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与技术推动

一、媒介发展简史

人类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鼠标轻点,一封电子邮件瞬间从边远的乡村到达遥远的繁华都市,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传播媒介(Media)发展的历史。从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认识人类媒介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本身。“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极其漫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是凭借一系列原始而简单的媒介进行的。大约在2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会制造工具的猿人。人们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活动范围有限,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和人脑容量的增大,人类通过一些有限的声音和体语符号,如嗥叫、咕哝、尖叫、面部表情、手势信号等以及烟火、图画、雕刻和实物等媒介手段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然而,正如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的那样,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非说不可”的需要,使人类大约在40000至50000年前发明了口头语言,人类进入口头传播时期。

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身影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声音符号系统,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口头语言这一媒介自然要比手势、声音等原始媒介有效得多。它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仍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是,口语传播的特征在于共时性,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传播,不能脱离发出声音的人而独立存在,只能用于面对面的交流等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同时具有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和记录的特点,要传承人类的文化,只能通过一代代人的记忆和口语。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欣赏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令人神往的口传文化。

文字的发明使传播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口语传播的超越。大约5000年前,文字产生了,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文字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字媒介使图像抽象化并使语词符号保存时间较长而不像声音转瞬即逝,从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具有规范、便携和长期保存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字为核心的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促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

文字总是和记录文字的工具和材料紧密相连的。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手抄传播阶段。石头、木块、竹简等都曾被用做记载文字的材料。为了使文字媒介便于传播,人类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大约在4000多年前,埃及人首先发明了莎纸,以植物的汁为墨水,以植物的杆为笔,传播媒介开始变得轻便。中国人蔡伦在汉代发明了造纸术,并首先在上流社会使用。在文字发明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尚不能把机械技术和文字及书写材料结合起来,不能在传播过程中利用机械媒介,当时人类只能用手抄形式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15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等西方城市,出现了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报,而中国在宋代出现了传递朝政动态的官报《邸报》,刚开始的时候,同样是手抄的。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印刷媒介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印刷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大约在隋末唐初(618~647),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品是中国唐朝(866)印刷的佛典《金刚经》。到了宋代,毕昇又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此后中国又发明了木活字印刷。中国的印刷技术渐渐地传向亚洲其他国家及西方。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

15世纪中叶,西方出现了一位印刷大师,他就是谷登堡。谷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1450年,他采用铅、锡、锑合金制成活字版,完善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过程中,一次可以印刷多份同样内容的书面材料,技术复制的时代初见端倪。1456年,他使用手摇印刷机一下子印刷了200本《圣经》,标志着现代机械印刷的开始。此后,如同星火燎原,现代印刷术迅速在欧洲得到推广,哥伦布在从事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前,西方大约已经印刷了2000多万册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使传媒开始由“贵族”转向大众,人类传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力分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机械印刷使手抄小报逐渐变成印刷日报。书籍和报刊的先后问世,开创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西方传播学界因此常把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施拉姆称之为“庆祝大众传播开始的日子”。

然而,许多学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的诞生是近四百年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大众报刊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便士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这些报纸卖一个便士,因而被称为廉价报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报纸的内容开始市民化。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与此前出现的书籍和政党报纸不同的是,这些便士报开创了大众报纸的时代。它内容上以新闻、信息和社会新闻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定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成为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发行量大,一般是几万乃至几十万份。总之,报纸从精英社会开始走向市民社会,完成了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了。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等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

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人类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传播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首先记住一些标志性的事件:183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依靠电子通讯技术的通讯社随之出现,在美国1848年纽约的六家报纸联合创办了“港口新闻联合社”。在英国,1850年路透社创办开业。1858年,当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宣告竣工时,接近于实时传播速度的远距离信息传递成为现实。1876年,生于英国后移居加拿大和美国的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机,人类的声音开始同步传送,“顺风耳”不再是神话传说。1877年至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继文字的复制以后,声音的机械复制时代开始了。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电气工程师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最早的不用导线传递电信号的无线电通讯装置,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同无线电的发明一样,电视的发明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1923年美籍俄裔科学家兹活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代替笨重的光电机械扫描圆盘进行电子扫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子媒介的发展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等人研制的电话系统,后来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通信网络。1946年,世界第一台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的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英尔学院问世。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世界。无线电通讯是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的,其传输方式可分为地上波传送和卫星传输两种。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时代。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大面积的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可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破,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过去,无论是声音还是影像,其本身都不具备复制性和记录性,以至于考古学家无法找到它们的“化石”。电子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历史保存。我们今天考察古代社会时,只能根据文字记录或考古发现进行想象和推测,而当千百年后的人们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则可以直接聆听和观察我们的音容笑貌。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不仅仅是声音和影像的体外化,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可靠。

