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拜访自己敬仰的人,让经历成为一种激励

小溪崇拜大海的宽广无边,小草仰慕大树的高大坚强,小花羡慕着牡丹的国色天香,于是,小溪穿过千山不停跋涉,只为让自己更宽更广一点;小草在风雨中历尽万般磨砺,只为让自己更坚强一些;小花抓住与牡丹同台的机会,只为让牡丹的颜色给自己挥洒一些。终于有一天,小溪融入了大海,小草变成了高树,小花和牡丹一样娇艳。而一个人的一生,也必须有一个崇拜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拿出百分百的真诚、智慧和全部的努力,去与敬仰的人持平。去拜见心中敬仰的人,不管愿望是否能够实现,这个过程本身已经够伟大了。

芷文最初听说她的名字是从男友安民那里。她是安民的老师,对安民很好,一点也没有老师的架子,特别和气。记得有一年暑假,安民去北京某单位实习,老师不仅给他报销了路费,而且还给了他很多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帮助。虽然钱不多,但让一个穷学生感到一份特别的温暖。安民毕业后,跟芷文结了婚,安民带芷文去天津拜访老师。

果真如安民所说的那样,芷文一下子就被老师的魅力所感染,老师的笑容如母亲般和蔼可亲,美丽的大眼睛闪烁着仁者的光芒,得体的衣着更显现出她典雅的气质。即使站在人群中,也会发现老师与众不同的亲和力,最简单最平常的一声问候,或者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让人感受到她真诚的关心和温暖。

后来,安民去偏远地区做水文勘测,一去就是五年。在这五年之中,老师的亲笔书信源源不断地从天津飞到他的手中,老师的鼓励与期望成了安民最大的动力,促使他更加努力,不断地取得好成绩。安民调回北京工作时,正值单位分房子,夫妻俩幸运地分到了新房,老师和老伴一起带着一幅别致漂亮的装饰画来到他们家,芷文感动都有点语无伦次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比如,芷文爱好写作,有空的时候,经常写些小短文发表,老师看到之后特意打来电话夸奖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好好工作,争取进步;打电话向年轻的芷文传授婆媳相处和育儿之道,使她深受启迪和教育;每次遇到困难,老师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些都在芷文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因为不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芷文和安民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每次两人去拜访老师,芷文内心总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不由自主地检讨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工作够不够努力,言行上有没有什么差错,行为举止有没有不当。芷文总感觉老师是一面镜子、一个榜样、一个如母亲一般可亲可敬的长辈,是她最敬仰的人。

敬仰一个人是需要理由的。老师就是芷文最敬仰的人。

也许老师很普通,但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长者魅力,让芷文仰慕不已,在见到老师之前,不由地审视和反省自己。芷文对老师的敬仰较为含蓄、深沉和充满温情,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往往点到为止或尽在不言之中,但内在的回味无穷则比外在的表露要多很多。

也许你正从事着一项伟大的事业,但却遇到了事业瓶颈,你不知道怎样进行下去,不知道是否还应该进行下去,你越来越希望见见最敬仰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与众不同,听听他们是怎样自我评价,希望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人生启发。但要找一个和他们直接面对的机会却很难,因为他们有的领导着一个很大的国家,有的被无数人狂热地崇拜着,有的站在了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有的拥有数不清的财产……不管怎样,只要他们有让自己敬仰的地方,都要努力地去尝试。

柴可夫斯基在第一次见到托尔斯泰后,就激动地写了如下的文字:

“1886年7月1日,我第一次去见托尔斯泰,心里惶惑不安,觉得十分害怕。我想,他只要瞧我一眼,就会把我心灵深处的秘密看透。在他面前,人绝不可能把自己心底里的邪念藏起来瞒过他。他会像一个医生检查病人的伤口那样,知道哪些部位最敏感。如果他仁慈(他该是仁慈的),便不去触摸这些部位,只用神情表示他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他无情呢,他就会要用手指头从最痛楚的地方戳进去。总之不管哪种情况,我都觉得可怕,不过他没有这样做。”

“这位最会透视人生的作家跟人相处的时候,显得单纯、直率而诚恳,一点儿也没有那种我原先害怕的‘洞察一切’的样子。无需‘提防’伤人,因为他压根儿不伤人。很明显:他不是要把我当成‘标本’来研究,而是只想跟我谈谈音乐。他对音乐极感兴趣。”

“……托尔斯泰坐在我旁边,听我弹奏我的第一部四重奏中的行板。我看见,眼泪从他面颊上流下来。在我此生中,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奢望许是再也得不到比这更大的满足了。”

敬仰一个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人们总是在偶像身上赋予理想化的色彩,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得到某种替代性的满足。对于柴可夫斯基而言,托尔斯泰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自己为之倾倒和折服。如果我们想见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就要用上全部的真诚、智慧和努力,而这个人如果真的这么伟大,就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努力。

我们普通人若想见到自己最敬仰的人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并非完全做不到。比如,曾有一位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给平生最仰慕、最热爱的世界著名指挥家写信,最后得到了数张音乐大师们亲手签名的照片,其中包括顶级大师卡拉扬;一位中国农村青年,给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写信,得到了不少回应;曾经有这样一个美国小女孩,给刚当选总统的林肯写信,得到了林肯的看望和喜爱。这些执着的人通过特有的方式与心中的偶像接触,这是他们一生难以忘怀的经历,让他们今生无憾,也让他们由此拥有了长存心间的力量,影响着他们人生的方向。当然,如果欲见不得,也了无遗憾,因为你已经尝试过了。

贴心名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科·达勒维耶 CAqT8Zs59PlA3X4aehMRiqtXfiUhiHwEOHf+wF6EPMew1HrBU6OYkwnJ+F/7w5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