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原文】

吴起儒服 (1) 以兵机见魏文侯 (2)

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 (3) 之事。”

起曰:“臣以见 (4) 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 (5) ,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 (6) 。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为长戟 (7) 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车奄户 (8) ,缦轮笼毂 (9) ,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以田 (10) 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昔承桑氏 (11) 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 (12) 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 (13) 。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 (14) ,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 (15) 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 (16)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 (17) 。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注释】

(1)儒服:穿戴儒家学者的衣帽。儒,指儒家学者,后来泛指古代知识分子。

(2)魏文侯:战国时建立魏国的君主,姓姬,名斯,公元前446年~前397年在位。

(3)军旅:周制以1.25万人为军,500人为旅。在此泛指治军打仗。

(4)见:同现。

(5)皮革:古代制造甲、胄、盾以及革车等战争器具的重要材料。

(6)烁以犀象:在人的盔、甲、车身上画上犀牛、大象等图形,以壮军威。烁,光彩耀眼。

(7)戟: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形状如戈与矛的结合体。长戟长二丈四尺,用于车战;短戟长一丈二尺,用于步战。

(8)革车奄户:车,辎车,装运物资的兵车。战时可用作掩护物,宿营时可供卧息,又叫重车,也泛指战车。奄,通“掩”,覆盖;户,通“护”。革车奄户,即用皮革掩护覆盖重车之意。

(9)缦轮笼毂:缦,没有花纹的丝织品;笼,笼罩。毂,车轮上装轴的孔。本句意谓将战车用铁皮和没有花纹的布幔等物覆盖遮掩。

(10)田:同畋,打猎。

(11)承桑氏:相传是神农氏时东夷族部落之一,又叫穷桑氏。

(12)有扈氏:夏禹时的部落之一,禹传位于子夏启,有扈不服,兴兵讨伐,为启所灭。

(1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古代以社稷代指国家。

(14)文德:指仁义礼乐等文教之功,常相对于武功而言。

(15)醮:古代敬神或主人向客人敬酒的仪式。

(16)西河:黄河西岸地区,今陕西东部。

(17)钧解:钧,同均,指胜负不分,打了平局。解,和也,即打和局之意。

【译文】

吴起穿戴儒生的衣冠,带着治军打仗的谋略去谒见魏文侯。

魏文侯说:“我对治军打仗方面的事情不感兴趣。”

吴起说:“臣根据外显的来观察隐藏的,根据过去来推断未来,君王为什么言不由衷呢?现在君王一年四季派人杀兽剥皮以制革,并在革上涂红漆、画色彩,烙上犀牛和大象的图形,这些东西,冬天穿着不暖和,夏天穿着不凉快。君王又派人打造二丈四尺的长戟和一丈二尺的短戟;还用皮布覆盖战车,这样的车看起来并不华丽,用它去打猎也不轻便,不知君王要拿它们做什么?如果是用来准备作战,却又不寻求会使用它们的人,这就好比孵雏的母鸡去和狸猫搏斗,也好比哺乳的母狗去挑衅老虎一样,虽然有拼命的决心,却必然丧生。从前,承桑氏的国君因只讲文德、废弃武备而丧国。有扈氏的国君因仗恃兵多、凶狠好斗、不修文德,也亡了国。英明的君主有鉴于此,必然对内修明文治,对外加强武备。所以,当敌人来战而不敢进击,这说不上是义;看着死伤的将士才哀伤,这也算不上是仁。”

于是魏文侯亲自安排席位,夫人捧着酒杯,在祖庙宴请吴起,任命吴起为大将,防守西河。后来,吴起与各诸侯国大战76次,大获全胜64次,其余12次未分胜负。魏国因此向四面扩张领土达千里之广,这都是吴起的功绩!