在所有的媒介中,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功能最为强大,被誉为“了不起的信息增殖者”,它们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报纸的信息容量所受的限制来自空间——篇幅,但报纸往往能以比较低廉的代价复制,一定程度上突破空间的限制。今天的报纸进入了“厚报时代”,还可以根据需要扩版,因此报纸的信息容量大,保存信息的力量强。读者在阅读报纸时选择的主动性大,或扫视标题,或浏览导语,或通读全文,可自己选择阅读哪一部分内容,保存哪部分内容。与广播和电视相比,报纸的时效性不如广播与电视强,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同时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杂志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新闻性不强,更趋于专业化、专门化,重视图文并茂,印刷技术和纸张的质量更为讲究。

广播是利用电波传声的,以每秒300000公里的速度传播信息,其神速自然令报刊望尘莫及。广播使用声音传播,收听广播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地区等限制,受众面广,渗透性强。洗脸刷牙、清晨锻炼、上班乘车、洗涤衣服等过程中,人们都可以随意收听广播。广播是听觉媒介,可以充分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感染听众。立体声广播的发展,更是为人们欣赏音乐提供了方便的渠道。然而,广播内容稍纵即逝,保留性不如报刊,受众选择余地小。它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电视深刻。

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后起之秀,可以说是最接近人类感觉的一种传播媒介。它将图像、声音、文字同时传出,使受众如闻其声、如见其状,产生强烈的现场参与感和真实感。电视与广播一样,是以电波运载讯号的,传输速度十分快速。自从人造卫星参与传播,世界各地出现星罗棋布的卫星电视网以来,电视的时效性进一步加强,传播距离极大延伸,往往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瞬间,即使远隔重洋,观众也能通过卫星的转播从电视中耳闻目睹。不过,与广播一样,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各有各的表现方式,印刷媒体通过文字和图片,广播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电视则通过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而成为最受欢迎的传统媒体。然而在网络媒体中,这一切界限开始被打破。因特网被称为第四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

因特网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网络传播时期。1993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出台后,立即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和跟进,在全球掀起了网络化浪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特网的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1995年,邮电部宣布向用户提供所有因特网服务,中国的网络发展由封闭型的科研教育网络阶段进入到开放型的市场化网络阶段。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议上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因特网。从1995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建起了自己的网站。美国“9·11”恐怖事件加速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这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98年1月17日,一个名为“德拉吉报告”的新闻网站(www.drudgereport.com)于第一时间发布了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白宫见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由此一举成名。当各BBS已把这条丑闻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主流媒体仍然坚持沉默。

传统媒体的许多概念正在被第四媒体改写。由于运用了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的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将传统媒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对于用户来说,信息最终以何种媒体形式出现,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图像,完全由用户根据信息的内容、自己的爱好以及接收条件自行决定。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信息在网上的流通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任何国家的任何用户的观点,只要上了网,就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只要这一信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可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网上的信息可以说无所不包,与传统媒体有限的信息量相比,网络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在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中,传者和受者是严格区分的,而网络媒体的受众除了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外,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克林顿绯闻案、大韩航空公司飞机在上海坠毁的消息等,都是网民首先发布的。一句话,网络媒体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得到了空前的增强,以至于有人认为网络媒体中没有受众,只有网众,因为受众总是意味着被动。

仅从渗透力和影响力等方面来说,互联网现在还不及传统的大众媒体——报刊、广播和电视,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而它在传播上的明显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更加强了传统媒体的危机感。任何公司、组织、政府机构乃至个人只要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就可以设立网站或者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新闻,任何用户都可以直接接触到信息源,报刊、广播、电视在大众传播领域作为信息发布者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

不过,互联网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运用网络发展自己,迎接挑战带来了机遇。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传统媒体在新闻的采集上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闻源;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扩展报道内容和报道深度;在网上,传统媒体可以突破原先各自的媒体形式向多媒体发展。

媒介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是一个单一的传媒时代,而是混合媒介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介的容量空前扩大。而且,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整合到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中。可以说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化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整合的时代。这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以围着这个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

