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国电视游戏节目创新案例解读

主讲人 苗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兼职教授,《当代电影》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知名电视策划人。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电视文化学。主要著作:《电视文化学》、《电视艺术哲学》、《中美电视艺术比较》、《美国经典电视栏目》、《魏忠贤专权术研究》、《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译著)、《理解电视》(译著)等。

整理者 齐福长 何洪涛 黄芷葳 李炜填 付颖姝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国外几个游戏节目的创新实例,供大家参考。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美国,电视游戏节目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曾经非常兴盛,但是由于当时的“大洋丑闻”等原因,到了60年代,在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游戏节目几乎就销声匿迹了。而在欧洲呢,游戏节目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作为一种主流节目形式存在的。可是,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家说起游戏节目,一方面认为电视游戏节目也是电视节目一个很主要的类型——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里有两大册书,名字就叫Game Show,美国人出的,说明出现过相当多的这样的形式。但是这样的形式很少有适合在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出现的,大部分是辛迪加节目。

按照美国人的观点,主流电视频道(早期是三大电视网,后来扩展到六大电视网)在黄金时段主要播出的内容,在60年代以前就是电视剧,70年代以后开始有所谓的新闻杂志节目,但是游戏节目始终没有登上大雅之堂。到90年代末期,情况出现了一个转机,电视游戏节目忽然又复兴了。这种复兴一方面表现在电视游戏节目的种类非常多,另外一方面表现为这些节目成功地占据了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而且产生出很多新的样式、新的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真人秀”这种类型。应该说,不管是经典的游戏节目——也就是依然在演播室里制作、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游戏节目,还是新兴的真人秀,都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创新动向,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我们就通过八个当代电视游戏节目的实例,来看看当代的电视节目创新理念和手段。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三条救命线

首先我想讲讲《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这个节目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节目,因为它首先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由英国人创建的这么一个模板。在1999年,当时的ABC(美国广播公司)可以说是在被NBC和CBS前后夹击——大家知道,那个时候NBC的电视剧非常火,而CBS一方面有非常厉害的电视剧,另一方面它的新闻杂志《六十分钟》(60 Minutes)、《四十八小时》(48 Hours)等在黄金时段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那么在这种夹击下,ABC可以说是“狗急跳墙”。为什么说是“狗急跳墙”呢?因为按照当时美国电视从业者的观念,恐怕怎么也不能想到你会用一个相当老气的旧样式——游戏节目——来和两大对手对抗。总而言之,ABC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到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购买了英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版权。

美国人一般习惯一周做一期节目,包括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多数情况下也是用这样一个形式来播的。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小时》这样一个连续性这么强的节目在美国也是安安稳稳地一周播一集,有的时候中间有特殊情况,时间段被占领,就干脆不播,隔一周再播。24集整整播了9个月,如果我们同学们在那儿看节目,估计都急死了,恨不得Down下来以后连着看才过瘾——可是美国人就这样。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ABC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一出来,它就安排每周播放四集,这是很不同寻常的一个做法。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个样式相当老的节目居然在ABC大获全胜。在1999年末至2000年初这段时间,我们看一看AC尼尔森的收视率排行榜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周榜上的前四名都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无非就是第一名《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周五版,第二名《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周四版……无非是这样的排列略有不同。可以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占领了美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排行榜的前四位,并始终保持延续。

这种情况不单使美国电视行业人士大跌眼镜,就连很多文化学者也搞不清楚,觉得太奇怪了——不过这也反过来证明了一个我们一直在讲的道理,就是电视观众的收视倾向永远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谁想研究这个东西,你就准备不断地接受迎头痛击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节目的成功还是值得我们分析的。

这是一个老式的、标准的闯关型的游戏。什么叫闯关型的游戏呢?一般的电视游戏节目就这么几种,一个人玩的就是所谓闯关,这种闯关其实是一种相当古老的主题,几乎所有民族在自己的史诗啊、神话故事啊里都有这样的主题:一个英雄为了得到一件宝贝——这个宝贝可以是一笔财富、一个能够拯救国家的宝物、一个美女、一本武林秘籍……不管什么东西,反正这东西很重要——他为了得到这个宝贝呢,就必须经过一道一道的关口、一次一次的考验。这个考验对他的勇气、意志力、体力、智力等各个方面都是一个挑战。英雄当然是没有问题,一步一步地闯过关之后,最终得到宝物。这其实是传统的叙事中非常常见的主题,这种主题呢,在电视游戏节目中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非常火暴,风行一时的《六万四千美元问答》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40年前这种方式就很盛行了。具体来说呢,这个节目经过层层选拔选出10名选手,一道题的快速抢答,谁答对了、速度最快,谁就可以进入这个节目了。它和我们中国直接Copy人家的那个《开心词典》有点不同,早期的《开心词典》是一个经典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模式,除了没有一百万美元,其他什么都有。这个节目不同的就是它的第一阶段的题是二选一,第二阶段三选一,第三阶段四选一,第四阶段五选一……而这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呢,各个阶段题目是由易到难,但是所有的选项都是四选一这么一种形式。当参赛者每答对一道题的时候,他就得到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个奖金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最后第15道题答对了,就获得一百万。其中还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说当你遇到一道新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答了,就停在这里了,那么你以前所得的奖金就归你了。但是如果你答错了,在第一阶段就归零,什么也没有,在第二阶段你可以得到16000美元,第三阶段可能是32000美元。反正是你进入一个阶段,你所得的钱数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你会掉到一个台阶上,不至于掉到底。但是总而言之这样的一个节目呢,我们看一看比较老的五六十年代的节目,它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这个节目有什么创新呢?最主要的就是在它的过程当中加了三条救命线,就是加了三个新的环节。这个也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模式能够卖出版权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不人家不买他这个模板。钱数不是一个创新概念,三条救命线却是这个节目的创新概念。选手可以有一次机会去掉一半选项,当你完全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你也没有其他的拯救手段的时候,你可以在剩下的两个里蒙一次,蒙对的概率是50%。第二条救命线就是现场求救,当遇到一个属于流行文化的问题,而选手在这方面又不太在行或者不太确定的时候,他通常会选这条线。由现场的观众按那个表决器,如果它是属于一个流行文化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观众选的多的那个选项就是正确的,当然也有时候会出现各个选项支持率差不多的情况,那就比较痛苦了。最后一条救命线呢,就是给朋友打电话。会预先安排一个求助对象,你在30秒之内把你的问题问出来并且让他回答,你可以按照他的来回答也可以不按照他的来回答。

那么这三条救命线,一方面给了选手一个救助机会,在这样一个寻宝母题里加了一个救助母题,也是在这种传统历史叙事里经常遇到的。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这个戏剧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任何一个选手来讲,答题相对来讲比较刻板,也就是说,一个选手自己选择的、独特的东西很难表现。当然了,上个世纪5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答题高手,一方面他们什么都知道,另外一方面他们很善于表演,明明是很有把握的题他们也沉思半天,然后结结巴巴地说出来。但是毕竟是被动的。这三条救命线,因为是掌握在选手自己手里,有的选手很会用这三条线,有的就不是很会用。用得好不好,效果大不一样。这样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反映选手个性、塑造人物的这么一面。我们看到在利用这三条线的时候,选手确实是各有各的风采。

