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销售的11条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保持良好的第一印象

西方有句谚语:“你没有第二个机会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爱默生曾经说:“你说得太大声了,以至于我根本听不见你在说什么。”换句话说,你的外表、声音、话语、风度、态度和举止所传达的印象有助于使准客户在心目中勾勒出一幅反映你本质性格的画面。

当你出现在你的准客户面前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呢?他们在刹那间捕捉了一系列你的图像或快照,然后,他们将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储存进自己的意识中。

有些人认为,在面谈的头10秒钟内就决定了它会完成还是将破裂。可能真是这样,我们确实根据在与一个人见面的头几秒钟内所得到的印象,快速做出对他的判断。如果这些判断是不利的,那么所有的销售都不得不首先克服这位专业销售员在准客户心中留下的糟糕印象。另一方面,一个有利的印象肯定可以帮助实现销售,而且也不需要硬着头皮、费力地抗争准客户心中对你形成的不利的第一印象。

内布拉斯加州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理说:“有一天,一个人来拜访我。他穿得就像一部著名的老剧《上午之后》中的一个角色。他开始做一个好得非同寻常的销售推介,但我老是走神。我看着他的鞋子、他的裤子,然后再把目光扫过他的衬衫和领带。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想,如果这位专业销售员说的都是真的,那他为什么穿得如此落魄呢?”

“他告诉我他手中有很多订单,他有许多客户,他们也购买了大量的这种产品。但他的个人外表致命地显示他说的话不是真的。我最后没有购买,因为我对他的陈述没有信心。”

专业销售员必须给客户创造出一种好印象,必须有成功的外表、成功的谈吐和成功的姿态。这些都是具有大意义的小事情——它们都有助于将销售面谈成功地进行下去。

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你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机会了。客户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依据外表——你的眼神、面部表情,等等。你可以认为外表就是一种表面语言,正如声音所表达的一样。

一个人的外貌对于他本身有影响,穿着得体就会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他自重,我们也尊重他。”

只有在对方认同你并接受你的时候,你才能顺利进入对方的世界,并游刃有余地与对方交往,从而把自己的事情办成和办好,而这一切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与你的外在打扮有关。

大凡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的人都善于交往,善于合作。而一个人的仪表是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试想,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的人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同去办同样分量的事儿,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到冷落,而后者更容易得到善待。特别是到陌生的地方办事儿,怎样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更为重要。世上早有“人靠衣装马靠鞍”之说,一个人若有一套好衣服配着,仿佛把自己的身价都提高了一个档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气氛上增强了自己的信心。聪明的人切莫怪世人“以貌取人”,人皆有眼,人皆有貌,衣貌出众者,谁不另眼相看呢?着装艺术不仅给人以好感,同时还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它往往能在尚未认识你或你的才华之前,向别人透露出你是何种人物,因此在这方面稍下一点功夫,就会事半功倍。

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的形象。而完美无缺的修饰和宜人的体味,能使你的形象大大提高。有些人从来没有真正养成过一个良好的自我保养的习惯,这可能是由于不修边幅的学生时代留下的后遗症,或者父母的率先垂范不好,或者他们对自己的重视不够造成的。这些人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基本上还算干净,没有人瞧不起,能走得出去便了事了。如果你注重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修饰习惯很快就能形成。如果你天生一张胡子脸,那也没有办法,但至少你要给人一种你能打点好自己的印象。牙齿、皮肤、头发、指甲的状况和你的仪态都将表明你的自尊程度。

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服饰和仪表上得来的,因为衣着往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和个性。毕竟,要对方了解你的内在美,需要长久的过程,只有仪表能一目了然。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不讲究仪表就是自己给自己打了折扣,自己给自己设置了成功的障碍,不讲究仪表就是人为地给要办的事情增加难度。

亮点重温: 你的外表、声音、话语、风度、态度和举止所传达的印象有助于使准客户在心目中勾勒出一幅反映你本质性格的画面。

亲密效应:带着爱心去销售

如果成为客户信任的销售员,你就会受到客户的喜爱、信赖,而且能够和客户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一旦形成这种人际关系,有时客户会只因照顾你的情面,自然而然地购买商品。而要形成这种关系,就要求销售员具有爱心,注意一些寻常小事。

有位销售员去拜访客户时,正逢天空乌云密布,眼瞅着暴风雨就要来临了,这时他突然看见客户的邻居有床棉被晒在外面,女主人却忘了出来收。那位销售员便大声喊道:“要下雨啦,快把棉被收起来呀!”他的这句话对这家女主人无疑是一种至上的服务,这位女主人非常感激他,他要拜访的客户也因此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

有的销售员认为爱心对销售无关紧要,这是错误的观点。销售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销售员必须具有爱心,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

约翰森搬家后不久,还不满4岁的儿子波利在一天傍晚突然失踪了。全家人分头去寻找,找遍了大街小巷,依然毫无结果。全家人心急如焚。于是,他们给警察局打了电话,几分钟后,警察也配合他们一起寻找。

约翰森开着车子到街上去寻找,所到之处,他不断地呼唤波利的名字。附近的人们注意到他的这种行为,也纷纷加入寻找行列。

为了看波利是否已经回家,约翰森不得不多次赶回家去。有一次回家看时,他突然遇到了地区警备公司的人。约翰森恳求说:“我儿子失踪了,能否请您和我一起去找找看?”此时却发生了完全难以令人置信的事情——那个人竟然做起了巡回服务销售表演!尽管约翰森气得目瞪口呆,但那人还是照旧表演。几分钟后,约翰森总算打断了那人的话,他怒不可遏地对那人说:“你如果帮我找到儿子,我就会和你谈巡回服务问题!”

