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早王朝时期的丧葬文化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文化。古埃及人的丧葬习俗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与他们追求永恒的观念密切相关。在古埃及人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生命的中断,地下世界的生活才是美好而永恒的。为了能在地下世界生活,首要前提是把死者的尸体保存完好。尸体的安身之处——坟墓则是死者永恒的居所。地下世界生活同样需要人间生活需要的食物和用具。因此,古埃及丧葬习俗的内容表现为保存尸体,修建坟墓,提供陪葬品等。

埃及干旱少雨的气候以及大片的沙地,为尸体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埃及人死后最初都是直接埋于沙地中,使尸体脱水变成干尸。干尸不仅骨骼完整,而且皮肤毛发无损,可以保存很多年。

早在巴达里文化时期,埃及已经出现了原始墓葬,到了涅伽达文化I、II期时,墓葬已经显示了社会的分化。下层民众的墓葬十分简单,通常是一个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墓坑,死者的尸体直接放置坑中,尸体周围散放上一些供死者在来世使用的器皿和用具。墓顶用树脂覆盖并铺上席子,再用碎石堆积成土丘形状。中等阶级的墓葬比下层民众的墓葬精致一些,一般是用泥砖砌成的长方形的墓穴,死者的尸体安放在墓穴内的棺中,周围陪葬有瓶、罐等日用器皿和工具,墓顶用木料覆盖,地面部分用碎石堆积成丘状。最豪华的坟墓则是国王和高官、贵族的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mastaba)源自阿拉伯语,意为长凳。马斯塔巴墓包括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因为地上建筑呈长方形,看上去类似阿拉伯人的长凳,故称为马斯塔巴墓。这种墓一般规模比较大。马斯塔巴墓的地下部分是由岩石开凿出来的,深3—4米的彼此相连的若干个墓坑。中间较大的墓坑是埋葬间,用来安放死者的棺材,较小的房间用来堆放死者在来世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用品。马斯塔巴墓的地上部分也分为若干房间。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设有阶梯连接。在早王朝时期用于建筑马斯塔巴墓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和泥砖。

登王的马斯塔巴墓

随着马斯塔巴墓的出现,用木材和泥砖建成的埋葬间使死者的尸体不再直接与沙土接触,这样尸体往往不能脱水干燥而导致腐烂。因此,为了保存尸体,古埃及人不得不试用新的保存方法。大约从第1王朝开始,人们发现了亚麻布包裹尸体的新技术。第2王朝时又采用了尸体涂抹树脂的包带防腐技术。但是,截至第2、第3王朝,古埃及人还没有学会取出内脏制作木乃伊的方法。这些发明和新技术仅仅是制作木乃伊的初步尝试而已,尚算不上真正的木乃伊技术。到了古王国末期,尤其是在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才算真正完全掌握了制作木乃伊的技术。

早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墓地是阿拜多斯(Abydos)和萨卡拉(Saqara)。萨卡拉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500—1500米,这里分布着约15座规模较大的马斯塔巴墓。第1王朝国王登的坟墓是萨卡拉地区最大的马斯塔巴墓,该墓的地下部分有3间墓室,地上建筑则是由45个房间组成,规模庞大。

早王朝时期每一位古埃及国王几乎都有两个墓:一个在萨卡拉:另一个在阿拜多斯。萨卡拉坟墓的规模一般要比阿拜多斯坟墓的规模大。其中,萨卡拉是古埃及国王真正的葬身之处,而位于阿拜多斯的坟墓则不过是他们的“衣冠冢”,仅具有纪念意义而已。古埃及国王拥有两处墓地,很可能反映了古埃及王权的二元性(上下埃及之王)特点。

作者点评: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均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在这两个地区显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究竟是古代埃及进入文明的时间更早,还是古代两河流域进入文明的时间更早?学界一直尚无定论。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通常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诞生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考古学家先后在古埃及城市阿拜多斯附近的乌姆·埃尔·卡布(Umm el-Qaab)遗址进行了24次考古发掘(每次3—5个月),取得了重要发现。乌姆·埃尔·卡布是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墓葬区,最早在涅伽达文化I时期开始作为墓区使用,涅伽达文化II期时开始被贵族作为墓区使用。从第0—第2王朝起,古埃及的国王开始葬于此地。德国学者德莱尔(Günter Dreyer)率领的德国考古队在乌姆·埃尔·卡布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发掘,他们在编号为U-j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古埃及文字,埃及学者认为这是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根据碳14测定,乌姆·埃尔·卡布出土的文物所属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显然这对两河流域作为文字的诞生地提出严峻挑战。U-j墓中出土的古埃及文字,很有可能将改写我们对世界最古老文字的认识,同时也将改写古埃及文明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认识。 eLU4Y58fvCrQFLAVXDRMmt6yMdB73rbRkBmnvbDAIVkq8M5TDBwWN8KvivpHp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