节目在美国开播了两三周以后,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一百万美元的获奖者。那位是一个确实很了不起的选手,当他答第15道题的时候,他还有一次给朋友打电话求助的机会,然后他说,我要用这个机会。主持人问,“你跟谁通话?”他说,“我要跟我父亲通话。”于是打通了电话。现场观众就都等着他问,可是他没有问,他在电话里说,“老爸,我在《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现场,我拿到一百万美元了,你祝贺我吧!”他爸爸就祝贺了他一下,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方式他用得很奇怪,但是又用得很富戏剧性。这说明他非常胸有成竹,对答案很有底。这个时候主持人问,“你还没拿到呢,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他回答了。主持人说,“你答对了”,然后纸花掉下来,一百万美元到手。所以其实这三条救命线的运用,是可以发挥选手的这种个性特点的。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样一个节目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环节的创新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其实跟很古老的40年前的老式电视游戏节目在样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奖金更高,场景更炫,加上了一些访谈性内容来塑造人物。这些都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但是新的环节就让节目面貌有所改变,而且有效地提升了节目吸引力。所以一些新环节,不是整体的变化而是局部的变化,也可以使节目产生很新的状态。

《最弱环节》: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引入游戏现场

我们再来看看《最弱环节》。

在2000年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情况,就是在很多地方,凡是有两个以上的电视台、电视网互相激烈竞争的,都会出现一个台在播本地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另外一个台就在播本地版的《最弱环节》的现象。比如说香港在2001年的时候,无线在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亚视就在播《一笔OUT消》,其实那个节目就是香港版的《最弱环节》,所以这两个节目就形成共生的这么一个局面。

《最弱环节》最初也是由英国人创造的,它从外部形态来看,是一个在演播室进行的半个小时就能结束的节目。本身它是一个传统古典的游戏节目,但是它又和一般的传统游戏节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把社会人际关系模拟到智力竞赛当中了。通过对制度的安排,也就是对规则的安排,使得这些过去只是单一答题的参赛选手有了区别。

(有看过《一笔OUT消》或者《智者为王》的吗?)

《智者为王》是中国内地版的节目,一般是八个或者六个选手参加。一个节目如果有多个人参加的话,一般是采取争先赛的方式。什么叫争先赛?就是跟田径比赛一样,看谁跑得最快。谁答题最多,谁得分最多,谁就获得胜利。像美国著名的辛迪加节目《幸运之轮》就是这样,三个人,谁分最高谁就是胜利者。但是在这个《最弱环节》里面呢,它把参赛的这八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就是虽然是一伙人,但是是一队人。它是采取累计积分制,主持人用半分钟或者一分钟进行一轮的问答,问题不是很难,但是速度非常快,然后回答者如果答对了,第一个挣一百块,第二个答对了挣两百块,第三个四百块……就这么累计下去。如果某个人答错了,前面累计的钱就没了。但是有一个补救办法,就是如果你对自己没信心,你可以在没问问题的时候说一声“存钱”,那前面的钱就存起来了,但是你又要从一百块钱开始。

大家就可以明白,这样的方式给了每个人一个选择的余地,但是又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你特别有信心,可以一直这么摞着答,从理论上来说,一个队如果一直累计答对的话呢,一场可以累计一百多万,但是实际上谁都没有拿到过那么多钱。因为有的人比较小心,每次都存钱,存了钱就永远归你了,但是你的起点总是一百,就很低,没有涨的余地。

每答完一轮,主持人都会对选手进行一番评价,通常都是骂得狗血喷头,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他会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其实就是在挑拨离间。有的人其实答得挺好的,他嫌人家存钱太多,有的人存钱不多他又嫌人家存钱太少,反正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由选手内部淘汰。

注意,这个内部淘汰制可能不是《最弱环节》发明的,但却是它最早使用的。内部淘汰制后来成为所有真人秀节目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而这种东西恰好是造成一组人员内部钩心斗角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机制。内部淘汰制非常简单,就是你觉得谁是最弱环节你就写谁,得相对多数票的人被淘汰出局。写完题板之后每个人都要发表一个简短的评述,就是我为什么写他。它这个节目的机制是一队人一起挣钱,但是只有一个人能拿钱,所以注定这个队不可能是团结的。在这个过程中呢,每个人不能太弱,因为太弱了人家就把你淘汰掉,你把别人挣的钱弄没了,不能体现你的价值。你也不能太强,因为太强了可能到最后给想要取胜的人造成某种威胁。所以往往是特别弱和特别强的人都容易在早期就被淘汰掉,那些中庸的笨蛋就留下来了。

这个节目虽然表现得不是那么充分,因为在演播室里边的游戏过程很快,但是却把人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所要面临的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那种非常复杂的博弈关系——在这里面体现出来了。尤其是当还剩两个人的时候,会采取点球式的对决,五个题为一组,当五个题都答完的时候,谁得分多谁就胜了。这个节目这种方式,在强化娱乐性、暴露人性的弱点方面明显超出了那种老式的经典的益智节目。所以也曾经红极一时。它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一个是款式古老的庄严的英雄史诗,一个是有着很多新奇之处的市井闹剧。这样的两个形态在不同的地方效果截然不同,比如在美国,《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就比后来NBC做的《最弱环节》火得多,但是在香港呢,《一笔OUT消》显然要超过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大概香港的那个狭小的地盘里,人与人之间那种感觉在这个节目里表现得更充分,观众也更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吧。总而言之呢,规则决定节目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对于游戏节目来说,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规则更重要的了。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这个节目的背后是什么,你想把它做成一个什么东西,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定规则,规则决定了节目的走向。像《最弱环节》在这方面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可以说,在古典的游戏节目中,不管是闯关型的一个人玩的游戏,对抗型(就是两个人玩的,一边胜一边负)的游戏,还是争先型(就是多人的游戏,主要是知识和智慧的较量)的游戏,总而言之,是靠你的真本事。而这种现代真人秀呢,则经常把人的这种社会属性,就是在社会中的这种复杂博弈,引进到游戏当中来,并且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可以说《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是从古典的游戏类节目到现代真人秀的一个过渡型,就是它在外部形态上没有突破时空的一种限制,还是在演播室的环境里短时间的表现。但是它又浓缩了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的实际冲突,虽然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能够充分地表现,但是毕竟已经有了对于人和人之间那种复杂关系,对于世道人心的体现。它的博弈复杂了。也就是说,你参加一个古典的游戏节目,你水平高你就能赢,当然还要有一点点运气。可是在这个游戏里,无论你有多大本事,你都没法不让人家淘汰你。所以你必须得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善于察言观色、对社会人心有充分洞悉而且善于利用短短的一两分钟的表白时间在现场拉帮结派、挑拨离间的人。所以这个节目的好看也在于它的发展方向特别难以预料。你看这六个选手在这里,然后答题,观众往往第一轮就会觉得,噢!这个人还成,那个人比较差。但是强的那人能坚持几轮,不好说,差的那人能不能走到最后甚至获奖,也不好说。所以它就变成一种闹剧性很强的节目。

《你比五年级小学生更聪明吗》:转换一种思路

然后我们再看一个更新的古典式游戏节目《你比五年级小学生更聪明吗》。这个是FOX今年二月才推出的一个游戏节目,据说播出当天就创下了首播节目最高收视率纪录。因为无论是什么节目都要播出一段时间收视率才能上去,但是这个节目第一天播就有很好的表现,而且以后势头一直不错。

这个节目基本上是按照《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规则,也就是把闯关数由过去的15关简化成11关了,闯关数少了,更容易过了。最重要的是题更简单了,我认为在美国能答对这11道题的人应该还是有的,题里面包罗万象,什么都有,有简单的数学题,有地理、历史……什么都有。比如它里边有“鸵鸟是现存的跑得最快的鸟吗”,“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等等。

