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武术门类

少林武功

嵩山与少林寺

五岳之中,嵩山并不以高峻取胜,而是凝聚了儒、释、道三教诸多的文化元素而得名。嵩山由两座群山组成,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禅宗祖庭——少林寺。按照通常全国之最的说法,嵩山有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有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有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还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字恢弘、古朴高雅,在宋朝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少林寺坐落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印度)僧人跋陀由西域到达中国,得到虔信佛学的孝文帝的礼敬。跋陀见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在此建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上建造少林寺供养跋陀。后来又过了三十余年,北魏孝昌三年(527),印度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进入少林寺首传禅宗,故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

少林寺现存建筑为七进,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都是明清时期遗存的建筑物。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室、达摩亭、千佛殿。在中轴线两侧还建有慈云堂、西来堂、钟楼、鼓楼、锤谱堂、紧那罗殿、六祖堂、御碑亭、东寮房、西寮房、和尚院、白衣殿、地藏殿等建筑。

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红墙绿瓦,为清代之建筑。门额上“少林寺”三字为清康熙皇帝御笔。山门台阶下有三米高的石狮一对,山门前为八字墙及对称的东西石坊。山门殿佛龛中供弥勒佛一尊,神龛后面的木雕像是韦驮菩萨。

过山门是一条宽阔有坡度的甬道,甬道上古树参天,碑石林立,人称“少林寺碑林”,在大甬道两旁是低下去一米左右通向掖门的小马道。在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极严,大甬道只有官员和贵客能走,仆役随从们只能走小马道。

少林寺甬道的尽头便是天王殿,此殿1982年才修复,面阔三间,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外有两尊金刚塑像,人称哼、哈二将,殿内供四大天王塑像。

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之后,是一座面阔五间,重檐歇山式的建筑,1986年重建。大殿内供奉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边为东方药师佛,右边为西方阿弥陀佛以及释迦牟尼佛的两弟子迦叶和阿难。后壁是观世音菩萨像。殿内“宝树芳莲”匾为清康熙帝御书,殿两侧有十八罗汉塑像。

藏经阁在大雄宝殿之后,是少林寺藏经说法的场所,所以又称“法堂”。它始建于明代,重建于近代,面阔五间,进深三架,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原藏明代铜版大藏经,“达摩面壁影石”以及木刻版少林拳谱等,均被军阀石友三烧毁。殿前东侧有明代铸造大铁锅一只,西侧有明代刻制的大石磨一盘,上刻“嘉靖四十三年造”等字。

过法堂,登上一层较高的台阶,就是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起居理事的场所。此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架,为硬山式建筑。清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三十日乾隆帝游祭中岳庙时,路过少林寺,当晚即以方丈室为行宫。即兴题五言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还供铜质达摩像,系1980年日本国少林寺拳法联盟所赠。墙上悬挂佛门八大高僧图以及达摩一苇渡江图。室内东侧供弥勒佛铜像以及元代大铁钟等文物。

从方丈室向后绕,再登上高七米左右的台阶,便是达摩亭,又称“立雪亭”。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庑殿式建筑,建于明代,1980年重修。室内神龛中供初祖达摩铜质像,两侧供泥塑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神龛上悬“雪印心珠”匾额,为清乾隆帝所题。神龛后有一具裸腿赤足、大咧不拘的紧那罗像,紧那罗神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王。

最后一座佛殿是千佛殿,为少林寺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殿。它面阔七间,进深三架,高二十余米,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明末重修,1980年翻修。殿内神龛中供有明代铜质毗卢遮那佛,工艺精湛。神龛上面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以及两侧对联“山色溪声涵静照,喜园乐树绕灵台”,都是清乾隆帝御笔。殿内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大型彩色壁画,面积约三百三十平方米。取名曰:五百罗汉朝毗卢。画面分上、中、下三层,各层的背景为上层山林,中层风云,下层水浪,在各层的背景上都绘有彩色罗汉像,形象生动,少林寺鸟瞰图栩栩如生。此画出于明代无名氏画家之手,具有唐代吴道子的艺术风格,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殿内用方砖铺砌的地面上,有四十八个少林拳站桩坑,殿外有石砌须弥座大月台,其边缘都镶有石雕栏杆,正面台阶中嵌砌的“御路”上,雕刻有二龙戏珠、群鹤闹莲等浮雕,工艺精细优美。

少林寺西约三百米处有塔林,是历代少林僧人的墓地。凡少林僧人圆寂后,将其骨灰或尸骨埋入地下,上面建塔,以示纪念。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塔建筑群,塔林中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代千余年间所建之塔,历史上最多时为七百多座,到清代时仅存五百多座,现清点为二百五十五座。这些塔式样繁多,造型各异。

少林寺达摩与少林武功的缘起

少林武术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以达摩或跋陀创造两种说法流传最广。但据当代有些学者考证,达摩于公元486年至495年游历北魏嵩洛(少林寺一带)时,少林寺刚刚建立,达摩除了自己修持和传授禅学以外,没有留下任何习武的痕迹;而少林初祖跋陀主持少林寺的时候,弟子们专心修行,安于习法,与世无争,完全是虔诚的佛教徒,与习武毫无关联,所以跋陀也不可能是少林武术的初创者。

少林寺习武最早的是少林寺的第二任主持稠禅师。稠禅师少年习武的地点是在历史上最早有文献可考的、有大量武僧活动的佛教寺院——邺下寺院(遗址在安阳县善应镇境内)。公元512年,时年三十三岁的稠禅师从邺下寺院来到少林寺,成为少林寺最早的武僧。稠禅师主持少林寺后,少林寺习武风气渐浓,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逐渐形成了精湛、丰富的少林武功。

少林武技扬名于世,大约始于隋末。当时少林寺有十三武僧,应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参加了讨平王世充的战役。他们凭着超群的武艺,活擒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逼降王世充。胜利后论功行赏,除昙宗一人受封大将军外,其余十二人不愿受封,回归少林,但均获赐紫罗袈裟,另赐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银两,并赐“立僧兵”、“酒肉”等“荣宠”。自此少林寺遂以武功闻名于世。

少林武术的丰富和发展,与僧人来自民间有关。少林寺的僧人来源极杂,其中有一些就是来自民间的各个武林流派,而且就是武术高手。据说,元朝至正年间,少林寺来了一位蓬头裸背,光着脚丫子的和尚,少林寺收留了他,留在厨房中干活。他挑柴烧火,干活很勤快,只是沉默寡言,闲来闭目打坐,不理别人,别人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数年后,红巾军起义,逼近少林,欲行抢掠,僧众一片惊恐。这个和尚便提着一根烧火棍,从灶孔里钻进去,从烟囱更钻出来,变形为高数十丈的形象,独立于嵩山之上,口中大呼:我乃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是也!红巾军惊怖遁逃。这个烧火和尚也从此不知去向。少林僧众因敬畏和纪念他,便“编藤塑像,故演其技不绝”。紧那罗王从此被封为少林寺“护法伽蓝神”。《嵩山祖庭大少林寺紧那罗延示迹碑》、《嵩书》、乾隆《登封县志》、《少林棍法阐宗》,都有内容大致相同的记载。

此烧火和尚很可能就是民间的武术高手,少林僧众能够“故演其技不绝”,一定是烧火和尚把他的棍术传了下来。这样的传说因为年代久远,自然就容易被后人附会为神话,因此就有了紧那罗王现身之说。

