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图不仅需要取景,它还要合理地运用光线,将画面中不同的元素对象进行组合,使画面具有一个强烈的主题与中心,表达拍摄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意识。在摄影作品创作过程中,构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幅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主次关系、基本构图法则
难度 ◆◆◆◆◆
构图是使整个作品充满表现力、生命力和说服力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为了突出主题,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意图,分清画面的主次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画面中何为主,何为次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画面中的主就是主角,如人物、一朵花、一片叶等。画面中的次就是配角,配角起到烘托主角的作用。如果主次不分,则不容易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在构图时我们通常需要放大主角,缩小配角。对主体做更多的明暗分析及细节表现,而对次要的对象则应以简化与概括的方式对待。
01 主体
当拿起手中的相机拍摄时,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即在画面中你想要重点表现什么,再通过光线、色彩、运动、角度、景别等造型手段来重点突出这个需要表现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就是画面的主体。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果画面没有主体,内容就无法表现。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将主体以更好的表现手法呈现在画面中。
02 陪体
陪体是和主体密切相关的物体,也是构成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陪体与画面主体紧密相连,在画面中与主体总是形成相互关联的关系,其作用在于帮助主体表达主题思想。在一幅画面中如果仅有主体,并且充满了整个画面,则会显得死板单调,借助陪体对象,可以更好地陪衬、烘托、突出与说明主体。在摄影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使一幅作品让人印象深刻,那么陪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手提升:偏振镜的最佳设置
为了让偏振镜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拍摄时需要观察,使光线到反光面的入射角与反射到镜头的反射角之间的角度必须大于90°,这样反光才容易被偏振镜过滤掉。
温馨提示
横画幅拍摄风光照片时,应结合水平线的构图方式,利用水平直线表现画面视野的开阔及拍摄场景的广阔。水平线在画面中有着向两边延伸的视觉感,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03 环境
在摄影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象是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对情节、主体起到烘托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交代画面的拍摄地点与时间,这样的对象元素称为环境。
构图是摄影的重要因素。摄影中的构图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三分法构图、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在拍摄的过程中,无论是风光摄影还是人像摄影,我们都可利用这些常用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拍摄。
01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是黄金分割比例的简化。运用三分法进行拍摄时,须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把取景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划分为三等份的切线上。
02 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多用于拍摄海岸线、原野、地平线、云彩等景物,通常结合横画幅取景,可表现出整个画面稳定、平和、安静的气氛。
03 垂直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通常用于表现高层建筑、树木或具有垂直特征的景物对象,常常采用竖画幅取景的方式,以突出画面的高度感或深度感。
04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用于表现被摄体的方向感、速度感和运动感,拍摄时可以适当地倾斜相机的角度,表现被摄体的线条特点。
05 棋盘式构图
棋盘式构图的特点是强调结构上的美感,通常画面中包含多个被摄体,拍摄时可通过改变相机取景角度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
|
|
06 曲线构图
曲线能够让人联想到字母S,而S造型总是能够传达柔美舒缓的感受。因此在画面取景构图中,常常会应用S形曲线构图来为画面注入柔和效果,表现出柔韧的适应性及韵律,常常用于拍摄弯曲的山路、小巷等景物。
07 放射线构图
08 三角形构图
放射线构图通俗地说,就是在空间中以一个点或者几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以这样的方式汇聚观者的视觉,使得画面主体和陪体被清晰地区别开,能很好地表现主体的美感,同时,也很好地使画面表现出律动美。
三角形构图用于表现具有三角形特点的主体,主要用于拍摄山、建筑等景物,突出画面下侧的重量感,赋予画面更加稳重的效果。
09 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将主体框定在画框内,这个画框直接从画面中选取,可以是建筑或是前景植物等。使用框架式构图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对画面曝光的控制。
10 开放式构图
开放式构图区别于封闭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中的元素对象时,侧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部与外部的联系,可以让人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