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谋攻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 [1] 为上,破军次之;全旅 [2] 为上,破旅次之;全卒 [3] 为上,破卒次之;全伍 [4] 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军:古代以一万二千五百士兵为军。

[2]旅:士卒五百人称为旅。

[3]卒:士卒一百人称为卒。

[4]伍:士卒五人称为伍。

孙子说:指导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完全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全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使全体敌人完全降服,才是最高明的。

本节中孙武提出了指导战争的原则,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时期,吴国北上争夺诸侯霸主的时候,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吴国夫差打败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就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刚刚死去,就讨伐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和晋定公相会于黄池,想登上中原霸主之位。会盟尚未开始,越人已趁吴国空虚攻入吴都,夫差封锁后方消息,对晋国以武力相威胁。为了显示吴军的实力,吴王在夜里发布命令,让士卒饱餐一顿,喂足战马,穿上铠甲,每百名战士排成一行,每万人组成一个方队。共计有中军、左军、右军三个方队,各穿白、红、黑三色战衣。军容十分壮盛,中军“皆白裳、白旖、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皆赤裳、赤旌、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皆玄裳、玄旗、黑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吴王执斧钺立于阵中。黎明时分,吴王亲自擂鼓,敲响铜钲、金铎,全军齐声呐喊,声浪冲天,迈着雄壮的步伐,向晋国军垒进逼。晋军不敢应对,只好由吴主盟,晋国退居次席。这样,吴国没有经过战事,就使得中原诸侯敬服,登上霸主之位。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 [1]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 [2]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 [3] ,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1]橹 辒:橹,古代战争中用来侦察敌军的高台,这种高台修筑在一种叫作巢车的车上。 辒,是一种攻城用的兵车,这种兵车可以掩护士兵不受城上滚木雷石和弓箭的攻击,它只有防御作用,不具备攻击性。

[2]距堙:为攻城而堆积的向敌城推进的土山。这种土山一般高于敌人的城墙,可以用来观察敌情,也可以在土山上射箭攻击守城之敌,是古代攻城必修的工事。

[3]兵不顿:顿,通假字,通“钝”,受到挫伤的意思。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比喻战斗力未损,士气未受挫。

所以,指导战争的上策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这一方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不得已时方可使用。制造攻城的橹和 辒,准备攻城的器械,大概需要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又得折腾三个月。如果这些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将领难以控制焦躁愤怒的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使得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没有被攻下,这是攻城带来的灾难。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不靠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需要攻城就获得城池,摧毁敌国不需持久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让兵力不至于受挫,又获得全面胜利。这就是谋划进攻的原则。

本节主要论述战胜敌人所采取的方式和攻打敌人的方法,以及攻城之法的利弊。最高明的当然是在敌人的战略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全面展开的时候,就把敌人挫败。公元34年,东汉光武帝入关,征讨高峻,久攻不下,就让寇恂去劝降。寇恂带着用皇帝印玺封记的文书来到高平第一城,高峻的军师皇甫文出来迎接,言辞礼节,倨傲不屈。寇恂大怒,下令把他杀死。诸将皆说:“高峻精兵万人,大多执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现在想招降他,反而要杀死他的使者,恐怕不大妥当吧?”寇恂不听,还是把皇甫文斩了,并让他的副使回去转告高峻:“你的军师对我无礼,我把他斩了。你想投降,就赶紧;不想投降,就坚决固守。”高峻惶恐不已,即日开门出降。诸将都来祝贺,并且请教杀其使却能降其城的原因。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很多计谋都是他出的。当他作为使者前来时,言辞倨傲,肯定没有投降的心思。如果不杀他,让他全身而退,正中他的下怀。我把他杀了,高峻就吓破胆了,所以就赶紧投降。”这是上兵伐谋的杰出运用。

