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蒙修路出事,刘彻想派司马相如出马,前往蜀地做通百姓思想工作,似乎是选对人了。
首先,司马相如在西南夷之地名气很大,说话管用;其次,司马相如也很喜欢这份工作,以皇帝特使身份回乡,那是多炫耀的一件事啊。
果然,司马相如一到四川,调查事因,安慰劳工兄弟,谴责唐蒙几句,当地人马上就服软了,也不准备造反了,该干吗干吗去了。
然而,民夫罢工了,不等于唐蒙罢工,司马相如前脚才走,他后脚接着忙活。这家伙学精了,知道得罪了民夫,皇帝不高兴了,转而请求皇帝同意征调当地军队继续修路。
不久,刘彻下诏,同意唐蒙调军修路。于是乎,唐蒙调动了巴蜀之地的数万人,夜以继日、前仆后继、不管生死地,一口气就干了近三年。
总结唐蒙修路的那两三年,道路没修好,士卒倒死了不少人,花的钱更是以亿万来计算。于是举国上下,下至巴蜀人民,上至中央高官,全都不高兴了,一致呼吁皇帝停止修路。
想想也是啊,那大把大把的钱,花出去就算了。可是那一批批可爱的子弟兵就此摔下悬崖,悲痛啊。
然而钱都花了一大把,人都死了一大批。如果现在停工,那花出去的钱,不是白花了,死了的士兵,不也白死了吗?所谓的建设大西南的伟大计划,那不前功尽弃泡汤了吗?
修路,百姓不高兴;停工,皇帝不愉快。怎么办?
就在刘彻为此事苦恼而不得解脱时,发生了一件事,让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
事情是这样的:西南夷的邛都国及筰都国两个国王,派使者到长安,主动表示愿为汉朝臣子。但前提是必须享受和南夷一样的待遇,南夷享受的汉朝厚礼,他们一样也不能少。
钱的事当然没问题,可他们到底有几分真情实意,刘彻心里是没底。他想来想去,只好将西南夷专家司马相如召来咨询,看他怎么说。
司马相如这样回答道:“邛都国等西南夷诸国都挺靠近蜀地,打通这些道路,是很容易的。前秦曾经将它们纳入国家版图,设为郡县。到了汉朝兴起,却将之废弃,极其可惜。现在如果打通西南夷,重新设置郡县,其价值肯定超过南夷。”
司马相如这番话,不由让刘彻浮想联翩:前朝大秦帝国都能将西南夷设为郡县,为何我就不能设郡呢?况且唐蒙修路,是为了从军事上借道夜郎,扼制南越,如果依司马相如之计,打通西南要道,整个南越和西南夷,不就可以牢牢地被他捏在手里了吗?
要打通西南,那他还得力排众议,让唐蒙继续修路。想到这,刘彻马上就给司马相如布置了一道作业:修路的事唐蒙来办,搞定西南夷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殊不知,派司马相出使西南夷,正中他下怀。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肯定要升官了。果然,刘彻封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以皇帝特使身份持节访问西南夷。
司马相如此趟出使,用时下很流行的话来说,三个字:牛逼了。
司马相如带着三个副使上路,坐着大马车一路奔驰。那些山区酋长见到他,如穷亲戚见到了城里来的贵客,笑脸如花地围在他身边,像星星拱月亮似的拱着他凯旋。
很快地,司马相如就把这些落后山区的酋长们说服了。其实,这还不是什么赏心悦目的事,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才完成了他心里最大的满足。
这就是回乡探亲。
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刘邦征战一辈子,最后也抽空回乡显摆了一回。对司马相如来说,想当初临邛城下,开酒吧当小二,岳父大门不出,断绝亲路,此中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啊。今天,他荣归故里,彻底洗刷这段耻辱的历史。
这时,司马相如要回临邛显摆的消息,一夜传遍全城,临邛城可忙坏了。郡守太守笑迎,县令亦屈身背箭,在前面开路。岳父卓王孙及临邛城有头有脸的人,早就摆好宴席,列队欢迎,个个脸若爆米花开,合不拢嘴。
想从前,苏秦困顿出游,穷尽智慧,挂六国相印荣乡归里。那时亲人朋友,全在他脚下作屈膝状,然而苏秦则昂头长叹,人世间,人情冷暖,不过如此啊。
也的确是不过如此,人不怕阔,一阔自然就有人替你贴金。卓王孙见到司马相如后,为了表达他当年冷落的歉意,赠他一笔不菲的钱财。
封官还乡,风光沾尽,还狂捞了一笔意外之财,多赚啊。
就这样,司马相如在西南夷过足瘾后,春风得意马快蹄轻地上路返城。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刚回到长安,只见一口巨大的黑锅,朝他劈头盖脸而来。
这口大黑锅,就是受贿。
早就有人在司马相如进城之前,搜集好情报,向皇帝上奏弹劾,说他此去西南夷路上享受不正常待遇极多,接受地方官员不少贿赂。
回顾一下,所谓不正常待遇,司马相如是享受了。蜀郡太守笑迎,县令骑马开路,父老乡亲列队欢迎就是个证据。
可如果说司马相如受贿,的确有点冤了。钱是岳父大人给他的,这又关别人什么事呢?
既然如此,接受别人行贿这个罪名怎么就罩到司马相如头上来了呢?
我翻了一下《汉书》和《资治通鉴》,没有看到司马相如受贿细节,官方也没有公布事实。于是,我推理只有一个可能:有人嫉妒司马相如了。
嫉妒司马相如这帮人,大约就是之前反对唐蒙疯狂修路的大臣。
他们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打通西南夷,于国家有好处吗?没有。有什么好处呢?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结果路修好了,还要给西南夷送那么多厚礼。汉朝得到了什么呢?哦,不过是一个称号,被人称为老大。为了一个天下老大的称号,赔尽那么多的纳税人和钱财,值得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司马相如为何执意说搞定西南夷有好处?只有一种可能,他想趁机出去狂捞一把。
当然,此次栽赃,司马相如口不能辩,至少可以大笔一挥,以文辩之。但奇怪的是,司马相如选择了沉默,被撤职还乡。
一年后,司马相如再次被召回宫里,封为郎官。可他似乎已经心灰意冷,无意官场了,为此常称疾不上朝。最后,被免职隐居故乡,卒于寓所。
有如夏花盛开,不屑于与狂风乱舞,郁郁凋零。司马相如远去了背影,却留下了不朽的江湖传说。
此后,汉朝再无司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