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要找的人,是牛人赵充国。
班固说,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比如,秦有白起、王翦;汉有李广、公孙贺、苏建、上官桀、赵充国等人。以上这些牛人,都是以勇武显闻,那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山西之地,势近大西北少数民族。大西北少数民族,向来以彪悍著称。比如匈奴,你不惹他,他们也常来搞你。大冬天的,他们没有地方去,就集体骑马到边境开抢。本来汉人居住在大西北,长年被风沙吹来刮去,种出点东西来也不容易,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抢。于是久而久之,大西北一带汉人,亦养成好斗风俗。他们长期备战,骑兵练射,翻身跳马,百步穿杨,那是家常便饭。
赵充国当兵时,正值汉武时代。渴望当大将军的赵充国,真是碰上了好时代。曾记否,公元前99年,赵充国三十八岁。他以假司马身份,随李广利将军出征匈奴。那次,赵充国一举成名,天下无人不识。
回来后,刘彻就拜赵充国为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赵充国因为平反少数民族叛乱有功,被刘弗陵拜为后将军。再后来,赵充国和霍光一道,拥护刘病已登基有功,被封为营平侯。
说了这么多,不仅说明赵充国很牛,而且更要说明的是,这个老将对于刘病已很重要。赵充国能打,敢打,威名赫赫。还有,他老人家熟悉西北少数民族,找他谈事,绝对靠谱。
于是,很快,刘病已和赵充国就匈奴侵犯车师国之事,交流了意见。在打不打这个问题,赵充国意见坚决,主张必须打,一定要打。
怎么打?赵充国是这样认为的,匈奴已出动全部兵力,现在可趁他国内空虚,一举捣碎他的西部军区,让他做梦都不想再到西域骚扰。
然而,就在刘病已和赵充国讨论得很热烈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跑过来要掺和。这也是一个牛人,但不是牛将,而是牛相。他就是汉朝现任丞相魏相。
魏相给刘病已上书,发表了他的意见。意见很长,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反对大规模出兵。
魏相反对的理由如下:
首先,最近匈奴不但不敢来骚扰汉朝边境,还将以前抢去的老百姓一一遣送回国。那可是善举啊。然而,匈奴争夺车师国,那是小规模战争,不必小题大做。
其次,汉朝的老百姓,特别是边民,都还很穷,经不起折腾。征战是最烧钱的,烧钱又是老百姓最难受的一件事。把报复匈奴的小快感建立在汉朝广大穷苦老百姓的大痛苦之上,不值。
老实说,魏相以上那番道理是很牵强的。魏相说,匈奴最近不敢骚扰汉边,那骚扰车师国的汉军,就不是骚扰吗?退一步来说,最近不骚扰汉边,以前骚扰的就不算了吗?还有以后呢,他们就不想来骚扰了吗?这是其一。
世界上没有不烧钱的战争。有时候,以战止战,是和平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赵充国的意见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这是其二。
然而,我们值得肯定的是,魏相的出发点是好的。他的意思就是,能不打就不打,少打就少劳民伤财。
的确也是,汉朝自文景之治以后,我们好多年没看到在长安街头上,汉朝老百姓互相攀比,说谁家的马好的幸福情景了。是谁打破了汉朝人那样幸福的日子?当然是刘彻。
刘彻是汉朝最能烧钱、最敢花钱的皇帝了。因为他能烧敢花,所以弄得天下民不聊生,盗贼四起,就差没造反了。然而,刘彻烧钱也算是烧出了丰功伟绩。打怕匈奴,征服四夷,开通西域,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战争的破坏力和伤害度,实在太大了。幸好,刘彻晚年一悟成佛,下了罪己诏。从此,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汉朝,慢慢恢复了元气和活力。
应该说,在恢复汉朝经济,建立廉洁政府的过程中,刘弗陵和刘病已的表现是很优秀的。特别是刘病已,上台以来,轻徭役,薄赋税,还经常变着花样大赦天下。汉朝老百姓也发现,文景之治时的美好日子,好像又回来了。感谢刘弗陵,感谢刘病已,感谢霍光、魏相。没有他们,就没有汉朝昭宣中兴的美好局面。
就这样,魏相的美好建议,征服了刘病已。于是,刘病已决定放弃汉军在车师国的既得利益——大量垦田,只派出一支边防军去解救郑吉。边防军把郑吉的屯垦兵团护送到渠犁,并把车师国政府和人民也搬到了渠犁。
那么,赵充国呢?不向匈奴开战,他不是挺无聊的吗?事实上,赵充国一点儿也没闲着。很快,他就发现魏相的建议是正确的。因为有魏相反对征伐匈奴,让赵充国有精力去摆平了另外一件大事。