大家可以想象,它用一个非常简单的题目系列结构整个节目,把现场布置成一个小学教室的样子,出题的时候,出题板是一个黑板,虽然是电子的,但出来的字都是手写的粉笔字样式字体,好像老师在出题你来答。在比赛现场有五个10岁小孩,他们都是真正的五年级学生。你可以选一个当你的助手。你拥有三条“救命线”,分别是“偷看”、“抄袭”、“搭救”,都由这五个小孩完成。当你答不上题而退出比赛的时候,按照规则你必须对着镜头说,“哦,我确实不如一个五年级小学生聪明”。过去的“古典型”益智类节目,尤其是闯关型节目都是把参赛者当成英雄,他水平很高能力很强,所以他能闯过一道道关口,最后到达胜利的彼岸。但这个节目把思路完全改变了。由原来“正剧”甚至“悲剧”的形态完全变成了喜剧的形态。

这个节目与其说比谁聪明,不如说比谁愚蠢。因为即使你运气很好,脸皮很厚,胆子很大,参加了这个节目并且11道题都答对了,拿了一百万——当然据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拿到呢——那你获得的评价顶多是“这小子有点运气”或者“胆子够大”,并不能说明你有多伟大。你回答的不过是小学五年级以下水平的问题。但如果你失败了,大家就觉得好玩了。

有人说这个节目就在影射美国人的无知程度。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把无知当成表现的重点,所以这个节目把难度降低,关口减少,反而使得社会上有点精英意识和一定知识水平的人不敢去这地方。丢不起这个人。万一碰到一个你不明白的题怎么办啊?你一个大学教授去了,碰见一道不会的题,大家该说了,这是什么大学教授啊?所以这一整套的规则有效阻碍了那些有可能完成任务的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真够傻”的人。这就让节目非常好看。有一个网友针对这个节目写了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我是这个主持人的粉丝,在这个节目里,他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愚蠢的一面,让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耻笑我们自己。节目的概念和形式都很好”。

大家注意,让观众自己耻笑自己就是这个节目的立意。喜剧往往都是这种性质。莫里哀的戏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你们自己。”这个节目和那些传统的益智节目在构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完全不同的收视感觉,成为一个真正的讽刺喜剧。这就显得非常有创意。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的介绍时就感慨美国人有时确实会想一些非常了不起的点子。一种反向思路完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英雄主题变成一个小丑式戏剧的时候,尽管形态是不变的,但核心结构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把整个节目翻转了。我参加很多节目、频道——包括台的策划会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咱们能想出一些新的样式来吗”这样的话。大家知不知道一个好的创意在美国多么值钱?如果你的创意让节目很好地进行下去,那么,它的创意人每一集都要收取不菲的费用。实际上,在节目创作过程中,你要是想处处出新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你用了巧劲,比如逆向思维,就可能真正收到出新的效果。在这一点上,这个节目给我们很多启发。

《成交不成交》:把赌博做到极致

《成交不成交》(Deal Or No Deal)是由法国恩德摩电视节目公司研发出来的一个成功的游戏节目样式,美国对它进行了改造,NBC在2005年播出后,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室内节目最后要谈的一个是《成交不成交》。去年四月份我到美国看电视,就看到了《成交不成交》这个节目。它在NBC播出,收视率相当靠前,经常进入前10名,保持在前20名。其实这很不容易,因为收视率排行榜是涉及全美国、全频道的这样一个总排行榜。当然排行榜上绝大部分节目还是黄金时段的著名节目,比如电视剧和游戏节目等。《成交不成交》排名很靠前,而且很稳定。当时我就在博客里写了一篇小文章,介绍这个节目。这个节目特别简单,就是一个撞大运、比决心的节目。而且我觉得这个节目在中国有一定的借鉴前景。这个节目最初是法国一个公司研发出来的,但是它的样式和美国的节目不太一样。2005年,NBC引进这个节目后进行了一个改造,主要就是把它改简单了。原来这个节目的设计中包括一些比较复杂的环节,比如每期节目中有22个人,拿箱子的不是后来那些美女,而是参加者,而且每个人还有一点点相对互动的机会,就是这么个类型。后来到美国以后,设计者觉得这个太复杂,大家看不懂,于是他们就把它简化成了现在的形态。

中国现在也克隆了一个,就是北京电视台八频道的《动感秀场》。这个节目的名字起得非常不好,难记,而且与节目的内容完全不搭调。这个节目本身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博彩节目,但电视节目的博彩最大特点就是不能让选手输。现实中的赌博主要是让人输,而电视游戏节目中的博彩主要是让人赢,只不过是赢多还是赢少而已。

大概的意思就是,比赛时一共有22个箱子,一个美女提一个箱子。游戏最少赢钱数可能是一分,最多大概是两百万。每个箱子里都会有一个卡片,上面写着相应的钱数。选手先选择一只自己的箱子,然后不断地开箱,一轮一轮开。开出来的箱子就作废了,钱数被打到大屏幕上。亮出来的钱就无效了。每轮过后,会有一个banker——《动感秀场》叫“神秘买家”,来出钱收购你的箱子,出价由你箱子里相应钱数和你拿到这些钱的概率数这些数据综合得出。你箱子里剩的钱越多,拿到大钱的概率越大,“神秘买家”所出的价格也会越高。因为美国节目中的钱是真钱,说给你2.6万美元收购,如果你答应了就真给你2.6万美元,所以非常刺激。当节目进行到某个环节,收购价涨到上万了,一般两万多块钱,有时候还更多一点。通常那些选手都会选择“成交”。我白来一次,拿走几万块钱,值了。因为再往下开,万一把那一百万给开了,能得的钱一下子就少了。我知道去年有一期节目,一个选手开到了最后只剩两个箱子,在这个节目里是顶峰状态了。他只知道所剩的这两只箱子中一只是20万美元,另一只是50美元。这时候他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他可以接受banker给他的开价,拿走9万多美元。第二种选择,他坚持把其中一只箱子打开,留下最后一只箱子。如果他打开的是装有20万美元的箱子那他就惨了。最后他很明智地选择了9万美元。而他已经是节目中拿走奖金最多的人了。

我们的《动感秀场》要火多了。这个节目动辄就进行到最后,开箱子开到最后。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种种政策决定了这个游戏不可能让你拿真钱给观众。他们在无耻地抄袭别人节目的同时把人家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钱给改了,改成一个叫“积分点”的东西。我看过几次这个节目。它也是像人家一样设置一堆箱子,里面是不同积分点。比如节目进行到一定程度,问你是否接受“神秘买家”的出价。你这些箱子值78000积分点,如果你接受,你将得到一个高级MP3。它的节目奖品价值都不高,大概也就是几百块钱到两三千块钱。顶多是什么MP3、MP4、数码相机,就连一个哪怕七八千块钱的笔记本都没有。大家想想,参加这个节目本来就有得无失,所以大家愿意冒这个险。我看过几次这个节目,有些人本来可以得一个MP3,结果一开箱子,奖品变U盘了,那就算了吧。前一次真有一人拿到了一百万点的“积分点”,最后兑换回来的奖品是一辆陆虎三年的驾驶权。因为节目组不敢给观众新车,但这就相当于变相给了你一辆车。当然这种情况也就出现过一次。