【心得】

吴起在论述中提出了“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谋略思想。文与武,历来是治国安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武功不离文治,如果不修礼乐法度,将无法维持社会秩序,造成国力贫乏;文治不离武功,如果没有足以维护统治的武力,国家的稳定和社稷安全也是不可能的。

早在吴起之前,孔子就曾提倡“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主张。孔子在鲁国主政时,鲁国正值多事之秋,孔子于是文武并举,一来重修礼制,使民讲礼义、知 廉耻。同时,立纲陈纪、平定内乱,使鲁国一度出现了中兴迹象。

公元前500年,孔子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齐鲁界上的夹谷山前。当时,鲁定公没有考虑采取必要的武力防护措施,孔子遂向定公说明“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武之事不可相离”的道理,并举出宋襄公不修武备而失霸权的例子,请定公命左右司马率兵随行。

到达会盟之地,孔子探知周围驻扎了众多齐国军队,则命左、右司马提高警觉,随时准备迎战,又命大夫率兵车300乘,离会盟地十里之外扎营。

不出孔子所料,齐国大夫犁弥果然对齐景公说:孔子知礼而无勇,不懂战事。明日会盟,可由300莱夷人假扮成乐工,趁其不备拿下鲁侯君臣、鲁国命运便操之在我了。

第二天,齐鲁两国君相4人登坛会盟。齐景公派300莱夷人上前演奏本土之乐。鲁定公吓得变了脸色,而孔子却是面无惧色,请齐王先去夷狄之乐,齐王自知理亏,只好让莱夷人退下;之后孔子又要齐王惩处侮辱鲁侯的乐队领队,齐王不肯,孔子怒不可遏,更对齐王说:两国通好即兄弟,鲁国的执法官也等同于齐国的执法官,于是举袖大呼左、右司马,二将立即飞驰上坛,于男女乐队中各揪出一领队当即斩首,余下众人惊走,齐景公骇然,鲁定公起身下坛。

会盟不欢而散,齐景公谴责出馊主意的大夫犁弥。为挽回颓势,齐王接受晏婴的建议,退还了齐国先前所占的鲁国领土。

据《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孔子用文治武功之策使鲁国道不拾遗、国力日强,使齐景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后来齐侯送鲁哀公15名美女,使之沉湎声色,不问国政。孔子屡次向哀公劝谏不听,就离开鲁国到楚国去了。

文治武功相得益彰,是历史上各个全盛时期的共同特征。现代社会中,吴起所倡之文武兼备的治国策略,已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无文不足以治国,无武不足以安邦”不管世界局势如何趋于缓和,只要战争形成的因素仍然存在,就不能忽视此一策略。

同时,从整段论述看,吴起特别强调“内修文德”,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以德为本。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谓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被其他星辰所环绕。的确,正如吴起所言,政治上要立于不败之地有诸多因素,而坚持“以德为本”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春秋时,韩起是晋国的正卿,叔向是晋国的大夫。一天,韩起对叔向抱怨说:“我空有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收入,穷得连和其他卿大夫交际往来的费用都没有。”他本想借此博得叔向的同情,想不到叔向却对他拱手道贺。韩起不解其意,便问叔向:“我如此窘迫,也常为此忧虑,你非但不同情,反而恭贺我,这是什么道理?”

叔向并没有直接回答韩起,而是先说两则晋国历史人物的故事:一个是贫而有德的栾书;一个是富而无道的郤至。

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定应享有500顷田的俸禄,不过他却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连宗庙中的祭器都购置不起。但他并不介意,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结果赢得了全国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郤至则正好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财万贯,相当国家财富的半数,而且晋国三军中的将佐,郤氏家族就占了一半。骄奢淫逸、贪得无厌的郤至,倚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结果不但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还连累宗室亲族被满门抄斩。

讲完这两则故事,叔向接着对韩起说:“现在,您像栾书那样贫穷,相信您也一定能行栾书之德,所以我恭贺您。如果您不致力于品德的修养、而总为自己的财富不多忧虑,那么,我为您悲伤担忧尚犹恐不及,哪还有什么心思恭贺您呢?”

听了叔向的话,韩起恍然大悟,顿时明白德行比财富更加重要,自己不该为贫穷忧心,而应该像栾书那样,在贫穷的时候树立美好的德行,以免步上郤至的后尘。于是韩起跪地叩谢叔向,感激地说:“我只考虑财富的多寡,险些就招致亡身灭族之祸,是您的一席话救了我!现在不单我感谢您,韩氏先祖和后代子孙也感谢您啊!”

以德为本,是政治谋略中最有效的手段,高明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对此莫不重视。正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其中“以正治国”,就是依靠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百姓、规范社会、治理国家。而没有正确道德观念为主导的社会和国家,必将混乱失序、恶善不分。因此,以德为本作为昔日社会治国之正道,在今天仍具有其实际的意义。 fBf71gVZ3skMylL9swTT2V3mNpvbtxkCn9TyTRdVYfDSE9gLO+o1dFGbOBaCDs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