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反转形态

众所周知,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形态根据股价所处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底部形态、顶部形态,这些形态都是反转形态,其中每一种形态都有其相应的图形特征和交易操作方法。我们在本节中介绍两大类比较典型的反转形态——底部形态及头部形态。

2.3.1 底部形态

1. 圆弧底

圆弧底顾名思义就是K线形态略呈圆形的底部组织结构,是底部常见的图形之一,有许多大牛股就产生在这圆弧底中(见图2-15)。

图 2-15

圆弧底形成的原因是:当股价从高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主力开始进场吸纳筹码,为了不让市场察觉,采取慢慢地少量吸纳的方法,直到当前的价位难以买到筹码时,便把股价稍微拉高一点以再次进行吸纳,时间一长便在股价的底部出现了一圆弧状的K线组合,这就是圆弧底。该形态属于一种慢牛形态,多出现在大型底部区域,是一个由熊转牛的典型反转形态。其形态表现在K线图中宛如一圆弧状(见图2-15)。图2-15中,圆弧左右对称,圆弧底的右半部分形成的时间将与左半部分形成的时间相近,圆弧的水平线为颈线位AD(粗线),右边的成交量比左边大很多。一般而言大型的圆弧底左边的下跌深度大于30%(图中BC的距离即H)。圆弧的直径应该大于3个月(图中AD的时间长度)。如果股价突破颈线,那么未来股价上升的幅度至少等于底点C至颈线位B的垂直绝对距离H。

以股票600208新湖中宝为例,在图2-16中A点左边股价盘整了近两个月,在2008年6月初A点开始破位下跌。因价格跌幅太大,许多的高位深度套牢盘处于“休克”状态,即不关心股票的价格波动,长期持仓不动,因此卖方的抛压逐渐消失。持仓人不愿割肉,多头也不愿意介入,价格陷入无量盘跌状态,从A点(7.65元)下跌至C点(3.11元),下跌了近60%左右后止跌回稳,形产圆弧底的左边形态(股价AC的走势)。从图2-16中看在C点的区域,虽然股票价格不断下跌,但是RSI指标的低点却不断抬高(RSI指标区向上的箭头)。这是一种明显的正背离现象,说明进入了底部区域。在图2-16中C点区域左右,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开始进入建立仓位。由于主动卖出者少,所以机构投资者需要抬高价格。因此当价格快速上升30%左右以后,获利盘及前期抄底的解套盘出货,价格再一次下跌。然而由于大部分人是套在颈线位区域的,所以随着机构投资者坚定的建仓意向,这种小跌慢涨的趋势已经形成,股票成交越来越活络,成交逐步放大(图2-16中VOL指标区向上的箭头),呈现价涨量增的强势特征。

图 2-16

但当股价上涨至颈线位D点处以后,在完成圆弧底形态后,由于上涨幅度过大(BC间的涨幅100%左右),故机构投资者会让价格再度盘整,从而形成平台整理,以清扫浮动筹码与短线客。在圆弧底的颈线位以上(见图2-16),机构投资者会不断地利用旗形与楔形调整上升角度。当有效突破颈线位以后,也就是圆弧底形态成功以后,其涨升的幅度应该是底点BC的距离(即7.65元-3.11元=4.45元),也就是目标位应该在7.65元+4.45元=12元以上。

当然圆弧底的失败概率也比较高。如果看见K线呈现圆弧底的形态就奋不顾身地冲进去,则常常会陷入主力的多头陷阱之中。因为主力为了达到顺利出货的目的,会修建一条极为漂亮的圆弧底形态,诱使许多投资者误认为主力打算再做一波。而当许多散户纷纷冲进去想坐轿子时,却万万没想到主力正悄悄地派发手中的筹码,致使许多人深陷其中,久久难以自拔。在颈线位盘得越久就越容易失败。

2. 头肩底

头肩底是一种上升形态,一个完整的头肩底形态,包括三个部分:左肩、底部、右肩(见图2-17)。明明是底为何称为头呢?这是因为如果把图2-17反过来看像一个人的半身像,所以又称“倒头肩式”底部。为了符合市场上的通俗叫法,又不至于糊涂,本书把头称为“底(头)”。

图 2-17

在图2-17中股价在连续阴跌后至A点放量下跌形成左肩,此时价跌无量,下跌至左肩位置时,接着来了一次超跌反弹,上升至B点。由于成交量不足,所以反弹失败再一次大幅下跌至底(头)处。接着股价又再下跌且跌破上次的最低点(左肩),成交量再次随着下跌而增加,较左肩反弹阶段时的交投为多——形成底(头)部;从底(头)部最低点回升时,整个头部右边的成交量来说,较左肩为多。当股价回升到上次的反弹高点C时,出现第三次的回落,这时的成交量很明显少于左肩和底(头)部,当跌势稳定下以后,形成右肩。最后,股价在多头的攻势下再一次上升,且伴随成交大量增加,当其在D点突破颈线阻力冲高时,成交更明显放大,冲高回落在颈线位处E点受到支持再次上升。整个头肩底形态便告成功形成。“头肩底”是由强烈的跌势转向升势的强烈买入信号。

