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毛泽东约请鲁艺文学系、戏剧系的党员教员周扬、何其芳、严文井、周立波、曹葆华、姚时晓等到杨家岭住处交换意见。在谈话中,毛泽东问姚时晓:“你们在农村演戏,老百姓能看懂看不懂?”姚说:“看不懂。戏中演的是铁路工人,陕北老百姓连火车、铁路都没有看见过,怎么能懂?”毛泽东说:“问题主要不在这里,你们多到农民中去,真正了解了农民,农民也了解了你们,你们的戏农民就能看懂了。”
据严文井回忆:我们中间有一个人问他喜不喜欢看话剧,他风趣说:“我们天天在演话剧。”
5月1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第二次会议,柯仲平针对当时有人忽视大众化文艺的倾向,结合自己率剧团到各地受欢迎的体会,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说,剧团离村的时候,群众恋恋不舍地把他们送得很远,并给了许多慰劳品。他还幽默地讲道:“我们就是演《小放牛》。你们瞧不起《小放牛》吗?老百姓都很喜欢。你们要在那些地区找我们剧团,怎么找呢?你们只要顺着鸡蛋壳、水果皮、红枣核多的道路走,就可以找到。”到会的许多人都笑了,毛泽东也笑了。不过毛泽东说:普及工作还要和提高工作相结合,不能老是《小放牛》,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
[附注]《小放牛》,又名《杏花村》,戏曲传统剧目。写一村姑向一牧童问路,两人对歌且舞。表演上风趣、生动。对唱小曲名《回回曲》,见清初抄本《牧羊记》传奇。
5月30日,毛泽东给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体人员讲话。
毛泽东说:从你们不久以前演出的《带枪的人》里面,我们看见了列宁。他在这个戏里和群众谈话,打电话,办公,赶走孟什维克……可是在戏里他没有吃过饭,也没有睡过觉。人不吃饭,不睡觉是不行的。列宁在生活中当然也要吃饭和睡觉。戏里面并没有把列宁的一切活动都写出来。这也就是说,实际生活中的列宁比我们从戏里见到的列宁要丰富得多。但是,列宁没到过中国,更用不着说延安。何况他已经死了。戏里的列宁却仍旧活着,还可以永远活下去。他出现在延安边区大礼堂的舞台上,并且还可出现在世界所有舞台上。所以我们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附注]《带枪的人》,俄罗斯包哥廷创作。作于1937年。是前苏联第一部再现列宁形象的舞台剧,它与作者后来所写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1941年)、《悲壮的颂歌》(1958年)组成“列宁题材三部曲”。
10月,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毛泽东和朱德、林伯渠、李鼎铭等题了词。毛泽东的题词是:“推陈出新”。
10月,延安平剧院成立,不久,毛泽东提议该院根据他在《矛盾论》对《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故事的论述作构思主题创作一个剧本。
11月23日,毛泽东致欧阳山尊、朱丹、成荫信,内称:“你们的剧我以为是好的,延安及边区正需看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希望多演一些这类的戏。”
[附注]“你们的剧”,指成荫等创作的反映当时敌后斗争的《晋察冀的乡村》、《荒村之夜》、《虎列拉》、《自家人认自家人》、《求雨》等话剧。1942年冬,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在延安演出这些话剧。
12月,毛泽东在延安枣园接见范明(中共地下党三十八军统战部长、组织部长)时,在知道他念过大学国学系,就与他谈到了《易经》。据范明回忆:当主席就《干部政策》标准提问,给了个90分后,主席接着问:“学过《易经》吗?”“学过,虽能背诵如流,但理解不深。”我坦然地回答。“你会唱秦腔吗?”主席忽然把话题一转,神秘地发问。“爱唱,唱不好,常走板!”我回答。“你们秦腔里的皇帝出场白上,常常把他的登极说成‘九五之位’,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他们根据《易经》的阳刚阴极则损的忌讳之词。”这时。我才意识到主席是拿这个命题考我。“说的对。其理何论,说说看。”主席在继续考问。“阳刚为十减一为九,阴极为六减一为五,满招损,谦受益,阳极则衰,阴极则损,孙吴兵法上所说的求万全者无一全,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等等,都是依据这一阴阳盛衰大道来发挥的!”“对了!再给你加5分,算个95分的九五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