倘若那个销售员当时能主动帮助约翰森寻找孩子,20分钟后,他就能够得到销售史上最容易得到的交易。销售员的爱心很重要。正是因为你的爱心,客户才可能信任你,进而买你的产品,使你的销售成功。

用爱心打开人们的心扉,将爱化作你商场上的护身符,爱会使你孤独时变得平静,绝望时变得振作。有了爱,你将成为伟大的销售员,有了爱,你将迈出成为精英人士的第一步。

亮点重温: 用爱心打开人们的心扉,将爱化作你商场上的护身符,爱会使你孤独时变得平静,绝望时变得振作。有了爱,你将成为伟大的销售员,有了爱,你将迈出成为精英人士的第一步。

存异效应:尊重客户是修养的体现

拜访客户或平时交往时,谈论到一些话题常常会发生意见分歧,尤其是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外观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凭借我们的专业知识驳倒客户,还是一味地迁就顺从他们?恐怕都不是最佳解决办法。

克洛里是纽约泰勒木材公司的销售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是尖刻地指责那些大发脾气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也赢得了辩论,可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人员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他们绝不肯更改。

克洛里虽然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他决定改变这种习惯。他说:“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把木材运回来。在木材卸下25%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的木材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收。”

“挂了电话,我立刻去对方的工厂。途中,我一直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来说服检验员。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为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到了工厂,我见购料主任和检验员正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的姿态。我走到卸货的卡车前面,要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木材的情况。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木料放到另一堆。”

“看了一会儿,我才知道是他们的检查太严格了,而且把检验规格也搞错了。那批木材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而白松碰巧我是最内行的。我能以此来指责对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吗?不行,绝对不能!我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格的理由是什么,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我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并且坚持把他们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们感到高兴。于是,我们之间剑拔弩张的空气消散了。偶尔,我小心地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格的,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是有意为难他。”

“他的整个态度渐渐地改变了。他最后向我承认,他对白松的检验经验不多,而且问我有关白松木板的问题。我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白松木板都是合格的,但是我仍然坚持:如果他们认为不合格,我们不要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格的木材就有一种罪恶感的地步。最后他终于明白,错误在于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等级的木材。”

“结果,在我走之后,他把卸下的木料又重新检验一遍,全部接收了,于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就这件事来说,讲究一点技巧,尽量控制自己对别人的指责,尊重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使我们的公司减少损失,而我们所获得的良好的关系,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尊重客户的意见并不是要抹杀我们的观点与个性,而是指对方陈述其意见时切勿急于打击、驳倒。礼貌的尊重胜过激烈的雄辩。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观点,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人的看法与我们步调一致。尊重客户的意见,不仅能为我们赢得客户的尊重,同时也是好修养的体现。

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的观点就是100%正确,也不敢说自己的眼光最好。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呢?而且有时因为我们的激烈辩驳,常引发客户强烈的逆反心理与厌恶心理,眼看着能成功的合作也会因此而搁浅。多一份包容心,多一点尊重,最终获益的总是我们自己。

亮点重温: 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观点,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人的看法与我们步调一致。尊重客户的意见,不仅能为我们赢得客户的尊重,同时也是好修养的体现。

权威效应:用最有力的证明说服客户

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你是否经常会为这样的问题苦恼:自己已经将产品的基本信息传达给了客户,而且没有一丝虚伪和夸张,可是客户看上去仍然不相信自己。客户到底在担心什么呢?不要说销售员难以理解,就连客户自己可能都不太清楚。

面对难以理解的客户质疑,有时,即使销售员反复强调产品的种种优势都无济于事。这时,建议你可以考虑运用精确的数据来打消客户的疑虑,你将会惊奇地发现运用精确具体的数据等信息说明问题,可以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信赖。例如,你可以对客户这样说,“试验证明,我们公司的产品可以连续使用5万个小时而无质量问题”“这种品牌的电器在全国21个市级以上地区的销量都已经超过了160万台”“的确,儿童食品尤其要讲究卫生,我们公司生产的所有儿童食品都经过了12道操作严格的工序。另外,在质量监督机构检查以前,我们公司已经进行过5次内部卫生检查”。

现在,很多商家都意识到了这种方法在销售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各大商家在广告宣传中也引用了精确的数据说明。例如,某日用化妆品公司某些产品的广告宣传:

XX浴液:“经过连续28天的使用,您的肌肤可以白嫩光滑、富有弹性。”