由此可以看出,少林武术的不断丰富,就是因为民间的武术高手时有加入少林寺。这里还有一个证例:抗倭名将、棍术名家俞大猷在其著作《正气堂集》中说:明嘉靖中,他奉命南征,路过少林寺,在他的请求下,“寺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现呈之”,为他作了表演。然而他看了以后大失所望。他告诉少林当时的住持小山上人说:“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讹,真诀皆失矣。”于是他挑选了两名“年少有勇”的僧人,一名宗擎,一名普从,随他南征。“三载之间,谆谆示之,皆得其真诀”。后来俞大猷又将其棍法专著《剑经》授与宗擎。宗擎回寺,“以剑诀禅戒广传寺僧”,“众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传可永也”。俞大猷所习棍法,并非得自少林,也并非少林棍,而是在今湖北一带流行的“荆楚长剑”。他传给宗擎、普从的当然也不是少林棍而是“荆楚长剑”。宗擎以之“广传寺僧”,“其传可永”,“荆楚长剑”棍法自然就融入或变成了后来的少林棍法。俞大猷将棍称为剑。棍法就成了“剑技”、“剑诀”,荆楚之棍也就成了“荆楚长剑”,棍法专著则成了《剑经》。

少林寺七十二绝艺

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在少林门中秘传,但无详细文字记载。现在所说的“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功夫的总称,与“擂台”、“机关木人”等常在传说和近代的武侠小说中被称作神功,使其在神秘的面纱背后难现“庐山真面目”。

关于少林寺,在元代后,常住院(和尚居住的地方)分成了东、西、南、北四个院,并且各院宗师自掌门户。特别在武功方面,各自收徒,秘传单传,彼此保密,造成了即使同是少林寺和尚,师傅不同,所学到的功夫也有差别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流传到今天。“少林七十二艺”,就是在上面年轻人为学习少林武功而来所谈的背景下出现的。那是在1934年,有个叫金警钟的先生到少林寺访问,与当时的少林寺方丈、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妙兴大和尚切磋武艺,取其精华,并根据少林寺旧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之说,以及自己的武功底子,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一书,从此有了“少林七十二艺”之说。但是它毕竟大部分取材于妙兴和尚,而妙兴和尚仅为少林寺西院武功的代表,所以,很难全部代表少林寺武功。

继会先生之后,南院的贞俊、贞绪等和尚也编著了“少林七十二艺”。此后的永祥和尚亦编写了“七十二艺”,他们相同之处是都列出了七十二种功夫,皆取名“七十二艺”,但在内容上各有特点。永祥和尚为现代人,是西院子孙,他在继承金先生“七十二艺”基础上,吸收南院之长,将原书做了增删,补充了各种功夫的练法,内容十分详细,语言也较为通俗。可以说他很好地总结了少林内外功,堪称“少林正宗七十二艺”。

少林和尚们练的七十二艺,除大部分与妙兴所谈,金警钟先生所著的七十二艺相同之外,不同的有铜砂掌、腿踢功、蛇行功、铁珠带、石桩功、旋风掌、金龙手、斩魔剑功、玄空拳、金砂掌、五毒追杀掌、金铲指功、跑板功、金刀换掌功、闪战功、千层纸功、追风掌功和轻悬功等。另外与南院七十二艺不同者还有心意把、铁身靠、千斤脚、流星少林武术讲究练童子功腿、倒挂金玉瓶、后弹功、丈外制人、深夜降妖等。

少林寺众僧所练的七十二艺虽不完全相同,但其功夫的数量均为七十二种(名称见第一章)。这里举蜈蚣跳(蛇行术)为例,说明七十二艺的特点。蜈蚣跳属阳刚之劲。功成之后,指趾之力,不下千斤,若着身,如被兵刃击刺,没有能抵挡者。

练这种功夫必须以深厚的内功基础,否则一定造成内伤,重者无治。练习时,先用两手掌与足趾抵地,支撑住全身,胸腹等部离地两寸。此为初起姿势,如体操中“伏地挺身”动作;随后,可将身体中部向上耸起成弓背形,两掌猛力往地上一按,两足趾向后一撑,使全身完全凌空而起,并乘此按撑之力,即向前跃出,而且仍需以掌趾之跳跃;练至极为纯熟时,则更变掌为拳,然后再变拳为指,并逐渐变五指为三指,再变三指为二指,继而减为一指,足趾亦可由二足而减为一足;如此依法行之,至皆能随意进退时,此技告成。功成之后以此对敌,非但手指、足趾之功,可以制人,而跳跃也可助己身退避。且伏地蛇行,使敌人出乎意料之外。

蜈蚣跳可分为蜈蚣纵跳、蜈蚣横跳、蜈蚣旋跳和蜈蚣蹦跳等几种,其训练目的主要是发展指趾部的力量和跳跃能力,使人体各部动作敏捷、协调。如用于击、闭敌之脉门或穴脉,举手之间即可获胜。所谓“蜈蚣纵跳”,是指此功动作连做数次,然后依次倒退回原地。

少林武术的特点

少林拳是长拳类代表拳种之一。广义的少林拳,指少林派;狭义的少林拳,指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的拳术。少林拳还包括少林寺中传习的兵械。

少林拳发展到近现代,运动特点表现为拳禅一体,神行一片,硬打快攻,齐进齐退。少林的套路一般都比较短小,运动路线多呈直线往返。少林拳的动作姿势要求,头端面正,眼注一点,兼顾上下左右;头竖不偏,随身变转;开胸直腰,不能松塌;裹胯合膝,微扣脚尖,不能敞档开膝外摆脚尖;手臂击出要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以便曲防时含有攻意,直攻时含有守意。身法注重控制重心,动则轻灵,静则沉稳。步架要求进步低,退步高,动作整体表现为全身上下内外协调一致。动作时,步催、身催、手催,以迅疾见功夫。

少林拳套路很多,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罗汉拳、昭阳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等,对练套路有扳手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此外,还有“心意把”等散招练习法。

在清朝,少林寺公开的传习内容是易筋经和洗髓经。相传少林寺的易筋经和洗髓经并不是现代所认识的导引养生术,其实是高深的内功,是少林武功的基础。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并且由于传承的保守,易筋经和洗髓经的心法已经失传。作为内功来说,如果没有心法,只有外形动作那就无异于体操,这也就是当代易筋经和洗髓经价值不大的原因之一。应该说,由明末清初至清咸丰年间,少林拳术由外家拳参合内家,内外技法融合,由原来重练外刚、主于搏人,向“内外交修”演进,其易筋经和冼髓经以及少林寺祖传的禅法是其主要内容。

拳禅如一——少林寺的禅风

中国佛教的禅宗缘起于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原始佛教。据说释佛在灵山会上说法时,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当时大众皆默默不得其要领,唯独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所传的“拈花微笑”的公案,也就是释佛与大迦叶的大法授受,在这拈花微笑、心心交映之间,迦叶尊者就成为禅宗传灯的第一祖。

