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屈原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屈原(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又名屈平,字灵均。楚国贵族,主张修法任贤,遭权贵嫉忌,二度流放江南。后见国势衰微,国都被秦攻破,投汨罗江死。所作《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在文学上取得伟大成就,开创了楚辞一派文体。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十分喜欢读屈原的诗。他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用工整的魏碑字体抄写了《离骚》和《九歌》,还作了对各节内容的概括。毛泽东一生中多次高度评价屈原的人品和文品。1949年12月,他出访苏联,在赴苏的列车上,与苏联汉学家费德林谈起了屈原。费德林称赞屈原是“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毛泽东就饶有兴味地介绍和评述了屈原。他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嘛!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6页)他又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像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像。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同上,第17页)

五十年代初期,当费德林把俄译《离骚》等楚辞推荐给苏联读者,并取得成绩后,他对毛泽东称赞了屈原和《离骚》。毛泽东再次评述了屈原,他说:“屈原的功勋并不是马上就得到人们的承认。那是后来过了不少日子,诗人的品格才充分显示出来,他的形象才真正高大起来。屈原喝的是一杯苦酒,也是为真理服务的甜酒,诗歌像其他创作一样,是一种精神创造。”(同上,第22页)屈原千百年来受到民众爱戴,这是来自民间的一种传统朴素情愫。因此当费德林谈及老百姓崇拜屈原时,毛泽东却以唯物者的态度尊重这种行为,他说:“这种崇拜不是屈原自己制造的,而是爱戴他的老百姓自发产生的。这种崇拜一直延续到现在,难道能怪他吗?我们不能为别人负责,老百姓树立他们所需要的权威和偶像,这是他们的事,我们不能对此负责。”“我不认为这是他的错。”(同上,第25页)

1954年10月,毛泽东会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引用了屈原《九歌·大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诗来表达友情,并对他说:“屈原是中国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一千五百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一天作为节日,这一天就是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民吃粽子。粽子是把糯米用一种叶子包起来制成食品。人民把这种食品投在河里喂鱼,使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2281页)1961年秋天,毛泽东还写了一首七绝《屈原》来赞美屈原的斗争精神: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诗词集》第203页)

因为热爱屈原,毛泽东也称赞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曾经以满意的口气说:“当时重庆演出的话剧《屈原》,在全国引起了震动,我们在延安听到这情况也很受鼓舞。革命胜利后,我在北京见到郭沫若,还谈到这一点呢。”(《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第24页)

毛泽东对《楚辞》赞赏备至。建国初期,他在与老同学周世钊和蒋竹如谈话时,曾说:“《左传》、《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还说:“屈原如果继续作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1964年8月,他在北戴河与几位哲学家谈话时说:“到现在,《天问》究竟讲什么,没有解释清楚。《天问》讲什么,谈不懂,只知其大意。《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同上)1965年6月,他在上海和刘大杰教授谈及王安石,说:在王安石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反对天命、反对封建宗法的思想,比如屈原、王充。他认为,屈原的学问是深奥的,多元的。

毛泽东书斋里收藏多种版本的《楚辞》和有关著作。1957年12月,毛泽东想收集《楚辞》的各种版本,就请何其芳开了一个目录,经过两个月努力,搜集了五十余种。《楚辞》是他外出视察随身所带的必备之书,稍有空隙,就读起来。1958年1月在广西南宁,因雷达发现有国民党飞机向南宁飞来,全城实行灯火管制,他不去防空洞,却点着蜡烛,神情专注地读《楚辞》。同年9月,在视察合肥时,问随行的张治中有否读过朱熹注的《楚辞》,说:这是好书,我介绍你有空看看。1959年在庐山会议时,让秘书林克编出一份有几十条评介、研究《楚辞》的书刊目录,亲自审改后,印发给与会代表们。他又在会上说:“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456页) ml6x/DDm7X8abGtr6u+NwrwkPk+HDCFDFiRK/ls2kdrbd8nqQTrxWQr3OUlpSx3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