据讲话的内容和所要讲的意思,列出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并熟记于心,然后在每个纲目下再列一些关键词、关键句子以及重要的事例。千万记住你所要表述的意思,只要你把要讲的意思全部装进脑子里,并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所要讲的内容连接起来,这样你就基本上记住了讲话的内容,到时候再临场发挥,就不会陷入语塞、忘词的困境。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谈到自己讲话不用讲话稿时说:“最后一个提纲列好之后,把初稿写出来,或者口授下来。在删改打好的讲话稿时,不要加工得太细,因为那样做往往会把口头语言的生气和节奏弄没了。你若打算不照稿子讲,那就把提纲读上几遍,把关键的句子写下来。如果不把提纲记得很熟,那就有可能失去思绪的连贯性,从而也就会失去听众。”尼克松的做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三)正式讲话前,反复预讲

在讲话之前,要依据拟定好的提纲或讲话稿,反复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训练时,可以在练习的每一次都变换措辞,这样能够更加牢固地记住演讲稿中的一系列观点。当你经过多次练习并对自己的练习感到满意时,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向讲台了。这时候,讲话稿的内容会有条不紊地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你再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在进行反复预讲的过程中,你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尽量让预讲接近正式讲话

你的预讲越接近正式讲话的状态,排练的效果就越好。那么,怎样让预讲接近正式讲话呢?有以下三点:

(1)在预讲时,要站着大声讲

坐在写字台前反复地朗读记录的卡片,这其实与真实的预讲是相差甚远的。

因为这种做法只能算在做某种准备,而不是在进行熟悉真实过程的预讲。预讲时需要站着,大声地讲,这样可以增加现场感,使你的预讲有种正式感、庄重感。

(2)在一个与正式讲话大致相同的场所,进行预讲如果你能进入正式讲话时所用的场所,那么你可以在那里至少演习一两次。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在进行正式讲话时,你就很容易因某种熟悉感和亲近感而较快地找到感觉,从而进入状态,而你的讲话就有了一半成功的把握。

(3)尽可能地在有听众的场合预讲

可以让你的亲人、朋友、秘书听你的预讲,听听他们的批评和反应。他们是否听明白了你的讲话?你把他们说服了吗?他们认为你的表情和声音是否适当?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习惯使他们感到厌烦?你的服饰看上去能给观众以某种美感吗?

2.确定好最后一次演练的时间

对于预讲来说,最后一次预讲越晚越好,如果你上午九点钟发表讲话,早上六点钟就起来演练,这样在讲台上你对讲话稿就会像对一位朋友一样熟悉。

在讲台上,前一天没有演练过的讲话稿会变得十分陌生,而在发言前刚准备好的讲话稿会使你的思路更加顺畅。

第三节

即兴讲话,怎样做到信手拈来

即兴讲话又称即席讲话、即时发言、即事发言,都属于同一类型,是指在一定场合,没有充分准备、没有现成的讲话稿的情况下,由他人提议或自认为有必要而当众临场发表的讲话。即兴讲话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工作。例如,出席座谈会、讨论会、协调会、工作会,参加一些礼仪活动,外出参观学习,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接待群众来访等诸多场合,经常需要即兴讲话。即兴讲话的机会要比有准备的正式讲话多。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干部,就必须成为一名即兴讲话的能手。即兴讲话作为领导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讲话形式,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它也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律,只要认真学习,即兴讲话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

一、即兴发言,需要打腹稿

即兴讲话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会议主持人邀请或群众推荐,领导不好推辞而讲话;一种是领导受临场情景所感染,情绪激昂,有感而发;还有一种是出现非常情况,作为领导不得不站出来讲话。不管哪种情况,都决定了即兴讲话具有突然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但是,时间再短,也要做腹稿准备。也就是说,要围绕讲话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打一个腹稿。如果讲起话来方寸不乱,从容发挥,没有明显的语病,即兴讲话就算成功了。打好腹稿,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浓缩讲话内容

对于训练有素和有经验的领导者来说,在讲话前的短暂时间内,就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讲话的中心内容,以及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对于经验不足的领导者来说,讲话前可将内容高度浓缩,进行要点提示,以免遗漏。例如,在本单位体育比赛发奖会上作即兴讲话,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教练员、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二是要说明举办这项活动的意义;三是号召向运动员学习;四是希望今后继续举办。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用“祝贺”“感谢”“意义”“学习”“希望”等词来对讲话内容进行概括,作为讲话的主干,届时进行发挥。