少林武术具有了禅的灵魂禅宗经过二十八代传至菩提达摩,形成了直指单传的禅宗,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相传达摩从印度来中国,经过三年海上漂游,达于中国南海,当时正是梁武帝普通元年。梁武帝在位时十分尊崇佛教,听说印度的达摩大师到来立即接见了他。梁武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尝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回答:“并无功德。”梁武帝又说:“何以无功德?”达摩回答:“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功德?”达摩回答:“净智妙国,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回答:“廓然无圣。”梁武帝又问:“对朕者谁?”达摩回答:“不识。”对达摩的禅机,梁武帝始终不能领悟。达摩一看机缘未到,当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寓止于嵩山少林,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能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大鹏展翅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达摩以后传法于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传六祖慧能,是为东土六祖。六祖后,禅宗的传承制度,有两大变革:一因衣钵争夺剧烈,遂传法而不传衣钵,称师不称祖。二因单传的限制,过于狭窄,致使法雨不能遍施,由是乃打破单传的传统,改为广传。由此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第一大宗派。

禅宗的宗旨在于达摩大师的一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意思是禅宗讲究言语道断,离语言文字,直传佛祖心印,因此它是在如来言教之外的别传。

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最具特色的修行方法。简单地说,禅宗抛弃了一切形式,即包括各种戒律、经论和忏拜形式,而直截了当从心地法门入手,这就是“直指人心”;而“见性成佛”,则是以明心见性作为修持的目标,所以禅宗认为,只要见性,即为成佛。除此以外,一切都是多余的。应该说,历史上的少林寺,主要不是以武术扬名于世。少林寺的长老认为,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因此继承宗门的禅法是少林寺最大的特色,而少林武术只是副产品,其作用,一是锻炼僧众的身体,二是借武术光大少林寺的宗门禅风。但实际上,随着中国佛教禅宗的没落衰微,近代以至当代,佛教的净土宗始终是主流,禅宗已经融入净土宗的教法之中。因此,少林武术的发展超过了少林禅宗的名声,特别是在当代,少林武术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佛教文化。

但是,少林武术尽管是集成和归纳了民间武术的精华,同时,少林的禅宗文化也将少林武术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少林武术虽然来自民间,但是它已经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它以佛教文化提高少林武术的品质,使单纯的用于搏斗的武术具有了禅的灵魂。

武当武功

武当拳法的缘起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描述了武当真人张三丰一段神奇的书法功:

只见他(张三丰)写了一遍又是一遍,那二十四个字翻来覆去的书写,笔划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张翠山凝神观看,心下又惊又喜,师父所写的二十四字合在一起,分明是套极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数招,便有数招变化。“龙”字和“锋”字笔划甚多,“刀”字和“下”字笔划甚少,但笔划多的不觉其繁,笔划少的不见其陋,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俊逸处如风飘,如雪舞,厚重处如虎蹲,如象步。

……

在书法中融入内家武功的招数,且以尺蠖之屈、狡兔之脱、风飘雪舞、虎蹲象步形容此武功的境界,真要佩服金庸先生的丰富的想像力。当然,实际的武功招数不可能这样艺术化,这只是武术的艺术表现,如果真要以此对敌结果可想而知。

武当山虽然金庸先生只是文学的想像,但我认为,书法功还是有内家拳的内涵的,如“手势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一句,就是太极拳的练法。有经验的人知道,太极拳练得越慢越吃功夫,真正要练到上乘的境界,必须在慢和柔上下功夫,在长期的慢和柔的练习中才能练出内劲,而纵横开阖则是太极拳内功和技击的特点。不过书中的描写还是略重于招数,在行家看来,法(招数)不敌功,没有功,招再多也不过是花拳绣腿。

一般认为,武当拳特指由张三丰所开创的一派带有道家修炼内涵的拳术派别,而且是后世内家拳的始祖。武当拳后来不断传到各地道教庙观和民间,并有所发展,但因为它源自武当,并且其内涵和精神缘出一脉,所以也就自然沿称为武当拳。

张三丰在道教历史上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的成就和贡献最主要的是在丹道理论和实践上,如他主张儒道释三教合一,不分彼此,主张丹法南北合一,性命双修,这都是在道教历史上有贡献的。至于武当拳与武当派的创立,是因为张三丰创立太极十三势而成立和发扬光大。武当派之所以与少林派齐名,就是因为创立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的内家拳,并且把以武证道作为内家拳的最终目的。

在赵堡太极门派所保存的太极拳经典要论中,有张三丰的一首五言源流口诀。其言:“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这段口诀,记载着太极内功的源头从伏羲开始,而且以后又从尧舜到老子,从老子到孔孟,到唐代的许宣平,还一直传至张三丰。

关于真武、伏羲、老子创拳之说,可以肯定是一种附会说,关于唐代的许宣平却有一些历史记载。如有一种“三世七”拳功,据载最早露世的传人为唐代的道人许宣平。许是江南徽州歙县(即今安徽歙县)人,他当时长期隐居于歙县城南的紫阳山中,在山中向阳的一个地方结庵辟谷修炼。当时大诗人李白慕名而访,不得而遇,十分遗憾,遂留题诗曰:“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速,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萧,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许宣平的拳功名曰“三世七”,据言因以三十七式而取名。此拳又称长拳。因为这套拳打法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许宣平的太极拳功隐于道门数百年之久,于明朝前期传于宋远桥,此时已经历十四代。宋氏后人将此技视为家传继承,然亦有所宣播。至近代辛亥革命时期,宋氏后人宋书铭将宋氏拳谱公开,今国内仍有传人。

武当山处处留下了张三丰的足迹与唐朝许宣平同时,还有一种先天拳,亦叫长拳。此拳功为李道子所传。李道子为江南安庆(即今安徽潜山县)人,为唐代道人。令人称奇的是,按明朝宋远桥的所见所闻,以及武当《太和山志》记载,明朝武当山有个叫李道子的道人,与唐朝李道子同名,是否李道子由唐朝活到明朝七百多年仍健在,堪为一谜。

据宋远桥在其《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叙述,他当时游历安徽径县,因听说当地俞家世精太极拳功,便去拜访。因问源流,俞氏言,系唐时李道子所传,俞门代代相承。当年,俞门传人每年必到潜山去拜望李道子,如此直到宋朝,李道子仍在。而到宋末,李道子忽然不知所往。后来,宋远桥与俞氏传人俞莲舟结为好友,偕同云游。不久,他们二人云游至湖北均州(即今丹江口市)的武当山,偶然遇到一位蓬头垢面的道人,直呼俞莲舟曰:“我徒儿的孙辈欲到何方去!”俞莲舟言道:“你是何等之人,竟敢如此无礼!我观你弱不禁风,难经我一掌之击。”那道人并无法意,依然又言:“我徒儿的孙辈,我倒想看看你的手。”几句话呛得俞莲舟恼怒至极,即进步发招。不料,还未挨近道人之身,自个却被击出丈余之外,平地抛起而落下,却未伤着筋骨。俞莲舟惊奇地问道人:“看来你是用过功夫,不然,能敌过我者实在少有。”道人问:“你与俞清慧、俞一诚认识不认识?”俞莲舟一听此言大惊失色,急忙跪在道人面前。原来,道人说的二人全是俞莲舟先祖的名字。这才悟知面前的道人乃是非凡之前辈。经施礼拜问,才知这道人正是他俞门前代所拜的祖师李道子。李道子言:“我来武当山已数十寒暑未曾说过话,你今遇到我乃大造化也。你既已来,让我再教你些功夫。”进又授艺于他。自此后,俞莲舟的拳技不但所向无敌,而且得到的养生之用也是人所莫及。

