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哈拉巴文明

哈拉巴文明的发现是近代印度学研究的一座丰碑。

1856年,英国在西北印度修建铁路,路经哈拉巴村(今巴基斯坦境内),发现许多坚固整齐的窑制砖块,就用来做路基。同时发现一些小石块,上面刻有铭文并伴有图案,背面有穿孔的拱出物。这些现象引起了考古学者的注意。

印章及文字

1920年,英国组织调查团开始挖掘,证明这儿有古城。1922年有新发现,在哈拉巴以南600公里的地方发现近印度河边上有几个大丘,当地人称土丘为“摩亨索达罗”(意为“死者之丘”),丘上有中世纪的佛教塔。考古调查团在整理佛塔时,意外发现塔下有古城,属史前的遗址,共七层之多,是每次印度河水泛滥毁城后,又在原址上复建的。1931年,调查团发表报告书,以团长马歇尔的名字命名,报告书共三大册,为世界注目。报告将两地文化合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60年代恒河流域也发现同样的文化,到70年代共发现60多处遗迹,文明性质基本相同,仍以摩亨索达罗最大,而哈拉巴的文物更完整。此时,用“印度河流域”已无法涵盖其地域,遂改称“哈拉巴文明”,以最早发现地来命名。

哈拉巴文明是地域上最广阔的古代文明,比当时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总和面积还要大得多。该遗迹西自南俾路支海滨,东到恒河与阎牟那河的河间地,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鲁帕尔,南至纳尔马达河以南。东西横跨1 600公里,南北相距1 100公里。

哈拉巴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城市的建造有精良的规划设计。以摩亨索达罗和哈拉巴为例,摩亨索达罗城面积为2.5平方公里,哈拉巴的面积是1平方公里。两城的基本样式一致,分为城堡和城区两个区域。城堡小,位于西边;城区较大,位于东部。

摩亨索达罗大浴池

城堡里有许多大建筑,用烧制的砖建成,有的砖长达57厘米,宽26厘米,厚9厘米。这些建筑主要是集体共有的,如大浴室、粮仓、会议堂、学校(或集体宿舍)。摩亨索达罗的大浴室长55米,宽33米,外墙厚2.4米,中心是一个露天浴池,南北长12米,宽7米,深约2.5米,南北两端各有台阶下到池底。池底及四壁使用涂胶泥板以防漏水,并在四壁涂上沥青。浴池是露天的,柱廊环绕四周,并有通道走向一系列房间。浴池有专用大水井供水,还建有很宽的下水道排泄。浴池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因为水被认为是纯洁的。

粮仓排列于浴室西,用砖砌起墩座,共3行,在每行墩座上设9个仓,彼此间有1米宽的过道分隔,使空气流畅,有利于粮食保存。沿北边的墩墙建有平台,平台有坡道缓缓降至地面,显然有利于牛车装卸粮食。粮仓区总长55米,宽37米。

会议堂占地750平方米以上,有20个方形柱子托起,柱子也是用砖砌成,分为4排,每排5柱。尽管会议堂十分显眼,但它与城堡内其他建筑物相配合理。

大浴室东侧有一座长83米,宽24米的建筑物遗迹。建筑物似“凹”字形,从三面环抱10米见方的庭院。残存的楼梯表明二楼还有一些房间。整个建筑物看来是集体宿舍,所以有学者推断是“神学院”的校舍。

城区的总体设计显得舒适和便利。街道成直线,纵横相交为九十度。主街是南北走向,宽达10米。其他平行的街道宽度约为6—7米,而东西走向的街道较窄,一般是3—5米不等。房屋格式整齐,中间设有庭院,挖有自用水井。居室一般4—6间,还配有一个洗澡间和一个厨房。据发掘来看,最小的套房是2间居室,最大的达30多间。有些住宅是楼房,楼梯的遗迹说明了这一点。城中有精心设计的排水系统,结构整齐,通向每一套房子,管道用砖砌成,铺涂沥青,有的至今不漏水。排水沟隔一定距离留有清理口。

对于城市建设,主持发掘工作的马歇尔教授感叹,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中,花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建造硕大的宫殿和庙宇,而从来不留意一般的平民居处。但在印度河流域刚好相反,最好的建筑都是为市民使用的。