(二)提炼好观点

如果话题是圆,观点就是圆心。观点要正确、鲜明、集中。与话题无关的观点,会使讲话跑题;与话题相悖的观点,会使讲话自相矛盾。观点是即兴讲话的核心,应贯穿于讲话的始终,在讲话中起着纲领性作用。观点要相对集中,与话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不讲;观点有多个,但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抓出主要观点讲深讲透。

(三)组织好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是一篇讲话的基础。一个句群有一个明确的意思,称为“意核”,它可以使几句话联结成句群。如果我们准备几个“意核”,发挥成句群,即兴讲话的腹稿也就出来了。即兴讲话前可先想好几个“意核”。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一个民营企业改革工作会,并请你讲话,你就可以稍加思索,列出一组下面的“意核”。

一是这次会议很重要。

二是这次会议有几个特点。

三是需要突出抓好几个方面:下大力气抓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民营管理力度;开拓海外市场;抓好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

四是会后要抓好落实工作。

有了这个明晰的思路,你就可以从容不迫地边想边说。有的讲话可分成几大段,每段又分几条,每条定几个“意核”。围绕这些“意核”展开、补充、联想、举例。这样可以使即兴讲话有条不紊。

(四)腹稿结构有哪些模式

以下是美国公共演讲问题专家理查德推荐的一个精选腹稿结构模式。他认为,在即兴讲话中应分为四个步骤:

1.喂,喂

两个“喂”的意思是,必须首先激起听众对你演讲内容的浓厚兴趣。他主张开口直接用生动典型的事例画龙点睛,道出主题。

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

这部分应向听众讲明为什么要听你的演讲,演讲的内容要使听众感到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产生紧迫感。这样易于吸引听众。

3.接着举例

如果想把论点形象、简洁地印入听众的脑海中就必须举例。生动的事实列举,不但能深化记忆,激发兴趣,而且也能开拓主题。

4.应该怎么办

这是最后一步。在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大半天是想让大家做些什么,最好讲得具体一点。

二、即兴讲话,快速做好内容准备

领导干部发表即兴讲话,就是时间再仓促,也要预留一定的构思时间。脑子再灵活的人,反应再快的人,进行即兴讲话也是需要构思腹稿的。即使是“命题竞赛式讲话”,通常至少要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分钟来迅速地构思腹稿。即使是想一句讲一句,也是在构思了基本框架、思路和要点的基础上随想随说的。想一句讲一句,“想”是指语言,而不是思路。

敏捷而清晰的构思,是成功的即兴讲话的基础,也是必要的关键步骤。而即兴讲话的构思与一般文稿的构思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为突出的是构思时间非常短,来不及也不可能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因此,即兴讲话的构思,比一般文稿构思的难度要大得多,也快得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就有方法。即兴讲话的构思同样如此。

那么,即兴讲话的方法,特别是构思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一)快速调动环境因素,引出话题

领导干部发表即兴讲话时,环境因素与场景、主题紧密关联,要注意把现场发生的能迅速沟通下属心灵的人、事、景物、语言充分地加以利用。所谓的调动环境因素,就是指借助这些人、事、景物、语言来开头,从而引出话题,并达到与下属沟通心灵的目的。

调动环境因素,引出话题的方法有三点:一是根据具体的场景、主题确定话题;二是选择下属所熟悉、易理解的事物借题发挥,以激发下属的共鸣,引出话题;三是选择与讲话主题有关、能充分表达此时此地特定思想感情的事物为媒介,做到客观媒介与讲话主题和谐一致,从而引出话题。

借环境因素快速地引出话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据题发言,即看场景的主题、会议议题、邀请人的意向等,以此来据题发言,不说外行话,不说题外话;二是根据听众的情况发言,即看听众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地引出话题。如听众都是些学问渊博的儒雅之士,就不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引出话题;三是根据现场需要发言,即了解自己讲话之前有谁讲过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讲或讲得不充分、不完善,需要拾遗补缺、补充发挥的。

领导即兴讲话时,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弄清楚需要自己讲什么,自己可以讲什么。不要信口开河、不着边际;四是要根据自己所处的身份、地位发言。例如,有上司在场,讲话时就要掌握好分寸,切忌张扬、高调。

(二)快速调动材料和经验

领导干部即兴讲话,在构思讲些什么内容时,要详细分析自己所拥有的材料,这时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快速地调动大脑里贮存的信息,展开联想便是最得利的方法。可以由当场发生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件或几件与之相关的事物,发生连锁反应,源源不断地再现储存的信息,提供所需的材料。实际上,处在特殊环境下的一个正常人,都能迅速地展开联想。因为在即兴讲话的构思还未成型之前,一般来讲,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短暂的内部语言的运动过程。在这个内部语言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具体情境的各种相关信息的刺激,会迅速地展开一连串的联想,只是因为储存信息的多少和优劣使信息提供的速度和质量而有所差异。

