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线是影像的来源,光线对画面的作用不仅是“展现”,更是“修饰”。本节将介绍不同的光源类型、光线的方向与效果、影响色彩的因素等内容,让拍摄者充分认识光线对画面的修饰作用。
关键词 光源分类、方向、效果、色彩
难度 ◆◆◆◆◆
根据光线的来源和其在使用方面的特点可将光源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类。自然光主要指日光,人造光即各类灯光。
01 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种类较多,如日光、月光、星光,用做摄影光源的主要是日光,其光质、色温会因天气、时间而改变,因此拍摄时需选择适宜的天气、时间。
02 人造光源
人造光源包括各类灯光、烛光等。人造光种类丰富,拍摄者可控制其色温、光质、光位、发光强度等因素,使用方便。
我们用光位描述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射角度。光位分为顺光、侧光、逆光和顶光等。不同光位产生阴影的量和位置各不相同,所产生的明暗效果也不同。
01 顺光使景物均匀受光
顺光来自拍摄者后方,与相机拍摄方向呈0°左右夹角。顺光产生的阴影在被摄体后方,在画面中展现较少,画面光照均匀。拍摄者可利用顺光突出画面色彩、图案等细节。
02 侧光增强立体感
侧光来自画面左右两侧,与相机拍摄方向呈90°左右夹角。侧光照射下被摄体1/2处于阴影中,画面阴影较多。侧光可突出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可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03 逆光拍摄剪影效果
逆光来自被摄体后方,被摄体面向相机的一面未受到光照,画面阴影很多。逆光拍摄可利用明亮背景衬托被摄体的轮廓,形成简洁的剪影效果。也可利用逆光勾勒被摄体轮廓曲线,利用明亮的线条构成优美的画面。
04 顶光突出垂直投影
顶光来自被摄体上方,在被摄体凸起位置下侧会产生较多阴影。顶光适合于表现立体感,常被用于拍摄静物。顶光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光位,顶光照射给人以自然的感觉。
色彩因光源而产生,光源的种类、色温、亮度、光质等因素都会影响画面所呈现出的色彩。拍摄时的相机曝光量和感光度也是影响照片色彩的重要因素。
01 不同类型的光源
光源对画面色彩的影响主要通过色温和光质实现。光线的色彩会与被摄体的固有色混合,使画面呈现出新的色彩,如黄色光线使画面色彩整体偏黄。光质影响着画面呈现出的色彩的整体风格,直射光照射物体反光多,色彩鲜亮,反之色彩则显得暗沉。
02 感光度的高低取值
感光度控制曝光量与画质,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感光度可增加曝光量,亮度增加,色彩更鲜亮;同理,减少感光度,画面曝光量减少,色彩饱和度降低,亮度降低,色彩暗沉。感光度过分提高会使画面噪点增加、色彩饱和度降低。
03 拍摄环境的色温
光源的色温是影响拍摄环境色温的因素之一,不过在局部小环境内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色温及画面色彩。在同一光照条件下,处于阴影中的部位色温更高。环境反射光也会改变环境色温。
温馨提示
利用自然界中日落时分柔和的光线进行拍摄,会形成侧逆光照,可让拍摄对象的轮廓被清晰地勾画出来。而且在此光照情况下,能将树叶、花草等拍摄对象的透明质感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