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恐龙打斗化石的形成

人类对恐龙化石的了解,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上。恐龙化石向人类反映了很多当时的问题,让我们了解当时恐龙的生活情况。其实,恐龙也会打架的,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战。那么它们是怎样把当时打斗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呢?

食与被食的问题,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争食而打斗也不稀奇,而这种场面能被化石反映出来,就是一件很让人震惊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古生物学家在印度中生代地层中,发掘出两具植龙类的化石骨架。这两具爬行动物体长约7米,像鳄鱼一样,骨架十分完整。而在这两具植龙肋骨的下面,竟各自躺着一具体长约1.3米的小恐龙化石。骨架保存相当完整,只是头骨有点破碎。从化石出土的现场分析,两个小家伙肯定是被害死的,而凶手正是那两只植龙。据推测,被害的小恐龙是死于非命,可能是在河边觅食或饮水时被害的。植龙咬烂了它们的脑袋,把它们囫囵吞到了肚里。吃完后,自己却不小心陷入泥沙之中,然后被泥沙沉积物迅速掩埋,这样骨架就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1971年,在蒙古国曾发现了两具扭打在一起的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它们都是白垩纪早期的恐龙。其中一只是素食的原角龙,另一只是肉食的伶盗龙。

从两具恐龙化石的骨架埋藏姿态来看,伶盗龙用锐利的前爪抓住原角龙的头部,用后爪刺进原角龙的腹部,原角龙拼命挣扎,并且拖着伶盗龙向沙漠中奔去,最后由于沙尘暴或者是沙丘倒塌,双方都被掩埋在沙地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会有多么的凶残。这样,化石就记录下了这一场景。

1987年,在云南省晋宁的夕阳彝族自治乡发现了两具扭打在一起的恐龙化石骨架。其中一只肉食性恐龙正死死地咬着另一只植食性恐龙的尾椎骨。开始人们还认为这又是“凶杀”的场面,可后来发现,从被咬恐龙的姿势来看,没有挣扎的痕迹,所以不像是打斗的场面。最后,有人便猜测可能是那只肉食性恐龙在咬腐尸。

也许正当那只肉食性恐龙享用美餐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铺天盖地而来,它在还没清醒过来时就被掩埋了,所以,它们的姿势才会继续保持,直到今天,成为恐龙化石中的珍品。

可以说这是恐龙化石的形成,也可以说是恐龙打斗化石的形成,后者更侧重于从化石本身向我们反映一些信息,让我们更加了解恐龙,更加了解那个时代。 7XdrAFEUL3Y9/2fe6aHSeRDSmriWAhsKYLcQzZ8aiADdFb5lIzQ04SKEVqUzr0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