对于博彩节目而言,设置的奖金数目到不到位,将直接影响节目观赏质量。参赛者的心态会受到节目奖金非常大的影响。大家可以想一下,成交我拿走三万美元,不成交而去开箱,我可能拿走六万,也可能仅仅拿走一万。此时此刻人们的考虑就会发生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家节目中选手经常会见好就收,拿走几万美元高高兴兴回家,而我们的选手愿意选择走下去的原因。

这个节目总的来讲是一个撞大运比决心的节目。尽管其中也包含美女元素,但这些已经很次要了,节目本身更像一场赌博,因为有巨额奖金的刺激——你可能拿走一百万,当然目前还没有人成功过。所以在利益面前,人性的特点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主持人的调侃和现场观众的起哄,包括亲友团助威,出什么主意的都有,现场就变成了一个公开的赌场。看赌博节目其实很好玩,这个节目本身没有任何益智色彩,多傻的傻瓜都可以玩,规则很简单。但节目组说,我们节目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要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这样一个现代商业理念。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我看到的就是一场精彩的博弈。

实际上,这种博彩的方式是当前游戏节目的重要构成元素,几乎所有游戏类节目都或多或少含有博弈类元素。只是在这种比决心和运气的节目中,博彩元素被发挥到极致,而其他不相关的东西都被去掉了。而且相对于运气而言,这个节目更强调决心。这和《幸运之轮》不一样。《幸运之轮》就是一个大轮子,转到多少钱是多少钱,像俄罗斯轮盘赌一样,当然它里面还结合了一些猜字谜的环节。但运气是被动的,决心是主动的。当然运气很重要,但选什么号,开不开箱子都是由你决定的。所以这也就成为体现人物个性的一个重要元素。大家以后要做博彩类节目的时候,请注意,运气和决心是博彩节目的根基。越是决心成分大的节目,它的戏剧性越强,给参加者的压力越大,给观者的观赏性越强。抓住要点,简单的形态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前面说的几个节目,有的稍微老一点,也没几年历史,有的去年刚出现,但从样态来讲,都可以说它们是古典式的,尽管它们已经很不“古典”,主要是因为它们还是在演播室的环境里。

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更新的形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真人秀”。到底什么是真人秀,我个人觉得,我们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在国外——包括国内很多人,电视人比较认同的真人秀,其实是一种扩大了时空的游戏节目。游戏本身是虚拟的,但参加的人是真实的,因此我们不妨简单地说,真人秀就是对一个虚拟的游戏环境中一些人的真实状态的记录。

《老大哥》:摆脱空间与时间的束缚

《老大哥》(Big Brother)是出现最早的又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真人秀节目,它是一个标志。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它先是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包括非洲等18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移植。它在电视屏幕上成为收视率的最有力竞争节目。曾经一度在新世纪,就是21世纪刚开始的几年成为世界电视上的奇观,大家都在做《老大哥》,或者类似于《老大哥》的节目,比如《阁楼》等,都是《老大哥》的翻版。

《老大哥》是静态真人秀,后来这个形态有所改变。到了美国,虽然还是做《老大哥》这个节目,但形态就改变了很多。但它的原始形态是一个静态的真人秀节目。尽管是一个游戏,但它不需要实际的比拼,就是参加游戏的人在那个地方过日子、活着。《老大哥》这个名称起源于英国小说家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一句“老大哥在看着你呢”。(《一九八四》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作品之一,作者大约在1949年写这部小说,他认为这个世界要走向全面的集权主义,所以到1984年,全世界就只剩下三个国家,都是集权国家,互相打来打去。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生活在三大国之一的首都伦敦,是宣传部的官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篡改各种历史。他知道这个社会到处都有电幕,这是一种双向电视,既传图像让你看,又是一个探头,把看电视的人的形象传给监视他们的部门。比如早晨起床做广播操,有的人偷懒,屏幕里就会有声音要求他认真做。有的人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死角,就干着一些隐秘的事情,而且也一直没有被发现。其实死角是没有的,他一样被监视,只不过某些部门暂时不想动他而已。)

“老大哥在看着你呢”这句话中,“老大哥”是这个集权社会的集权者,他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每一个人。节目用这句话,其实说明它的源点在于“窥视”。就是说,在节目中,你被监视着,在这种情况下,看你将如何行动。它的基本形态就是找12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原来素不相识的选手,6男6女,几乎都是俊男与美女,让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老大哥”设置了25台摄像机(后来美国的节目有40多台摄像机)、32个麦克风和40公里长的电缆,一天24小时地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每周制作成一个小时的节目,向电视观众展示屋内发生的大事小事。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选手们每周六必须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再由观众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一周淘汰一个,最后只剩下一个人,这个最后的获胜者将得到一笔大奖。按照现在的行情,都是一百万,可能是英镑、欧元、美金,数量都是一百万。

有的国家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还留下一块“安全角”,卫生间是没有监视器的,有的国家连卫生间也装有监视器,选手所有的行动全被监视记录。但不是全部的记录都编进片子,而是选择性地编辑,一周的生活会编成一集片子。选手们在节目录制期间,可以做任何事,看书、锻炼,或者谈情说爱。据说《老大哥》的西班牙版就变成纯粹的恋爱游戏,大家都在谈恋爱,通过恋爱关系来寻找盟友。

《老大哥》充分满足了公众的窥视欲。游戏规则让每一个参加者既要考虑在小团体中力争不被选中,又要尽可能讨好电视观众(如果在小团体中被选中,只要观众力挺,也能继续留下来参与游戏),在利益的驱动下暴露自己复杂的人性。

窥视复杂人性中的弱点,是真人秀这类节目最大的卖点。在很多学者和理论家看来,所有涉及影像的媒介,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窥视欲的。比如法国的新浪潮导演特吕弗就说希区柯克的《后窗》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特吕弗认为,其实电影就是一种窥视,《后窗》讲的是一个关于窥视的故事,所以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跟电影比较起来,电视更能在满足观众的窥视欲上有所作为。因为电视的窥视能力更强,它有即时传真的特点,有实时性。其实电视从一诞生起,就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比电影更完美的窥视的功能,只不过长期以来,电视主要以两种方式来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一种是所谓虚构节目(Fiction),即电视剧。电视剧和电影的功能差不多,表现的是虚构的故事,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不过在这一点上,有点隔靴搔痒,因为观众看到的毕竟是编出来的故事,不那么过瘾。还有一种就是纪录片,讲的是真实的人的事情。比如国内,像《东方时空》里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曾经很受欢迎。因其满足了观众的窥视癖。“窥视”这个词没什么不好,它只是表明了人对他人的关注和好奇,或者说通过对他人的关注来完成对自身的影射和观照。这一点从审美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并不像人们一般想象的那么坏。《生活空间》这样纯粹的纪录片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主要是戏剧性不强,如果我们真的把现实生活,或者生活中哪怕较有戏剧性的一段给表现出来,也仍然不够集中、不够典型,对人性的真正特点难以集中表现,导致观众失去耐心。所以后来人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电视剧。

电视在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满足观众窥视欲望的时候,发现了某种方式,可以把上述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于是真人秀出现了。它结合了纪录片和虚拟的电视剧的特点,把普通的真实的人放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这个虚拟的环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制造的一个游戏情境。每个参与游戏的人都有获胜欲望,想获胜就要遵照游戏规则行动。设计得好的游戏规则是可以把人逼疯的,在半疯不疯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就更加典型、更加彻底,也更有戏剧性。所以说“真人秀”这种节目方式本身就体现了电视最本质的特点,让电视在娱乐性和真实性上得到很好的结合,充分满足观众的窥视癖。因而这类节目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诞生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可以说现在世界上各国电视上都或多或少地有真人秀节目,或者有受真人秀影响的节目样式。这是电视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轨迹。电视出现一种新的节目样态,绝不是某个人灵机一动发明的,而一定是和电视自身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以及社会的大状况、大环境互相联系的。