XX洗发水:“可以经得住连续7天的考验。”

XX牙膏:“只需要14天,你的牙齿就可以光亮洁白。”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现在的客户沟通中,“拿出证据来”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了,因为证据是最能让别人相信的。

国外一家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刘易斯就是一位善于运用数字销售策略的典范。

有一天,刘易斯在销售厨房用的节能成套厨具时遇到个被称为“老顽固”的老人,那个“老顽固”当时就直接告诉刘易斯,即使刘易斯的炊具再好他也不会买。

于是第二天刘易斯又专门去拜访了这个“老顽固”。当他见到这位“老顽固”时,便从身上掏出一张1美元的钞票撕了,撕完之后问这位老顽固是否心疼。老人说:“你把1美元白白地撕掉,我怎么不心疼呢?”接着他又掏出一张20美元的钞票撕了,撕完之后没舍得扔掉,装进了自己的口袋,然后问:“你还心疼吗?”老人说:“我不心疼,那是你的钱,如果你愿意你就撕吧!”

刘易斯立即说了一句让老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他说:“我撕的不是我的钱,而是你的钱呀。”老人感觉到很奇怪,问道:“你撕的怎么是我的钱呢?”这时刘易斯从身上掏出一个本子,在上面边写边说道:“你昨天告诉我你家里一共有6口人,如果用我的厨具,每一天你可以节约1美元,是不是?”老人说:“是的!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刘易斯继续说:“我们不说一天节约1美元,就按每天0.5美元来计算。一年有365天,我们就按360天计算。你告诉我你已经结婚23年了,就按20年计算吧。这就是说在过去的20年里你没有用我的厨具,这样你就白白浪费了3600美元,难道你还想在未来的20年里再撕掉3600美元吗?”

听到这么惊人的数字后,这个“老顽固”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刘易斯的厨具。

采用数据和客户沟通的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满足准客户的销售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你必须针对所售商品的销售重点,找出证明它是事实的最好方法。

证明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几种方法可供你参考:

1. 实物展示

实物是最好的一种证明方式,商品本身的销售重点,都可透过实物展示得到证明。

2. 利用权威机构的证明

权威机构的证明自然更具权威性,其影响力也非同一般。当客户对产品的质量或其他问题存有疑虑时,销售员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打消客户的疑虑。例如:“本产品经过XX协会的严格认证,在经过了连续9个月的调查之后,XX协会认为我们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3. 专家的证言

你可收集专家发表的言论,证明自己的说辞。例如符合人体生理设计的台灯,可防止不良习惯,预防近视。

4. 客户的感谢信

有些客户由于对你公司的服务或帮助客户解决的特殊问题深表感谢,而致函表达谢意,这些感谢信都是一种有效证明公司实力和服务的方式。

另外,在与客户的沟通中还应注意,很多数据都是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的,比如产品销量和使用期限等。为此,你一定要准确把握数据变化,力求给客户提供最准确、最可靠的信息,就像一些非常知名的销售员所相信的那样:如果能用小数点以后的两位数字说明问题,那就尽可能不要用整数;如果能用精确的数字说明情况,那最好不要用一个模模糊糊的大约数来应付别人。

亮点重温: 用最有力的证据来打消客户的疑虑,可以增加客户对产品的信赖。

从众效应:顾客喜欢随大流

动物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大量的羊群总是倾向于朝同一个方向走动,单只的羊也习惯于加入羊群队伍并随着其运动的方向而运动。这一现象被动物学家称作“羊群效应”。心理学家发现,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羊群效应。

心理学家通常把“羊群效应”解释为人们的“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在设法寻求着“群体趋同”的安全感,因而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人倾向或态度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

顾客的“从众心理”的存在给了商家销售的机会。最典型的就是广告的效应,商家通过广告不断地向消费者传递诸如“XX明星也用我们的产品”“今年的流行是我们引领的”,或者是更直白的“送礼只送XXX”之类的广告信息,让消费者觉得所有人都在用我们的产品——你当然不能例外。

客户在其消费过程中,如果对自身的购买决策没有把握时,会习惯性地参照周围人的意见。通过了解他人的某种定向趋势,为自己带来决策的安全感,认为自己的决策可以避免他人的失败教训,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获益。

让客户感觉到他“周围的每个人”都存在某种趋势是销售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技巧。“羊群效应”为我们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全新的说服技巧。销售员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应当设法让客户了解他周围的人都存在着某种趋势,并询问客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从而有效地利用“群体趋同”产生的能量建立自己的可信度。

另外,“羊群效应”还被证明能够有效地激起客户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想要知道更多——如果听说你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客户怎么会不想了解详情呢?