由此可见,道门的内家武功一直在历史上隐传,不过,真正形成武当拳和武当派,当是在张三丰归纳“太极十三式”,完成了内家拳的文化归依和理论框架之后。武当拳发展到近代,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其中也可以看到不少武当拳种明显受少林拳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张三丰“太极十三式”的文化归依和理论框架下,武当派的历代传人不断地吸取民间武术包括少林武术的营养,而发展成为丰富多彩的武当拳,以至形成与少林齐名的武当派。这种武术派别的形成轨迹其实是和少林派并无二致。

武当隐仙张三丰

张三丰的名字与武当派和武当拳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据《明外史》、《武当山志》记载:张三丰家居辽东懿州。张三丰名叫张全一、张君宝,三丰是他的号,他另有一号元元子。因他从小就不修边幅,所以又得了一个“张邋遢”的外号。

关于张三丰其人,《明外史》这样描述:身材颀长而伟岸,龟形鹤背,大耳圆目。冬天一件蓑衣,夏日一件衲衣。对待生活是极其随便,甚至可以称作怪诞。但张三丰却自小聪慧,看起书来过目不忘。

张三丰家庭非常富有,并且他还曾经做县官,但是为了求道,从三十多岁开始,他就安置了家室,放弃了万贯家财,而四处访道求道,大约直到七十岁左右,他才得到火龙真人的传法,得到道家内丹的真传。此后张三丰一心修道,他到过陕西宝鸡的金台观,后来又到了武当山,一直在山上结茅而居。

张三丰像得道后,张三丰居无定处,处深山,游市井,嬉笑谐趣,我行我素。《明外史》中记载:“(张三丰)能一日千里”。单从这句话来看,张三丰便不是寻常之人。更富传奇色彩的传说,则是张三丰在陕西宝鸡的金台观修炼时“起死回生”:张三丰当时居住在宝鸡小官吏杨士轨家中,忽然有一天,他“留颂而逝”。宝鸡县百姓为其敛棺收尸,但临到下葬之时,张三丰却起死回生,留下一面小鼓,再次云游他方。

到了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后,张三丰又入蜀到了太和山玉虚庵,他在庵前盖一草房结庐独居,人称他为邋武当山遢道人。由于年高体健,有人问他仙术,他闭口不答;如问经书他就喋喋不休地讲起来;有人问他姓名,他只说是武当乡人。

武当山主持孙碧云亲自前去拜访,张三丰与他谈经论道交游密切。后来张三丰的名望传到朝廷,明朝洪武十七年(1385),皇帝下诏求一百三十七岁武当隐士张三丰,不见。洪武十八年(1386)强迫沈万三敦请亦不赴。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下诏武当山一百六十八岁老隐士张三丰入朝,不赴,唯以诗词托孙碧云奏,词曰:

圣师亲口诀,明方万古遗;

传与世间人,能有几人知。

衣破用布补,树衰用土培;

人损将何补,阴阳造化机。

取将坎中实,金花露一枝;

庆云开天际,祥光塞死基;

归已昏昏点,如醉亦如痴;

大丹如黍米,脱壳证无为;

优游天下广,万象掌中珠。

人能服此药,寿如天地齐;

如若不延年,吾言皆是非。

金丹重一斤,闭目静存神;

只在家中取,何劳向外寻,

炼成离女汞,吞尽坎男精;

金丹并火喉,口口是元音。

明成祖读词后,封张三丰为武当真人。

武当拳法主要流派

武当拳法的主要流派分为庙内功夫和流传到民间的功夫。庙内的功夫以武当道总徐本善所传的武当内家功夫为主。

徐本善,号伟樵,河南相县人,生子清咸丰庚申年(1860),卒于1932年。徐本善二十岁时经南阳人道武当,明了真人经过数载考察收为入室弟子,后又礼龙门派第十四代王复递、刘复宝为师,续为龙门第十五代传人。

徐本善所传的有八路一百零八式武当太极拳谱。第一部分为歌诀,第二部分为动作名称。其八路歌诀前有“古传总歌诀”。歌诀云:“武当拳,有渊源,武当道士传在前。张松溪,黄百家,武当道总徐本善。五行本,九宫先,修道传艺武当山。遵道藏,立真传,黄庭真传是为先。武当派,有嫡传,首推武当内家拳。南丙丁,背壬癸,水火相济综真元。太极拳,势十三,棚捋挤,采列按,左顾右盼肘靠伴。中定体,基础天,十三总势太极全。”

从这个歌诀可以看出,徐本善所习的武当太极拳可能与张松溪一脉相承,源头都是从张三丰“太极十三势”那里来的。但一百零八式不一定是张三丰原势,大约是张松溪或是他的后世弟子又充实发挥的。

武当山流传到民间的功夫成分非常复杂,既有武当山的原创功夫,也有武当功夫与民间功夫融合以后的功夫。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金子弢所传武当太乙擒扑二十三式。金子弢,本名为爱新觉罗·溥儇,金子弢为汉名。金先生1982年曾向外人介绍,他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异母弟兄。他曾于1929年束发张冠直奔武当山出家。他的武艺是徐本善的弟子李合林所授,所传拳法为“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是明朝弘治年间武当龙门第六代传人张守信,根据张三丰太极十三式并加入华伦五禽戏十式发扬创造的。

陈合龙所传武当太和拳。陈合龙是徐本善的弟子之一,他将所得武当太和拳功夫下传第十七代龙门弟子伍教鹏。此拳名曰太和拳,古称“太上老君创造,火龙真人流传,三丰祖师发扬”。拳路有二十三式,其名为:无极式,运转太极,分开阴阳,阴阳变化,天地合一,翻天覆地,雷火炼殿,左开玄门,右开玄门,一柱擎天,狮子峰,上步滚绣球,青龙缠身,黑虎巡山,天鹅展翅,打金钟,五龙捧圣,海马吐雾,金龟摆头,天柱峰,八卦转运殿,太和充盈。另外,此派拳法还有太和刀、太和剑、太和棍、太和内丹功等。

邓钟山传功家南派。根据近年南京范克平先生所介绍的《武当功家南派》披露: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6),武当山有一位隐修道人,此人姓邓,其名不详,为山下均州(即今丹江口市)人。邓道人在武当山隐修期间,习得上乘内家绝技,后秘传于俗家子孙。邓氏门中遂将此技视为至宝,立下苛刻的传承戒规:传子传媳不传女,本姓之外概不传。

这样,传到第九代上,就出了个邓钟山。自邓钟山开始,此门打破了不传外人的家规,有了开派之举。邓钟山将所开之派取名为“武当功家南派”。所谓“南派”者,盖因此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以六路拳下传,其中张松溪在浙尔盛传,于南方声名已久,是称南派。邓氏先祖隐居武当山未曾南游,但拳法为此一派传承,所以有此称呼。

武当山凝聚了中国武术的精华——内家拳据言,六路拳为南派之精华,也为邓家拳法第一。它在技击中擅打、擅防上下左右前后六路,因而得名。拳诀有: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传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势,撤出抱月不相饶。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锤冲掳两翅飘。

邓老先生在江南所传功家南派拳法有:武当六路拳、洪门拳、醉八仙、孟珠下海、四门刀、戒刀、四门枪、雁门神枪、八仙剑、浑元铁棍、板凳拳、云帚拳、春秋大刀、风波扫秦、鸳鸯镖、梅花针等。