蓄须男子石像

哈拉巴文明的年代范围应是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700年,其中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800年的400年是全盛时期。

哈拉巴文明的生产是农耕为主。主要农具有青铜的齿耙、镰刀等,但没有发现犁。牛是主要畜力。大量的石器工具仍在使用,因本地是沙地,石材显然是远方运入,所以哈拉巴文明应是金石并用时代。农作物以大麦、小麦为主,枣、芝麻看来是普及的经济作物,豆类也有发现,文明的末期出现稻米。棉花的栽培是世界上最早的,比尼罗河流域早了几百年。有陶制的纺锭出土,可惜没有发现棉织品。驯养业有相当高的水平,牛、羊、猪、家禽、鱼等都是食物,甚至有驯象的证据。

除了大量的窑烧砖外,手工业方面令人瞩目的首推制陶。陶器以红色彩陶居多,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上釉彩陶。制陶业的艺术水平也令人叹为观止。一件陶器上画着一只给羊羔喂奶的母山羊。罗塔尔出土的彩陶罐上,画着一只鸟栖于树枝,口含小鱼一条,树下是抬头仰望的狐狸。后来《五卷书》中的寓言“乌鸦与狐狸”是否与此画有关联?狐狸夸乌鸦歌喉甜美,致使乌鸦情不自禁,“哇”声一出,嘴中食物掉下,狐狸叼肉而遁。最有名的上釉彩陶是一人推独轮车的造型,除了栩栩如生的艺术造诣外,它还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摩亨索达罗与哈拉巴等城市间有贸易往来,上述轮车可能是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同时,印度河流域与外界也有贸易往来,交往的路线有海、陆两路。距阿拉伯海坎贝湾不远的罗塔尔发掘出船坞遗迹,船坞就建在城东,南北走向,长216米,宽37米。在船坞南面有一条宽约7米的水道,与波加沃河相连,于是内陆水运与海运接成一体。因此,在波斯湾同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哈拉巴文明的印章,而在印度河流域遗址中发现产自伊朗、伊拉克的玉、绿松石、天青石等宝石,还有异地装饰风格的绿松石花瓶等。阿富汗、中亚的一些宝石和生活用品在印度河流域遗址也有发现,这说明了双方的陆路贸易。

石猴

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在印章上留下了字母。印章一般是用滑石做的,大多是方的和长方的,尺寸为2厘米至3厘米见方,也有圆的。正面为浮雕图案,图案有动物、树、人物等,图案边上有5—10个字母。反面有穿孔的突出物,绳可穿过,以便携带。印章有两种意义:表示谁所有及祈求神佑。印章不属个人,属商行和集体。印章至今出土2 000多块,共有文字符号270个(也有说近600个),其中60个符号为基本字母,至今未解读。文字似象形与标音混合体,显示其独立的体系。同样的文字也刻在陶器和其他器皿上,是一种类似蛇形的书写法,书写方向从右到左,次一行则自左向右,如此反复。

精美的立体雕塑使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摩亨索达罗出土的蓄须男子石像,表情宁静而深沉,印度宗教冥思的特性可溯源于此。哈拉巴出土的两尊石雕是写实作品。一尊是静立的男子形体,另一尊更有动感,是舞?是运动?另有一只蹲着的小猴,仰起头,瞪着眼,在祈盼什么?青铜雕同样令人惊讶,摩亨索达罗出土的少女像身姿婀娜,体态线条从上至下一气呵成,修长的四肢伸屈有度,全身近乎裸露,仅以手镯和项圈作为点缀,尤其是满头发辫梳成的造型,据说今天的美容师也从中获得了灵感。马歇尔教授对出土的艺术品赞叹不已,“它们所表现出的设计、结构和线条,合理而优美,堪称工夫到家。更何况它们远远早于希腊的古典艺术时期。”