著有《提问销售法》的托马斯·福瑞斯可以说是将“羊群效应”在销售中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前辈和典范。

1990年,时任KW公司堪萨斯城地区销售经理的托马斯·福瑞斯需要开办一场关于公司CASE工具的研讨会。在尝试各种传统的拜访程序受阻后,福瑞斯想到了“羊群效应”:如果整个羊群的大部分都倾向于KW公司的CASE工具,其他客户一定也会想要了解究竟。

于是福瑞斯改变了策略,他不再乞求客户参加会议,而是让他们知道其他人都会去,并希望他们不会被遗漏在外。

福瑞斯与客户这样说道:“你好,客户先生。我叫托马斯·福瑞斯,是KW公司在堪萨斯城的地区经理。很荣幸通知您,我公司将在8月26日在IBM的地区总部召开CASE应用程序开发研讨会,还记得我们给您发过的请柬吗?”

“这次出席我们的研讨会的有百事可乐公司、美国运通公司、万事达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堪萨斯城电力公司、西北寿险公司等公司的研发经理。当然,这些只是名单中的一小部分。坦率地说,我想这次会议的参加人数可能是破纪录的,将会超过100人。我打这个电话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收到贵公司的同意回复函,我需要确定您不会被遗漏在外。”

毫无意外,福瑞斯的这次研讨会取得了破纪录的成功。虽然大多数同意前来的客户都是因为其他人也会来,但事实上,当他们来的时候,其他人也的确都来了。

在我们的销售过程中,“羊群效应”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建立信用度,同时激发客户的兴趣。当你对你的客户说“我只是想确定你不会被遗漏在外”的时候,他一定会好奇自己可能错过什么东西,并且会主动询问进一步的情况。这就是“羊群效应”的微妙之处,它提供给客户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促使他们做出最后决策。

我们应当理解,顾客在对于可能发生的交易有可能存在顾虑,尤其是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更是如此。而这正是“羊群效应”的价值所在,你因此能够通过激发客户的好奇心,处理异议,告诉客户为什么你的产品或服务是最好的。还有就是当潜在客户有购买的意愿,但嫌价格贵时,这种方法也非常有效。

销售员:“是刘总啊,您好,您好!”

客户:“小汪,我上回看中的那辆日产,还没有谁付订金吧?”

销售员:“哦,那辆车,客户来了都要看上几眼,好车嘛。但一般人哪买得起,这不,它还等着刘总您呢。”

客户:“我确实中意这辆车,你看价格上能否再优惠些,或者我是否有必要换一辆价位低一点的?”

(小汪知道,换车,只是刘总讨价还价的潜台词。)

销售员:“价格是高了一点,但物有所值,它确实不同一般,刘总您可是做大生意的人,配得上!开上它,多做成两笔生意,不就成了嘛。”

客户:“你们做销售的呀,嘴上都跟抹了蜜似的。”

销售员:“刘总,您可是把我们夸得太离谱了呀。哦,对了,刘总,XX贸易公司的林总裁您认识吗?半年前他也在这儿买了一辆跟您一模一样的车,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客户:“哦,林总,我们谁人不知啊,只是我这样的小辈还无缘和他打上交道。他买的真是这种车?”

销售员:“是真的。林总挑的是黑色的,刘总您看要哪种颜色?”

客户:“就上回那辆红色的吧,看上去很有活力,我下午去提车。”

小汪先是赞美客户,获得客户的好感,为最后的成交奠定基础;然后,使出撒手锏:“对了,刘总,XX贸易公司的林总裁您认识吗?半年前他也在这儿买了一辆跟您一模一样的车,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是充分利用了潜在客户的从众心理,通过他人认同影响潜在客户,促使潜在客户做出购买决定。

聪明的销售员应该知道,你的销售并不是一味地劝说客户购买你的产品,而是让潜在客户了解,你的其他大多数客户做出最后决策之前都面临过与他们相似的问题。而你要做的是与你的客户分享其他客户成功的经验,从而消除客户的逆反心理,自然,你的产品就不愁销路了。

亮点重温: “羊群效应”的微妙之处,是能提供给客户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促使他们做出最后决策。

光环效应:塑造自己的魅力

据说,玛丽莲·梦露死后,有一位收藏家买到了一只她的鞋子,他把这只鞋子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参观者如果想闻一下,须出100美元的高价,但愿意出钱去闻的人竟然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队。玛丽莲·梦露的鞋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爱屋及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光环效应”的例子数不胜数。

拍广告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在政界,依靠继承父亲打下的江山而在竞选中顺利当选的人被称为“二世政治家”。在金融界也有向“二世”传授经营学的课程,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依靠父母光环平步青云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知名人士的评价或权威机关的数据会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信任感?为什么那些迷信权威的人,即使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或者有许多疑问,但只要是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的话就会全盘接受?为什么外表漂亮的人更受人欢迎,更容易获得他人的青睐呢?