培元尘传武当犹龙派太极拳。清光绪年间,司星三向清端王府总管王兰亭先生学得太极拳后,偶然得遇武当道人培元尘。培道人见司星三演练太极拳,遂攀起同门之谊。司星三先不以为然,后见培道人对他演练的太极拳多有挑剔,便提出与之切磋,培道人应允就试。司星三见培道人技艺不凡,便请至家中执弟子礼,朝夕乞教。培道人所传司星三的太极拳与世间所传的大不相同,名之曰:武当隐仙羽化犹龙派太极拳。培道人称,此拳为武当正宗嫡传太极拳。所谓“犹龙”,即以孔子喻老子“犹龙”之典故名。培道人并言,此次他从南方云游来京,是受老师之命,盖因太极拳传世已广且久,生出支流较多,武当本门反不为世人多知。此次来京将武当本门传出,以示与流世各家区别。并嘱司星三暗自练功,不可轻示于人。司星三与培元生相处月余,培道人每日指点拳法于他,自己却每日辟谷不食。月余后,见司星三已得其奥,遂离去。后来,司星三将武当犹龙太极拳仅传给其外甥张振之。张振之所传者仅有张鸿逵、周文清、阎行庄、王逸樵等数人。

枪术源于古代战阵此外还有传到长白山的武当太乙神剑门功夫,有龙心道长传武当纯阳拳,有武当隐老传淮河派功夫,有刘德宽传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还有阳中子传武当龙门主派心意门秘功等。

太极拳起源之谜

清末民初太极拳名家杨澄甫(1883~1936)《太极拳使用法》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

张三丰在武当山,有一天在屋里诵经,听到院中有喜鹊在叫,好像是和什么东西争吵。张三丰从窗口往外看,只见一只喜鹊在一棵柏树上,像老鹰一样往下注视着,而地上有一条长蛇,盘成一个圈,头往上,盯着树上的喜鹊。这一蛇一鹊像在争论什么。争着争着,只见喜鹊鸣叫着俯冲而下,展翅击打地上的蛇,蛇的头稍微一摆刚好躲过喜鹊的翅膀。喜鹊一击不中,又飞回树上。隔一会儿,喜鹊性躁,又飞下来用翅膀击打蛇身,只见蛇身蜿蜓,轻身闪过,仍作盘形。如此连续多次,喜鹊都未打到地上的蛇。后来,张三丰从屋里走出来,喜鹊飞走了,蛇也爬走了。张三丰由此悟出太极以柔克刚之理,并根据太极阴阳变化的原理初创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清代至民初的拳家均称元末明初的武当道士张三丰为始祖,这种说法在当时并无多少疑义。

杨澄甫讲的故事只是历代的传说,不足以为据,但是,太极拳的内涵和技击原则却以道家的精神为依归却是不可置疑的。可以说,历史上附会于道教某个名人的传说,反过来证明这个拳种一定和道教流衍的精神一脉相承。

涉及张三丰创拳的还有《王征南墓志铭》中的记载:“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土,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元帝授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张三丰在梦中得太极拳法,早上起来一人就杀贼人百余人,这又是传说的流衍,不过以静制动却是太极拳的技击原则。由此可见,拳术的技击原则发展到以静制动,实际上就是道教文化精神的传承。

上述说法,在清代和民初的拳家中广为流传。张三丰所创的道教武当派,以太极先天学和性命双修内丹术为本,辅之以内家拳法,与太极拳之旨相合,因此,拳家尊张三丰为太极拳之祖。但无论其是否真是张三丰创拳,太极拳在文化上归属于道家却是不错的。

不过,近代武术理论家唐豪考证认为,太极拳实出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明末人陈王廷。据《陈氏家谱》记载,陈王廷,又名奏庭,陈家沟陈氏九世;祖父思贵,陕西狄道县典吏,碑立于清康熙二年(1663);父抚民,征士郎,碑立于清康熙四年(1665);兄于阶,庠生,亦名奏丹,有碑;《明实录》记载:陈于阶任湖广道御史,明万历元年(1573)升任山东副使。据此可知,陈王廷是明末清初时人,与内家拳名家王征南等同时。

据《温县志》记载,陈王廷于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曾任过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大局已定,他怀一腔愤懑与愁绪交加的无奈心情,归隐躬耕,优游岁月,皈依老庄,养性修炼、造拳自娱。他皈依道家,精研《黄庭》与《易》理,并将其结合于拳技创编成太极拳的缘由。按《陈氏拳械谱》的说法,陈王廷所创“陈氏拳手刀枪”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五路,长拳一百八势一路,炮槌一路。这就是以后有名的陈式太极拳。

唐豪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更深入地分析,太极拳的文化归依和理论框架却不是陈王廷能够创造的,很可能是陈王廷用太极拳的文化归依和理论框架改造了他原来所习的外家拳,这从陈式太极拳还保留较多的发劲动作和跳跃动作可以看出。不过,陈式太极拳对近代太极拳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

另外,据有关史料,太极拳最初名称有“十三势”、“长拳”、“炮捶”等,并无“太极拳”之称。直到晚清太极名家武禹襄(1812~1880)编著太极拳。谱八篇,首录《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始以“太极拳”为名称之。

太极拳的境界

太极拳在推手和散手技击中的战术原则可概括为四个字:“舍己从人”。

什么是舍己从人?就是在面临对手进攻时,不是以己之力去对抗对方之力,而是顺着对手的来力,加上弧线和螺旋运动化去对手的劲,在对手失去平衡的时候,用我的劲把对手发出去。这种特殊的借力打力的战术原则就是太极拳的舍己从人。

相对于外家拳“以力抗力、以快制慢”的技击原则,太极拳的舍己从人是完全不同的技击境界,这也是一般不入内功堂奥之人难以理解的。有人认为,外家拳不用“舍己从人”的原则照样可以击倒人,这就不是太极拳的技击原则,也远不及太极拳枝击法之精妙。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在对抗中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与对手顶抗,而是要能在各种条件下“舍己从人”,并且运用沾、粘、连、随,来解决问题。同时,“舍己从人”要明确达到“己顺人背”、“引进落空”的目的,让对方落空而不是落实。你来了我就把你空了,要发就发,要打就打,曲伸开合听自由。这是太极拳推手、散手中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精妙境界。

太极拳的推手,是一种对抗性运动,双方互相缠绕划圈,采用十三势的技法,最能体现“舍己从人”的原则。在太极推手运动中,达到一定功力的太极拳师能够把比自己高大得多的对手轻松地发放出去,一般人常常觉得不可思议。陈式太极拳著名拳师陈发科(1887~1957)是号称“牌位大王”陈长兴的曾孙,陈氏十七世本门中的代表人物。据说在北京的一次武术比赛时,陈发科与当时全国一流的摔跤老手沈三见面了。两位名家见面,互道仰慕后,沈三直率地对陈发科说:“我们摔跤的对太极拳没有了解,总以为是活动活动身体,而不是武术,如抽签恰好与摔跤的抽在一起,该怎么办?”陈发科笑答:“当然也该有办法,比如过去临敌,岂能挑选对手?不过,我却不一定准能应付。”沈三说“咱们就研究研究。”随即,陈发科将两臂故意伸出叫沈三抓住,观者正欲看精彩比试,不料没三秒钟,二人相视哈哈大笑,却结束了。为什么不比了呢?原来,沈三虽然抓住陈发科的两臂,但是他的劲却被陈发科化了,怎么也使不出来,如此武功高下立现。

