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坎坷修得正果

话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一进了家门,卓文君就傻了。

因为出现在卓文君眼前的,不是富贵高楼,而是破烂陋房。她以为他们一路奔波,进错了家门。然而,司马相如明确地告诉她,没错,这就他的家,也是他们现在的家。

家徒四壁,这就是你的家?卓文君又惊又呆,心堵得发慌。情郎这身穿着打扮,高贵儒雅,怎么看也不像个穷光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真怀疑自己不是碰上人贩子了吗?

司马相如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没错,我司马相如就是人贩子。我贩得光明磊落,是你自己愿意跟我来的,我从来没有逼过你。老实说吧,我也不想这样。我曾经富过,可打梁孝王抑郁而死后,我的金融危机就来了。如果你不嫌弃,就暂时忍忍吧。如果你后悔了,我不拦你。你怎么来的,我就怎么送你回去。

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事了。私奔,那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就算是收回来,整个临邛也要将她当垃圾水倒进山里洗沟去了。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卓文君就住下了。

一场琴会改变一个女人的命运,这实在不可思议,这都是广告吹出来的祸啊。算了,还是将埋怨往肚子里吞吧。勒紧腰带,准备挨过这漫长而清苦的日子。

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开始数着手指过日子。

但是,日子没数够几根手指,卓文君就开始难受了。要知道,她可是富家之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冬有暖被,夏有凉果。好了,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日子?满眼空空。

用四川话来说,那就是,爬哟,啥都没得。

卓文君终于明白:浪漫的爱情在没有面包的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苍白脆弱。

那时,卓文君的一举一动,无不收之眼里。但是,司马相如什么都不说。

他能说什么?经济权即话语权。既没得经济权,那就闭嘴不说吧。反正口吃,再多的解释也是费劲吃力不讨好。

最后,还是卓文君主动开口了。

她试探地对司马相如说:“咱们这样整天吃一顿没一顿,也不是办法。不如,咱们回我娘家去,叫我老哥赞助一下?”

卓文君此言一出,犹如纤纤玉指,拨动了司马相如心中的那根细弦。事实上,他等的就是卓文君这句话。

有投资,就得有收成。现在,该是准备撒另外一张网的时候了。

于是,司马相如假装委屈地变卖坐骑,换得一些盘缠,和卓文君一起上路了。

当司马相如再次站在临邛的街头时,心中感慨颇多。没办法,富贵逼人,回马枪就算丢人,也只有认了。然而,马上就有人给卓文君传话来“你老壳气都气晕了,抛出话来说不认你这女儿了,你还回来干啥子哟?”

卓文君一愣,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老壳,就是老爹的意思。事实是,卓文君家这个老壳真的很生气,后果也是如街人所言。

怎么能叫他一个老东西吞下这口气呢?本来好好地请你吃顿饭,没想到酒足饭饱,竟然连人家的女儿都被你拐跑了。

这就叫赔了女儿又折钱。钱是小事,女儿也是小事。可问题是,他活了几十年,头一回当傻瓜,被人家算计了还要替人家数钱。他这张老脸,不想着换皮,以后还能出去见人吗?

听到老壳生气,卓文君只有望家兴叹了。跑了大老远的路,看来是白回了。

这时,司马相如打破一贯沉默,只见他自信地对卓文君说道:“既然来了,就住下吧。你别多虑,没过多久,包你家老壳出来认咱俩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既然来都来了,就得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再回成都。不然,之前那一切都白做了。再者,司马相如已经想好了度过这个生命寒冬的办法。

他已经打算好了,准备将全身的盘缠拿出来,在临邛开一间酒吧,自力更生。

用电影《梅兰芳》里的一句台词来说,这就叫,输了不丢人,怕了才丢人。

当然了,司马相如身上这点钱,想开大点儿的酒吧,那是不可能的。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俩必须少雇几个人,亲自参加劳动。