但是也有用下策攻城而且由于愤怒而大败亏输的例子。后魏太武帝曾经征讨宋臧质。有一次他向宋臧质要求送一些酒过来。宋臧质却送来了溲溺粪便,太武帝大怒,就下令攻城。他让士兵不做任何防御措施就穿着单衣硬往城上攻打,结果无数士兵都死在城下,士兵的尸体竟然堆积得和城墙一样高,而且一员大将也死在战斗中。这样过了一个月,太武帝的大军死伤过半,后方也传来敌人断了归路的消息,而且军中又有瘟疫流行,太武帝只得撤军。在这次攻城过程中,太武帝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反而损失惨重。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 [1] 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2] 也。

[1]逃:在此指有秩序地退却,摆脱敌人。

[2]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这里的“小敌”“大敌”,是指作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而不是对我方来说敌人的强大与弱小之分。坚,固守、坚守。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我军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各个击破;和敌人势均力敌,就要善于抗击它;兵员数量少于敌人,就实施退却战略、避免与敌人正面接触;综合力量比敌人要弱,就要避免决战、躲避敌人的锋锐。所以,弱小的一方如果不识时务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本节主要讲不同兵力对比条件下所采取的作战方法。根据己方兵力与敌方兵力的数量对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避免硬拼,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战争以胜利为终极目标,而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是讲究实际的表现。胜利是所有谋略的目标,谋略的作用就应该是将获得胜利的代价最小化,以两败俱伤为代价而取得微弱的胜利绝不是兵家所为。战场不应是军事指挥员个人才华的秀场,更不是游戏,既不好玩,也不该去玩。谋略不是让战场多么炫目、热闹和精彩或经典。所以说,谋略只是将战争胜利代价最小化的手段,而所有的一切又必须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谋划就失去了价值。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孙子兵法》中的术语,如洪七公与欧阳锋的数次交锋,就是“敌则能战之”的典型事例。这两位当世武功高手,书中数次对战,精彩绝伦,势均力敌,又都曾各败一场:洪七公是在海船上,欧阳锋是在二次华山论剑未疯前。疯了的欧阳锋战胜了洪七公、黄药师,其时功力已超过二人,不能算势均力敌。其所以败,就是没能全力攻守。洪七公是妇人之仁,分心救敌;欧阳锋则是心烦意乱,故而不能全力以赴。

西魏时期,梁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守一方,不服从管辖。朝廷派遣独孤信率兵讨伐,宇文仲和坚城固守。独孤信在夜里用云梯在城的东北角上佯攻,把敌人都吸引到东北角上来。他自己却亲率将士袭击西南,从而攻克城池。这就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 [1] 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 [2] 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 [3] 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 [4] 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1]辅:原意是指增强车轮支撑能力的木材,引申为辅佐、辅助。

[2]隙:有缺陷。

[3]縻:牵制,束缚。

[4]同:干预、干涉。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出现疏漏,国家必然衰弱。因此,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是对军队缚手缚脚;不了解军务却干涉三军之政,将士们就会不知所措;不懂得军队中的权变谋略,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重重。军队不知所措,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进攻,给我方造成灾难。这是自乱其军,导致失败,就像自己引来敌军一般。

本节强调将帅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国君对战争的影响。好的将帅会促进国家的强大,不好的将帅则会导致国家的衰败。就像老百姓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但是有时候将帅有能力,却受到不懂兵法的君主或者权臣的牵制,使得将帅不能临机应变,从而贻误战机、覆军杀将的,不可胜数。唐代安史之乱时,哥舒翰与叛军在潼关相持。哥舒翰虽然认为坚守是上策,可是唐玄宗频频催促出兵,哥舒翰不得已,率兵出关,在灵宝西原遇到安禄山大将崔乾祐之军。哥舒翰与田良丘乘船在黄河观察军势,见崔乾祐兵少,遂促诸军进发。崔乾祐故意出兵万人,散散漫漫,或疏或密,或进或退,唐军皆望而笑之,以为崔乾祐不会用兵。其实崔乾祐聚集精兵,埋伏在后面。两军交战,崔乾祐偃旗息鼓,看起来像要逃跑的样子。哥舒翰军放松警惕,下令追赶。叛军发动伏兵,从高处滚下木石,击杀唐军士卒甚多。道路窄小,士卒拥挤,刀枪施展不开。这时哥舒翰用毡车驾马为前驱,想用来冲战。当时正午刚过,刮起东风,崔乾祐把数十辆草车塞在毡车之前,纵火焚烧。顿时大火暴起,烟雾遮天,唐军连眼也睁不开,自相残杀。这时崔乾祐又派精锐骑兵从南山冲杀过来,出现在唐军之后,唐军首尾大乱,被叛军打得大败。

