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你得有多傻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遇到各种各样让我们觉得难以忍受的事情。我们为此怒发冲冠或者闷闷不乐,心情瞬间跌落谷底。但是,这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发生,犯错之人也无法从你的愤怒中得到任何有益的启发。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说:“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犯错就要接受惩罚。但是,生气并不是惩罚犯错之人的一种手段,反而是和自己过不去。

通常情况下,生气的发生不外乎两种,要么怒发冲冠、暴跳如雷;要么闷闷不乐、自我折磨。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最终伤害最深的都是自己。怒发冲冠之人的怒火就像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四处溅射,伤害对方的感情,也吓倒旁人。而闷闷不乐之人的怒火就像烧开水一样,水在水壶中翻滚沸腾,却始终无法突破壶盖,最终压抑了自己。然而,你付出如此多的代价却未必能换来犯错人的醒悟。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部分情况下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的。如果你当面斥责他的错误,或者对他甩脸色,会让他觉得你冒犯了他。对你产生不满后,他不但不会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会数落你的无理。这样的行为会让你更加气愤。你们的关系将陷入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如果犯错之人当时就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你却抓着他的错误不放。他会认为你多事、小气、不可理喻。所以,为别人的错误而生气,只会让你更加烦恼。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的人,总是无礼地伤害别人,自己却浑然不知。刘璐最近就陷入了这样的烦恼中。不久前,刘璐家对门搬来了一对搞音乐的小夫妻。一开始,刘璐还对他们颇有好感。因为他们性格张扬,对谁都非常热情。可是渐渐的,烦恼就不请而至。小夫妻的家中总是传出各种声音,狂躁的架子鼓、粗犷的歌喉等都让不懂音乐的刘璐难以忍受。更令人苦恼的是,在午休时间,或者睡梦正酣的午夜,突然就会出现高亢的音乐划破平静。每当出现这样的事情时,刘璐都非常生气。但是她的修养又不允许她去冲别人大吵大闹,于是她总是自己生闷气。有一天,她再次被迫从睡梦中惊醒后,由于太过愤怒将放在床边的笔记本电脑推到了地下。还有一次,她踢爆了水瓶,烫伤了脚。

终于,刘璐忍无可忍了,她决定去提醒一下邻居。敲了好长时间的门,女主人才走了出来。当刘璐说明来意后,女主人无礼地转身回屋,还不忘埋怨句:“都不能让我们好好工作。”

邻居这样的表现让刘璐火冒三丈,她决定立即去找房东退租。房东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她带着刘璐在此敲响了小夫妻的房门说:“我们的房子住户可以随意装修,我知道一种隔音效果很好的材料,需不需要我推荐一下。”

不久,刘璐和邻居们都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其实,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总是和刘璐一样,选择生闷气,或者当面斥责。结果,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我们的烦恼,反而会增添新的烦恼。房东肯定也被不分昼夜的音乐打扰,但是她所做的却是找出根源,有的放矢。所有人都不喜欢被指责,但是没有人会拒绝善意的帮助。所以,在别人冒犯我们时,生气是最愚蠢的做法。尽量避开雷电,旁敲侧击才是明智之选。

很多时候,一些事情,一些人,只是自己在乎才闷闷不乐,而别人早已经抛到脑后。一件事情本来是别人的错,我们却为此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为此茶饭不思憔悴不堪,为此耿耿于怀闷闷不乐。而做错事情的那个罪魁祸首,却没把错误当做一回事,照样吃喝玩乐。她的人生依然美好,而我们的生活却变的黯淡无光。回过头来想想,犯错的其实是自己,不该错误地拿别人的过失惩罚自己。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爱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别人事事让我们满意,我们就会对其另眼相加;而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我们就闷闷不乐。然而,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都不尽相同,没有人会永远按着我们的衡量标准生活。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考虑内容,有着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生气起因于对事情的不同看法。一件事情,你认为是错的,为此万分烦恼,而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这样认为。最后被这件事情干扰的人只有你自己。

所以,当和别人意见分歧时,你单方面的生气是霸道无理的表现。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反省自身:拷问自己的衡量标准是否正确,这件事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总之,立刻火冒三丈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让你和别人的关系更加糟糕。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别人的做法不以为然,也常常会被别人激怒。这个时候切忌发怒。因为,生气最终惩罚的只会是自己。人非圣贤,任何人都会犯错。当别人的行为冒犯到你时,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在你原谅他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宽恕。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生气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坦然接受,让他人和自己都轻松一点。 PyvgS+nLIWcDz4uRtikpGdMSsVRfc5Bys4xQ1EqR60Bno/Tstf7pNBMPb50Y1r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