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致富不能只靠勤劳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勤劳和节俭是财富的来源。勤劳和节俭的确可以维持一个人的小康生活,甚至使之成为一个小地主或小商人。但仅仅靠这两件“常规武器”绝对成不了晋商或徽商这样富可敌国的巨商大贾。对整个国家呢?就连没有来过中国的亚当.斯密也大为称赞中国人的勤劳和节俭,但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长期停滞而哀其不幸。勤劳和节俭从来没使我们的国家富裕过,也没有使经济起飞过。

把勤劳和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大体上并不错,一个懒惰的人当然让人看不起,一个民风懒散的国家也谈不上崛起。而且,无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多富有,也应该倡导节约。但扩大了勤劳与节俭的作用,那就使得真理跨过一步变为谬误了。

把勤劳和节俭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是传统社会的现实。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是劳动,资本和知识所起的作用几乎微不足道。那时农业是最主要的行业,自然资源是丰富的,只要投入劳动,就可以有产出,有财富。一切创造财富的工作都要靠劳动来完成。这就有了“劳动创造财富”之说。在传统社会结束后,这种观念作为一种滞后的意识形态仍然存在。这就有了亚当.斯密这类古典经济学家“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的劳动价值论。尽管他们看到了知识与技术含量不同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但否认了资本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资本的价值仅仅是转移到产品中)。

在传统社会中,人靠劳动而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财富也是有限的。要靠本来就不多的财富来养活那么多人,倡导节俭当然就有现实意义。这就形成了“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的观念,误以为省钱也是在创造财富。地球上的资源有限,我们应该追求节约型社会。但节俭只是在减少我们对资源的消耗,并不是在创造财富。

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创造财富的方式改变了。先是资本在财富的创造中起了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开始于工业化,开始于各种机器设备的发明与运用。这就需要资本。这个时代被称为“资本的时代”。机器当然需要人来使用,但机器却是无法替代的。在工业化中,资本比劳动更重要。这时仅仅靠辛勤劳动,只能维持温饱而已,致富谈不上。发明机器的人当然也致富了,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体力支出的劳动,而是脑力劳动。这种劳动中包含了知识和技术。仅仅靠传统的勤劳是无法发明机器,也无法致富的。节俭是资本的来源,但这时的节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窖藏,而是用于投资。节省下来的钱去造机器、买机器。仅仅是省钱,并不能创造财富。

从现代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人们创造财富的方式又改变了。知识和技术在财富的创造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必“汗滴禾下土”地辛勤劳作,只要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按按电钮就可以创造财富。一个有知识、有技术,会用知识创造财富的人远远不如田间工作的人勤劳,但前者远远比后者富有。没有知识,再勤劳也不会富到哪里。这知识包括技术,也包括一切能增加财富的知识,比如对市场的悟性或艺术这类社会所需要的才能。这时社会创造出了大量财富,不必像过去那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地节俭了。人们完全可以享受过去帝王也闻所未闻的生活。如果一味节俭,消费不足,还会使社会财富减少呢!

人们的观念暂时落后于现实并不奇怪,但如果总这样落后,那就会阻碍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起初是少数先知先觉者观念改变,他们先富起来;少数国家观念改变,他们先崛起。然后是大多数人和国家向这些先知先觉者学习,改变观念。那些不肯改变的人和国家,就只好穷下去了。整日在田间劳作,勤劳得很,但无助于改变贫穷的状态。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节俭得很,但并不能增加财富。

这些道理并不深,但不少人一遇到现实问题就困惑了。记得有一本小说中说,环卫工人每天从早到晚,辛辛苦苦,但为什么收入很低,无法致富?从而认为社会对这些人不公平。那些勤劳的工人、农民富不起来的确是一种现实,拿这事指责社会不公平也颇具煽动性。但它用以判断的标准却是传统的勤劳致富的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决定每个人收入和财富的不是劳动者如何辛苦,而是他对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环卫工人的劳动,没有什么知识或技术含量,劳动再辛苦,也创造不出多少财富,收入低十分正常。以贡献而不是劳动来决定收入才是社会公正。我们并不否认环卫工人工作的重要性,但重要性并不决定收入,也不否认他们勤劳,但勤劳与收入也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同情关心环卫工人这样的低收入者,并不是根据他们勤劳的程度来给收入,而是要通过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来提高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正是这个意思。

对一个国家来说,我们不能仅靠增加劳动来崛起,而更要依靠技术进步,这就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一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还把勤劳和节俭作为财富之源,就注定是要贫穷下去的。 DZnpz3fBOgR8YWU/x5tZ40+VbEcAxDgXUK7iIyjW/X76uJ7Q4JD77nNMW8tyQQ8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