这样的节目形态,在时空形态上对传统的游戏节目是一次革命。传统的游戏节目是在室内拍摄的,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无法充分地表现人物真实的性格。像《老大哥》这样的真人秀节目,都有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少则数集,多则几十集,完整的一个演季,空间上也要比演播室大得多。那么更长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使得节目在满足观众窥视欲望的时候,有了更充分的载体。

当然,真人秀节目的空间是有固化符号的。好的真人秀节目,空间符号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都很注重空间上的符号固化,会用一定的空间符号来固化。比如说《幸存者》典型的空间符号就是它的“部落会议”,每一集的会议地点不尽相同,有时在废墟上,有时在山洞里或者草棚里,不过舞美设计都是一个风格,几个火把,古朴原始。一直到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回到洛杉矶,仍然在舞台上搭一个跟在现场一模一样的场景。

这样的节目在叙事上也有创新。比如从《老大哥》开始,有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我把它叫做“追述”。过去我们拍电视专题片,尤其是国外拍电视专题片,都大量用到追述。当我们用现在时态讲过去时态故事的时候,过去是根本拍不到的,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大家说。大家看,《六十分钟》在“说”,《四十八小时》也在“说”。《四十八小时》用一个小时的时长讲一个案子,基本上都是过去时态,偶尔会有现在时的,那就是案子还没完,还和现在连着,大部分都是纯过去时态的。怎么“讲”呢?就是记者的采访,一个一个地采访,可能采访到二十多个人,然后把这些人的讲述剪辑到一起,变成了一个话语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追述。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追述,还谈不上创新。真人秀的“追述”是什么样的呢?准确地说,应该是在行动进程中的追述。具体说来,真人秀能够展示现在时态,因为它“在场”,所有的机器都在24小时工作,都在拍你,尽管播出的时候已经编过了,成为一个过去时了,但它的展现形式是现在时的。比如在《老大哥》中,我们会看到几个人在一块儿商量怎么样对付另一个人,《幸存者》中更简单,我们看到有四个人在海边捞鱼,想办法改善生活。这四个人干得很辛苦,另外还有三个人在一旁闲待着,什么也不干,还说三道四。这个场景是一个进程,现在时态的进程。如果是一部电视剧,在这一段,编剧要展示这四个人跟另三个人的关系已经疏离,这四个人对那三个人很不满意,而那三个人还洋洋自得;那么编剧就要在此编出情节来,编出语言来,甚至编出内心独白来。这是编剧的责任,要不然这一段就没什么作用。这是在电视剧中。但在真人秀中不能编。大家就在这么干着,而且这个情景、这个过程本身有意味,但常常并不清楚,也容易被观众忽略,那么纪录片的老方式在这里就派得上大用场了:一边几个人一块捞鱼,一边不断地有人在旁白。这个旁白声音是自然的,跟现场的声音是经常进进出出的,即现场的同期声和旁白是水乳交融粘在一起的。同时在镜头上也不只是展示这几个人捞鱼,还有一个人在旁白,而这个声音是现场的某个人在后来说着这件事。说我们在捞鱼的时候,水很凉,很辛苦。说着的时候,镜头突然转到另一个场景,主述者对着镜头(这个画面就是后来拍的当事人)。然后又会切回到捞鱼的现场。

这是《老大哥》最主要的发明,而且被后来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采用。这正是为适用真人秀这种特殊的体裁而发明的新的叙事方式。国内搞真人秀的人基本还没有感觉。只有少数,比如《赢在中国》用了,多数的还不知道用这种方式,以至于在表现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捉襟见肘,想表现的东西表现不出来,后来说的又跟当时的不连着。其实这就是一种特殊的剪接方式,就是把一个进程加上事后的(到底是事后的什么时间并不重要,可能是事后一小时,可能是当天晚上,也可能是多天以后)当事人对于当时的情境、当时自己的想法的评述,使得叙事变得相对完整。如果大家能记住这一点,并在今后看节目时多加注意,就很有收获。因为任何一种叙事方式出现后,在发展过程中,它的使用都不仅仅限于这种节目样式,而可能被其他的节目样式利用,因为这种叙事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可能在电影中,也可能在电视剧、纪录片,甚至新闻中用到。我注意到国外已经有用到。多了一种新的叙事手段。

我看过美国一部文艺片《毒药》,三个故事互不关联,但三个故事用了三种拍摄方式、三种叙事方式。一个故事采用上个世纪40年代好莱坞经典叙事,黑白片;一个是60年代的新浪潮,已经是彩色片了,但是色彩饱和度比较差,叙事是云遮雾罩,连贯性差,许多变形的形象;还有一个是用电视的方式,画面鲜亮,有大量的采访,采访后的内容被组合到一起。这部影片很有意思,它有意识地把4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的典型叙事方式放到一部片子里进行对比。这个说明什么呢?就是任何一种叙事方式产生之后都有可能扩散、弥散出去,而只有特别敏感的人才能捕捉到,才能用到自己的作品里。希望大家注意。

传统游戏节目最大的弱点在于时空的局限,因而无法充分表现人物(性格)。而《老大哥》开创的真人秀形态解放了时空,将真实记录与戏剧性情节及人物性格的真实显露巧妙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窥视他人的欲望。

《幸存者》:生存考验,竞赛“真人秀”

我个人认为,《幸存者》(Survivor)是真人秀里面最成功、最出色的一个,事实也证明如此。《老大哥》是这种节目的发端,功不可没,在电视的发展史上,在真人秀的历史上,作为首创,它的新概念的提出有着重大意义。但它也有弱点,就是太闷,就只是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其他东西太少。往往刚开始出现时特别好看,但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而《幸存者》就把这个缺点进行了弥补。

1999年,ABC推出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一下子火了,NBC靠着自己的优质剧还能坚持下去[《六人行》(Friends)还在播出],CBS面临挑战。其时一个有着野外探险经验的英国人来到CBS,推荐自己的《幸存者》模板,CBS采纳了这个模板,而且迅速做出了第一集,名字是《婆罗洲》,在2000年夏天播出。大家知道美国的播出习惯是好节目、新节目都在秋天开播,很少有在夏天开播,而且要选择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候开播,以占领先机。《幸存者》刚播出的时候一下子就火了,刚播出没几集,《时代》(Times)就发了一篇文章《我们都是窥视狂》。这一季播下来,当时就创造了夏季播出的最高收视纪录,而且是有史以来夏季播出最高纪录,最后一集收视率达到28.2%。美国AC尼尔森的数据是严谨可信的。这个28.2%的收视率代表着有近3000万(2900万)个家庭收看了这个节目,也就是说有2900万个家庭看完整整一集,收视人数5800万,单集广告收入3600万美元(这个单集广告收入在美国并非最高,好的电视剧大结局的广告收入有高于这个数额的)。《幸存者》掀起一股“真人秀”的热潮。美国的真人秀热,就是从《幸存者》开始的。