“头肩底”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我们以000680山推动股份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的走势为例。

第一阶段:在2008年8月~2008年10月该股票图2-18中A点(9.7元)下跌破位,股价下跌以后再反弹上升到达图2-18B点形成左肩。

图 2-18

第二阶段:股价在B点再一次下跌,而且跌破前期的低点左肩位置创新低至图2-18的O点(5.52元)。在创新低以后反弹升至图2-18的C点形成底(头)部。在这一次O至C的上涨过程中成交量明显放大。

第三阶段:由C点回落后再一次上升至D点(9.7元)形成右肩。此时成交量明显比左肩和底部的大,而且右肩的低点明显高于底部,看多的力量已逐步增强。

第四阶段:在D点放量突破颈线位。一般当股价突破颈线位时,会有一个回试颈线位的动作。最后,股价在颈线位企稳,再发动一次强烈的升势,成交随之增加,多头力量完全控制整个局面。至于有效突破颈线D线后的最小量度升幅为H即9.7元+(9.7元-5.52元)=13.88元。

头肩底形态并非一定成功,也有失败的时候,投资者在选择此类形态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那些右肩略高于左肩并且有明显放量的个股品种。

(2)在突破了颈线位以后横盘整理的平台不应太长。太长时间横盘的个股要注意可能失败的风险;如果右边平台盘整的时间过长,往往意味着新的下跌会来临,此时就应及时出局,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因为头肩底失败后后市下跌的空间会更大,有的还会有创出新低的可能。

(3)在颈线位向下回试时候,其下跌的幅度不应太深,同时反弹时的力度要大于下跌的力度。

3. W底(双底)

W底形态是形态学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其走势外观如英文字母“W”。W底形态属于一种中期底部形态(见图2-19),W底一般发生于股价波段跌势的末期,不会出现在行情趋势的中途。形成机理是当股价从图中A点持续下跌至左底,使持股的投资者觉得价太低而惜售止稳,而另一些的投资者则因为新低价的吸引而买入,于是股价呈现回升,当上升至B点位置时,较早时短线投机买入的投资者获利回吐,同时那些在跌市中持股的也趁回升时割肉卖出,因此股价又再一次下挫。但对后市充满信心的投资者觉得他们错过了上次低点买入的良机,所以这次股价回落到上次低点附近(右底)时便立即跟进,当愈来愈多的投资者买入时,求多供少的力量便推动股价扬升,而且还突破上次回升的高点C点,把A、B、C三点连成一线即是颈线。双底之颈线至左底的垂直距离是H,当股价突破颈线位成功以后,彻底扭转了股价过去下跌的趋势。从而形成新的上升趋势,双底形成以后最小上涨幅度为H。

图 2-19

以股票000028一致药业2008年8月~2009年1月走势为例,见图2-20可见该股价持续下跌了近50%左右,在A点再一次破位下跌后出现技术性反弹形成左底,但升幅不大且时间不长,当股价碰至B点后股价又一次回落下跌至上次低位区域附近并且再获支持而上升,形成右底。右底的位置一般比左底的位置要高,而且右底形成后这次上涨的过程中成交量逐步大增,并上升至C点破颈线,是一个有效的强烈买入信号。“双底”的颈线,就是破位下跌的位置A点(13.08元)与于第一次反弹的高点B的连线。而W底成功以后最小的量度升幅,是由颈线位置加上左底(10.01元)的垂直距离H=13.08元+(13.08元-10.01元)=16.15元。也就是说成突破颈线以后至少上涨至16.15元左右。

W底双重底不一定都能成反转信号,有时也会是整理形态,特别是如果两个底点之间的时间差距不大时。一般两底之间的时间应该在6周以上,不然就很可能失败。

同样在颈线位都不能够盘整太长时间,盘长了就可能导致W底失败。

图 2-20

2.3.2 头部形态

1. 圆弧顶

圆弧顶与我们前面说过的圆弧底刚好形状相反,一般出现在高价区,是下跌趋势的开始。虽然圆弧顶不是顶部常见的图形态,但是一旦圆弧顶形成,那么下跌将十分惨烈。

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圆弧顶常出现于绩优股中,由于持股者心态稳定,多空双方力量很难出现急剧变化,所以主力在高位慢慢派发,K线形成圆弧。

(2)在顶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巨大而不规则,常常在股价上升时成交量增加,在上升至顶部时反而显著减少,在股价下滑时,成交量又开始放大。

(3)在圆弧顶末期,股价缓慢盘跌到一定程度,引起持股者恐慌,会使跌幅加剧,常出现跳空缺口或大阴线,此时是一个强烈的出货信号,应果断离场。以600096云天化2008年1月~2008年11月的走势为例(见图2-21),该股票经过两年多的大幅上涨以后,进入到缩量滞涨阶段。虽然在2008年2月中创了68元的历史新高。但是在图中B点下跌至颈线位,形成了一个比较标准的圆弧顶。虽然反弹至C点,但仍然挡不住下跌的趋势,再一次破颈线位以后股价暴跌了66%。