1.运用联想功能

讲话之前,通过展开联想、反复记忆的方式提供讲话所需的材料,无论如何也比临时编辑、现场组织要快得多。并且,任何联想都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思维运动,由于即兴讲话的联想是在讲话主题和氛围中进行的,是借助即兴情感的推动,把现场场景、氛围、主题等提供的信息跟自己记忆中的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富有感情色彩的生动事例、幽默故事、风趣话语、格言警句、诗词歌赋等材料自然能与讲话主题结合起来,因此,这种联想的表象,不再是曾经感知过的旧存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经过加工、组合和改造了的新的信息表象。这种新的信息表象,就可成为此时即兴讲话的信息源或材料本身。

例如,一位负责复转干工作的领导干部,在一次退伍老战士的欢送大会上,是这样开头的:“三年前,你们的胸前戴着鲜艳的红花,耳边响着欢庆的锣鼓,走进了警营,走进了我们这个光荣的集体;今天,当你们的胸前再一次戴上红花,耳边再一次响起锣鼓时,却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复退工作是一年一度的,每次欢送大会上,退伍老战士都会戴着大红花,就座于会场前排,留队的战友们则敲锣打鼓,营造欢送的气氛。

这是通过经验就可以想象的场面。这位领导干部在讲话方案的构思中捕捉到了这一点,他的讲话显然利用了现场存在的红花和锣鼓这两个因素,因为来自于现场,所以听来让人觉得亲切;因为联想和对比合理、自然,所以容易激起听众内心的感怀,这就为讲话者向主题过渡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再如,一位领导干部通过这样一段讲话,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了自己的话题之中:“我刚才发现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仔细一看,又不是。但我想这没有关系,我们在此已经相识,今后不就可以成为朋友了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作为大家的一个朋友的一点儿个人想法。”显然,这位领导干部是不是真的觉得“一位同志非常面熟”,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种铺垫,他很自然地引入了“朋友”这个概念,营造了友好的气氛。

2.将材料快速组合

材料的快速组合是体现即兴讲话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要求讲话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好“说什么”和“怎样说”两个问题。即兴讲话中材料的组合有并列式、正反式、递进式几种形式。它们有时可以互相结合、互相套用,具体如下:

(1)并列式组合

首先将主要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分论点。例如,一位在妇联工作的女干部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即兴讲话中,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二是女人本应有自己的“一半”;三是女人应该争得自己的“一半”。这三个分论点各自独立又互相连贯,共同阐明同一观点:世界也有我们女人的一半。这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可使讲话条理井然,而且具有较强的气势。

(2)正反式组合

围绕话题要求,一方面从正面说明,另一方面从反面说明。例如,一位负责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在题为《向自强不息的人致敬》的讲话中,先列举一些反面事例,进行分析、批评,然后以一名青年自学成才的正面事例称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反对比,说理透彻,引人深思。

(3)递进式组合

围绕所要说明或论述的主要观点,先说明“为什么”,继而谈“怎么样”。例如,一位负责人在一次以“成功创业”为题的讲话中,以一个屡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的创业者为例,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他为什么能在失败中站起来;二是他靠什么从失败中站起来的。由层层递进的方法组合材料,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给听众以启迪。

3.将信息高效链接

人们在即兴讲话前展开联想时,大脑中所显现的信息材料大多是与话题有关的凌乱的、散碎的,像散落的珍珠一样的材料。例如,一两个表述观点的核心词语、一两句能概括观点的格言警句、一两个小典故等,可以把它们称为构思框架上的“点”。所谓的链接就是把凌乱的、散碎的“点”迅速地加以筛选,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形成讲话腹稿内容的“链”,然后围绕主题,合理布局,快速组合、编辑,最后连贯成文,形成像文章一样的讲话稿。

由于寻找这些“点”时的联想运用了快速思考,所以这些材料必然是零星散乱的、无序的,需要合理地组合。链接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点,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从而理顺成章。

在进行这种高效链接时,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串珠式,即用横缀的方式把各点内容连接起来,使之像“项链”一样完整;二是电梯式,即用直接深入的方式,把各点连缀起来,使之成为步步高、层层深的一体;三是网络式,即把各点内容,有纵有横地连缀起来,使之既有时空顺序,又有逻辑层次,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结构体。第三种方式较为复杂,只有思维能力很强、思维品质特别优异的人,才能纯熟地驾驭此法,使即兴讲话开合得当,具有气贯长虹的效果。