安禄山部队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 [1] 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 [2] 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虞:有所准备。

[2]御:牵制、掣肘。

通过五个方面可以预见胜利:能准确判断仗能打与否,就能够取得胜利;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少采取不同策略的,能够取得胜利;全国全军上下一心,意愿一致的,能够取得胜利;以有充分准备、未雨绸缪来对付毫无准备、措手不及的,能够取得胜利;主将精通军事、能力出众,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能够取得胜利。这五个方面,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方,了解自己,百战百胜;不了解对方,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本节为此篇总结,提出知胜之道,军事上称为“五胜”,并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三国演义》中也有数处引用了这句话,现举其两处。第九十四回中诸葛亮一出祁山,杀败魏驸马夏侯楙连得三城。曹真率二十万兵马与蜀军对阵渭河。诸葛亮先是阵前羞辱骂死魏国名臣王朗,又击败魏军的夜间偷袭劫寨。副将郭淮献策曹真,借西羌铁车兵来助战,仍为诸葛亮所破,并被击杀了曹遵、朱赞两路先锋。曹真求救于朝廷,太傅钟繇保举司马懿前去退蜀兵。

太傅钟繇上奏说:“作为将领,智慧超过常人,才能击败对方。《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个人认为,曹真虽然长期作战,恐怕非诸葛亮对手。我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个人,可退蜀兵。”

魏军在拒蜀进攻中连连失败,朝中大臣议论如何对付诸葛亮的进攻。太傅钟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推荐人才以退蜀兵。首先讲“统帅领兵必须有过人的智谋才能取胜”,这从“选将”方面来看“夏侯楙、曹真”才能不可同诸葛亮相比。其次以兵圣孙子所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指出曹真不是诸葛亮对手。接着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人,让圣上下决心,可谓忠心无私。钟繇推举的司马懿,是唯一可与诸葛亮在同等水平的统帅,这点朝中无人否认。钟繇又指出诸葛亮由于惧怕司马懿,所以先用了“反间计”来除去对手。现在起用司马懿是对付蜀军最好的人选。钟繇所言所举,反映了其识人、识敌的过人本领。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中,司马懿用诈病之术骗曹爽、曹芳等人,进而以突然袭击斩杀曹爽,夺得魏国朝政大权。夏侯霸因怕被诛,造反后投降蜀国。姜维欲借魏国内部政权不稳而伐魏,费祎则以国内现状境况力阻出兵。姜维终不听,在联络羌人伐魏中,兵败牛头山。

尚书令费祎劝谏说:“最近蒋琬、董允皆相继而亡,朝廷无人能担当起治理内政的大任。你应该静待时机,不宜轻举妄动。”姜维说:“不是这样。人生如白驹过隙,像这样一天一天拖下去,如何能够恢复中原?”费祎又劝说:“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等远远比不上丞相诸葛亮,他尚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等?”

三国后期,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撑起了伐魏复汉的大任。但因人才不足,国力渐弱,始终处于劣势。应该讲,姜维借魏国内政不稳,出兵北伐是一个时机,何况还有夏侯霸的投诚和引路,这些都是有利条件。但若从国力、智谋方面来看,费祎的劝阻是正确的,在“知己知彼”方面谁人能超越诸葛亮呢?他不能取胜,我们更不可能。静待时机是一种较好的办法。在修整内治、增强国力条件下,瞅准时机出兵应为上策。费祎引用孙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之言,是从蜀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衡量后来劝阻姜维的。 MdZA2tWRY8P5Fgk7ALtTlpIVHABeAjw43mTIaIoLaBSqsCEhzvPpUVNgJki2gj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