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行书简
郑振铎

从清华园到宣化

别后,坐载重汽车向清华园车站出发。沿途道路太坏,颠簸得心跳身痛。因为坐得高,绿榆树枝,时时扑面打来,一不小心,不低头,便会被打得痛极。八时十二分,上平绥车,向西走,渐入佳境。左边是平原,麦田花畦,色彩方整若图案。右边,大山峙立,峰尖巉巉若齿,色极青翠。白云环绕半山,益增幻趣。绝似大幅工笔的青绿山水图。天阴,欲雨未雨。道旁大石巨崖棋布罗立,而小树散缀于岩间,益显其细弱可怜。沿途马樱花树最多,树尖即在车窗之下,绿衣红饰,楚楚有致。九时半,到南口。车停得很久。下去买了一筐桃子,总有一百多个,价仅二角。味极甜美。果贩们抢着叫卖,以脱手卖出为幸,据说获利极少。过南口,车即上山。溪水清冽,铮淙有声。过了几个山洞,山势险巇甚。在青龙桥站停了一会。又过山洞,经八达岭下,即入大平原。俨然换一天地。山势平衍若土阜,绿得可爱。长城如在车下。回顾八达岭一带,则山皆壁立,崚削不可攀援。长城蜿蜒卧于山顶,雉堞相望。山下则堡垒形的烽火台连绵不断。昔日的国防,是这样的设备周密,今已一无所用了。长城一线已不能阻限敌人铁骑的蹂躏了!

十一时四十五分到康庄。这是一个很大的车站,待运的货物堆积得极多。有许多山羊,装在牲畜车上,当是从西边运来的。十二时二十五分,过怀来,山势又险峻起来。山色黄绿相间,斑斓若虎皮纹,白云若断若连的懒散地拥抱于山腰。太阳光从云隙中射下,一缕一缕的,映照山上,益显得彩色的幻变不居。

下午一时余,到土木堡。此地即明英宗被也先所俘处,侍臣及兵士们死难者极多。闻有大墓一,今已不知所在。有显忠祠一,祀死难诸臣的,今尚在堡内。我们下车,预备在此处停留数小时。堡离车站数里;在田垄间走着。进沛津门,即入堡。房屋构造,道路情形,已和“关内”不同。大街极窄小,满是泥泞,不堪下足,除小毛驴外,似无其他代步物。街下有“岁进士”和“选元”的匾额,初不知所指,后读题字,始知前者为“岁贡生”,后者为“选拔贡生”。商店很少,有所谓“孟尝君子之店”者,即为旅馆。门上又悬“好大豆腐”的招记,后又数见此招记,似居民食物主要品即为豆腐。到显忠祠,房屋破败不堪,明碑也鲜存者。此祠立于景泰间,至万历时焚于火,清初又毁于兵。康熙五十六年(1717)雷有乾等重建之。嘉庆间又加重修。祠后,辟屋祠文昌帝君,壁上画天聋、地哑像,乔模作态,幽默可喜。三时半,回到车站,四时又上车西去。六时二十分到下花园车站,这个地方,辽代的遗迹颇多,惜未及下车。鸡鸣山远峙于左,洋河浊浪滔滔,车即沿河而走。右有一峰孤耸,若废垒,四无依傍,拔地数十丈,色若焦煤,是一奇景。一路上都是稻田,大有江南的风光。六时五十五分到辛庄子,溯河而上,洋河之水,势极湍急,奔流而下,潺潺之声满耳。堤岸皆方石所筑,极齐整,间亦有已被冲刷坏了的。对山一带,自山腰以下,皆是黄色,风力吹积之痕迹,宛然可见。漠外的沙碛,第一次睹得一斑。山色本来是绿的;有了黄沙的烘托,觉得幽暗,更显出暗绿。柳树极多,极目皆是。