领导者只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就能在短暂的准备以后,从脑海中找到生动的例证和恰当的词汇,为即兴讲话增添个人魅力。

4.现场随时抓材料

即兴讲话无法在事先做充分的准备,完全依靠现场组织。当即抓取材料,有两个来源:一是讲话者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无论哪方面的材料,都要尽量选用论证观点有力的材料。材料作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因此,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反映观点、支持观点、论证观点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与观点相辅相成,具有强烈的说服力。有的领导者在即兴讲话时,对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鉴别、不加选择,不管对观点有用与否,顺嘴就说,使材料与观点大相径庭,废话过多,说服力不强。

毛泽东同志批评党内盛行的骄傲风气,提出了骄傲就要吃亏,就要失败的观点,他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第一次是在1927年上半年,那时北伐军到了武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忘记了国民党将要袭击我们。结果犯了陈独秀路线的错误,使这次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是在1930年,红军利用蒋、冯、阎大战的条件打了一些胜仗,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李立三路线的错误,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损失。第三次是在1931年,红军打破了第三次‘围剿’,接着全国人民在日寇进攻面前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更严重的路线错误,使辛苦聚集起来的革命力量损失了90%左右。第四次是在1938年,抗战起来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和陈独秀路线有某些相似的错误。这一次,又使得受这些同志的错误思想影响最大的那些地方的革命工作,遭到了很大的损失。”

在这段论述中,毛泽东同志列举了党内四次因骄傲引起的大的失败,材料翔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证明了骄傲就要吃亏,就要失败的观点,极具说服力。

即兴讲话也可选取现场的人或事,它比间接材料更具针对性和说服性,说服力更强,听众感觉更有现实感。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把讲话者和听众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收到预期的效果。即兴讲话本身也包含着现场取材的意思。例如,闻一多先生主持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时的即兴讲话,就是就地取材,针对性很强。他看到有一小撮特务,在会场抽烟、说笑,甚至无理取闹的丑恶现象,因此,才在即兴讲话时,拍案而起:“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闻一多先生的讲话极大地震慑了特务们的嚣张气焰。讲话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一篇战斗檄文挥洒而就。

第四节

脱稿讲话,提高能力要训练

李克强同志在主持一次会议时,要求与会的官员脱稿汇报工作,结果有一些官员明显感觉不适,讲得结结巴巴,许多问题都无法谈清。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不说是长期念稿的依赖症造成的。

这种离开讲话稿没法讲话,或没法回答问题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提高脱稿讲话能力,显然是对当今领导干部的迫切要求。

一、如何脱稿讲话,长话短说

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提倡长话短说是非常重要的。王岐山同志说:“说长话容易,说短话不容易。”他还列举了丘吉尔的一段话,“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这个讲话就属于随时可信口聊的水平。”

生活中,也许我们都懂得长话短说的道理,但若想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问起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他说:“两个星期。”又问:“准备一个小时的讲稿呢?”他说:“一个星期。”“如果是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他笑了笑,回答说:“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可见,能否做到长话短说,是很见一个人的说话功底的。

如何使自己的话语尽可能地简洁明了,真正地做到长话短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突出重点和主旨

重点不明确是造成话语罗唆拖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使话语简洁明了,首先要对自己谈话的内容做认真的思考,明确中心,抓住要点。

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曾做过一次演讲。这场演讲的背景是:罪恶滔天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抓获了,愤怒的人民强烈地要求处以绞刑。然而,处死路易十六,会使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联合起来扑向法国,围攻和绞杀这场革命。出于这种担心,是否处死路易十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使革命党人一时难作决定。罗伯斯庇尔虽一时感到骑虎难下,但立刻作出了明智的选择:路易十六必须死!为了说服那些软弱的“理智派”,他发表了一次演讲。他在历数路易十六不可饶恕的罪行,并分析权衡了杀与不杀的各种利弊之后,说道:

国家要生存,路易十六就必须死。在内外都平静无事、我们获得自由和受人尊敬的时候,也许可以考虑宽大的处理办法。但是,在还没有获得自由的今天,在我们作了那么多的牺牲和战斗以后,严刑峻法还只适用于不幸者的今天,在暴君的罪行还成为争论题目的今天——在这样的时刻,不能有慈悲的想法;在这样的时刻,人民要求的是报复!

“人民要求的是报复”,可谓“撞钟”之句。它暗含着这样的意思:法国革命胜利靠的是人民,新生政权的维持和胜利果实的保卫也要靠人民的力量,没有比满足人民的要求和站在人民一边更重要的了。因此,法国人民的仇敌和暴君——路易十六必须死!