二、媒介发展的技术推动

在一次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有人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在街上飞驰。马放开四蹄狂奔,骑马的人不得不紧紧勒住缰绳才不被掀于马下。“你去哪儿?”街上的人问他。“我不知道,问我的马吧。”这匹马就是科技。 科技是一种创世的力量,它是人类为自己找到的上帝。人类从远古时期被自然所主宰到今天对自然超越的过程,每一步都凭借着技术的进步,技术提升了人类的各种功能。以轮子为例,它的出现取代了腿脚的功能,从轮船到火车再到汽车,人类通过轮子创造着道路。飞机的出现,可以看做道路的无形化,它把道路卷起来随身携带。电子技术的出现,轮子的形态再一次被改写,其速度是电子的速度。互联网的出现,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它改变的远远不只是道路的形态,还有人们的其他各种功能。“最初,人类设法征服自然规律,并且几乎取得了成功。最近一百年来,人类一直设法用一种技术规律来代替自然规律,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很好的开展之中”。 任教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为“虚拟世界第一位重要哲学家”,他倾心14年,著成《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美国《华尔街日报》对他的评价是:“亚当·斯密解释了资本主义怎样运行;卡尔·马克思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何不能运行;现在,信息时代的社会与经济脉络由曼纽尔·卡斯特握于掌中。”卡斯特说:“科技发展之快已大大超出了我们个人、组织、文化与道德的控制能力。我们可以克隆生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试验室已造出一个布满传感器的建筑,这些传感器还可以相互沟通。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蓝牙技术使短波能在相距10米之间传播。我们已有了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尽管目前的机器人还很简单,但这已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的确,技术一路高歌,引导人类建构一个完全独立的、与客观世界相脱离的世界。进入20世纪后,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它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人类所面临的世界图景,改变了人们审视自然与社会的眼光,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历史命运。 技术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媒介的发展同样不能置身于技术化的浪潮之外。技术对媒介发展的影响,是20世纪的一大特征。马克思在19世纪就敏锐地意识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信息技术的进步始终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具有革命性的力量。有了印刷术,才有报纸;有了无线电,才有广播;有了比特技术,才有互联网。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导致了媒介形态的扩展。以音乐为例,电视的出现有了MTV。MTV是电视和音乐的结合,音乐本来是听觉的艺术,但现在也成了视觉的艺术,它使我们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享受着精美绝伦的电视画面。多轨录音技术的出现,使得乐队的录音大大简化,降低了制作成本的音乐可以流传更广。电子琴、电子合成技术、激光唱机、数字音乐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享受。随身听、MP3更使音乐的欣赏变成一种随身行为,在汽车上、在走路时,总之在你愿意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欣赏音乐,以至于一些年轻人把听随身听、MP3作为一种身份认同。1982年5月10日,是美国广播史上令人伤感也是高兴的日子。这一天,美国曾经最有影响力的摇滚音乐电台WABC电台的调幅音乐节目宣告结束,改成谈话节目。改变它命运的是调频音乐节目的崛起,调频音乐的技术含量高,听觉效果比调幅音乐好。

再以电影为例。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如既往地与电影频频“亲和”,总是以种种不断出新的科技手段营造奇观来为人类造梦。这个现象在美国电影中相当突出,其代表有科幻片。卢卡斯的《星球大战》讲述的是一个老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但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为它包装出了令人振奋的观赏效果:激光、电脑、机器人等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宇宙世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同样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复活了早已灭绝的神奇恐龙。影片共制作大小恐龙1000多只,最大的高达20英尺。与其说是恐龙把我们带回了令人震撼的侏罗纪时代,不如说是科技让我们通过了时空隧道回到了过去,而那个久远的恐龙时代其实不过是科技制造的幻觉,没有人知道那个时代的真实景象。美国的科幻片往往强调高科技的视觉奇观,而故事本身却流于简单,因而也时常遭到批评。

这就是技术的魔力,与技术相适应的媒介形态和文化形式得以昌盛,不相适应的逐渐走向衰亡。京剧、川剧、黄梅戏等传统的剧种在“声色犬马”的大众文化面前日益衰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它们不适合现代传播技术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的大片、日本的动画片、美女加帅哥的韩剧,尽管它们在精英人群看来可能是文化垃圾,但是它们带给人的视觉刺激恰恰发挥了技术的魔力。而技术对传统剧目的介入几乎无所作为,充其量不过是它们的简单录制,无法深度参与。当今的一些市场叫座的剧目,其实都是技术深度介入的结果,从灯光、音响到整个现场气氛无不体现着现代技术的力量。