这个节目可以叫做竞赛类的真人秀,大体的节目样式就是一群人(早期赛季是16个人,后来发展到18个人)在荒野中的生存竞争:先分为两组,也叫两个部落,每三天进行两场比赛,竞赛夺取“豁免权”,失败的一组选出一个被淘汰者;剩10人时并组,个体竞赛争夺“豁免权”,其他人由全体人员选出淘汰者;最后两人则由已经被淘汰的参加者选举产生“幸存者”,获百万美元大奖。每三天一个单元,播一集片子。在早期都是获取生活资源的比赛,比如火种、干粮、帐篷等。最有意思的是第14季,当时A组每场必胜,B组每场必败,我看了四集,A组连续八场胜利,B组连续八场输掉,这就意味着A组可以不断地获得生活资源,最后这一组非常富裕,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都过得很舒服,最后都无聊地给自己的小木屋刷油漆。B组败得一塌糊涂,也一无所有,住在简陋的草棚里,穷苦不堪,两组的状况极为悬殊。在第四季A组连续赢了第八场的时候,裁判对A组说,我们的赛制有点改变,你们胜利了,但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你们获得“豁免权”,你们今晚淘汰一个人,或者你们和对方交换领地,你们所有的东西都归对方所有。A组在权衡之后,选择淘汰一个人(内部淘汰制),从而保留住了自己奢华的生活。

这样的方式一直持续到第一阶段结束。到第二阶段,由原来的两个组剩下的10个人合并成一个组,由原来的对抗赛变成争先赛,比赛都是所有的人一起进行,每一轮淘汰一人。有时候是第一名获得豁免权,有时候是最后一名获得。有一集是蹲杆比赛,大海里立了许多根杆,选手都蹲在杆上,下面是大海。撑不住的就跳到海里。当还有两名选手的时候,男选手对女选手说我特别需要这个豁免权,于是女选手跳了下去。最后这个女选手成为这一赛季的冠军。

当还剩下三名选手的时候,有一个会获得豁免权。通常这最后的一场比赛都是耐力赛,获得豁免权的选手有权力在另外两名选手中决定一个人出局。这种方式又为这个获得豁免权的选手留下一个隐患,因为接下来的决赛不再进行任何比赛,而是一场审判——最后的审判。最后进入决赛的两个人直接进入部落,在这之前陆续被淘汰的七个人对他们进行审判,上一轮进入前九名的选手都有权旁听审判。其实所有的选手被淘汰之后都没有离开,每次部落会议他们都会在一旁观摩。主持人要问每个审判者选了谁,为什么选这个人,等等,而等待审判的两个人要分别做最后的陈述,为自己拉票。然后由七名陪审员对每一个选手进行发问。大家想想,在过去,他们曾经是朋友,曾经是盟友,也可能曾经是敌人,特别是曾经是盟友的那个,最后被现在还坐在这里的两个人之一背叛。这种情况很多,尤其是在之前一天刚被踢出局的那个选手,爱恨情仇都交织在一起。美国人性格直率,所以最后的审判非常有趣,经常出现某位陪审员就某件具体的事与被审者对质,场面激烈,被审者有时候难以应对,只好说:“It’s a game”。最后两名选手的表现非常微妙,一方面非常紧张,一方面又非常和气,因为只差最后一步就可以得到一百万美元,所以要尽力讨好陪审员。最后由七个人进行投票,得四票以上的选手成为幸存者。

《幸存者》的形式感还体现在最后的环节上。主持人拿着票箱直接走出开部落会议的山洞,登上等在那里的直升机。直升机飞出画面,下一个画面,直升机入画,落在洛杉矶的某幢建筑的屋顶平台上。主持人抱着票箱下飞机,然后下楼,进入一个大会场。在会场舞台上已经搭建了一个跟荒野里部落会议现场一模一样的山洞或者草棚,只不过下面是上千的观众。选手们已经换了漂亮的服装坐在舞台上。主持人这才打开箱子,宣布获胜者的名字。

至此可以看出,整个比赛(游戏)的规程、规则设计得非常精妙,整个规则很复杂,但总规则又很简单,就是让所有的选手时时刻刻都处于两难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所有的选手必须要合作,尤其在两个团队竞赛的时候,合作既是团队获胜的需要,又是获得生存资料的需要。获得生存资料在这个节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像第一季第一阶段的获胜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捕鱼技术特别好,其他人都不会。当时在婆罗洲,就是北加里曼丹,鱼是最重要的生存资料,每个人都不能不吃,他除了老老实实打鱼,不用考虑其他任何方面,不用去搞阴谋诡计,也不得罪人,于是顺利进入前十。另一方面,对于多数人来说,钩心斗角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第1季的时候,多数人还不太理解游戏,有点懵懂,状态比较自然。从第2季开始,很多人一进来,首先考虑的就是结盟,谁能有效地结盟,谁就能坚持得更久。比如第2季有四个人结盟,他们的计划是,首先争取在本组留下,然后在十人组中留下,最后只剩他们四个人的时候,再各自战斗,各谋其利。他们的结盟非常成功。在第一阶段的八人组中,结盟的四人显然比没有结盟的另外四个人大大地有优势,所以顺利保全。在后来的十人组中,这四个人又用很好的策略,一个个淘汰掉其他人,最后留下的就是这四个人。当然,最后这四个人中谁想胜出,还是免不了钩心斗角。

复杂的规则让每个人都处于矛盾的两难状态中:协同合作/钩心斗角;机心/人缘;表现能力/含而不露;结盟/背叛……没有人可以回避,表现能力不能过强,又不能没有能力。除非你的能力特别强,可以稍有例外。比如第3季的一个选手是消防队员,进入第二阶段时十场豁免权比赛他连赢了八场,这就意味着他每次都不用担心被淘汰,直到最后顺利成为幸存者。但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只出现过一次。

比如在第11季,最后还剩下五个人的时候,有一场非常复杂的附加赛,奖品是一辆2006年款的高级轿车。一大早工作人员就将这辆车开到会场,每个选手都看着这辆车,纷纷表示自己很想要这辆车,有的说自己还从未有过车,有的说要把这辆车送给自己即将满18岁的儿子。最后有一个在动物园做管理员的女孩胜利了,拿到了这辆车,高高兴兴地走到车旁。但主持人拿着车钥匙不给她,说:“恭喜你取得胜利,不过我要告诉你,自从《幸存者》有奖车以来,所有得到车的选手都没能成为幸存者。有人说这是一个‘汽车诅咒’(car curse),要想成为幸存者就不能得到车,得了车就不能成为幸存者。不过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打破这个诅咒。”这个女孩睁大眼睛看着主持人,主持人接着说出以下的话,“那就是你放弃这辆车。不过如果你放弃这辆车,他们四个人每个人都会得到一辆这样的车。”场上马上开来四辆一模一样的车,五辆车赫然排列在舞台上,熠熠生辉。主持人说,“你是要自己得这部车呢,还是你不要,而让他们每个人得到一部车?”那个女孩傻眼了,她原本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胜利,就会享受胜利的成果,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的两难境地,难以抉择。显然四部车和一部车是不等价的,但是四部是别人得到,跟自己没关系,但如果自己拿了车,则必然会失去这四个人的投票。女孩经过艰难的斗争,最后决定选择自己得到汽车。第二天的比赛女孩没有取胜,在部落会议上被淘汰出局,又一次印证了汽车诅咒。这件事也成了这一季的主要话题。