事实上,司马相如就算有余钱,也不会多雇人帮忙。他已经算计好了,卓王孙不是死要面子吗?那就让临邛人看看他是怎么将老脸丢光的。

不久,酒吧开张,没有鞭炮声,也没有剪彩的掌声。一间陋房,几张凳子,一对苦命夫妻,还有几个跑腿的,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冲锋了。卓文君站柜台,负责收银,司马相如自当小二,忙里忙外。

一夜之间,临邛又震动了。

临邛人活了大半辈子,算是尝到了什么叫眼福。汉朝天下第一大富豪的女儿,竟然自开小酒吧,还当了女服务员。于是,此话像风一下卷遍偌大的县城,马上就卷入了卓王孙的耳朵。

用气人已经很难形容卓王孙此时的情绪了。用气死人,似乎也不恰当了。最恰当的词,那就是麻木。既然脸皮都被剥光了,还气什么气?

眼睛一闭,耳朵一塞,窗户一关,再往床上一躺。天要下雨,女要受苦,就随她去吧,就当作没生过这个女儿不就得了。

从此,卓王孙闭门不出。任它外面风雨大作,或者就算天要塌下来,也不关他的事了。

然而,卓王孙想图清静,有人却偏不让他清静。

这些人,当然就是卓家的亲戚朋友。

他们纷纷登门替卓文君求情来了。这些人千嘴万舌,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卓老啊,您家才有一男两女,人也不算多吧。像您这种人家,钱财算个什么天大的事,建立和谐家庭,儿女安乐,才是您最操心的啊。再说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生米都煮成了熟饭,您就认了吧。再说了,司马相如人也不赖呀。曾经,他可是跟随过梁孝王,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哪。相如才华横溢,之所以穷,不过是一时之困啊。

还有啊,毕竟人家还是咱临邛令的贵客,您打相如的左脸,不等于打临邛令的右脸吗?这样吧,您老还是歇歇气,将女儿大大方方迎回来,赠她财物,回成都老家过好日子,也免得您老天天耳根不清静。牙好,胃口才好。女儿就是你的牙,女儿好了,你的日子才算是真的好啊。

卓王孙先是一阵的沉默不语。良久,他摇头叹了一口气,终于还是认了。

他是个生意人,生意人之间谈判最大的本事是什么?不是得寸进尺,而是衡量双方力量,从中间找到较为合理的筹码。司马相如的才华和王吉,就是他的筹码。这两件东西,终于让卓王孙妥协了。

卓王孙差人唤女儿回来,一家人吃了一顿饭,然后宣布同意接纳司马相如为卓家女婿。

数日之辛酸,终于换得一张承认书。同时,卓王孙将家僮数百人分与女儿,赐钱百万,又将嫁妆也补上,衣物无数。

卓王孙出手,又让临邛人开了眼界。司马相如摇身一变,从地狱飞入天堂。

果然是人才啊。

东方朔和司马相如,汉朝这两名大文豪,一个癫狂,一个吃软饭。他们的身上,似乎都印有悲剧性的人生弱点,让后来诸多道德君子对他们口水不断。

然而,在我看来,这都不是真实的他们。真实的他们,心里不全是装着酒肉和女人。在他们的心里,还藏着一种无法抹杀的文人情怀。

这情怀就是——天下。

电影《梅兰芳》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梅兰芳夫人这样对她的情敌孟小冬说道:梅兰芳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他只属于座儿。

套用此话,我们说,东方朔和司马相如,不属于女人,也不属于刘彻,他们只属于青史,他们生来就是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成都后,修房置田,成为富甲一方的暴发户。干得好,不如娶得好。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汉朝多少人一边在暗地里骂司马相如无耻,一边又在心里暗暗地梦想:有朝一日,如果我也像司马相如一样娶到一个富家女,那该多好啊。

仅就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多少人跟司马相如就不是一个境界。

在我看来,人生之境,不应只看手段,重点看目的。如果目的正确,手段不过是工具,无须非议。钓到卓文君,只是司马相如的手段,而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人生理想就是,以物质为基础,渴望再次腾跃,游说天下,笑傲江湖。

娶富家女,司马相如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汉朝之张耳、陈平,无不都是靠富家女实现了江湖梦想。当然,这不仅是汉朝的特产,也不全是中国的特产。只能说,这是全人类的心理渴求。