汉武大帝时代,刘彻为了扼制匈奴,在大西北搞了一个大动作。首先,他在河西走廊设立四大郡属,阻断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西羌部落的交通。接着,刘彻还把西羌诸部落全部赶出了湟中。
湟中,也就是湟水流域,也就是青海湖至黄河跟湟水入口之间,约四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土地肥沃,是西羌落部居住的祖地。西羌部落被赶出祖地,只好向西及向南迁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更无奈。西羌部落在外流浪多年,都没有找到一块像样的土地,所以,他们的生活一直都特别困难。
所谓人穷思归,公元前62年,刘病已派出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到羌中巡察。于是西羌诸部落中的先零部落首领杨玉,向义渠安国提出了一个请求。
这个请求就是,他们生活条件很差,请汉朝使节怜悯,允许他们到湟水以北水草丰盛的地方,放牧牛羊。
义渠安国,是春秋战国时代义渠部落的后裔。按道理,义渠安国作为刘病已派出的特使,他的任务就是发现情况,然后传达和反映情况。所以,先零部落提的请求,义渠安国能做的,就是把报告打到中央,由刘病已主持开会讨论,最后才能下结论。
如果事情按程序办,那就简单多了。问题是,义渠安国不知是吃错了药,还是脑袋抽筋了,竟然把程序搞反了。他是这样做的:先批准先零部落搬回旧地,随后,他才把报告打到中央。
消息马上传到长安,赵充国一听,大叫不妙。接着,赵充国直接给刘病已上书,弹劾义渠安国奉使不敬,引寇生心。刘病已看了赵充国弹劾书,先是一愣,然而一想,他明白了。
在汉朝熟悉夷民之事的人当中,如果赵充国说他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说第一。赵充国曾经蹲点大西北,跟夷民斗智斗勇,那些人屁股一动,他都知道人家要放什么风。所以,赵充国认为,先零部落不好好在移民区待着,竟然有打回湟水的主意,其中肯定有诈。
这下子,刘病已也慌了。于是,他连忙给义渠安国批复,不批准先零部落的请求。同时,紧急把义渠安国召回国。
然而,一切都晚了。
事实证明,赵充国的判断是正确的。先零部落的请求,得到义渠安国口头批准后,仿佛奴隶翻身做了主人般激动。于是,他们迅速行动,大批大批地强渡湟水。这时,汉朝郡守闻讯赶来,派兵阻拦。然而他们却吃惊地发现,西羌部落仿佛是蝗虫般,铺天盖地而来,除非有喷虫剂,不然就别想挡住他们的路。
更可怕的事还在后头。先零部落首领杨玉,联合西羌部落二百余酋长,互派人质,立盟订誓,解除仇恨。
为什么说这事可怕呢?一直以来,西羌部落之间,几乎处于小战国混乱状态。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揍你,后天你又来砍我,再后天我又要抄你。他们之间,打架斗殴,无休无止,谁都自称老大,从来都没有谁服过谁。如今,突然立盟订誓,了却恩怨,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刘病已马上召来赵充国询问。赵充国这样回答道:“羌民联合,之前仅有一回。三十年前,他们也像今天一样解除仇恨,向天盟誓。然后十万羌民联合匈奴,进攻汉朝。结果,汉朝花了五六年,才将他们摆平。”
赵充国以上的回答,基本说对了。但是,有两个数据他弄错了。首先,十万羌民联合进攻汉朝,不是三十年前的事,而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其次,当时汉朝摆平羌民,不是五六年,而是几个月。
公元前112年,秋天,十万羌民联合匈奴,大举进攻汉朝。冬天,汉朝动员十万大军,派将军李息攻击羌民。不消多久,羌民就被摆平,变得规矩多了。
时隔五十年,羌民突然搞出这么大的联合,难道又要像五十年前一样大举进攻汉朝吗?如果是这样,是什么气候驱使羌民准备大打出手?
事实上,要回答这个问题一点儿都不难。驱使羌民联合,准备举大事的,不只是羌民内部的小气候,还有外部国际大气候。
赵充国继续给刘病已分析:公元前71年,匈奴跟乌孙国干了一架,吃了败仗,从此失去控制西域的能力,匈奴心里一直郁闷得很。匈奴要想对抗汉朝,仅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所以,他只有引诱西羌落部。
“据可靠情报,匈奴给西羌落部开出的条件是,西羌和匈奴联盟,拿下张掖郡和酒泉郡,送给西羌居住。张掖郡和酒泉郡,是当年汉武大帝把羌民赶走后设立的郡属。匈奴开出此条件,西羌肯定流口水。所以我认为,促使羌民联合的幕后黑手,肯定是匈奴。而接下来,他们必有大动作,我们一定要作好防备。”
赵充国的话,说得刘病已眼皮直跳。刘病已本不好战,自他上台以来,从未有过大战。此次,难道真要让他大动干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