这就是太极拳的技击原则,不顶不抗,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无论对手有多大的力量,都能够化于无形之中。传说杨式太极拳的创编人杨禄禅的太极粘劲和化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把一只活麻雀放在手心,麻雀怎么也飞不走。原来,麻雀飞时,两只脚必须撑地,杨禄禅用手心把麻雀的撑劲化得干干净净。太极拳师张志俊在谈到陈发科的儿子陈照奎时说:“老师的椎手技艺实在太精妙了,任何时候你都无法用力与之抗衡,他的推手技艺不是以假乱真而是以真乱假。他把太极拳推手中的舍己从人、引进落空、蓄发相变、松活弹抖、胸腰运化、闪战腾挪等等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和他推手常常使你顾此失彼,上重下轻,一惊一乍,倒抽冷气,他一个惊弹劲;刹那间你大脑一片空白;他的手指轻轻一挂,你可能就会飘起来,手重时会发人到墙上,使你眼冒金星。”

武当丹派剑法

武当派是一个完整的武术体系,除了内家拳法外,武当丹派剑术更是武当山道教的镇山法宝。据武当派宗谱云:丹派剑法是武当洞玄真人张三丰受真武之大法,为护道降魔而创立的。以后又立成九派,分为三乘。上乘是假月神术,即字、柱、极三字之派;中乘是匕首飞术,即符、鉴、七三字之派;下乘是长剑舞术,即釜、筹、丹三字之派。将三乘之精要“神、飞、舞”三字贯于九派九字当中。数百年来,因其术玄秘,又受道教“宁可失传,不可误传”之约束,及“道不乱讲,技不乱传”之原则,因此今人所见仅有下乘功法流传。

武当丹派剑术要求“神、剑、身”合一剑道特点:首以神意为先,处处出乎神,神足而道成。据传张三丰祖师创造此剑法,教人先练内勇(大约指敛神聚精固气),次练外功,最后才教以手、眼、身、步各法,传以剑术。一般剑术在要领上要求是“身剑合一”,而武当丹派剑术则要求“神、剑、身”合一,多出一“神”。要求达到身与剑合,剑与神合。并且认为,要完成“神、剑、身”的三者统一,必须在入门时就打好内功的基础,以“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合道”,才能达到最后之“神剑合一”境界。在剑法运用上,要能集中体现出内家拳法的四种特征,即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武当神。“武当神”指武当派强调的神韵,将神、意、气、力融贯于剑法之中,意到、神到、气到、力到、剑也到,即“神剑身合一”是也。

武当丹派剑术全套单练剑法有一百三十二式。包括起势、收势在内,共分为六路,每路二十二式。但演练时可灵活机动,可连续练,也可分路练。分路练时只加上起势、收势即可。所谓法无成法,因时制宜。该剑术剑路短而精,无花架子,无重势,一招一式处处从养生与技击的双重实用功能出发。练至纯熟以后,运用上因敌变幻,随机应变,刚柔相济,虚实互用,阴阳交织,端倪莫测。

南北宗

南拳与北腿

南拳北腿是中国武林的习惯说法,这种说法不是指拳术流派,而是大致从地域来划分的拳术风格。

所谓北腿,是武林中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形象地概括了北方武术的本质特点。其实北方武术不光是用腿,也有相当厉害的拳术,如八极拳,太极拳、三皇炮拳、形意拳等等,都是以用拳见长的武术门派。不过相对于南方的武术而言,北方武术却是以腿功见长。这大概是因为北方人高大有力,但躯体较笨,于是便有了大开大合,讲究“一寸长,一寸强”的查、华、戳脚、少林等拳法。拳经上云:“少林武功全在腿,弹踢蹬扫摆合威”;“手是一扇门,全靠腿打人”。充分利用身高腿长的优势,攻杀主要靠腿。所以有称手是“蝴蝶手”的,喻其翻飞起伏不定,其作用仅是借以迷惑对手。

北腿的代表拳术有查拳、华拳、炮拳、少林拳。其共同的特点是以腿法取胜,其风格为舒展大方、大开大合,放长击远。

如查拳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颇为流行。动作舒展大方,强调腿法,但也重视上肢的配合,一招一式节奏鲜明,干净利落。腿法主要有:桩、跺、弹、踢、踹、扫、钩、挂、缠、点等,非常丰富。此拳共有正式套路十路(前两路各有副拳一路),如一路母子拳、二路行手拳、三路飞脚拳、四路查滑拳、五路关东拳、六路埋伏拳、七路北腿梅花拳、八路连环拳、九路(龙)摆尾拳、十路串拳。查拳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明末鲁西冠县(山东),故冠县有“查拳之乡”之称。另一说为西北回民查尚义所创。

与查拳风格相近的是华拳,华拳流行于山东河北等地。相传宋代山东济宁有蔡某兄弟二人,他们武艺高强,自编了一种拳术,传授给蔡行村同姓的乡亲。因蔡某的先祖是陕西华山人,故此拳名“华拳”。此拳的拳路颇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一至十二路,由踢、打、摔、拿等格斗动作按攻守进退、刚柔虚实等原则组成。其特点是气势连贯,阴阳分明,运动时形体工整,筋骨遒劲,心动形随。技击时要求以勇为先,以气为决。

北腿不能不提到戳脚。戳脚是典型的北腿,腿法十分丰富。戳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宋朝就有了传承。如《水浒传》描写了丰富的武打场面,其中二十八回中描写最为传神的就是武松醉打蒋门神,请看这一段描写: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玉环步、鸳鸯脚就是戳脚中腿法,所以戳脚又名为“鸳鸯脚”。山东人奉梁山好汉武松为此拳“拳祖”。据传此拳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流行于中国北方一带。此拳以腿功见长。技击方法有踢、—打、摔、拿四大类型,尤其注重“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腿踢七分”,手脚并用。手法有起、落、崩、翻、钻、转、横、竖八种,步法有疾、倒、颠、斜、进、退、中、定八法,劲道为绵、软、硬、脆、滑五劲。整个动作舒展大方,灵活快变,放长击远,拳脚并重。此拳术又常与地趟动作相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所谓南拳是指中国南方流行的拳术,主要流行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也有传人。相对于北腿,南拳用腿较少,而拳法十分丰富。中国南方人普遍小巧灵活,手短腿短个子矮,于是便有了讲究近身短打的南拳。南拳沉桥大马、步法沉稳、以声催力、勇猛剽悍。南拳尤重桥手、钢爪、铁胳膊,往往诱使对方先出招发腿,然后用桥手堵截、防化,上下逼封,肩撞肘击,贴身近战取胜。

南拳流行最广的有广东的五大名拳,即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福建的咏春拳、五祖拳、鹤拳和罗汉拳等;湖南、湖北、江西则流行邬家拳。

洪家拳又名“洪拳”,广东南拳流派之一,居广东五大名拳之首。相传为福建漳州人洪熙官所创。传入广东流行后,又传入东南亚一带。此拳原有四平六镇、三箭、铁箭、十形等套路。后几经传授改进,又有虎鹤双形拳、工字伏虎拳。其动作特点浑厚朴实,刚劲有力;手足并用,干净利落;含蓄发劲,先收后放;因势发声,以声助力。