销售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演员XXX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等,虽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为什么往往都能奏效呢?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用心理学上所谓的“光环效应”解释:当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有较好的形象时,他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被赋予其他良好的品质。

由于光环效应可以增加人们对未知事物认识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所以它也是形成马太效应的又一个主要因素。上面提到的梦露鞋子的事件,可谓“光环效应”发挥作用的极致了。但即使是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弱。

人们对明星的追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地去模仿他,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是竭尽全力模仿。

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票价会炒到几百美元甚至几千美元,花这么多钱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其实际效果并不比电视里的好,但是许多人还是为能亲自感受一下歌星演唱的现场氛围而慷慨解囊。

因为光环效应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塑造新形象。许多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与传播力的企业家,都是经过长时期的修炼、包装与宣传,才形成光彩夺目的形象的。

艾斯蒂·劳达是世界化妆品王国中的皇后。她拥有几十亿美元的化妆品王国,是世界化妆品领域的一股主要势力。但劳达出身贫穷,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最初,她以销售叔叔制作的护肤膏起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多销售一些,她不得不走街串巷。后来,她决定将产品定位于高档次之列。可是,起初她的销售却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她终于忍不住问一个拒绝购买产品的客户:

“请问,您为什么拒绝购买我的产品呢?是我的销售技巧有什么问题吗?”

那位女士道:

“不是技巧有问题,销售要什么技巧?如果我觉得你在展示技巧,我就会将你赶出去。是你这个人不行。你根本就是一个低档次的人,让我怎么相信你的产品就是高档次的?”

这位女士的话明显带有轻视甚至污辱,但聪明的劳达兴奋异常,认为自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产品的高档次销售,首先在于销售人,也就是自己的高档次。她想,换成自己也会是这样,销售员本身的档次不高,自己也确实会怀疑产品的品位与档次。于是,她决心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精心的改造、包装。

她模仿富贵名门和上层妇女,像她们一样穿着打扮,模仿她们的举止。她甚至采取了一些极端的做法,虚构自己的身世及一些故事,将自己说成是出身贵族,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以销售谋生,使自己显得更加高贵,更能够打入上流社会。

不久,劳达认识到自信对于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自信创造美丽。”于是,她对自己的塑造便不仅仅在于外表,而更在于内心,即加强对自己自信心的培育。最终,她让自己成为有教养而优雅的美容女士,她的角色甚至已经偏离了现实。

经过系统的自我训练,艾斯蒂·劳达的形象光芒四射,她的魅力不可抵挡。贵妇们觉得劳达比她们更像贵族,她们欣赏劳达出众的美丽、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谈吐,更相信这样的女士会诚信、可靠,会给自己同样的美丽。于是,劳达出入上流社会,为贵妇们化妆,销售自己的产品。她让别人介绍最有影响力的女主人,然后她便会千方百计找到这人去销售。她的化妆品很快风靡一时,她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由于自己从形象魅力中得到有益的经验,她后来十分注重公司产品销售员的形象培训。公司的销售员都是她亲自培训,她要求他们漂亮、文雅、自信,全心致力于艾斯蒂美容品的销售。最终,这些销售员发展到15万名。这15万名美丽大使走进千家万户,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销售着艾斯蒂·劳达的产品。劳达的化妆品王国从此建立。

比尔·盖茨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他曾经请专家对自己的形象进行设计、包装与宣传。

有一次,他将要在拉斯维加斯发表演讲。但是,演讲并不是盖茨的长项。为了使自己以更好的形象出场,使自己的演讲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比尔·盖茨专门请来了演讲博士杰里·韦斯曼为自己的演讲做指导。

韦斯曼在演讲辅导方面是一位专家,经验非常丰富,曾经帮助几个电脑公司的高层经理克服对演讲的恐惧感。他从盖茨的演讲词到手势、表情,都做了重新设计,他们在一起排练了12个小时。盖茨演讲时,熟悉盖茨的人都非常吃惊。只见盖茨一改往日懒散随意的形象,穿了一套昂贵的黑西服。他那尖锐的嗓音虽然无法改变,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演讲。

结果,这场主题为“信息在你的指尖上”的演讲传遍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盖茨的形象魅力值也迅速得到提升。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造好自己的形象,使自己富有魅力、气质,即便是客户看不上我们的产品,但一定要其对我们的“人”留有好印象。

亮点重温: 许多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与传播力的企业家,都是经过长时期的修炼、包装与宣传,才形成光彩夺目的形象的。

曝光效应:多接触你的客户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中学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在黑板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写下了一些奇怪的英文单词。这个班的学生每天到校时,都会瞥见那些写在黑板角落里的奇怪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显然不是即将要学的课文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已作为班级背景的不显眼的一部分被接受了。

班上学生没发现这些单词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改变着——一些单词只出现过一次,而一些却出现了25次之多。期末时,这个班上的学生接到一份问卷,要求对一个单词表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列在表中的是曾出现在黑板角落里的所有单词。

统计结果表明:一个单词在黑板上出现得越频繁,它的满意率就越高。

心理学家有关单词的这个研究证明了曝光效应的存在,即某个刺激的重复呈现会增加这个刺激的评估正向性。与“熟悉产生厌恶”的传统观念相反,实验表明某个事物呈现的次数越多,人们越可能喜欢它。

曝光效应不仅使人们对经常见到的单词的喜爱程度增加,在人际交往中,曝光效应也同样适用。这就是说,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人们之间越容易形成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说,交往的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两个人从不相识到相识再到关系密切,交往的频率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没有一定的交往,如果像俗话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样,则情感、友谊就无法建立。当所有其他因素相等时,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对那个人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现象常发生在看到某人照片,听到某人名字之时。