图 2-21

2. 头肩顶

头肩顶走势是形态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形态,与前面说过的头肩底正好相反,也由左肩、头部、右肩三个部分组成。以600125铁龙物流为例(见图2-22),来说明这一形态。

图 2-22

(1)左肩部分:当股价持续一段时间的上升,在图2-22中A点以后快速上涨,使得获利盘沽出,令价格出现短期性的回落至B点。在这段期间,上涨的成交量很大,不过当股价回落时,成交量显著减少。

(2)头部部分:经过短暂的回落后,那些错过上次升势的人在这次的调整期间大量买入,于是再一次推动价格上涨,成交也随之增加。不过,这时的成交量较之于左肩部分明显减小。价格突破上次左肩的高点创新高O点以后开始回落,使得短线客纷纷沽出,于是又迫使价格再依次回落至颈线位C点附近。成交量在价格回落期间也同样减少。

(3)右肩部分:价格在C点又获得支持再一次回升,使得那些后知后觉的投资者在这次回升中跟进。然而股价没有创新高就回落至D点,于是形成右肩部分。说明市场投资的情绪明显减弱,成交量明显少于左肩和头部区域。

A、B、C、D四点构成头肩顶形态的颈线,只要颈线支持跌破,形态便告正式形成。在D点股价跌破颈线,股价暴跌-50%。简单来说,“头肩顶”的形状呈现三个明显的高峰,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高峰较其他两个高峰的高点略高。至于成交量方面,则出现逐步的下降趋势。

注意头肩底形态与头肩顶形态相反,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1)头肩底形态的形成时间较长且形态较为平缓,不像头肩顶形态那样剧烈而急促。

(2)头肩底形态的总成交量比头肩顶形态的总成交量要少,这是由于底部供货不足而顶部恐慌抛售所致。

(3)头肩底形态的左肩成交量比头肩顶形态的头及右肩总成交量要大。

(4)头肩底形态突破颈线时必须要有量的剧增才能算有效,而头肩顶形态突破颈线时则可以是无量下跌。

(5)头肩底形态的价格在突破颈线后更习惯于反抽,原因是落袋为安的交易者比较多。

(6)头肩底形态的颈线常常从左向右方下倾角,如果颈线向右方上倾,则意味着后市更加坚挺。而头肩顶形态的颈线往往是从左向右上倾角。

实际上,头肩顶形态是道氏理论或趋势论的具体应用。在头部形成以前,其高点不断被创新,而低点不断被提升;在头部形成以后,其反弹高点不断降低,而低点也不断被刷新。所以,头肩顶形态是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紧密结合的范例,只是由于支撑线或压力线的作用,使其显得比较对称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头肩顶(底)形态在实际的图表中都不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大致相似就基本可以认定了。

投资者对于形态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对图像表面的认识上(即具体的形状上),而忽略了形态所处的具体位置,生照硬搬对图形进行操作,其结果往往会失败。

3. M头(双头)

M头形态正好是W底形态的倒置,其股价走势犹如英文字母“M”,属于一种头部转折形态,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可以算做是头部区域的箱形整理态势。

M头形态可以以000837秦川发展为例子分析。在图2-23中股价在大幅上涨两年以后盘整了3个月以后在A点奋力上行,准备再来一波行情。但是在上升过程中成交量不配合,在创了13.29元的新高以后价格回落至B点,形成左头区域。然后再一次上升,结果没有创出新高就回落至C点,形成右头区域。在图2-23中C点跌破了颈线以后,M头成立以后股价下跌了56%。

图 2-23

由于M头的杀伤力颇大,所以在判断其形态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M头形态内的左右头两点间隔的时间必须在4周以上。

(2)在形态上,一般右边头高于左边头。

(3)M头形态左边头区域的成交量比较大,而右边头部区域的成交量很小,呈典型的价量背离,股价跌破颈线位时成交量非常小。

(4)跌破颈线的3%时,形态即可确立,可采清仓卖出策略。

(5)M头形态成立以后的最小跌幅,约为头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反转形态的基本要素

(1)市场必须事先存在某种趋势,这是所有反转形态产生的前提。

(2)当前的趋势即将被反转的第一个信号,通常是最重要的趋势线被有效突破了。即使主要趋势线被突破了,也仅仅意味着原来的趋势正在发生改变,并不能说明趋势肯定发生反转,有可能从原来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变成横向整理的状况。

(3)在向上突破的时候伴随着成交量越大,可靠性就越强。

(4)反转形态的跨度和波动幅度越大,反转形成后所出现的行情变动幅度就越大。 mcvzpwSAQ8o6GmcVcjaklIND8tXj+zoe6BMFug3FPEaMQ9k19hCHOeN5xDRlJ3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