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即兴成篇——训练目标:
挥洒自如 即兴成篇

口语表达中的“即兴成篇”是指在特定的场合即席说一段切境切旨、结构相对完整的“语段”或“语篇”,类似于即兴演讲,包括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用一段话表达某种感情﹑某种愿望等。

一、“即兴成篇”的一般特点

1.话题明确,针对性强。即兴讲话不应该无的放矢,一般都是“有感而发”,说话的内容应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显示其鲜明的针对性。所以即兴成篇的表达,选取角度宜小,内容比较集中,议论求准、求精。

2.态度明朗,直陈己见。孔子曰“辞达而已矣”,即兴讲话无须词汇的堆砌,话语风格应是一听就懂的“大白话”,是在有限时间内对现实话题所作的迅速的反应。它直截了当,褒贬分明,毫不含糊,很少山高水远地绕弯子。

3.有感染力,有说服力。即兴说话是临场发挥,但临场发挥并不是信口开河,话要说在点子上,要以内容的深刻精辟及无懈可击的逻辑力量令听众信服,同时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听众。

4.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即兴讲话常以简明扼要显其力度,并以亲切生动的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短小但它并不是空洞无物,恰恰相反,它要言之有物,信息密度要大一些,以实现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5.口语讲述,通俗易懂。即兴讲话必须坚持口语化、通俗化,但是嘴巴讲出的不一定都是“口语”,主持人背诵文绉绉的书面文稿,那并不是“口语”,而是“书面语”,或是有书面色彩的“口语”,北京人称之为“字儿话”。有的教材将“口语”和这些“字儿话”通称为“有声语言”是不太科学的。

二、“即兴成篇”语体风格抉择

“即兴成篇”的语体选择是多元的,但是我们主张用“口语”说话。口语又称“白话”,是活在人们口头的“活的语言”。口语最讲究即兴,它随想随说、稍纵即逝;它说听并用、反馈及时;它通俗上口、贴近生活;它依附语境、句式自由、自然明快……过去主流话语、精英话语由于书面色彩浓重,所以始终和这些口头的“白话”保持着距离,人们即兴演讲,总喜欢用一些文言语汇或者增加一些“高级形容词”,认为这样才是“有档次”、“有文化”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语用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正在发现,只有群众的语言才是最有表现力的。新世纪以来,这些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已经进入媒介主流话语系统,甚至进入政治话语系统了。

例话

中国政坛的“白话运动”

2009年3月5日,香港《明报》在评论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时指出:今年国内刮起了一阵“白话”政治的新风。有消息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会议上要求,报告要“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写。而在另一个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也向全国人大工作报告的起草班子表示,自己喜欢“讲大白话”,报告一定要通俗易懂。

3月3日,贾庆林在作2009年政协工作报告时使用了这样的“大白话”:“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而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全国人大所作的两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以口语化的文风来表达政府工作的宏大内涵。温总理诸如“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等“大白话”式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被代表们报以30余次的掌声。

观察家认为,话语风格的改变“意在言外”。此次“白话运动”发端于胡锦涛的“不折腾”。在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总书记讲到“不动摇、不松懈、不折腾”时,全场发出会心的微笑和热烈的掌声。“不折腾”三个字是北方的方言,纯粹的口语,含义丰富,在国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语言的变化看问政风格、官员个性,是近年中国政坛明星辈出的一个风标。中国官员从说话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转化为有个性、有担当的务实、创新的一代新型官员。可以期待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也将焕然一新,国民参政意识和中国民主政治的步伐也将成正比提升。

三、“即兴成篇”不是信口开河

美国纽约交际学院院长达尔·卡尼基认为“无准备演讲”不是即兴演讲,“那是信口漫话,或者叫信口开河”。即兴说话可以有所准备。

一是预测性准备。对现场可能要说的话题、可能使用的资料、可能面临的场合和遇到的听众,可以作“预测性准备”。

二是临场性准备。如果即兴讲话是不期而遇的,这时不管临场时间多么短暂,即使是一两分钟或两三分钟,也是宝贵的准备时间。这就是“临场性准备”,它提供了瞬即准备的可能。

四、“即兴成篇”的心理调节

也许正是即兴成篇有一定的难度,人们一般会对即席当众讲话有顾虑,主要是由于“怯场”而引起的惶恐,这就使一些有口才的人变得“口将言而嗫嚅”起来,因此,即兴成篇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心理的调节和控制。

第一,要有积极的状态。

对于面临的话题要立即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相信自己能就此发表一通议论。如果消极迟疑,必然会在惶然中出现思维紊乱,脑子里一片空白。

第二,有勇气赢得听众。

要相信自己的讲话对大家会有所启发,有直陈己见的勇气。在听众面前“自惭形秽”肯定讲不好;不要总是想到失败,自我泄气必然使自己沮丧,多想自己曾获得的成功,就会挺起胸膛。

第三,运用“接近艺术”。

善于交流,把听众看做你的朋友,用谦和的语态架设沟通的桥梁,可以赢得对内容和语态作适时的应变性调整的空间。

第四,期望值不要太高。

不要期望简短的讲话会引起喝彩。过高的期望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如果定位于把问题讲清,别人能理解接受,反而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7gkaJtZpSY7c1wabk6t9vFMiUp+RdN/EiobL/xEJTMsdH84lOk1vDx64CzCZX+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