在人际交往中,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就得让别人熟悉你,而熟识程度是与交往次数直接相关的。交往次数越多,心理上的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共同的经验,取得彼此了解和建立友谊,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教师和学生、领导和秘书等,由于工作的需要,交往的次数多,所以较容易建立亲近的人际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了交往次数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者不认识的12张照片,按概率分为6组,每组2张,按以下方式展示给被试者:第一组2张只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者从未看过。

在被试者看完全部照片后,要求所有被试者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序,包括从未给他们看过的第六组照片。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越多,被选择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越多。由此可见,简单的呈现确实会增加吸引力,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的确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承认交往的次数和频率对吸引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分夸大其对交往的作用。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任何事情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有些心理学家孤立地把研究重点放在交往的次数上,过分注重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们之间交往的内容、交往的性质,这是不恰当的。实际上,交往次数和频率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想的结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亮点重温: 与你的客户接触的次数越多,你越有可能被他记住。

诚实效应:诚信最具生产力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一并被交易的还有双方的诚信。90%的成功生意人都是以正直诚实著称的,而那些不诚实的人的生意最终都走向破产。

梅耶·罗斯柴尔德是赫赫有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团的创始人,18世纪末他住在法兰克福的犹太人街道时,他的同胞们常常遭到残酷迫害。虽然关押他们房子的门已经被拿破仑推倒了,但此时他们仍然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家里,否则将被处以死刑。

他们过着一种猥琐和屈辱的生活,生命的尊严遭到践踏,所以,一般的犹太人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过一种诚实的生活。但实践证明,梅耶不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他开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建立起了自己的事务所,并在上面悬挂了一个红盾,他将其称为罗斯柴尔德,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红盾”。他就在这里干起了借贷的生意,迈出了创办横跨欧陆的巨型银行集团的第一步。

当兰德格里夫·威廉被拿破仑从他在赫斯卡塞尔地区的地产上赶走的时候,他还拥有500万的银币。兰德格里夫把这些银币交给了梅耶,并没有指望还能把它们要回来,因为他相信侵略者们肯定会把这些银币没收的。

但是,梅耶非常聪明,他把钱埋在后花园里,等到敌人撤退以后,就以合适的利率把它们贷了出去。当威廉回来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令他喜出望外的好消息——梅耶差遣他的大儿子把这笔钱连本带息送了回来,并且还附了一张借贷的明细账目表。

在罗斯柴尔德这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当中,没有一个家庭成员为家族诚实的名誉带来过一丝的污点,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事业上的。

许多人把说谎、欺骗视为一种手段,他们相信说谎、欺骗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好多信誉很好的商店,也往往掩饰自己货物的弱点,用动人的广告来哄骗消费者。有很多人认为,在商业上,欺骗如同资本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他们认为,在商业上处处讲实话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诚实的声誉与通过欺骗暂时所获得的好处相比较,其价值高千百倍!商业社会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诚实与欺骗。往往在经济萧条时,人们更喜欢利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欺骗顾客,不讲真话或是把应当说的真话秘而不宣。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虽然这样的做法暂时在金钱上赚了一些,可是商人的人格和信用却因此损坏了。他们的钱袋里暂时固然增加了一些钱,但他们的人格和信用也丧失殆尽,这终将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

庞飞是一位图书销售员,一次他到顾客那里去结一笔已欠四个月的账款。顾客给他3318元的书款。庞飞觉得关系好,不好意思当着面数,所以当面没有数。回来后,他清理账款时,发现上午结的那笔款里多了100元钱。当他确认多了100元钱时,马上就打电话给顾客,说:“不好意思,我疏忽大意多收了您100元钱,现在马上给您送过去。”说着就往客户那里赶。

当时已是晚上10点了,天空下着雨,当他赶到顾客那里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顾客在办公室等。见到庞飞时顾客说:“庞飞,老实说,我比你先发现我多付了你100元钱,但没有给你打电话,我想看看你会怎么做,哪里知道……你是好样的。”

这个顾客自然就成了庞飞的忠实顾客。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销售的重要准则。诚信具有生产力,当你被客户认为值得信任的时候,你所销售的产品就比竞争对手具有竞争优势。并且诚信是有连续效应的,当客户一旦认为你诚实可信,那么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你信任,从而使你的销售得到多次成功。

亮点重温: 诚信具有生产力,当你被客户认为值得信任的时候,你所销售的产品就比竞争对手具有竞争优势。并且诚信是有连续效应的,当客户一旦认为你诚实可信,那么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你信任,从而使你的销售得到多次成功。

关怀效应:重视每一个客户

关心你的客户,重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以貌取人,平等地对待你的客户,是成功销售员的选择。这也是原一平迈向销售之神的第三步。