七时四十分到宣化。车停在车站,拟即在此过夜。城外有兵士甚多,正在筑土堡,据说是在盖建营房。夜间,风很大,呼呼有声,不像是夏天。

八日,清晨即起身。遥望山腰,白云绵绵不绝,有若衣带环束者,有若炊烟上升者。半山黄沙,看得更清楚。七时半,坐人力车进城。入昌平门,门两旁有烧砖砌城之金刚神。城门上钉的是钟形之铁钉,极别致。城墙上有一石刻小孩作向下放便势;下有一猴,头顶一盘承之。据车夫说,从前每逢天将雨,盘上便有水渍。今已没有这效验了。穿城而过,出北门。北门的城楼,即有名之威远楼,明代所建,今尚未全颓。正对此楼,为镇虏台,台高四丈,远望极雄壮。旁有一小阜,名药王阁。我们走上去,无一人,屋内皆停棺木。狗吠声极凶猛。一老太婆在最高处出而问客。语声不可懂。她骨瘦如柴,说一声话,便要咳嗽几声。明白的是肺痨病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真所谓“与鬼为邻”的了。我心头上觉得有物梗塞,非常难过,便离开了她,向镇虏台走来。台下为龙王殿,台上有匾曰“眺远”。此台为嘉靖甲寅(1554)所建,登之,可眺望全城。有明代碑记,凡“镇虏台”之“虏”字,皆已被铲去,殆是清代驻防军人所为。台下山旁,有洞穴二,初不知为何物,入其中,可容人坐立。车夫云:“为一山西客民所居,今已弃之而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穴居。

过镇虏台,便望见恒山寺(一名北岳庙)。寺占一山巅,须过一小河始可达。山径已湮没,无路可上,行于乱石细草之间,尚不难走。前殿为安天殿,后殿为子孙娘娘庙。有顺治十年(1653)及乾隆甲午(1774)二碑。山石皆铁色。对河即为龙烟铁矿办事处。本有铁路支线一,因此矿停工,路亦被拆去。此矿规模极大,炼矿砂处,在北平之石景山。恒山寺下葡萄园极多,亦间有瓜田。平津一带所需之葡萄,皆由此处供给。又有天主堂的修道院一座,建筑不久,式样似辅仁大学,当为同时所造的。院主为本国人吴君,在内修道者,有五六十人,都是从远方来的。

回到城内,游城中央的镇朔楼,本为鼓楼,大鼓尚存,今改为民众教育馆,办事精神很好,图书有《万有文库》等,尚不少。其北为清远楼,尚是旧形,原为钟楼,崇阁三层,为明成化间御史秦纮所造,因上楼之门被锁上了,未能上去。清远楼正居城的中央,楼下通衢四达,似哥特式的建筑,全是圆拱式的。

甘霖桥东有朝玄观(亦作朝天观),有宣德九年(1434)杨荣撰及正统三年(1438)吴大节撰的碑记。楼阁虽已破败,而宏伟的规模犹在。

次到介春园(今名玉家花园),园本清初王毅洲(墨庄)的藏书处,乾隆间为李氏所得。道光十年(1830),始为守备玉焕功所得,大加经营,为一邑名胜。鱼池花木,幽雅宜人,今也已衰败,半沦为葡萄园,闻年可出葡萄八千斤。园亭的建筑大有日本风格,小巧玲珑。春时芍药极盛,今仅存数株耳。大树不少,正有两株绝大的,被斫伐去,斥卖给贾人。工匠叮叮地在挖掘树根。不禁有重读柴霍夫《樱桃园》剧之感。

次到弥陀寺。朝玄观的道士云:“先有弥陀,后有宣化,不可不看”。但此寺今已改为第二师范,仅存明代的铜钟及大铜佛各一。其实,弥陀寺乃始建于元中书右丞相安童,元清皆曾重修。今碑文皆不见。铜佛高一丈八尺五寸,重四千余斤,为明宣德十四年(有误)九月十五日比丘性杲真源募缘建造。校园中,有大葡萄树数株,远者已有六十余年。次去参观一清真寺,脱鞋入殿。此地教徒约五千人,甚占势力。

宣化本为李克用的沙陀国城,余址今尚可辨,又有镇国府,为明武宗的行在,曾辇豹房珍宝及妇女实其中,称曰“家里”,今为女子师范学校。惜因时促,均未及游。

宣化城内用水,皆依靠洋河,全城皆有小沟渠,引水入城,饮用、洗濯及灌溉葡萄园皆用此水。人工河道规模之小,似当以此处为最。 HfSmTuVAwNLyp6HudeAf6hWRuvi7U5Z5Z/A5l33QKtmcQm2EnpRXTh9ULD+hNl4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