网络小说、网络歌曲无不是技术的产物。很多小说是先在网上流行然后再出版,即使在网上流行也是过程性的,即作者不是将小说写完以后才发布在网上,而是一边写一边发布,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就可以参与讨论。这样改变的不只是写作模式,阅读模式也同时被改变。很多小说即使是名著,在没有搬上屏幕之前问津者寥寥,而一旦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电视剧《围城》的问世,引起了小说《围城》的畅销。《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很多人对它们的了解,恐怕主要是来自观看根据原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这四部电视连续剧曾经都十分火暴,这对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说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有人对此也提出批评,认为那些经典的作品是不能改编成电子作品的。比如诸葛亮,在小说和人们的观念中是多么的智慧,以至于成为神仙,然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诸葛亮的形象与之相去甚远。这也难怪,一切神圣的东西都不能现肉身,这可能是一个真理。上帝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永远是不现肉身的上帝。我们再看清宫戏的火暴,可以说很多老百姓对清代历史的认识恐怕绝大部分来自于清宫戏。清宫戏里的很多历史都不是历史事实,是被改写、戏说的,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痛心疾首。这就是技术对文化的改写,它改写的目的是为了更适合技术的表现,为了赢得观众,背后是商业那只无形的手在操控。

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特别谈到技术的影响。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时期,技术手段十分落后,没有收音机、电话和电视等传播媒体,传播的影响十分有限;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时期,产生无线电、电话、电报等,尤其是报纸和广播的出现,非群体化的传播被群体化的传播所取代;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群体化的传播不但没有发展,反而被削弱了,例如,电视频道的增加,针对不同对象的刊物大量出现,造成多元特征。现在被大力发展的有线电视,使观众大为分散,更加促进了非群体化传播时代的出现,想用一种思想或一种文化影响受众的时代已经结束,正如托夫勒所指出的:“文明越是多样,技术、能源和人民的变化越多,就越需要大量的信息。” 没有文化的技术化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技术进步对文化的影响莫过于大众传媒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出现是大众文化出现的技术原因,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大众文化。技术不但要影响一般的文化,而且要制造自己的文化。托夫勒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这样描述:“在这些大规模的传播媒介工具中,从报纸到广播、电影、电视,我们再一次发现工厂基本原则在体现。所有这些传播媒介工具,打上完全相同印记的信息,传入千百万家庭去使用。大规模制造出来的标准化‘事实’,标准化副本,大规模制造出来的产品通过几个集中的‘思想工厂’加工,源源不断地流向千百万消费者,没有这种广大情报通信系统,工业文明不可以具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发挥如此有效的功能。” 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丹尼尔·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在媒介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的“读图时代”已经来临,电视也已经取代报纸和广播成为社会的强势媒体,以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体“影像时代”已经到来。这表明形象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此即媒介文化的视觉转向。 在传统叙事影视的基础上,新的景观——影视提供了“声光秀”的“浸泡式”的视觉奇观,平面媒体也呈现出注重标题制作和图片运用的新特点。

视觉文化与生俱来的“看”的能力实现了对这类文化产品接收的平等权,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克服了文字文化要靠后天学习的缺点。19世纪起,随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理性主义开始衰退,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崛起并在20世纪渐占上风,形成所谓“非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思潮表现出重感性轻理性、重形象轻文字的倾向。海德格尔也曾用“世界图像时代”概括世界被变为图像的后现代现实,并且肯定图像就是世界,图像也是认识世界的方式。然而,在理性主义和视觉文化的批判者看来,视觉符号无法达成对世界的深层认知,视觉对应感性,文字对应理性,而文化的理性理所当然优于感性。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以影视符号传播为主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西方形成了“媒介表意体制”,美国1996年、2001年、2002年先后三次通过法律刺激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0年底,美国由影视业直接创造的出口额就飙升至近200亿美元,雄居美国出口额的第二位。好莱坞已经处于世界电影产业的支配地位,是世界电影业的“首都”。

