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茫。若一味骏快奔放,必有颠踬之时;一向贪图美名,必有大污辱之时。
谈论到如何处理事务,应当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应当从小处细微分析。如果像骑马一样一味求快,那么必定会受到颠簸;向来贪图美名,就一定会有受到大污辱的时候。
想要成大事,一定要留心大局,从大处着眼,然后借势取利,否则就算有千条妙计,也难有作为。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事情的细节也足以影响事情的发展,但是远远不及大的形势来得重要。
曾国藩在开始创立湘军的时候,一没有实权,二没有军饷,兵力发展得十分缓慢。为此,曾国藩很是着急。为了得到朝廷的封官,他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始终不能如愿。
转眼间,曾国藩建湘军,围剿太平军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尽管也曾立下了各种各样的战功,但是还是一次又一次地与升职擦肩而过。甚至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曾国藩曾伸手向清政府要督抚的位置,但是也遭到了拒绝。
18. 0年是个不平静的年头。这一年,太平军斗志激昂,越战越勇,到处都充斥着清军兵败的消息。曾国藩虽然在家守制,却时时不忘关注大局,此时知道太平军大败清军,立刻认识到这是自己复出,重新得到重用的好机会。他跟胡林翼研究后得出结论,此时大清需要曾国藩,一定会给湘军一个妥善的安置。
果然,几天以后,清廷下旨,授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曾国藩从此实至名归,可以率领湘军大展拳脚,一展胸中抱负了。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曾国藩也时刻不敢大意。转战沙场的途中,曾国藩不忘常常打听朝中的消息,对于朝中的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因为朝堂上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自己和湘军的命运。
攻占安庆一个星期以后,曾国藩才知道咸丰帝驾崩的消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一个月之后,曾国藩还全然不知。直到朝廷下旨,重新任命曾国藩的职位,他才在诏书上看到八位顾命大臣落马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曾国藩不敢大意,认真分析了朝廷内的形势,找到了行动的重点和方向,再给慈禧太后回复,让她对湘军放心。曾国藩的举动,赢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从此曾国藩越发受到慈禧的重用,湘军也成了围剿太平军的主力。
一个做大事的人,必须有大局观念,所谓大局观念,就是以整体利益为重,凡事从大局出发,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以长远的眼光权衡利弊得失,以局部服从整体,舍眼前小利顾全长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时时深谋远虑可以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在别人不能谋取到利益的地方赚取利益。在大局上赢得了主动权,才更容易在应对措施上做到万无一失。
有很多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事情不管不问,其实看清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一直闭目塞听,不愿意跟别人沟通,不关注时局大势,那么到最后也只能守着自己的一小块领域,难以有更大的作为。
古有贤相良将如蔺相如廉颇,为顾全大局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千古美谈,今天也一样,凡事顾全大局仍然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是应该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以大局为重,不计小嫌是一种难得的风度。有这种风度的人,心胸宽广,不记私怨,不但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拥护,往往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而那些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必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为人所不齿,也就很难有所作为。
在职场中,往往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只因为缺乏大局观念,而为一己私利铸成大错,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都说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但人们也不难发现,那些成就突出却自命不凡的人在生活中屡屡碰壁,那些精明能干而过于计较得失的人不为朋友所接纳。
为什么这样“有才华”的人在社会中不被接纳和重用呢?因为不论做什么事,全局永远高于一切,一个只顾自己忽略大局,目光短浅、贪图蝇头小利的人无论何时都难成大事,到头来往往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为人不同,格局不同;格局不同,命运不同,曾国藩提倡“论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就是告诉人们:
首先,思想的格局要高远。自己想要开拓进取,就要想得更远。有人说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同样地,思想有多高,人也就能站多高。
其次,观察的格局要广阔。视线不离自己身边一米的人,很难看到更宽广的舞台,所以胸怀大志的人要将眼光放得远大。
最后,筹谋志向的格局要宏大。想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就要志存高远,并且意志坚定,在过程中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也不要被暂时的成功所腐蚀,时刻谨记自己的远大志向,做事要大气不要小气。
具备这样统观全局、服务大局优良素质的人,在赢得领导信任的同时,更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莫大的好处。 把个人的发展目标建立在大局发展的基础之上,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时也时时着眼大局,胸中自有丘壑。这才是人生应有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