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K线的由来与制作原理

分析K线图,首先需要明白K线的历史发展渊源,打牢基础才有可能对K线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全面理解;之后,学习K线的制作原理,则有利于投资者更直观地了解K线的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原因。这些看似简单而且又通俗易懂的基础知识,往往却是造成投资者在实战中错判K线的“短板”。

一、K线的由来

K线图,是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米市商人本间宗久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分析价格波动的一种方法,后来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1990年,美国人史蒂夫·尼森以《阴线阳线》一书向西方金融界展示了蜡烛图、三线反转图、砖块图、折线图等日本证券技术分析手段,在西方金融界引起了轰动,史蒂夫·尼森也因此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分析之父”。

本间宗久(1724—1803)是日本米市商人,出生于日本当时稻米的重要产地及商业交易中心酒田。成年后,本间宗久醉心于研究稻米现货买卖及定期交易的价格信息及走势,并以K线的形式记录下来。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粮食交易行情中,赚进巨额财富,因此在当时日本一些地区引起轰动,一时间,本间宗久在粮食交易市场中的声名如日中天。当时流传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他的富有:“你可以挣上领主的宝座,却休想像本间宗久家一样有钱。”这些都足以证明本间宗久在当时的地位,之后他被当时的天皇聘为大藏省首席并被册封为武士。盛名之下的本间宗久,虽然拥有荣华富贵和万千追随者,但是后来他却突然选择了出家学佛。

在日本,K线称为“罫(日文发音KEI)线”,西方以KEI的英文第一个字母“K”直译为“K”线,K线一词由此而来。K线图,又被称之为蜡烛图或阴阳烛,其发展的理论根源出自中国古代的周易。

本间宗久根据中国《周易》中的“爻象”发明的K线,他把爻象转换成阴阳K线,以阴爻、阳爻的属性揭示未来信息。多是以3个K线组合来预估市场的未来走势。流传下来的本间宗久的K线战法中,最为著名当数“酒田五法”。

酒田五法是指三山、三川、三空、三兵、三法。

三山,是指K线的三种头部卖点,包括:三尊头、两尊头、圆头。三尊头相当于现在的头肩顶;两尊头相当于M头。

三川,是指K线的三种底部买点,相当于现在的头肩底,W形底以及V形底。

三兵,是指以三根K线组合而成的买卖点;当三根红K线(或黑K线)形成一底(或头)比一底(或头)高(或低)的形态,则此红三兵为买入信号(而黑三兵为卖出信号)。

三空,是指连续三个向上跳空上涨或向下跳空下跌的形态;上跳三空为强势涨升信号,下跳三空则为下跌信号。

三法,是指应该卖、应该买、应休息。三法应该是酒田五法中的核心,交易不但包括买和卖,还包括休息和等待;当势态复杂难辨时,应等待更加明确的信号出现。

时至今日,K线理论仍旧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等证券投资市场中,成为投资者所喜爱和习惯使用的分析工具。但是必须明确一点,K线理论的发展与解读并非是一种抱残守缺、敝帚自珍的方式,而是一直处于发展、创新中;适宜于今天的理论解读方式,明天也许就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新变化,唯有与时俱进、一直贴近行情脉搏的解读方式,才是永恒的、有效的。

二、K线的制作原理

K线包括四个部分: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通常用长方形的实体来标示开盘价和收盘价,而最高价和最低价用一根向上或向下的细线来标示(即上影线或下影线)。

图1-1中所示,即为K线的基本绘制图。K线的形成在实战中具有多种变化形态,既有不带上下影线只有实体部分的K线,也有上下影线极长而实体几近于无的K线。在图1-1中为更为全面的展示K线的构成,所以将K线的影线等绘制在内,实体则以中阳线为例。实战中K线实体形态也具有大小不一的各种表现形式。

图1-1 K线的绘制方法

三、K线的构成形态

依据K线不同的构成形态可以分为:光头光脚大阳线、光头光脚大阴线、大阳线、大阴线、小阳线、小阴线、十字星、T字线、锤头线、倒锤头线、一字线、螺旋桨等,如表1-1中所示。

表1-1 K线的分类

以上只是一些典型的K线构成形态,K线构成形态在实战中的变化较为繁杂,很多变化往往由这些典型形态引申而出,其技术含义较为接近。比如,一些实体微小、上下影线较长的K线和十字线的技术含义并无太大区别。投资者学K线学的是分析技术含义,而不用顾及形态上的细微差异。 UbZLvroczslMUZtN7WjyKZzMfyqbPhsyCohoqYqSSCVmwGYHkz4e51x7DllRvQ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