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以“你看好未来十年的中国发展吗”为题,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405名网友实施的在线即时调查;困惑顿生。
首先声明,我的困惑与调查本身无关。我认为不论“中青报”的调查中心还是两家网站,所做都是有必要、有意义之事。中国在许多时候需要类似的民情、民意调查。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此乃经常之事,并且极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我所困惑的是调查所呈现的民意状态。
此调查的结果是:
一、最期待哪些领域的问题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排在首位的是“医疗”;排在第六位的是“反腐败”。
二、最有可能阻碍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问题依次是:
“贫富分化严重”、“权力不受制约”、“集团利益坐大”……
三、未来十年,公众最期待哪些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反腐机制改革”……窃以为,“显著改善”也罢,“阻碍发展”也罢,“期待改革”也罢,皆是“中国问题”。那么,同是“腐败”,为什么忽而排在第六,忽而被“权力不受制约”、“集团利益坐大”所取代,又忽而成了“反腐机制改革”了呢?
困惑于此也。
这使我联想到两本书、一句话。
第一本书是《中国人的气质》,一位是传教士的美国人明恩薄写的,初版于1890年。作者对我们中国人虽不无偏见和误解,但基本态度还是友善的。书中有一章标题是“拐弯抹角的才能”。举例介绍中国人不喜欢直来直去地谈问题,而善于拐弯抹角地表达态度。比如仆人向主人告假,言乡下的“姨妈”病了,决定辞职,真实的情况却可能是受另外某个仆人的欺负,希望有可能不愿放他走的主人去深入了解,掌握了真相,于是替之解决问题……
这个例子虽然比较“中国特色”,却并非唯中国才有的说话现象。其实,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作为中国人,窃以为,即使今天,我们中国人也还是经常拐弯抹角地表达意思,习以为常。
第二本书是《你到底要什么?》,苏联的一部小说,“文革”时期曾“内部出版”,供批判用。那时的苏联,权力也乏制约,腐败现象也比比皆是,公众尤其青年对国家前途感到失望与迷惘,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产生了那样一部社会问题小说。
我所联想到的一句话是——在某电视台的一档音乐节目中,嘉宾问已经做了父亲的流浪歌手:“在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一首属于自己的主打歌曲之间,你首先要什么?”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鱼与熊掌并非永远不可得兼。对于大多数人,只不过不可同时得兼罢了。
中国被诸社会问题所缠绕,公众首先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个问题。
如果,以上调查再深入一步,将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都列出来,那么将分别是:“医疗”、“贫富分化严重”、“收入分配改革”。
看,“最”问题的问题依然在,但“腐败”已不知哪里去了,影子都与“最”不沾边了。
而我,经常听到的最多的民间声音,却恰恰是对腐败的深恶痛绝。故我一向以为,只要进行社会问题调查,“腐败”当必在一二之间。
为什么真切的往往最强的民间之声,一成调查结果,便大大地靠后了呢?
我再次声明,这样来问,也不是针对调查本身的。
我认为,情况可能是这样——更多的公众,受直接困扰的先是诸民生问题。其困扰难以排除甚或加剧的话,于是憎恶腐败的心理变得强烈甚而剧烈。
那么,最后的问题便是:
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善了,看病不太难了;一般工薪阶层的工资有所提高了,退休金也增加了;收入分配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革了,底层人过日子的钞票余额多了点儿……
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在往后若干年,逐步完成以上目标是可能的——果而如此,腐败问题究竟还是不是令中国公众“最”恼火的问题了?
抑或,问题对于我们中国人其实只不过是这么一个“分配问题”:只要让我的日子也好过点,别人们的腐败我姑且不说了?
这个问题真的是个问题!
因为,倘大多数公众如此思维的话,便不配有一个不怎么腐败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