广东五大名拳在发展中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现象,如蔡李佛拳,相传为广东新会陈享综合蔡家、李家、佛家三拳之长,融会一体,独创一派。蔡李佛拳流行于广东广州、佛山、肇庆和香港、澳门等地,并流传于国外。此拳手法以拳、掌、桥为主。步法和腿法有弓、马、虚、拐、撒、扭步和踢腿、横踩、后钉、单飞脚和箭腿等。其特点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左右开弓,步法多变,具有勇猛、机智的风格。此拳共有四十九个套路,分初、中、高级。初级有四平桥、小梅花、截虎拳等;中级的有平拳、八卦心等;高级的有虎形、鹤形、醉七仙、佛拳等。

南拳中比较有名的还有咏春拳,当代武打影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就是从小练习咏春拳的,其后他所创立的截拳道就吸取了咏春拳的许多招式。咏春拳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咏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短打于一身的拳术。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

内功与外功

中国武术除了术(套路和散手搏击术)以外,还有功。过去武术称为功夫,就是强调武功是武术的基础,在中国武术中相当重要。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那么,武功练什么呢?这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是武术中的外功,“内练一口气”就是武术中的内功。

就外功而言,几乎所有的拳术流派都有外功的训练方法,而少林寺的七十二艺大体上概括了民间武术的最主要的练功方法。

外功的训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拳掌指击打的硬度和力度,如铁砂掌、少林金刚大力功等;二是身体防击打的能力,如金钟罩、铁布衫。据说练成金钟罩和铁布衫的功夫,身体上下不怕任何击打,甚至包括人的下部生殖器也不怕击打。当代海灯法师多次表演少林寺铁布衫功夫,全身上下任人用棍棒击打,甚至于把棍棒击断,他却毫发无伤。

就内功而言,虽然所有的拳术流派都讲究“内练一口气”,但对内练一口气的讲究却不完全一样。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拳练气的方法基本上是硬气功的方法,以短促的喷气行气方法练出刚猛之气,增强人的气力和抗击打力量。而以武当拳为代表的内家拳则继承了道教内丹术的练气法,练的是柔和的浑元气、先天气。

这种练气法最典型的是形意拳的桩功。形意拳入门的第一步功夫就是浑元桩。站桩时双臂环抱,如抱树状,双膝略蹲,无思无念,万念皆空,久而久之,自然内气流行,打通全身经脉。浑元桩作为入门功夫,主要作用是练气培元,功夫深入后,还要练大小周天功,用内气打通奇经八脉,这种功法对健身治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自然门也是典型的内功练气法。自然门源流大约出于道门,近代由四川异人徐矮师传湖南有“东方大侠”之称的杜心武,再传当代武术家万籁声。练此拳不重套路,讲究练内家功夫,要求习练者悟性高。练功时,不论习练者有无武术基础,先都得练内圈手,即在地上画一个圈,习练者沿着圈走,由慢到快,要求凝神静气,气沉丹田,在游走中练气。内圈手必须练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上桩、走砖、走箩筐边沿。此拳极为重视内外兼修,动静相宜,内练气功,外练拳法,以实战技击为主旨,一招一式均在自然之中。功法有:腰腿功、矮子步、子母球、铁沙包、鸳鸯环、鹰爪力等近三十种。整门拳术虽只一个套路,但散招相当多。拳法要求行拳自然,圆转自如,软脱灵活,一气呵成。练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定式,整个身姿、手法、步法浑然一体,达到“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境地。

长拳与短打

当代的竞赛长拳并不是一个门派,而是在以少林拳为主的北方拳种中归纳出来的一种套路。这里所指的长拳是指与短打相对而言的,是指以少林拳为主的一类北方拳种,包括查拳、华拳、洪拳、炮拳、花拳、少林拳、六合拳、戳脚、翻子拳等。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臂腿和身体各关节活动幅度大,以延长击点,其动作舒展、节奏明显,包括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的动作。

北方的长拳近代出了不少名家,如沧州号称“神力千斤王”的王子平,还有少林派的刘百川都是精于长拳的武术大师。这里不能不提到翻子拳。翻子拳是十分有特点的北方长拳。翻子拳又名“八闪番”、“翻拳”。据传近代的翻子拳出自河北高阳段氏,流行于中国北方各省,冀中的蠡县、高阳、饶阳等地被称为“番子戳脚之乡”。此拳动作闪摆取势迅疾,翻生不息,使人应接不暇。套路一般多短小精悍,发力迅猛,强调脆、快、硬、弹,整套双拳密集如雨,架势俯伏闪动,动作一气呵成。其基本套路有站桩翻、萃八翻、轻手翻、掳手翻、鹰爪翻、龙形翻、一字翻、健中翻、六手翻、燕青翻等。

相传少林寺所传的《易筋经》是一门高深的武功短打是相对于长拳而言。一般来说,所有的南拳都可以包括在短打之内,不过也有例外,如八极拳,既具有近身靠打等典型的短打特征,但是又流行于东北、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八极拳又名“开拳”、“开门拳”。相传为清康熙年间一云游僧人传给沧州吴钟,后世代相传,不断演进,练者颇众。也有传闻其源于河南焦作岳山寺,故又称“岳山八极”。此拳内容有六大开(顶、抱、担、提、挎、缠)、八大招、四十八个大架子和六十四种手法。技击中要求眼随手转,手脚齐到,上打下封,紧逼硬打,短打兼施,尤擅长“进身靠打,挨身肘发”,属于一种攻防意识很强的短打拳术。八极拳实战性很强。抗战时期,溥仪的伪满洲国,当时的皇帝护卫为河北人霍殿阁。霍殿阁一身武艺,尤精八极拳。他多次与日本人比武,未尝败阵。

还有一种拳术叫短拳,流行于河北高阳一带。短拳的所谓“短”,一是指出手较短,多用寸劲;二是指套路短小精悍。短拳的特点是:拳法密集,猛起硬落,一气呵成。技击上讲究紧攻硬逼,近身则靠打,挨身则肘发。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记载:温家的“八闪番”、“十二短”、“绵张短打”均属短拳。此套拳套路共有十六趟,绵掌拳、随手、劈心掌、玉环步、里外发、鸳鸯拐、开天辟地、八卦掌为其前八趟。

尚力与尚巧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曾写到华山剑法有两派,一为气宗,一为剑宗。气宗以练气为剑术的根本,讲究内力;剑宗则讲究剑法的招式,以招式的诡谲为取胜之道。这种写法写出了中国武术的两个极端。实际上,各门派武术都要以功力为基础,无论是外功还是内功,所谓功力和招式,只是有所偏重而已,不可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

既然有所偏重,那么,以功力为重的拳术门派称之为尚力,而以招术为重的门派称之为尚巧。尚力的拳术要求力大沉雄,大开大合,硬打硬接,尚巧的则讲究闪展腾挪,走化侧击,引进落空。

尚力的拳以通臂拳较为典型。通臂拳又名“通背拳”。传说由战国时白猿公所创。在历代相传中,由于套路内容和风格之不同,逐渐形成白猿通背、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等流派。此拳由清末浙江人祁信所传,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其技术特点是:以功力为重的拳术门派称之为尚力练拳不见拳,点到才变拳(出手先为掌);甩膀抖腕,立抡成圆;探腰拔背,放长击远;击拍轻快响亮;腰背发力,力点准确;冷弹柔进,坚韧交错;闪展灵活,步内含腿;猴目鹰眼,气势完整。器械有单刀、双刀、剑、枪、棍等。通臂拳在技击时最大的特点就是硬打硬接,不躲不闪,以功力取胜,实战时威力强大。

