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如何综合各种因素来容错寻底

个股极限底价的出现,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大的方面主要是两个,首先是企业自身基本面估值多少;其次是市场整体涨跌、震荡的影响。如果细化下去,还跟这个股票的分类指数表现情况;企业有没有采取一些回购、增持、增加派息、资产重组与并购、股权激励等刺激股价的措施;资金流动的偏好;筹码的稳定与分散;机构投资者的多少;国家政策的调整;产品供需的变化多端;行业的起落……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于这些个问题,我不想搞得太复杂,因为以我多年的经历来看,能够真正搞明白的不多,所以,我说一些简单的原理,免得同学们过于浪费时间。

(1)要有容错思维,底部是一个区间

思维方式一定要明确,千万不能把底部想成某个最低点,抓这种最低点的成功率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应该理解成一个大致区间,这样虽然不够精确,但是,却可以容许股价在自己的目标底价上下波动个15%左右,不至于才套一点,就大惊小怪地认为这不是底部。

通常来说,股票在一个底部的波动,至少也有20%~30%,最优秀的分析者,能够把自己的预设底价分布到这个20%的区间中去。

而我所提出极底,也就是指这个区间,当然啦,如果有哪个大神能够精准地抓住极限最低,那也很厉害,我们可以追求这种境界,但不可以把这个当作成功交易的常态。

追求极限,容错区间,才能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互结合起来。

(2)市场长期下跌把困境好企的股价震荡到最低点

前面分析指出,市场波动的共振性,特别是下跌的共振拉回作用,容易使原来坚守在陷入困境的好企业的交易者,慢慢失去信心,他们的渐次逃离,会不断杀低股价,一波接一波,震荡下行,底下还有底。

而大部分好企业从困境实现反转,都要一两年的时间,股价往往也要下跌达一两年之久,才会到达极限底部附近。

市场下跌因素、时间跨度因素、基本面因素都得综合考虑,尤其重要的是企业基本面困境反转的财务标志是否出现,如果指数处于阶段性低位,股价也滑到了历史低点,反转财务标志也已出现,有可能形成底部。

(3)次新股的极限底价比较好测算

此外,极限底的形成与股份筹码的多少、参与者的成本等市场因素也有很大关联性。才上市一年的次新股,市场筹码的供给与成本是很清楚的,但是,如果经过一些机构的多年炒作,就很难搞清楚它们的成本在哪里。假底的可能性很大,不好分析。

而上市不久的次新股,大多刚刚上市圈了一笔大钱,因此,其资产质量较好,也壮大了实力,其中的好行业龙头股,比较容易走出困境,往往其上市一两年后跟随市场下跌所形成的底就是极限底。

(4)困境好股的极限底价测算应以市净率作为估值依据

市盈率法为什么不合适?

一般来说,陷入困境中的好企业,尽管其基本素质仍在,但其利润往往是很差的,如果用市盈率衡量,可能会高得可怕,只有等到其利润恢复正常水平,其市盈率才会低下来,但这时候往往已经不属于困境股的范畴了,所以,对于困境好股,我基本上不看这个指标。

由于无法用市盈率衡量,所以,以市盈率为计算依据的格雷厄姆成长股计算公式就不能用,以前,我在研究其他小盘成长股时曾经运用过这个公式,但是严格来说,它只适合于处于顺境(包括受了些小挫折)的小盘成长股,虽然,把它灵活变通一下,也许还能用,但为防止误用,我在这本书中就不再细说了。

企业的利润变动幅度很大,而净资产却变动很缓慢,并且企业赖以盈利的基础还在于其净资产的运用,哪怕是目前暂时利润下滑,将来还得靠现有的净资产去产生利润,因此,净资产是一个比较好的估值参照物。

根据我的多年经验,次新股中的困境好股,大多在1.5~2倍净资产形成极限底部。

具体调整如下。

下调两种

老股的估值还要更低,0.5~1.5倍;

次新股中盘子大的、周期属性强的、行业不够好的,则向下调至1~1.5倍左右。

上调两种

次新股中盘子小的、行业方兴未艾的,周期属性弱的,企业特别优秀的,则可能向上调升至1.5~2.5倍;

次新股中,少数特别优秀的,可能会到3倍左右。

至于具体把握,我无法说得太详细,毕竟要结合具体企业才能细致分析,如果不善于分析的,也可以机械套用我的分析参考值。

至于运用实例,可参看本书“胜于易胜,箭战实例”这一章节。 qMdLakfbMBO+nkpbZodvG8JXYEBcDgw1k66A67sZsgzuUBY+6bNx0gWKzmMKkb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