青铜雕:舞女

宗教是当时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各地出土的神像不仅数量多,而且各种造型丰富多彩,尤以“小母神像”最具特色。有的神像与以后的印度教湿婆很像,有的与佛教偶像近似,可以肯定与后来的宗教有关系。但奇怪的是,没有发现大的神像,也没有大神庙。城市整齐规划,度量衡统一,这些都说明有统一的政府并且有很高的行政统治效率,但没有大神庙,这看似矛盾,至今给我们留下“谜”。念珠大多由宝石磨制,也有少量金子的和彩釉陶的。圆珠穿孔,线缀成串,有宗教和装饰的双重作用。

人类赌博的历史,大概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因为在哈拉巴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骰子”。以后雅利安人也记载,他们入印度后第一学会的就是掷骰子。

关于哈拉巴文明的人种,现在渐趋一致的看法是属高度混合的人种,以达罗毗荼人为主,有大量的原澳型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骨头化石可证明有蒙古人。当时的社会形态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住房有大小,有赌钱,说明私有是存在的。武器发现不多,且很粗糙,装饰品多,制作精细,说明宗教为主,武力压制是不常用的。

哈拉巴文明消逝的过程,这又是至今未解的谜。一说亡于外来民族,尽管有一个带劈痕的头盖骨,有一个箭矢射断的腿股骨,但作为屠杀的证据显然还不充分,况且还不能排斥这是内乱造成的。另一说是水淹,因为摩亨索达罗共七层,最后一层为大水冲过,但另一些遗址却无水痕,所以也站不住脚。其他还有瘟疫说,过度采伐说,等等。不管怎样,哈拉巴文明在次大陆的后续文化中留下了它的印记,这是实实在在的。

《马歇尔报告》曾说,根据两地出土的文物,“非常清楚地证明,(哈拉巴文化)不是发轫之初,而是经过了相当长时期的演进,是千万人的努力造成的。因此印度如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一样,是人类文明开创与演进的重要地域之一。”

作者点评:

两点说明:

“印度”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必须从历史意义上加以理解。“印度”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政治实体。在印巴分治以前,“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除了尼泊尔、不丹、锡金、锡兰(今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外的整个南亚地区。印巴分治以后,“印度”仅指印度共和国。这是世界学术界惯用的概念,本书也循此约定俗成。

这种“印度”概念的认知,古来如此。古希腊人就以“印度”为这一地域的称呼,我们在希罗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多次看到了这种用法。事实上,“印度”一词的来历也说明了这一点。“印度”得名于印度河(该河系今绝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河在梵文中称为“信度”(Sindhu)。印度河流域一度成为波斯帝国的行省,称为“欣度什”(Hindush),一如波斯古碑铭中的“欣度”(Hidu)。可见古代波斯按习惯读音,将“S”变成了“H”。希腊人沿用波斯人的用法,“信度”就变异为“印度”了。其实,中国古代对“印度”概念的认知也是如此,同样意指这一广大地域。在“印度”称谓的来源和读音上,基本与古希腊和波斯人类同。《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张骞在大夏时见蜀布等,就“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唐玄奘也察觉到名称的变异,所以《大唐西域记》记载:“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至于印度河,《大唐西域记》说:“信度河旧曰辛头河。”显然唐玄奘用的是梵文发音。唐玄奘的“印度”的空间概念也指的是那一片地域,是时那儿存在着约80个国家,而《大唐西域记》总共记载了约110个国家,其中75国位于当时的印度。

摩亨索达罗项链

其二,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中,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断裂,而中国和印度的文明自古以来前后相继,从未间断。几千年来印度人在次大陆上创立了独一无二的文明。随着历史的进展,印度每一代人都给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而每一代新人在继承传统后,又添入新的因素,使得次大陆文明不断发展。哈拉巴文明衰落了,但后来的印度文明吸收了它的营养,无论是农业、牧业,还是首饰念珠、宗教神像,甚至是赌博的骰子,都表明它是构成后世印度文明的渊源之一。正因为印度文化几千年来从不间断,这就为我们的深入探讨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千百年来印度文明传承下来的是什么,排斥出去的是什么,加以修改的又是什么,并且更要知道为什么他们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还有,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印度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为这些地区摆脱蒙昧状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亚地区、东南亚地区莫不如是。 6ujeYqHfDxl6CoDmOgYro3VLiXJWSnmKdOKyZeS90bG5i9TngU+2XYHkE6Xf6c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