图像也不可能一统天下,正如《图像时代》一书断言:“新的信息时代并非一个单纯的视觉传播替代文字传播的时代,而是一个各种传播形式方方面面的力量重组”。 因此,如何使传播行为由抽象“说教式”转向具象“生活化”,使形象与文字传播和谐互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中为我们描绘的建立在高新科技之上的数字化时代正在向我们急速驰来,信息的DNA“比特”(度量信息的单位)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交换物。信息高新科技在大众传播中的运用,传播文化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可感的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即计算机语言可以处理的信号的技术。这种信号可以压缩、保存、传输、加工、复现,容易加密。它的这些特点改变了以往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方式,电脑和互联网迅速崛起,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变成依靠电脑联网支持的人类智慧互联的数字化经济体系。“信息高速公路”把全球联入共享信息的巨网,世界成为一个互联的整体,另一方面,个体的能动性、参与性极大提高。加拿大著名数字化经济家家唐·塔珀斯考特认为分子化的结构是新的数字经济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通过互联网连接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都是与外界有畅通联系的活跃的“分子”。尼葛洛庞帝指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今天的世界,是媒介主宰的世界,是数字主宰的世界,是网络主宰的世界。

作为传播新技术的产物,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它的互动性(交互性)特征使长期以来具有传播方式单向、反馈环节薄弱等缺陷的大众传媒相形见绌。它那可用于不同类型的传播的兼容性,允许用户在任何自己方便的时候到网上按照自己意愿分享信息的灵活性、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容量庞大到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程度等一系列特征,使传统的大众传媒在某些方面黯然失色。首先感受这种压力的,是报业。当年图文并茂、声光兼备的电视业兴起时,报业就曾面临严重的挑战。而今,电脑网络又具有电视所没有的一些长处。报业再次面临冲击。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电视挑战的无线电广播,现在也面临来自网络这一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的、视听兼备的新媒介的冲击。就连曾长期以技术手段先进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网络的挑战视而不见。电脑网络加入传媒行列,意味着电视不再拥有特殊地位。 如今,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文化形态,而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的空间,即虚拟社会的出现。在这个社会中,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的演化由实到虚,由硬到软,由有形到无形,由实物形态到虚拟形态转变。以物质、资本等有形稀缺资源获取财富的方式,被以信息知识为主的无形再生资源获取财富的方式所取代。 与现实生活相比,网上虚拟生存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 Human)、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 Global Culture)。人们可以自由进入这个在“物理意义上或在功能意义上存在”的世界环境,获得酷似真实的体验。尼葛洛庞帝认为“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重复修饰,它既是虚拟的同时又是现实的。虚拟既以现实为基础,又对现实以再造和升华。在网络社会中,虽然一切都因数字化而具有“虚拟”的色彩,但它却为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个人生活的丰富多彩等,提供了十分理想的现实环境和空间。人们能够把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自由地向网络社会虚拟环境延伸。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 不过,“每一种文化(明)都有它自杀的办法”,虚拟社会的开放性导致网络安全缺乏保障,网络病毒、黑客行为、网络犯罪不断侵袭。虚拟社会的自由性容易诱发使用者的网络综合征,许多网民沉醉于虚拟社会的无限风光中不能自拔,养成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降低了学习和工作效率。 有资料显示,虚拟社会塑造出一个庞大的虚拟经济,目前发达国家的虚拟资产已经超过其GDP的2至3倍,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已经是国际贸易的60至70倍。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不再是经济的主力机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4月底,我国上网用户已经突破1亿,达到1.002亿人。目前,中国网民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迄今大约有1800万的中国人在网上买过东西,目前国内旅游网上的年交易额已达到40亿至50亿元人民币,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年度产业市场总额为55.3亿元人民币,网游用户总人数超过3500万。 在以往传统的大众传媒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有些方面也难以再准确地概括传媒业的现状或发展趋势。这场深刻的变革,牵涉几个基本界限的模糊,即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模糊化,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以及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印刷媒体除了扩版、改变报道方式以外,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网站,出版网络版的报刊,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开始模糊。广播开办了网上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微软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建立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该有线频道在互联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址。以往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界限分明,同时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由大众传媒流向受众的单向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在人际传播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在大众传播中,媒介机构上网,处于输入端的受众,不同于往日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这里面包含了人际传播的成分。受众成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而且很方便地将这些信息进行重新发布。个人网页博客开始发布新闻,1998年1月17日,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通过其个人主页率先引爆克林顿的性丑闻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透视战火的Blog日志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博客的力量。如此看来,在互联网时代,“把关人”除了职业传播者以外,受众有时也是把关者,传统的点对面传播在变成点对点的传播。

尽管媒介技术对媒介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技术不是唯一的条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媒介,任何一种媒介都有特殊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一方面,一种媒介的出现,绝非突然而至,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一种媒介又可以作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社会形态,故而,媒介是社会内质和外貌的准确表达者。 QKGDWlh6ID4wqntW//iuLB9/o9Do6dSysOt0E+IfNpeX3WlWmItQCDN/hec3BR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