著名心理学家佛洛姆说:“为了世界上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包扎了绷带。所有的问题都能用关心来解决。”这句话给关心下了一个最好的注脚。原一平对此深有体会,在一次讲学时,他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有一个杀人犯,被判无期徒刑,关在监狱里。因为他被判无期,而且无父母、妻子、儿女,既无人探监也无任何希望,在狱中独来独往,不与任何人打招呼。再加上他健壮又凶恶,也没有人敢惹他。

有一天,一个神父带了糖果与香烟来狱中慰问犯人。神父碰见那位无期徒刑犯,递给他一根香烟,犯人毫不理睬。神父每周来慰问,每次都给他香烟,杀人犯无反应,如此延续了半年之后,犯人才接下香烟,不过还是面无表情。

一年后,有一次神父除了带糖果与香烟,另外带了一箱可乐。抵达监狱后,神父才发现忘了带开瓶器,正在一筹莫展时,那个犯人出现了。他知道神父的困难后,笑着对神父说:“一切看我的。”接着,就用他的牙齿把一箱的可乐都打开了。

从那一次之后,犯人不但跟神父有说有笑,而且神父在慰问犯人时,他自动随侍于左右,以保护神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的关心可感化一切,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无期徒刑犯,照样会被它所感动。一个不幸的人,一旦发觉有人关心他,往往能以加倍的关心回报对方。

戴尔·卡耐基说:“时时真诚地去关心别人,你在两个月内所交到的朋友,远比只想别人来关心他的人在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多。”那些不关心别人,只盼望别人来关心自己的人,应时刻拿这句话告诫自己。

某汽车公司的销售员听完原一平的讲座以后,每次在成交之后,客户取货之前,通常都要花上3~5个小时详尽地演示汽车的操作。这个销售员这样说:“我曾看见有些销售员只是递给新客户一本用户手册说:‘拿去自己看看。’在我所遇见的人中,很少有人仅靠一本手册就能搞懂如何操作一辆这样的游艺车。我们希望客户能最大限度地满意我们的关心,因为我们不仅期望他们自己回头再买,而且期望他们介绍一些朋友来买车。一位优秀的销售员会对客户说:‘我的电话24小时都欢迎您拨打,如果有什么问题,请给我的办公室或家里打电话,我随时恭候。’我们都精通我们的产品知识,一旦客户有问题,他们一般通过电话就能解决,实在不行,还可以联系别人帮忙。”

原一平说:“你应当记住:关心,关心,再关心。”

销售员要做到的是:为你的客户提供最多的优质的关心,以至于他们对想一想与别人合作都会感到内疚不已!成功的销售生涯正是建立在这类关心的基础上的。

亮点重温: 真诚的关心可感化一切,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无期徒刑犯,照样会被它所感动。

剧场效应:将消费者带入剧情之中

某家公司经销一种新产品——适用于机器设备、建筑物清洗的洁神牌清洗剂。老板布置任务后,大家纷纷带着样品去拜访顾客。

依照过去的经验,销售员向顾客销售新产品时最大的障碍是:顾客对新产品的性能、特色不了解,因而不会轻易相信销售员的解说。但销售员赵中却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他前去拜访一家商务中心大楼的管理负责人,对那位负责人说:“您是这座大楼的管理负责人,您一定会对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清洗剂感兴趣吧。就贵单位而言,无论是从美观还是从卫生的角度来看,大楼的明亮整洁都是很重要的企业形象问题,您说对吧?”

那位负责人点了点头。赵中又微笑着说:“洁神就是一种很好的清洗剂,可以迅速地清洗地面。”同时拿出样品,“您看,现在向地板上喷洒一点清洗剂,然后用拖把一拖,就干干净净了。”

他在地板上的污迹处喷洒了一点清洗剂。清洗剂渗透到污垢中,需要几分钟时间。为了不使顾客觉得时间长,他继续介绍产品的性能以转移顾客的注意力。“洁神清洗剂还可以清洗墙壁、办公桌椅、走廊等处的污迹。与同类产品相比,洁神清洗剂还可以根据污垢程度不同,适当地用水稀释几倍,它既经济方便,又不腐蚀、破坏地板、门窗等。您看,”他伸出手指蘸了一点清洗剂,“连人的皮肤也不会伤害。”

说完,销售员指着刚才浸泡污渍的地方说:“就这一会儿的工夫,您看效果:清洗剂浸透到地面上的坑洼中,使污物浮起,用湿布一擦,就干净了。”随后他拿出一块布将地板擦干,“您看,多干净!”