法国作家司汤达《红与黑》里的主角于连追逐梦想的过程,竟然和汉朝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于连,出身卑微,貌不出众。上帝送给他的只是一件常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超强的记忆。于连的全家都是在森林里伐木为生,前后左右,人生皆茫茫。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必须闯出去。

摆在于连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穿上黑衣,皈依上帝;另外一条是,创造机会,结识贵妇,从而将他送往上流社会。于连上帝和贵妇两手抓,结果,他终于实现了他所谓的梦想。同时,他也被他所谓的梦想毁灭了。

因为到了最后,于连发现:他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贵妇,更不属于上流社会,他只属于悲剧。

于连,就是为悲剧而生的。

司马相如,当然不是为悲剧而生。在他之前,陈平之流为他创造了成功典范,他只需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前途必定光明。所以,他并未就娶得卓文君而沾沾自喜。他在等待。

等待远方的呼唤。

司马相如等待呼唤他的人,当然是刘彻。

刘彻除了喜欢打猎,进行野外体育锻炼身体外,有时还喜欢文学。一个强健的国家,必须从一个强健的皇帝开始。一个强健的皇帝,必须从一个强健的身体开始。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有一个丰富而强健的灵魂。

文学诗赋,正是丰富刘彻灵魂,使之强健跳跃的那一道大餐。

有一天,刘彻读书,恰好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读着读着,他不禁摇头叹道,哎,如此天才,朕竟然不与他生在同一个时代。

刘彻以为,司马相如是个死人,他读的也是死人的文章。

那时,侍奉刘彻读书的是一个狗监,名唤杨得意。狗监,就是管理猎犬的官员。杨得意,又恰是司马相如老乡。

当时,刘彻话音刚落,杨得意就接话说道:“陛下,您所读的赋,正是臣老乡司马相如写的,他还是一个大活人呢。”

刘彻一听,又惊又喜。他当即说道,真有此事,请替我将他速速召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是买家,还必须碰上杨得意这等免费替人打广告的好老乡。当皇帝要召见司马相如的消息传回时,成都地震了。

当然,此地震,当然是假地震。司马相如,你个龟儿子是不是祖坟冒青烟了哈。我想,这应该是成都人最想对司马相如说的一句话。

前有卓文君,后有皇帝召见书。如果不是祖坟冒烟,凭司马相如那点德行受宠于老天,鬼都不信。

不管怎么说,司马相如终于可以出江湖了。

数数看,他憋在成都有多久了?忆往昔,梁孝王刘武之音容笑貌,礼待文人之景,似乎仍历历在目。啊,这时光,竟然总是给人一种梦幻感。但愿从此出成都,不再怀碎梦而归。

司马相如西出成都,来到长安。

21世纪的今天,许多文化人心中都有一个北京梦。为了追逐北京梦,多少人青春无悔,成了北漂一族。

唐朝之前,多少文人也是为了长安梦成了北漂一族。川地文人中,司马相如之后,唐初之陈子昂怀兜千金,勇敢北漂,接着就是诗人李白。如今打造北京梦的,凝聚了多少外省人的汗水;往昔丰富长安文化的,正是这帮内心充满活力和豪情的外乡人。

美丽的长安城,我司马相如又回来了。曾经,这座城市给司马相如带来的只是一个无味的郎官职。现在,就让这不愉快的往事通通消失吧。人生就像翻山越岭一样,翻过了阴霾和泪水,后来就是阳光和鲜花。

那次,刘彻召见司马相如,效果不错,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彻认为司马相如天才难得,值得欣赏。司马相如认为刘彻慧眼识珠,实属不易。

于是,刘彻当即封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也愿意留下替刘彻写赋拍马。

此情此景,犹如老鼠爱上了大米,俩人就此好上了。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仿佛看到,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正在向他热烈招手! bNUBt88ML9dNIfZg8QWSPG7ch2kBt3MGMKYUpV0Gak6QOl54vi+eZTjjh8V8o+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