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菱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财阀时期与企业集团时期(见图0-2)。
图0-2 三菱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图
岩崎弥太郎于1870年创立以海运为主的“九十九商会”,后更名为“三菱商会”。三菱商会成立不久便争取到日本政府侵台战争和平定鹿儿岛内乱战役的承运权,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政府关系。此后三菱因独占利益,经历了一场与共同运输公司的恶战,最终以三菱海运公司与共同运输公司合并为日本邮船公司的结果告终。虽然三菱的船只和海上员工尽失,但岩崎弥太郎和其弟岩崎弥之助在此前大量收购共同运输公司的股票,并且购买了大量的矿产,一方面成为了日本邮船公司的大股东,另一方面做好了转战陆上的准备。
1885年,弥之助遵从弥太郎遗嘱接管三菱,随后开始在矿业、造船业、金融业、地产业等领域建立三菱新的根基。并在1893年正式成立了三菱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意味着三菱财阀确立,因为它并不像普通的股份公司那样对社会集资,而是实行家族独资、资本内部积累和资金内部调度。1916年,弥太郎的长子岩崎久弥将社长之位让于弥之助长子岩崎小弥太。上任伊始,小弥太在三菱内部实施事业部制。在事业部改制前,三菱的矿业资本、造船资本、银行资本、商业资本、不动产资本等为集合体,进行多样化企业经营。而改制之后的三菱实质上转化为金融资本的多样化经营,即康采恩体制。资本封闭式的家族康采恩实现了把广泛的多种经营加以统一管理、集中控制的垄断形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菱成为了日本民间最大的军用制造商,为日本军方提供了大量的飞机、军舰等武器,以及潜水镜、无线电话机等设备。而借战争期间日本对外贸易扩张的良机,三菱商事的规模也大大扩充,成为日本第二大综合贸易商社,仅次于三井。太平洋战争期间,三菱全社奉久弥和小弥太之命倾尽全力为政府提供支持,也正因如此,三菱的重要生产基地都遭到美军轰炸。战后三菱因被指是日本战争靠山,而成为了联合国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要求解散的对象。三菱本社的三菱重工、三菱矿业、三菱化成等被拆分,岩崎家所持有的大部分股份和财产也都被联合国驻日盟军没收。
三菱财阀走的是一条依靠政府对外扩张战争以及军需膨胀所推动的重化学工业化的特殊道路,在短期内积累了巨额资本。尽管三菱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驻日盟军作为战争支持力量而强制解体,岩崎家族的股权和财产大部分也都被没收,但三菱的事业和人才的根基尚在,尤其是三菱银行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变更,因而使原财阀企业能够有再度集结的机会。
解体后的三菱系成员在金曜会的推动下开始着手建立新公司,各个主要企业的总裁和董事长等人为了互相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开始依靠金曜会这样的非正式组织秘密地会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因亚洲局势变动而转变占领政策,原三菱财阀解散企业以三菱重工为代表开始联合,又重新统合到三菱旗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三菱已形成完整的企业集团。新形成的企业集团和原财阀的本质区别在于新集团没有控股公司,而是以三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各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
在战后的数十年中,三菱系企业在世界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新形势下变革自我,接轨国际,化解危机,不断壮大,跃居六大企业集团[三菱(Mitsubishi)、三井(Mitsui)、住友(Sumitomo)、富士(Fujitsu)、第一劝银(Dai-Ichi Kangyo)、三和(Sanwa)]之首,有日本经济的“象征”之称。
三菱系的众多企业经过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成长为世界级企业。三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其大量收购海外资本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全球关注。尤其是1989年,三菱地产买下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楼,震惊了全美。而1995年和1996年三菱商事排名《财富》世界500强首位,更显示了三菱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势头。三菱电机、三菱汽车、尼康、麒麟等企业则凭借技术和创新、国际化营销以及消费者至上的理念,日益活跃在全世界消费者的视线中,改变了人们对三菱惯有的沉重、一成不变的固有印象。
在日本遭遇“十年滞涨”期间,三菱各企业也深陷危机之中,但各家企业凭借整个企业集团雄厚的财富积蓄和其拥有的较为稳定的能源收入,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中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并在全集团范围内寻求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变革。随着日本经济解冻,完成企业变革的三菱企业,纷纷抓住时机,提出新的战略目标,追求经营业绩与企业发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