另外还有三皇炮捶,相传此拳源于少林寺,为清初普照和尚首传,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此拳以天、地、人为三皇,又以拳为捶头,发力如炮爆,故名为三皇炮捶。其特点是手在明处,腿在暗处,手脚并用,以刚为主,刚中出柔。动作朴实无华,技击内容丰富,攻防特点突出。此拳包括基本功、套路和散打三部分,基本功重视马步桩练习,套路除三趟炮捶外,还有器械套路。演练时要求捶击如闪电,击打如雷鸣,腰似龙行,脚落地生根,步到身到,发劲刚猛,干净利落,以腰为主宰。三皇炮捶是技击性较强的拳种之一,清代的大内高手多习此拳。

尚巧的拳以内家拳为主,因为内家拳不主张硬打硬抗,而以柔化为主,讲究借力打力,引进落空。

尚巧的拳术以借力打力为主,所谓借力就是借对手的力反击对手,这在武术中是最为高级的打法。这里谈谈武当松溪派内家拳。相传为明代武当派拳术名师、浙江人张松溪在继承武当拳术的基础上,接受峨眉派僧、岳、杜、洪、会(慧)、字(智)、化八门拳术之精要,加以走化而成的,故又名“八门汇宗”。此拳之拳理是“拳起于易,理成于医”,要求习练者必知人体经络穴位、脏象学、运气学和易理变化法则。其以招术为重的拳术门派称之为尚巧技击核心是“抓筋拿脉,打穴击要”。临阵时,往往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点中穴位,或者被锁经卸骨,从而丧失了战斗力。它的基本拳法是外翻捶、内翻捶,还有很多跌法。基本功主要有车轮手、空心捶、伏地通臂劲等。

除内家拳以外,外家拳里以燕青拳为代表。据考证燕青拳相传与秘宗拳(迷踪拳)同出一师,为清乾隆年间山东人孙通所授,传霍元甲祖父一支的,名“迷踪拳”;传张耀庭一支的,曰“楚青拳”,后者重腿法,主要有踢、摆、踹、挂、抹、点、钩,还有其独特的“盘腿功”。手法以刁拿见长,名“燕青手”,具有扣拿、托锁、卸骨、点穴之妙。技击上注重攻防兼备,以攻为主,手脚并用,手领脚到。其特点是飘洒大方,轻快圆活,敏捷多变,刚柔相济。此拳套路颇多,有燕青架子、绵征拳、大五虎拳、斩扣、抱拳十二式等二十余套。器械和对练有:四门金销刀、燕青拐、太师鞭、十二连枪、二郎棍和鞭进枪、大刀擒枪等。

剑术与剑仙

战国时期,王侯贵族有一个特殊的嗜好——豢养剑士与观击剑。《孟子,滕文公上》记滕文公自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庄子·说剑》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并说,这些剑士都穿专门的剑服,称为“短后之衣”,是为击剑而特制的。

由于战国实战用剑的普遍化,以及贵族、士,特别是剑客和侠客好剑之风的盛行,遂大大促进了剑术的发展;而击剑成为专门的活动,更进一步推动了剑术的精进。当时,剑术已经成为一门学问,出现了专门的剑术家,产生了论述剑术的著作。

据记载,战国时曾经流行一本论剑:的著作,名为《剑伎》。此书后来失传,只在后人的引文中留下一句话:“持短;人长,倏忽纵横”。精辟概括了击剑活动的特点。另外,《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剑道》三十八篇的书目,大致也是时间相差不远的剑术著作。

战国剑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级的水平。《庄子·说剑》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虚实变化、后发先至,实为剑术的无上法门。《庄子·说剑》并不是庄周的作品,是出自战国晚期的庄子后学之后。文中又以“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之句来形容剑术的超绝,至今仍常为写武侠小说的人所引用。

古之修道者,多善剑术。他们追求的是修神仙,精吐纳导引术,故称“练气士”。练气士注重形神修炼,这无疑增进了他们的剑术水平,达到上乘。《宋史·隐逸传·陈传》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为神仙。”

剑器是没有生命的有形之物,然而由人运之,就成了活的剑术,而剑就富有了生命力。剑能通神就是这个意思。梁陶弘景说:“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古代的修道士把养生之道与剑术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剑只是器物,只是外形,如果没有人的气和神来役使,这样的剑是死剑,是没有什么水平的。所以说,陶弘景的话可以改作“神者剑之本,剑者神之具”。《钟吕传道集·论炼形》说:“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用于指导剑术,则为“神者剑之主,剑者神之舍”。

上乘剑术必须凝神练气。如果习之经年,仍旧神不凝气不足,练起剑束神不守舍,徒具外形而无精神,这叫“死”剑。为什么会这样子?太极拳经典有“精神须提得起”一说,要提得起精神,就必须凝神,而凝神就必须练气,这就要求剑术有深厚的内功基础,有些武侠小说屡屡提到“剑光”、“剑气”,指的就是内功。没有内功基础,剑术套路只是一个“空躯壳”,没有“灵魂”,哪里来的“精神”!

剑术练到一定的造诣,在对敌时,能够追形逐影,也就是剑始终能够不离敌之身形,使人防不胜防。剑术训练以对方身体为攻击目标,这个层次的剑术不以撞击对方剑器为目标,剑所攻击的目标是对方身体的任何部分,如头、颈、喉、胸、腹、肋、背、臂、手腕、手指、腿、小腹、阴部。攻击的方法有:劈头、斩颈、刺喉、刺胸、刺腹、扎肋、砍背、砍臂、剪腕、截指、砍腿、扎小腹、豁裆和撩阴等等。兵法有云:“应敌形而制胜,乃无穷。”这都讲追逐有形之敌,因敌形的变化而变化。从剑术的角度论之,此为剑术之中乘。越女剑法的“追形逐影”,即“追”敌之“形”,“逐”敌之“影”,属中乘剑术。中乘剑术仍为有形。

到达最高乘的剑术为“如影如响”。《孙子》说:“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不能窥,知者不能谋。”什么是“无形”呢?无形剑术是神明阶段的上乘剑术。此时,运剑无招无势,剑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对手,像击鼓的“响声”一样环绕着对手,使之不得脱身,故曰“如影如响”,乃剑术之上乘。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大师说:“敌欲变而不得其变;故欲攻而不得逞;敌欲逃而不得脱,斯为上乘。”

实际上,这种剑术的境界还不是最上乘的,在中国古人的想像中,只有剑仙才是剑术的最高境界。剑仙在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中屡见不鲜,最大的特点,就是剑仙没有有形的剑,剑仙的剑是无形的,所谓一拍后脑,剑光即起,取人头于千里之外。如果剑仙双方争斗,就只见两道剑光缠在一起,来回往复,难分高下。很显然这都是文学的想像,至于是不是有剑仙,剑仙的功夫是不是如此,作者是不能负责任的,小说有想像的权力,只要读者高兴就行。 I93j0rBE+2FhOoOjeP1aqGevB4YhF6vkrA1Vyuk7RHqvTe7A6vHRxti6hlCOgf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