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盛产“懒王”的墨洛温王朝

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人称墨洛温王朝,因为“法兰克的国王”认为自己是属于起源于神话的王族墨洛温家族。克洛维建立的王国显然与近代的国家相去甚远。在那个一切价值都是和占有土地相关联的时代里,王国只是一份靠征服得来的家业,家长死去时,他的子孙就当仁不让地将其分掉。511年,克洛维撒手人寰。在他死后,他的4个儿子蒂埃利、克洛多米尔、西尔得贝尔特和克罗泰尔按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平分了国土。由此,“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统一立即又成了问题。事实上,墨洛温王朝在克洛维去世后存在的200多年历史中,四分五裂的时间远远长于表面统一的时间。由于每代国王死后,都要由其儿子平分国土,故墨洛温王朝在克洛维之后的总共28位国王中,只有5位国王取得过国家的表面统一,而5位国王中的2位又是有名无实,在位时间短暂的国王。真正拥有统一的局面,又握有实权、堪称“全法兰克的国王”者仅为克罗泰尔一世、克罗泰尔二世和达戈贝尔特一世3人。

克罗泰尔一世系克洛维的第四个儿子。他在558年通过兼并其兄长的领地,暂时取得了国家的统一。但在其去世后,他的4个儿子查理伯特、贡特拉、西吉贝尔特、希尔佩里克在561年再度瓜分了国土。567年,克罗泰尔一世占据巴黎地区的长子查理伯特因死后无嗣,其领土被他的3位弟弟平分。从此,法兰克王国渐渐形成了东部的奥斯特拉西亚、西部的纽斯特里亚及勃艮第三个王国,以及处于三国共管下的阿基坦公爵领地。

墨洛温王朝政治黑暗,秽行昭著,尤其是王族成员之间的阴谋、诡计、自相残杀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其中,克洛维的2个孙媳,即西吉贝尔特之妻布隆希尔德和希尔佩里克之妻弗雷德贡德之间的斗争尤为惨烈。希尔佩里克是个阴骛暴戾之人,同时又是好色之徒。他因妒羡其兄西吉贝尔特娶了西哥特国王美若天仙的公主布隆希尔德为妻,遂也向西哥特国王议婚,求娶布隆希尔德之姐加尔斯特温。由此,西哥特国王的两位公主既成了妯娌,又同为王后。孰料,希尔佩里克恶习难改,依旧拈花惹草,尤其频频与他的昔日的情妇弗雷德贡德幽会偷情。加尔斯特温因不堪忍受,要求回归故国。希尔佩里克闻讯大怒,竟然令奴隶将加尔斯特温活活勒死。此事传至布隆希尔德处之后,这位奥斯特拉西亚王后愤怒至极,发誓要为惨死的姐姐报仇。于是,一场规模不小,时间又长的内战开始了。战乱中,已成为纽斯特里亚王后的弗雷德贡德竟然鬼使神差般地落入了布隆希尔德之手,布隆希尔德对弗雷德贡德百般羞辱,频施酷刑,将其折磨至死。613年,弗雷德贡德之子继任纽斯特里亚王位,称克罗泰尔二世。克罗泰尔二世获悉生母惨死于布隆希尔德之手,也发誓要为母报仇。机智多谋的他买通奥斯特拉西亚的贵族,推翻了掌握实际大权的布隆希尔德。随后,他又乘机用武力统一了法兰克王国。为报母仇,克罗泰尔二世将布隆希尔德绑于马脚,然后鞭打快马,使布隆希尔德惨遭拖死。

克罗泰尔二世统治时期,代表地主大贵族的宫相权力日盛。当时,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各设有宫相。宫相最初是王宫的管家。因其地位特殊,渐渐执掌机要,并成为贵族们的代表与头领。为争取大地主贵族的支持,克罗泰尔二世生前尚不敢轻易开罪宫相。而宫相在这位精明干练的君主面前亦不敢过于放肆。在史罗泰尔二世驾崩之际,宫相已有擅权之意。不过,继任王位的达戈贝尔特一世却使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此念。达戈贝尔特一世被认为是一个公正,开明,知道怎样当国王的君主。在他当政期间,大地主贵族的势力有所抑止,王权有所加强。

639年,达戈贝尔特一世去世。从此,墨洛温王朝走上了彻底衰落的道路。随着他的去世,宫相开始权倾朝野,一手遮天。而墨洛温王朝的最后12代国王均因或童稚登基,或愚钝无能而难以亲政。无奈之下,这些国王便终日嬉戏,不视政事。法国史家把这些尸位素餐、懒散成性的国王称为“懒王”,把“懒王”当政的一个多世纪称为“懒王时代”。

在“懒王时代”,纽斯特里亚、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三位宫相为了争夺法兰克王国的统治权,彼此之间展开了无休无止的战争。其中又以纽斯特里亚和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在7世纪中叶,纽斯特里亚在艾布罗因担任宫相时一度居优势地位。然而,这一优势地位随着他在681年被刺身亡而消失。687年,艾布罗因的继任者被时任奥斯特拉西亚宫相的赫斯塔尔·丕平战胜。由此,赫斯塔尔·丕平成为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宫相,并成为三国的实际统治者。丕平的这一胜利为法兰克王国新的王朝卡洛林王朝的建立初步奠定了基础。

715年,赫斯塔尔·丕平亡故,其私生子查理继任宫相。查理上任时,内外政局问题丛生,颇不稳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的大地主拒不承认奥斯特拉西亚宫相的最高权力,阿基坦处于独立状态;在南方,阿拉伯人正在大举入侵;在东部边疆,弗里松人、萨克森人、巴伐利亚人正准备否认法兰克人的宗主权,并伺机进犯法兰克王国。面对内忧外患,查理非但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召集军队,沉着应战。他先是在715—718年间率军粉碎了萨克森人、弗里松人等对高卢的入侵,迫使他们称臣纳贡。继而在719年的苏瓦松战役中击败纽斯特里亚叛军,并强令阿基坦公爵向他宣誓效忠。732年,查理率军在普瓦提埃击溃了阿拉伯人的入侵,使基督教的欧洲免遭伊斯兰教威胁。这次胜利使查理威名大振。从此,他被人称为查理·马特。“马特”的意译是“铁锤”,此名表示他具有铁锤子般的打击力量。几年后,他又用武力重新兼并了勃艮第,并把南部普罗旺斯一带也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为了抵御外侵,平定内乱,查理·马特亟需建立一支忠诚于自己的强大军队。为此,他大刀阔斧地对墨洛温王朝的土地占有形式进行改革。此前,土地由墨洛温诸王无条件封赠给贵族和亲兵,并由其后人世袭。这种方法既耗尽国家土地,又会导致大领地主的封建割据。为消除上述弊端,巩固王权,强化军队的战斗力,查理·马特决定采取“采邑”分封制。采邑是一种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形式。受封者必须服一定的兵役,受封者的领地只限于终身享用,不能世袭,封主或受封者死后重新分封,若拒服兵役,其采邑即被撤销。当时,由于自由农民的大批破产,骑兵已取代步兵成为战斗的主力,故查理·马特的分封主要以骑兵为对象。此举为后来骑士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采邑制的推行,一度加强了卡洛林家族对贵族的控制,从而为卡洛林王朝的建立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但让查理·马特及其继承者始料未及的是,到了后来,也正是这一制度反而使封建大贵族对中央政权的离心倾向愈来愈强。不过,此乃后话。 z3y1lM1xWgnfQ7aRnH067EXjv+VeUl4psetexl8d+N1SNp7DiA8j/A/lJFKwMN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