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幽默技巧9:不动声色,让幽默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经典解意: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不把聪明放在脸上,为强化幽默而态度镇静,不动声色。

适用情况:

◆相声表演中。

◆给别人讲笑话,讲故事时。

◆普通人际交往中。

故事点道:

有时候把聪明放在脸上只可能破坏幽默,而把沉静放在脸上却能很好地强化幽默,让对方在你的“无神无色”中感受出其不意的幽默。

《玉堂丛语》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陈嗣初太史闲居在家,一日有求见者,自称宋代诗人林道十世孙(林逋,字君复,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他一生未娶,所居植梅蓄鹤,人谓“梅妻鹤子”)。陈嗣初接见了来人,并拿出一本《林和靖传》让他读。当读到林和靖终身不娶无子时,这位求见者顿时羞红了脸默不作声。陈嗣初随即笑赠一首诗:“和靖当年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

这个故事中,陈嗣初并没有直接用言语对求见者说“你不是林和靖先生的后代”,而是不动声色地拿出一本《林和靖传》,让求见者自己发觉自己的可笑,在不动声色中讽刺求见者冒认祖先,攀附高门,而且也显示了陈嗣初的聪明才智。

应用之道:

幽默的秘诀之一就是将笑声与揭示谜底拉开距离。不动声色的幽默技巧正是在这个距离里“做文章”,越是脸上流露出笑容,越会减少幽默的效果,越是装出对笑料无所感应的样子,效果越是成功。

幽默中往往包含着荒诞与机智之间的对比与反差,而不动声色的幽默技巧,正是在老老实实描绘事情真相的背后,增加了这种对比度和反差感,自然也增强了幽默的效果。

1.收起聪明,把“正经”流露出来

不动声色的幽默要求说话者老老实实、正正经经讲出事情真相,不露声色,或者装出一副很笨拙,很迟钝的样子,让对方在听到你的言语或看到你的表情后,更是忍俊不禁。

南朝刘义庆所作《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条记载了当时荆州刺史殷浩的一个故事。

据说殷浩有一个朋友喜欢写赋体文章,格调属于滑稽打油之列。殷浩可能因为朋友感情,对朋友的赋评价很高。

有一天,殷浩把朋友的赋拿给当时一个名人王恭去看,说是水平相当不错。王恭读时,殷浩在旁边笑个不停。王恭的眼界很高,自然瞧不起这格调不高的赋。但是他并不因为看出赋的作者和殷浩的浅薄而露出一丝一毫的声色,他既不说好,也不道坏,只是用镇纸的如意把文章压得平整一点而已。

王恭明明看透殷浩的可笑但却不笑,把自己的聪明隐藏在正经中,用不动声色来让对方感到无趣。

2.一定要沉住气,神情镇定

不动声色的幽默方式,关键点在“不动”,无论对方的话语或你自己说出的话多么让人想笑,你都要沉住气,坦然自若,仿佛讲故事的人不是自己。所以要求说话者能够沉住气,保持神情自若。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

◆遇事不要烦躁,在稳中找方法,锻炼自己处事的泰然。

◆与人交谈时,注意语气平缓,言语温和,在平静的表情下表词达意。

◆多做养气凝神的运动,锻炼自己平和心态。

3.切忌前笑或后笑不已

应用这种幽默方式,不管是前笑还是后笑都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在看出对方的可笑时,往往沉不住气,自作聪明地大笑起来,而这一笑,幽默感就被破坏得无影无踪了。讲故事时,一边说一边笑不仅达不到幽人一默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别人觉得你莫名其妙。所以事前事后都做出对笑料无所感应的样子,则是不动声色这种幽默方式的最妙之处。

一位法国作家在对卓别林的评价中这样说道:“卓别林让我们笑得热泪盈眶,使人不得不笑,他能使安格鲁人、撒克逊人、中国人,以及老老少少的人发笑,然而他的幽默是并不完善的,因为有一个人从来不笑,这个人就是卓别林自己。”这是作家对卓别林最高的赞赏,也能看出卓别林的高深幽默,在不动神色中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10vMcD1iALHJ5KwPoo2pPwTR/bDfBdJBoghivsIceAQlD7X+NqYy5a1cwG1Llx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