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是东方餐桌上的主食之一。粥有两种类型,一是各种谷物杂粮煮成的,另一种是用中药和米煮成的,这两种粥都是营养粥,后者因为加入中药,所以又叫药粥。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帝“烹谷为粥”,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粥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了。古代帝王会将粥赐给大臣和文人,以显示自己识才重才;民间有将粥赠送给亲友的习俗;而将粥用于食疗,进行养生保健,更是粥的一项重要功能。
宋代大诗人陆游十分重视用粥来养生,他自己也活到了85岁的高寿。陆游有诗赞粥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的做法简单,变化多样,对养生保健也大有益处。
1 除饥补水
粥有很好的升血糖效果,饥饿的时候喝一碗粥,很快就能消除饥饿感、补充体能。粥含水分多,可以补充体液,有生津润燥的作用。现在,很多人饮食过于精细又缺乏运动,容易出现便秘,多喝粥能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有效预防和改善便秘。
2 容易消化
大米熬煮温度超过60℃就会发生糊化,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在粥中,且粥的质地绵软,有利于肠胃吸收,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粥还能养护肠胃,有利于胃肠中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以消宿食。
3 御寒防感冒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的时候,出门前如果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产热、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温热的粥还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咽部不适感。
清代袁枚说:“见米不见水,非粥也;见水不见米,非粥也,必使水米柔腻为一,然后方为粥。”可见,熬粥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下面的6个煮粥要点供您参考。
1 米要提前泡
将做粥的粳米、黑米、小米等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60分钟,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这样熬出的粥又稠又软,入口即化,且熟得快。
2 开水下锅
锅中水开后再下米,米不易粘锅、米粒容易熟,而且米中的淀粉物质易溶在水里,会使粥更加黏稠好吃。
3 水和米的比例
水和米的比例为1份米兑8~12份水,具体的根据粥的浓稠度来定。注意,水要一次加到位,中途不可另加水。
4 煮粥的火候
煮粥一般要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熬煮出粥的香味,煮粥的时候不要将锅盖盖得太严,要留出一条缝隙,避免热粥扑出来。
5 煮粥材料的加入顺序
煮粥时要按照材料的易熟程度下入材料,比如大米、黑米、豆类等不容易煮熟,要先下;而蔬菜、水果类易熟的应后放;海鲜材料应烫熟后再放入锅中。肉类用淀粉上浆后再煮粥。
6 搅拌很重要
材料放到锅里,要适当进行搅拌,既能防止米粘锅,又能将粥熬煮得更浓稠。
无论在粥铺还是家中,相信很多粥能令人吃过难忘,比如皮蛋瘦肉粥、生滚猪肝粥、海鲜粥、鱼片粥等,可谓花样百变,其实,这些粥都需要一个基本的粥底,也就是白粥底。做好一份白粥底,稍加变化,就是一道好吃的新品。不妨试试看。
白粥底
1.大米淘洗干净后用1小勺盐和1小勺油腌制20分钟。
2.锅中加12杯水,煮沸后下入米,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煮40分钟左右即成。
延伸使用
• 生滚草鱼片粥
1.活草鱼治净,在鱼背部片下100克鱼肉片,越薄越好。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加少量料酒、盐腌制10分钟,用水淀粉上浆。
2.将煮好的白粥底上火烧开,下入鱼片和适量姜丝去腥,略煮至鱼片熟,撒上香葱末即成。
• 海虾砂锅粥
1.新鲜海虾10只,从虾背上剪开,去掉虾线,并去掉虾须,不用去除虾头,加少许盐轻轻将虾搓洗干净。
2.白粥底放入砂锅中,煮开后下入鲜虾,加入少许盐、适量姜丝,煮约15分钟至虾熟,撒上香葱末和香菜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