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人们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做出3种预测,有悲观者,也有乐观者。“9.11事件”摧毁了纽约世贸大厦,给民航业、保险业和相关行业带来惨重损失。但更重要的是,“9.11事件”冲击了人们的心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信心。经济信心对一个经济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只有从“9.11事件”对美国人心理的影响入手,才能正确判断这一事件的未来影响。
未来是不可预期的,人们对未来经济是否有信心直接影响各种经济决策,尤其是消费和投资。这个道理人们早就知道。但在现代经济学家中认真分析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还是凯恩斯。
凯恩斯庞大的理论体系是以三大心理规律——心理上的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心理上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利率的下降有限度)——为基础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心理上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经济中严重衰退(或危机)的发生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这种崩溃的根源则在于对未来信心的突然丧失。凯恩斯把这种信心的丧失归因于“动物的本能”(animal spirit),即由于某种说不清的原因(例如早上起来偶感胃疼)引起的本能性冲动。这种解释自然是过于简单,但他对信心的重视是有见地的。
现在人们总谈论消费信心指数或投资信心指数,可见都知道信心之重要性。信心来自对未来的预期,因此,研究人们信心的大小还必须了解预期的形成方式。信心对经济的重要性,也就是预期对经济的重要性。
例如,在发生通货膨胀之后,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对政府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无信心,那么,无论这种通货膨胀最初是由需求还是供给引起的,即使这些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会由于预期而作为一种惯性存在下去。这就给反通货膨胀带来了困难。假设由于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5%,人们预期这种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就按这种预期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比如,劳资双方按5%通货膨胀率签订工资合约。到下一年,即使引起通货膨胀的总需求原因不存在了,也会由于工资已上升5%而发生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甚至说得极端一点,即使经济中本来没发生通货膨胀,也没有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但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会发生通货膨胀,并按这种预期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最后真的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相反,如果人们对政府的反通货膨胀信任,预期也有助于通货膨胀治理。沃尔克作为美联储主席决心制止当时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沃尔克的决心和强有力的紧缩政策使人们对治理通货膨胀充满信心,他们修改了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是沃尔克以比预想的小的代价获得反通货膨胀成功的重要条件。
人们的信心来自哪里?从根本上说来自制度。我们经常讲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坚定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十分重要,但这种投资环境不是来自某些领导的恩惠、特批或临时性政策,而是来自一套制度,一套有法律程序批准的成形制度。信心来自法治而不是人治。人相信法律,但不相信个人——哪怕是极有权势的个人。从制度的角度看,“9.11事件”对美国的冲击并不大,因为美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这种制度是美国长期繁荣的保证。
政府的各种政策对人们的信心也有重要影响。如果政府政策多变,人们无法掌握其规律,人们就会做出错误的预期,动摇信心。理性预期学派证明了政策的无效性。这就是说,如果政策是有规律的,人们会做出正确预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失效。如果政策是随机的,可以靠欺骗起到一定作用,但欺骗不能总起作用,这种政策最后只是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为俗话说得好,你能一时欺骗所有人,也能永远欺骗少数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政府的政策还是要以取信于民为本。人们信任政策,会据此做出正确预期,对未来有信心,经济就能克服各种困难而实现稳定。
“9.11事件”对人们的信心有相当大的冲击。过去美国人相信自己是强大的、安全的、不会有什么大灾难,但这次严重的恐怖行动打破了美国人的这种信心。人们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美国还安全吗?”如果这种担心扩散、漫延,就会改变美国人对未来的预期,对美国经济有不利影响。
不过美国人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是一种随机性外部冲击。美国政府重要的不是去弥补这次事件的物质损失,而是恢复美国人的信心。这正是美国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消灭恐怖分子的战争(小布什总统强调这次反恐怖主义是一场战争)进行到底的原因。反恐怖战争不是一种报复行为,而是要重新给美国人一个安全感。这场战争的胜负对美国人未来的信心举足轻重。
我不相信罪恶的恐怖活动会成功,也不相信恐怖分子可以横行无阻。这世界毕竟是有正义的。从这种意义上看,“9.11事件”对美国人信心的打击也是暂时的。美国政府正努力取信于民,信心会恢复。“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也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