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动”,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如其来的巨变,使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这些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他忧郁、悲伤、彷徨,说出了他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个问题。”读一部《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会理解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提到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出一个忧郁的丹麦王子的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应该不会引起什么质疑。但根据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理论,这种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哈姆雷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确切的表达应该是“莎士比亚说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或者更明白地说:“莎士比亚说有一个丹麦王子叫作‘哈姆雷特’。”这位哲学家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
巴门尼德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地方的人,鼎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轻的时候(约公元前450年)曾和巴门尼德会过一次面。当时苏格拉底风华正茂,而巴门尼德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对于这次见面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具有深刻的影响,倒是不争的事实。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哲理长诗《论自然》中。在诗的开头,巴门尼德就以浪漫的神话色彩向我们展示了女神指点迷津的生动画面。他借女神之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用充满诗性的语言,给我们呈现出哲学发展的一个全新方向。
巴门尼德提出:存在两条研究的途径。一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前者与真理同行,被他称为“真理之路”,后一条是根本不可能的路,被他称为“意见之路”。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难以理解,而巴门尼德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思辨与魅力。
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存在是永恒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产生的,也不会最终消亡。用巴门尼德的话说,“生成是子虚乌有,灭亡同样不可言明”。既然是永恒的,存在就必然是不变的和静止的。这种不变和静止,最终达到的境界就是“完满”。巴门尼德把这种“完满”称为“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它并不是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立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为了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巴门尼德进行了专门的论证,开创了哲学史上以论证的方式说明观点之先河。在那样久远的年代里,这种抽象与概括,的确意义非凡。
基于上述认识,巴门尼德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认为人们不应当“以你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而要用理智把有关的争辩判明”。他甚至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换句话说,只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的真实意义。这个命题的提出,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来这个命题被简化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观点的经典表达。这是后话,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在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的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与抽象,在其普遍性、抽象性和稳固性等方面,都已经超出了以往的哲学家们所猜测的那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对于巴门尼德的这种贡献的价值,以下的评价是恰当的:“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至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尽管巴门尼德本人的论证还存在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也引起了他那个时期很多哲学家的激烈辩论,甚至巴门尼德本人也为此十分苦恼,但哲学的理论化和体系化道路,就从这些先哲们的苦恼中开始了。
智慧感言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感觉和思维,感性和理性,作为人类认识的两条道路,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提升和改变着我们的认识。
有些时候,我们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总希望从感官认识的综合中,发现事物的“庐山真面目”。尽管有时也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但我们还是相信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对事物的把握是最真实的。
但感觉也是会骗人的。形形色色的江湖术士,就是利用了我们的感性认识,用欺骗的手段,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假象,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甚至会引诱我们以赌徒的心态,去尝试、去冒险。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其实,早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就给我们提醒了,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淡忘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那请记住: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毫无准备却有了异常的机会,那请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会,也砸不到你的头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一个被说滥了但总被遗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