所以说,在讲话中,只有明确主旨,抓住重点,才能使我们的话语更加简洁、高效。

(二)思路清晰分明

当众讲话时,如果脑子里一塌糊涂,罗唆拖沓就在所难免了。要想使话语简洁明快,就需要在把问题想清楚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安排好话语的结构层次,若能这样,说话的时候就能放得开,收得住,谈得有序,说得有条理。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查和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

二、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在当众讲话过程中,如果能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无疑会吸引听众。

(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含义,从字义上来看一目了然。细分起来,它们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说话的对象不同

口头语言的对象是听众,说话的针对性比较强,随时都可以了解受话者的反应。它要求说话者要边讲述,边观察,边判断,有时还要听取意见,综合分析,十分敏捷地作出相应的回答。

2.口头语言可以借助声音和表情等手段

口头语言不光用文字表达意思,也可以借助其他手段表达复杂的情感。口头语言富有激动性,容易触发受话人的情感。说话人不仅可以用声调和节奏强调最有意义的词,而且可以借助表情、手势、姿态或动作表情达意。口头语言借助这些辅助手段所构成的生动形象的情景和它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书面语言无法达到的。

3.口头语言的短促和不可修改

口头语言从构思、选词到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促。它一旦转化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转瞬即逝,不能修改。这一特点决定了说话者必须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要善于调动全部的语言资源,马上找到恰当的词,立刻脱口而出。书面语言就不同了,写文章的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口头语言需要眼睛和耳朵同时接受外来信息,有利于活跃思维。书面语言则只诉诸于视觉。

4.口头语言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口头语言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和书面语言相比,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任何一个人总是要说话的。对于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就是不识字的人也都能听懂。而书面语言相对来说,使用的范围就小得多了。

(二)口头语言表达的技巧

当众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要坚定信心,配合恰当的姿态,注意口语修饰,利用悬念手法,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内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的效果。

1.坚定信心是基础

讲话时,信心十足,才能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给职员以力量;才能冷静地应对场内的各种变化;才能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反之,缺乏信心,则会精神紧张,语无伦次,使讲话失败。增强信心的途径有如下几点:一是提高认识,消除自卑感;二是熟悉听众的情况;三是认真准备讲话稿;四是熟悉会场和扩音等设备情况;五是事前要演练,提前入场,稳定情绪。

2.语言修辞是关键

口头表达主要是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口语修辞的好坏,直接影响听众的情绪。因此,务必在口语修辞上下些工夫。这就要求语脉要连贯,讲话要富于逻辑,推理论证要严密;语法要符合规范,要有口语特点,要用简单句;避免复杂句,杜绝病句;词句要精心修饰,遣词造句要精心安排,口头说明要清楚、准确,形象生动。可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排比等修辞方法,注意运用大众化语言;发音要标准、吐字清楚,简明扼要,声调要有节奏;语言色彩要适合听众特点,这样才具有思想性、逻辑性、趣味性、启发性,使之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目的。

3.姿态、仪表是主要方式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穿着、容貌、风度等,所以,讲话时要举止端庄,服装整洁,彬彬有礼。仪表是讲话者给听众的第一印象。通过面部的姿态变化来表达感情,有助于表达,能唤起听众的思想共鸣。眼睛是表情的最活跃因素,是传神之物,是心灵之窗,最富有感染力,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来沟通和听众之间的感情。动作是指身体的姿态和手势,动作要自然、适当,能唤起听众对你的注意,达到预期的目的。此外,在讲话中利用悬念这种方法,可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想象、思维、推理、判断,加深对讲话的理解。

(三)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

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和复述等方式加强训练。

1.朗读和背诵

朗读和背诵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背诵除了具有使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增强记忆的作用以外,目的还在于提高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朗读还可以增强语感,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书面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学到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朗读,首先要求发音正确清楚,不漏掉音节,不拖长尾韵;要确定适当的语调;句读要分明;要用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表达出诗文的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文章所描绘的景象,因为好的朗读和背诵是以对诗文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只有对文章的内容历历在目,对文章的基本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朗读背诵时才能表达出符合内容的情感,才能确定符合内容的语调。对文章的内容理解越深,就越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获得激情,朗读背诵的表情达意就越好,朗读背诵时才不会高声叫喊或矫揉造作。

2.复述

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文章。目的在于训练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复述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简要复述

即按照文章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

(2)详细复述

即按文章的顺序做清楚、明白、连贯的复述。详细的复述不一定要做全部文章的复述,可以复述某一段落。

(3)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不仅要求复述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在复述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见解。 jKTi10iF1pkrU836QZ9Vt9UPGQtdikqPa4EB2aEdKfD1se/Tp1F9nAJ6QZKo/n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