接着,他又掏出白手绢再擦一下清洗干净的地方:“看,白手绢一尘不染。”再用白手绢在未清洗的地方一擦,说:“您看,脏死了。”

赵中巧妙地把产品的优异性能展示给顾客看,顾客为产品优异的性能所打动,于是生意成交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剧场效应”,人在剧场里看电影或看戏,感情与意识容易被带入剧情之中;另外,观众也互相感染,也会使彼此感情趋于相对一致。因而,一些聪明的销售员把“剧场效应”这个“诡计”运用到销售活动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当众进行产品演示,边演示边解说,渲染了一种情景氛围,直接作用于潜在顾客的感性思维,让那些本来有反对意见的人和拒绝该产品的人在感性思维的影响下,受到不易察觉的催眠,最终做出购买的决策。

就像这个场景中的清洗剂销售员,面对顾客对产品不熟悉的情况,没有单纯地采用“说”的销售方法,而是发挥了自己的感性思维优势,一边为顾客演示产品一边解说,把产品的性能充分展示给潜在客户,当顾客感知到这确实是一种好产品时,他实际上已经被催眠了,成交也就是毫无悬念的事情了。

其实,销售员演示的过程完全出自于理性思维的周密计划,它通过感性思维的形式有步骤地建立起一种氛围,在一种虚化的催眠感觉中,让客户采取决策步骤。

好的演示常常胜过雄辩。在销售过程中,如果能让顾客亲自做示范,那你就不要动。让顾客做,把他们置身于情景当中,这同样是非常有效果的策略。

亮点重温: 通过感性思维的形式有步骤地建立起一种氛围,在一种虚化的催眠感觉中,让客户采取决策步骤。

竞争效应:告诉他别人也买你的东西

你知道反馈意见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吗?换句话说就是在销售的时候,告诉他别人也买你的东西。机敏的销售员把它幻化成了一个榜样,搬到了销售谈判桌上。

“XX先生,我很高兴您提出了关于XX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在XX方面做了调整。因为我们的设计师认为,在经过这样的变化之后,更有XX作用,虽然XX,但它能够在XX方面节约您的成本与开支。”

如果客户说:“你们的XX产品定价太高,我们可负荷不了。”这也就是告诉你,“我们的要求其实很低,不需要支付这么高昂的价格。”发生这种事情时,我们没有必要非得强调我们的价格定得多么合理,这样容易发生口角,伤害与客户之间的感情而又无济于事。你可以换一种方法用柔和的语气说:“我能理解您此时的感受,XX先生,在XX公司工作的B先生给我们寄来了感谢信,他说到我们公司产品的一些优点,如果您需要,我可以给您看一看他给我们的来信。”这时,毕竟客户也处在犹豫不决的时刻,他也希望有成功应用该产品的案例。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常常有模仿他人的举动,销售员都会利用这一点。商场营业员对顾客说:“买这种型号电冰箱的人挺多,我们平均每天要销出50多台,旺季时还需预订才能买到现货。”

家具厂厂长对采购员介绍本厂市场销售情况:“这个月到今天为止,我厂已同100多家用户签订了供货合同,他们有来自本地的,也有远道从外省赶来的。瞧!这就是他们的订货合同。”

顾客在购买商品之前,会对商品持有一定怀疑态度,但对于有人使用并具有相当好处的物品,顾客就比较放心和偏好。销售员有效利用这一点,会大大提高业务效率,因为借助于已成交的一批顾客去吸引潜在顾客,无疑增强了销售论证的说服力。尤其是已成交的顾客是非常知名的人物时,你的说服就更加有力量了。

乔思转行成为一家珠宝店的销售员,有一次,他到北方一个小城去销售玉镯,当时很多人都笑话他,因为那个地方的人终年都穿着长袖,手臂很少外露,所以,这个地方的人并没有戴玉镯的习惯和喜好,如果到这里去卖玉镯手链这样的装饰品,他的大脑肯定有问题。

刚好当时有一位著名歌手到这个城市演出,他灵机一动,通过关系,送了那位大歌星一对玉镯,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演出的时候,一定要戴上。在演出场上,皓臂玉镯相得益彰,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而且,在演出中,那位明星更换了多套衣服,有长袖也有短袖,但她一直戴着那对玉镯,而无论她穿什么样的衣服,玉镯的光芒总是忽隐忽现地透露出来。

接下来,他的销售工作开始了,事实上,已经开始一大半了,因为他在销售时说:“瞧,那晚XX歌手演出时戴的就是这对玉镯,相信你戴上也能和她一样美丽动人。”

很快,那座城市掀起了一阵佩戴玉镯的风气,乔思的销售工作自然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销售中善用榜样,那种离现实生活不太遥远的榜样更要利用起来,比如顾客认识的人,甚至是他的亲戚、邻居。

一位图书公司销售员对客户说:“王主任,你认识县商业局的教育科长老李吗?他刚从我这里买去500本书,我想你们县物资局跟他们那儿情况差不多,也迫切需要有关市场经营与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你说是吗?”

一位销售家用小电表的促销员向顾客介绍产品时,总是这样开头的:“我看你邻居家安装的就是这种型号的电表,可省电啦!”无论这笔生意是否谈成,这样的宣传旁证在顾客心目中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自然会对销售的产品引发注意。

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太多了,你应该多用心去发掘,必要时候就把他们“抬”出来,他们的说服力估计比你直接费唇舌要强得多。

亮点重温: 在销售中善用榜样,那种离现实生活不太遥远的榜样更要利用起来,比如顾客认识的人,甚至是他的亲戚、邻居。 1hq6+Y5oLT9OqlOIRc5hBlaoG9GFWaG0idls2eccwEtSEEOTEQbwvcIIu3ipju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