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当书法遇到楹联

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与诗、词、赋、曲一样,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学瑰宝。

楹联产生的基本要素是汉语汉字。汉语的一字一音,汉字的一字一义,表现力极强极准确,而内涵又极其丰富。于是乎,取先秦哲学的一阴一阳之道,采南朝文学的骈偶和四声之实,携唐代诗歌格律之精华,楹联应运而生,自立于世,终成大观。

楹联最重要的特点是“对称美”,除平仄相对,节奏一致外,还要做到词类相近或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数相等,且上下联相互关联。对偶是“对称美”,声律是“和谐美”,楹联正好具备了此“二美”,体现的正是国学的魅力。

楹联起于何世,迄今尚无定论,但至迟在五代就已出现相当精熟的春联。比较公认的楹联发展历程是唐滥觞,宋成熟,明大备,清极盛。楹联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植根于生活,运用于民间,服务于大众,营造着深邃厚重的民族文化氛围,滋养着人们的精神生命,穿越历史时空,负载岁月的沧桑,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皇皇历经千年,独树一帜而历久弥新。

其实我对楹联的认识和了解是十分肤浅的。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国学被归入“糟粕”,从而遭到摒弃,受到批判。绝不是笑话,小时候别说接触国学经典,连《三字经》、《弟子规》都没学过。但我自小喜欢写毛笔字,坚持了数年便斗胆称之为书法了。回想起来,可以说是书法让我认识了楹联。我第一件“书法作品”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为家在农村的亲戚写的春联;第一次获奖的书法作品是一件行书对联;入展省四届楹联展的也碰巧是隶、草、行、篆各一件。我一生中写得最多的也应该是楹联了,每年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过百副,至少坚持了十几年。当书法与楹联结缘,便注定了我与书法和楹联结下一世不解之缘。

书法与楹联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本身有着十分密切的近亲血缘关系。绝大多数的佳联名对都需要以书法为载体而流传于世。当一副绝妙的佳联与精美的书法珠联璧合时,它们所产生的美感和艺术震撼力是难以言表的。

然而,要由我来完成这册反映中华楹联集粹的集子,实在有点勉为其难。无论是楹联的修为,还是书法的功底,我都不足以担此重任。但也许正是这种缘份,令我有一种既忐忑又跃跃欲试的冲动。

要从浩瀚若星海的中华楹联宝库中撷取百十来副联语,既要粗略反映中华楹联的精华,又要大体体现本人的书法面目,实非易事。苦苦思索,然百思难得其要。只好回归简单,遂用“佳联”、“妙联”、“趣联”这种最简单的分类,以我能理解的为限,尽量选取不同时代、各种类型、能找到出处,通俗易懂,便于书写的联语,注明出处、讲出故事梗概,或冒昧做点粗浅的评点,以期能表现其精妙于万一。

至于书体,我选择了行草,其实就是行书夹带点草书,以增加其灵动感,这也是出于无奈。我之于书法,持的是一种“玩”的心态,并未存非分之想。就如同那些喜欢栽花遛狗养宠物的主,说不出所以然,不是为什么,就是好这口。所以,习书数十年,虽诸体皆修,但所得甚微,唯行草书尚可一观。何况在我看来,行草书入联,写好了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样,虽不能反映我的书法全貌,亦只能如此了。试想,集中在一个促迫的时间段,突击创作近百件多种书体、不同尺幅的楹联书法作品,心手不能相应。我实在不具备这种实力。还有,在选联语时,亦尽量避免那些已有先贤书写的佳联名对,以免自取其辱。这也是为何有不少“眼”熟能详的千古名联未能入选的原因。是为歉。

今年是书写者本命之年,转瞬已届花甲。能成这册集子,可算是对我这一生书法楹联情缘的一个了结。有人说,六十岁是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开始。但愿吧。

因此亦得一联:

年届花甲春回首;

岁至壬辰龙抬头。

是为序。

张梦龙
岁次壬辰腊月于京华 ByeQtHUXcM7/v7VDB0mAF1NPf7s6mI4OpBiFoItcaPK3OrTmXQ84QCg6rOzyz6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