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黄金构图法则

关于黄金分割的起源大多认为来自毕达哥拉斯,据说在古希腊,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时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的节奏很有规律,于是把这个规律用数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后来被应用在很多领域。后来,很多人专门研究过,开普勒称其为“神圣分割”,也有人称其为“金法”。

将所谓的“神圣分割”形象化,即我们当前接触到的黄金分割定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假设整体为A,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a和b,a与b的比值为1:0.618,而A与a的比例也为1: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这个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2.1.1 黄金构图法则——主流构图形式的根源

学习摄影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法(以下称为黄金构图法则)是必须掌握的构图知识,因为黄金构图法则是摄影学中最重要的构图法则,并且其他许多构图方法都是由黄金构图演变或简化而来的。而黄金构图法则又是由黄金分割点演化而来的。黄金分割是指在一条直线上,将一个点置于黄金分割点上时给人的视觉感受最佳。详细的分割理论比较复杂,这里只对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实例进行讲解。

“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的一条边分成两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 1 为半径画圆,圆弧与底边延长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可将正方形延伸并连接为一个矩形,由图中可知,a:c=b:a=5:8。在摄影学中,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5:7.5),因此在摄影学中可以比较完美地利用黄金分割法构图。

各边线段长度的相互关系为a:c=b:a=5:8。

通过上述推导可得到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在这一矩形中,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按照这三个区域安排画面中各不同平面的方式,即为比较标准的黄金构图。

应用于摄影领域最完整的黄金构图如左侧手绘图所示。

TIPS

在视觉效果上,5/8=0.625:1近似于经典分割比例0.618:1。5和8是为计算方便而取近似值。

拍摄要点

● 使用黄金构图法拍摄的法国街景,显得非常和谐、稳定。

● 在具体的实拍当中,往往无法精确地按黄金构图比例安排景物,只能依据目测和摄影者当时的感觉来取景,所拍得的画面大概符合构图标准,能反映出创作意图即可。

拍摄要点

● 拍摄这类画面时,需要将单独的花朵置于黄金构图点上,左下、右下、左上、右上四个点并没有区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 拍摄时建议以点测光测花瓣的亮处,这样能够压低背景的亮度,利于突出主体花朵。

● 为防止画面过于单调,可取部分枝干丰富画面内容。

2.1.2 三分法构图——最常见的构图形式

与九宫格构图一样,三分法构图也是由黄金构图法则演化而成的简化版本。在九宫格中,将竖直的两条线去掉,即可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将水平线去掉,可以将画面分为左、中、右三等分。这都是三分法的形式,但在实际的摄影中,左、中、右三分法很少使用,并且常见的上下结构三分法也多用于风光题材的摄影中。

在拍摄一般的风光画面时,天空与地面的交界线通常是非常自然的分界线,常见的分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天际线位于画面上半部分,即天空与地面景物的比例是1:2;另一种是天际线位于画面的下半部分,这样天空与地面比例就变成了2:1。其实,三分法构图及九宫格构图与黄金构图法则找出的构图点位置并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哪种方法找出的构图点都可避免使主体居中放置,这样可以增加画面的美感。使用三分法构图时,可以根据色彩、明暗等不同,将画面自然地分为三个层次,恰好适应了人的审美观念。过多的层次(超过三个层次)会使画面显得繁琐,也不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过少的层次又会使画面显得单调。

使用三分法构图。

拍摄要点

● 以远处的天际线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天空部位较小,为整体画面的1/3,这样比较符合人的视觉规律,画面底部较大,利于表现湖边休憩的游人等更多内容。

● 湖边休憩的人们为画面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 注意画面的水平线要平。

拍摄要点

● 对于人物等较大的主体,无法将其置于九宫格的某个构图点上,可以使人物的重点部位位于九宫格左右某侧两个构图点之间的线段上,同样可以获得非常醒目、突出的效果。

● 雪景中要获得主体人物准确的肤色还原效果,可使用包围曝光的方法拍摄。 XZZFO9Zf75y08hq1YXrOhy78OANlafC6LbFPzqdU8m3E2jMkulDJIXxc5982zZ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