当然这样的设计只是为了使节目更好看,但综观整个《幸存者》,时时处处埋着这种陷阱,包括大的方面,比如一开始分组,让两队人马互相掐互相斗,让淘汰的人作评判,然后又很快把两组的胜者合并,内部淘汰。所有的环节设计都包含非常阴险的意图——任何人都不能勇往直前,不得不思前想后,瞻前顾后,进退两难。也正是这些设计,使得节目的戏剧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通过这样的节目,我们不仅看到了纷繁复杂的游戏规则、惊险曲折的个人经历,也看到了在消费社会中商业逻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大家在看节目的时候,看到的是人,看到的是人性和社会,如果仅仅是娱乐,也并不好看。因此观众一旦看进去一段,便会欲罢不能,就会想接着往下看,看看那个人怎么样了,那件事又怎么样了,斗争与合作又在哪些人中以哪些方式进行着。比如我在看到第14季时,A组不断获胜,B组永远失败,我就会很关心,一直在想B组什么时候能赢一回啊,这样下去他们还怎么活啊,等等。节目吸引着我一直往下看。这个节目的吸引力一直很高,虽然后来不可能像第一季那样火暴,但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第2季开始,以一年两季的方式播出,秋天播一季,然后春天播一季,到现在播到第14季。据我所知,这是同一个节目(一个班子制作,在一个电视台或电视网播出)按季播出的数量最高的,也是现在真人秀节目中制作水平最高的。它把《老大哥》开创的形式发展到极致。

热带荒野的生存环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叙事元素(14个演季全部都在热带,围绕赤道分布着13个拍摄点。如果我们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只有一个点被重复利用了两次)。热带风光本身就会给美国人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人一种异国情调的感觉,就是让观众感觉节目疏离现实生活,产生戏剧性,这是其一。

其二呢,相比其他的地理环境,热带更具备野外生活的条件,在热带生活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大家都知道,为什么热带地区的人、社会进步都慢呢?因为生活容易、安逸。就在野香蕉树底下躺着,香蕉掉下来吃就行了。相对来讲,它的资源更丰富。虽然会下雨刮风,但不会恶劣到威胁生存。所以,他们选择这个很精明。当然为了提高节目的竞争力,吊足观众胃口,制作人员做了许多宣传工作。在拍片花的时候,屏幕上什么毒蛇猛兽都有,其实根本不存在。即便有那么一头两头,也早被清理干净,选手的人身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其三,选择拍摄地点远离大陆和城市文明,动不动就到非洲,到拉美热带地区,到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全都是这种热带的大洋中的岛屿或者荒野,设备与生活物资的运输成本高昂,这也是别的节目不能相比的。

其四,也是最为关键的,游戏本身非常复杂。精巧的游戏规则,使得人物的个性更突出,情节更跌宕起伏。

其五,制作精良。拍摄非常讲究技巧,过程的动感非常强,节目非常具有可视性。几十部摄影机,包括航拍、海底的水下拍摄,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手法,无所不用其极。当一个节目的各个环节全部追求极致的时候,这个节目也就成了极品。《幸存者》以其极大的制作难度和极高的成本成为孤品,至今在西方没有类似的节目出现。也就是说,这个节目就算卖模板给别人,也没有人做得起。欧洲电视做不起这样的节目。它只能做《老大哥》那样的节目。

启示:《幸存者》把《老大哥》开创的形式发展到极致——热带荒野的生存竞争成为重要的叙事元素;复杂精巧的游戏规则让人物个性更为突出,情节更加起伏多变;动感十足的过程增强了电视的可视性。

《学徒》:精明的商业运作

后面再捎带说一下《学徒》。《学徒》(The Apprentice)是NBC于2004年秋推出的,一经推出即创造了另一个收视高峰,平均收视率达到20.7%。由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创意、制作并主持的《学徒》还创造了另一个电视奇迹:在节目大赚其钱的同时,成功推销了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像这样把企业运作直接制作成节目并取得巨大成功是从没有先例的。

《学徒》是模仿《幸存者》的,只不过它推出了一种新的观念。它不做野外生存了,改做商业市场的生存,形成了一个都市丛林中幸存者的独特节目,可以说是职场版的《幸存者》。它的设计同样是16个竞争者分成两组进行对抗,同样是在每一次对抗后在失败的一组中淘汰一人出局,同样是只有一个人顽强地坚持到最后成为唯一的胜利者并得到丰厚大奖,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要求每个人都既要表现出高超的个人能力又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两个节目的不同之处,则是《学徒》把竞争的场所由热带的丛林搬到了大都会的摩天大楼和豪华的办公室里,竞赛的内容也不仅是普通的生存能力,而是真实的商业经营项目,最后的优胜者也不只是得到百万元的巨额奖金,而是一个年薪25万美元的稳定职位。

这个节目本身由房地产大亨特朗普来创意、制作并主持,在电视经营模式和制作上都非常独特,包括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

比如,第2季大结局的设计就让我特别震惊。这时候还剩下一男一女两名选手,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大型推广活动。活动结束,照例回到特朗普的办公室。然后每个人陈述自己当时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随后特朗普的两个助手也都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这时候我们都期待着特朗普宣布胜负,一般情况下到这里差不多就要揭晓结果了。但这个时候,镜头对着特朗普,他说,你们俩都做得很好,阐述得也很好,但是你们到底谁能获胜呢?我们看看大家的意见吧。然后镜头突然一转,转到特朗普后面去,那边大幕哗的打开,下面是有两千多观众的一个大剧场!为什么震惊呢?原来我们一直以为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这个办公室我们太熟悉了,每一集都出现过不止一次,对它我们已经习惯到熟视无睹了——却不料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在舞台上拍的。这样的一个空间的拼接,尽管在游戏进程中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节目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轰动效果,意想不到,出乎意料,总之玩的就是“炫”。搞电视的人就会想:“我怎么想不到?”就算不搞电视的人也会有很深的感触。

这个节目最大的特别之处,也是他们玩得最厉害的一招,就是用整个节目来推广自己,用整个节目来赚钱。节目本身赚钱,广告赚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节目,把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推广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节目内容本身就全部是对公司的宣传和推广,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广告的意义。美国著名的商人,老一代的有福特、洛克菲勒等,现在活在世上的比较有名的也就是比尔·盖茨,另外就是特朗普。特朗普因为做《学徒》,而在自我推广上形成了一个极特别的现象,达到现阶段自我推广的极致。过去是赞助式推广,想做广告的商家出钱赞助节目,让制作方和播出方想办法把厂牌、产品名、产品形象等公布出来,让观众认识、认可并产生购买欲望。但特朗普不是,他直接把推广做成节目,把广告和节目内容揉搓甚至融合在一起,他的广告就是节目本身。他用全程的、极其野蛮的、丝毫不留情面的方式公然地轰炸观众,从一开始就说我是纽约的地产大亨,我的公司生产什么什么,我要招一名学徒,让他跟我来干什么什么,整个过程一直不停地宣传。电视台和观众都没办法,因为节目是他的。节目是他出钱做的,节目也是他制作的,他主持的,而且还好看。节目就是他的广告,他的广告就是节目。特朗普同时取得了节目经营、广告经营和自我(公司)推销的多重效益。所以,这一点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新。

与同类节目比较,《学徒》的特别之处还有:《学徒》在每一轮竞赛后,由特朗普和他的助手来决定谁被淘汰——强化了他是老板(而非一般主持人)的特殊地位。既是大老板又是主持人,罕见而有趣。

这个节目不但比《幸存者》更直接地表现出金钱至上的原则,也为许多梦想成为富翁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强烈的戏剧性赢得了许多观众。

此外,节目真实的经营过程让普通人了解商业内幕,成为商学院的教学案例。

国内的《赢在中国》在经营模式方面成绩也非常突出,我们可以对比来分析。

《美国偶像》:让大众制造自己的明星

最后,我再说说《美国偶像》。

《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属于“选秀真人秀”这个亚类型。

大家知道,《美国偶像》是从英国的《流行偶像》买来的样式,这个节目在美国比《流行偶像》在英国更流行,取得了成功。2001年秋,英国ITV首次推出《流行偶像》(Pop Idol),取得极大成功。2002年,FOX用7500万美元买下这个节目模式,改名《美国偶像》,立即稳居全美电视收视率的榜首。目前播出5个演季,效果一直非常好。

《美国偶像》的环节设计是这样的。首先报名,要求参赛者是16~24岁(第4季至28岁)的合法美国居民,本人或所在家庭成员不是该节目相关的公司员工,参赛时没有与任何唱片或演艺公司签署雇佣合同。比赛分四个阶段:一、海选,一般在六七个大城市,选择性剪辑播出;二、初赛,在好莱坞,选择出30人左右,播出剪辑;三、复赛,历时三周,选出10人,封闭,全程直播;四、决赛,每周淘汰一人,入围选手都要在比赛中表演一首指定风格的歌曲。选手们在每周的比赛后根据观众投票数的多少逐个被淘汰,最后剩下三个人。他们的比赛要求演唱三首歌曲(一首自选、一首由三个评委指定、一首由录音总管或抽签确定),最终唯一的胜出者就是本季比赛的“美国偶像”。

买这个节目的版本,FOX花了7500万美元,似乎有点不可想象(可以看出节目创新不容易,好的节目样式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是知识产权)。这样的一个节目,创立了真人秀里面的一个样式,中国的《超级女声》跟它差不多。大家想了解的话,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叫《美国经典电视节目》,里面全都有。

当时,创立《流行偶像》这个节目的时候,它根源于一个人的一个想法,这个人就是英国的评委,现在一直是《美国偶像》的大评委,也是这个节目的创意人和制作人。他长期做娱乐企业,本身是音乐制作人,他觉得长期以来,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娱乐企业制造出来的明星,尽管明星已经成了当代文化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娱乐企业制造,公众被动接受,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公众能否自己参与制造明星?有了真人秀这种节目以后,真人秀除了满足窥视欲以外,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它的互动性。《老大哥》就非常强调互动,最后两个人里面要淘汰一个,是靠观众投票选举的。所以,公众觉得自己在这场游戏中是个裁判。尽管每一个观众都只是多少万分之一个裁判,甚至几百万分之一。他就从这里受到启发,心想我为什么不让公众自己来参与制造自己的明星呢?于是这个想法就催生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形式。

《美国偶像》完全是一项造星计划,一旦得到冠军就像是“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节目非常重视对歌手选拔过程的展示,从海选报名开始对每一位选手进行跟踪拍摄,记录他们台上、台下整个赛程的真实表现。观众还可以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动机,看到每一位选手在台下的排演情况,看到他们从报名到成名整个蜕变过程的生存状态,看到每一位普通人是怎样努力适应成为一名明星。另一个重要看点在于:公众第一次可以自己来制造自己喜爱的明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娱乐企业的安排(至少观众认为是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参与意识。

在国外,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青歌大赛这样的节目,欧洲、美国都有,但那些节目都没有把公众的意愿和因素考虑进去,即使有也是仅有那么一点。而《美国偶像》、《流行偶像》这样的节目,把公众的意志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美国偶像》、《流行偶像》的设计都特别简单,十名以前的时候,海选、预初赛、复赛,是评委说了算,决赛是观众说了算。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大众评审团、待定等等,就是上台演唱,唱完以后观众投票,得票最少的人下去,这样一轮一轮一直走。但是,正是这种简单的程序和方式使得公众以为自己在参与,甚至就是自己在制造明星。他们制造出来的明星,像第1季《美国偶像》的凯瑞,后来得了一个格莱美音乐大奖,得到音乐界的奥斯卡奖,说明他们选的人的确很了不起。这样的机制和透明的过程,使得观众更加自信。观众越自信,参与的热情就会越高,所以这个节目处于良性循环。现在是第5季,仍然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窥视人性弱点和参与互动是当代真人秀的两个核心理念。如果说《幸存者》和《学徒》把前者做到了最高点,《美国偶像》则是最大限度利用了参与互动的元素。

与《超级女声》不同,《美国偶像》严格要求选手没有任何商业表演和专业背景,却更为专业化,进入决赛后唱功水平很高。观众参与也较为规范,因而一直保持了高点位置。

那么这类节目的核心在哪里?核心在观众参与。简单的环节和规则,让公众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被尊重,因为环节越简单,越有利于公众参与,也越容易显出结果的公正。国内的《超级女声》非常复杂,据说《快乐男声》更复杂,而且每一轮比赛都不同,弄得连制作人都说不清楚了。2005年的《超级女声》,正是观众高度积极参与才成就其辉煌。为什么后来不行了呢?2006年的《超级女声》,由于比赛制度等一些原因,也由于有人利用这个节目赚钱,投票变成商业化的行为,谁有钱谁就给某个选手多投票,所以后来的《超级女声》已经不代表人气了,只代表金钱和运作了。很多人都能感觉到,但无能为力。你就算真有钱,为了捧某个人,就干脆拿出20万元来,给她投20万票,让她晋级。选手与你非亲非故,也太有点冤大头了不是?这样的情况,使得中国的选秀节目中观众参与方式迅速腐化变味了。本来这种节目的核心卖点或者说支撑点就在于观众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制造自己的明星,一旦观众发现这只是一场金钱的交易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觉得自己又变成旁观者,与“我”无关的时候,这种节目的生命力也就消失了。所以正因为此,中国的选秀类节目呼呼坠落。2005年看《超级女声》,大家热血沸腾,现在大家再看各种选秀节目,都是旁观看耍猴。这种感觉的变化,标志着中国这类节目一定要走下坡路。

节目的创新本身非常困难,你要想完全凭空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东西来就更难。但又不能不创新,那么怎样创新呢?可能是新环节的设置,在某一个既定的形式中加入新的环节或改变某环节,就代表了很重要的一种创新。可能是多种元素的拼贴能出现一个新的样式,更可能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能解决一个根本问题。但是,一切创新的核心就在于要有新的理念,这种新的理念要既符合当前的文化状态,符合受众的状态,也符合电视自己的本质特征。

课间有同学问我,“真人秀这种节目还有发展前途吗?”我个人认为,它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应该还有一定的发展前途,但是,我们要按游戏规则来走,才能走下去。我们往往会把许多东西做走形、做滥,就是没有抓住核心,丢掉它的核心价值。任何一个节目受欢迎,是什么东西在抓观众,就特别值得分析。比如说《超级女声》,如果他们真正认识到观众参与才是节目生存的核心所在,那几千万短信费其实并不重要。为了这些东西而把整个节目丢掉了,为了现在的几千万而让节目凋零,是否值得?真的明白这一点,他们可能就会在制度上有所改变。其实设一个免费投票电话有什么了不起的?《美国偶像》就有。只是现在的节目还不错,当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也就分不清是自己哪点做好了,哪点做错了。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关于节目的创新,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示。第一,节目创新是非常困难的工作;第二,创新可以是新环节的设置;第三,创新可以是多种元素的拼贴;第四,创新更应该是新思维方式的应用;第五,一切创新的核心在于,符合当前社会文化状态和受众状态的新理念的产生。 gf0WgnI/FEBQt8YYrjCJdW1b65tsHGJpb58PwgODaBzrQBs/rcLpsYHNIDnGKw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